大學生村官走出校門,走入基層,給基層帶來了新鮮血液,但同時也會產生一些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難免產生一些抱怨的聲音。
的確,大學生到農村,大都抱著干事創業的決心,干勁十足,一心想在農村有大作為,但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可沒想象的那么簡單,“上面日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工作壓力大、任務重。工作一段時間之后,有的大學生村官就開始感慨基層工作條件艱苦,吃苦受累卻得不到自己“回報”,常常感到委屈,覺得自己吃虧了。有的則對基層工作喪失了信心和勇氣,專注于各種考試,眼睛開始“向上看”了。
其實,從學校走向社會,大學生們普遍存在年齡偏低、心智不夠成熟、基層經驗不足的特點,而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深入基層鍛煉提高,不僅能夠積累工作經驗,提高處理各種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水平,還能在生活上促進成長。“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作為大學生村官,首先要端正心態,多擔擔子不是吃虧,而且是個人成長的難得歷練。干得多了,經驗積累的就多,認知水平就更高,能力提升也就更快。對于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在正是學習本領的重要時期,更是人生打基礎的重要階段。怕吃苦、怕吃虧只會讓自己淪為碌碌無為之輩;若將基層當“跳板”,不專注本職工作,就是白白浪費了難得的提高歷練的機會。很多大學生村官在崗一段時間,都會覺得自己“長大了”,這種成長的感受正是基層歷練帶來的。這種經歷未嘗不是一種回報呢。
風物長宜放眼量,人生的意義并不是眼前的利益得失,而是在于長久的承載和擔當的能力。只有在實際工作中主動擔當重任,在艱苦的崗位、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磨礪自己,腳踏實地、甘于奉獻、在實踐中鍛造過硬的作風和能力,才能真正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