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心態關――正視個人理想與現實情況的落差。剛剛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學子一踏入社會便要遠赴邊遠的后進村工作,心態調整就顯得尤為重要。農村夜晚沒有通明的燈火和閃爍的霓虹,加上遠離親人朋友,生活上難免會產生孤獨感;隨著身份的轉變、工作的深入,面對鄉鎮領導干部從熱情接待到一視同仁的工作要求,心理上極易產生失落感;后進村情況復雜、矛盾重重,不容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工作上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大學生村官一定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從內心深處樹立長期扎根農村一線的意識,將眾多的困難視為砥礪意志的磨刀石,讓自己始終保持一種旺盛的工作熱情,及時為自己定下明確的工作目標:在三年的農村工作中,力爭在做成一件惠及群眾的大事,確保做成一批令群眾滿意的實事、好事。
二是形象關――正視自我意識與群眾要求的差異。高校為每名學生提供了一個塑造自我的空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而農村一線工作則要求村干部們一言一行盡可能符合群眾的要求。大學生村官一定要樹好自身的形象,以獲取較高的群眾印象分。注重儀表和細節是樹好形象的要點。大學生村官要脫下過于時尚的著裝,始終確保衣著要樸素得體。男同學還要剪去飄逸的長發,女同學也要剪去纖細的指甲。工作中更要放下架子,注重與一線群眾的交流,準確掌握他們在做什么、想什么、要什么,從細節上了解群眾、尊重群眾、關心群眾,使自己的形象既不失大學生的身份,又具備優秀村官的親和力。
三是協作關――正視自身不足與基層干部的優點。與鎮村干部的溝通與協作是大學生村官做好基層工作的關鍵。大學生村官要善于與基層干部交流,這不僅有利于正確認識后進村的現實,更有利于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交流中要注意發現村干部身上的優點,不斷改進自身的不足。與鎮村干部在交流時一定要注重語言表達的技巧,既要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也要能委婉表達自己的不同見解,爭取得到眾人的支持。不可態度上盛氣凌人,也不要在他人的觀點中迷失自我,真正做到古人所說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