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1.7萬名應屆高校畢業生走進分布全國的576個考場參加筆試,爭奪1319個江蘇大學生村官崗位。與往年相比,大學生村官熱度不退,總報名人數達選聘計劃的18.9倍,部分崗位達百里挑一,火熱程度甚至超過公考。(2014年4月20日新華日報)
隨著就業季的到來,大學生的就業選擇再一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今年江蘇大學生村官考試,由于揚州市邗江區、常州市武進區村委會崗位考錄比分別達到了105:1和103:1,火熱程度絲毫不遜于公務員考試,顛覆了傳統對大學生村官報考熱度不高的認識。這是人們第一個沒想到的。
與往年相比,越來越多的考生選擇報考自己的家鄉,2013年有77%的考生報考自己家鄉崗位。今年,江蘇省省內資源有15502人,其中14020人報考自己家鄉崗位,占報考人數的82.4%。大學生對大城市較為向往,可是,大部分考生選擇自己的家鄉,且比例如此之高。這是人們第二個沒想到的。
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隨著村官制度的完善,對于大學生的就業吸引力更強,因此許多大學生報考村官,甚至100多個人爭搶1個崗位,也就不足為奇。加之,“90后”的大學畢業生們,面對諸多可能的就業選擇,他們對待就業也更為理性。身邊就有畢業生認為,沒必要緊盯著“北上廣”的就業機會不放,家鄉的廣闊天地也能夠大有作為。
但是,面對大學生村官考試的熱,輿論鼓勵的同時,也不妨多一些“冷思考”。通過考試,確實能夠選拔出一批優秀的大學生村官人才。但是,考試只是大學生做好村官知識儲備的一方面考察。對于他們的職業路徑選擇,通過考試只是第一步,剛剛邁進門檻?墒,他們思想上果真準備好了嗎?
筆者有一位同學,去偏遠農村調研,由于本身是城市獨生子女,家庭生活比較優越。在調研的過程中,極少上廁所,原因在于難以適應農村簡陋的“旱廁”。這樣的事情只會發生在少數人身上,可能不具備代表性。但是能說明大學生村官進入基層一定會遇到一些沒有面對的困難,思想上一定要有足夠的準備。
有調查顯示,從1999年到2007年7月,四川省通過志愿者服務、下派等形式先后選派了8600多名大學畢業生到村(社區)工作。然而,截至2007年7月,仍在村(社區)工作的不足3000人,流失率高達70%以上。特別是條件較艱苦的地區,幾乎留不住人,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學生村官思想準備不足。
大學生作為高素質人才,正是廣大農村所亟需的,因而成為“香餑餑”,但在他們進入農村之前,不妨先讓他們做好足夠的思想準備。
一方面,在大學中,學校應多開展面向農村基層的活動,通過名俗研究、社會調查和報告寫作。在感性層面和理性層面,讓大學生對農村生活有一個基礎性認識。當然,這只是前期準備,大學生進入村官的角色后,國家、省與市縣要積極組織村官培訓,加強其在面向農村工作的專業技能培訓,例如農機知識、涉農法律、國家農村政策等課程;也要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公文寫作、計算機軟件應用、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等培訓課程。
另一方面更為重要,報考大學生村官的畢業生,切勿將村官作為臨時就業的選擇。而要勇于面對農村的困難,將其作為事業的選擇,在基層一步一步做起。踏實肯干,才有更多機會實現個人成長與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