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什么樣的創業公司容易獲得投資
引導語:什么樣的創業公司容易獲得投資?最重要的還是要把自己和自己項目做牛X了,對于好項目,投資人都是主動上門要求給你錢的。
無論創業者處于任何成長階段,楊尚東一直在強調一個關鍵詞——“悟性”。悟性怎么來?關鍵還是看創業者是否有良好的學習心態,只有不斷學習、不這個問題很多人關心,所有創業者都希望能夠得到資本的關注,借資本的力量完成自己逆襲的故事。所以我盡量說的全面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不過今天這個回答里所說的,都是指早期投資啊,不同階段的融資,關心的問題不一樣,咱們只討論早期融資。
一、了解投資人
既然想從投資人手里拿到錢,那我們至少需要先了解一下投資人,先知道投資人喜歡什么,再去想自己的公司是否能拉到投資就更容易一些,知己知彼嘛。投資人可以分為兩類: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
個人投資者在整個投資圈里占比不多,一般都是手里有點小錢的人,但并不一定特別有錢,真正有錢的人,會把錢投給VC,自己做LP,讓VC給自己打理錢。針對個人投資者就得看他喜歡什么了。咱們不細致討論,主要說說機構投資者,畢竟機構投資者在整個VC圈里占絕大多數。
1、投資人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高大上
包括我自己在內,在接觸這個圈子之前,都覺得VC是一個很牛X的職業,他們高學歷、高智商、高情商,簡直是社會主義“三高”人群。后來進入這個圈子,了解以后才發現,事實并非如此,他們確實是高學歷、高智商、高情商,但同時他們也是高壓力。VC手里的錢并不是他們自己的,而是LP的,所以投誰不投誰,他們也要為LP負責,并不是說你和他關系好,他就一定投你。如果你和某個VC投資經理關系好,他能做的就是把你的項目推薦給他的領導,然后幫你美言幾句,至于結果,還要看VC決策者的。對于一個VC來說,決策者可能不只一個,特別是大的VC更是這樣,比如IDG之類的,他的決策者的好幾個人,就像一般公司的董事會一樣,大家投票,只要有一個人不同意,這個投資項目就進展不下去。對于投資經理,每個VC都有很多,他們的工作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從市場上收集靠譜的項目,很多投資經理每天都會看十幾甚至幾十份BP,有的還要全國跑,所以他們真的很辛苦很辛苦,收入主要部分是提成,如果一個投資經理在圈內混了幾年也沒投出個好項目,那以后想混下去也比較難。相對應的,很多投資經理都是靠投了一個好項目而升職的,升成投資總監、合伙人的都有。
有人會說了,投出一個牛的項目掙的錢就夠一輩子的花的了。比如投資某公司500萬,退出的時候掙了10倍,變成5000萬了。其中4500萬的利潤呀,拿個10%也是450萬啊。
其實投資人收入遠沒有你想的那么多。就以這個為例,4500萬的利潤里,要拿出一部分填那些虧錢項目的坑,就算他是一個很牛的投資人,投資成功率也不見得會高于10%,很多投資機構能達到4%的成功率已經不錯了,這4%成功的項目要把虧錢的那96%項目的錢都掙回來,還要給LP分一大部分,只有一少部分會給VC公司,然后VC公司再分獎金,所以真到了投資經理手里并沒有那么多。
2、投資經理劃分的很細致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某VC會投斷總結經驗,才能提高悟性,一步一步從不懂創業的“門外漢”成為創業者,最終成長為企業家。
電子商務,也會投TMT,還會投新能源啥的,看起來好像并不聚焦,實際上并非如此。VC投哪個領域都是比較聚焦的,并且在細分領域內,不同的投資經理關注的還不一樣。比如同在一家VC,有的投資經理關注TMT,有的投資經理關注大健康,這些也是創業者必須要關注的點。要把你的BP投給關注你所在領域的那個投資經理,如果你的BP被投給其他領域的投資經理,他很可能會把你的項目pass掉,不要指望投資經理之間會互相交換信息,自己努力才是最靠得住的。
投資經理這么分工,是有原因的,每個人的精力有限,你每天都不斷學習,能把一個領域了解透徹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你想啊,VC投出去就在一大筆錢,如果不把一個行業了解細致了,隨便投的.風險太高了。另外,投資經理的時間也很寶貴,所以BP一定要用心寫。馬云五分鐘忽悠孫正義投幾個億這種事情,當成勵志故事聽聽就行了,別太當真。
但有一點,投資經理一般都不太會直接告訴你的項目不行,因為他們也不愿意得罪人,如果你的項目沒有得到投資,你想從投資經理那里得到明確的回復也不太可能,這些人都是人精,情商是很高的,既然不投你,為什么要得罪你。所以默拒是投資圈里很常用的一種方法,所謂默拒,就是不給你任何回復。所以如果你的BP發給某VC或某投資經理,沒有得到任何回復,你就趕緊準備下一家吧,別一個勁的發郵件催問。
3、投資經理很忙
是的,投資經理很忙,一天看十幾個BP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們看BP,并不僅僅是把PPT拿過來翻一遍,而是真的要去研究,一些行業數據、行業發展。從無數的BP里篩選出一些看起來靠譜的,然后再約這些創業者見面聊。看一百個BP,能約十個創業者見面聊,這個比例都算是高的,同樣,能在十個創業者里選一個投資,這個比例也是超高的。所以不要看市場上誰誰誰又拿到投資了,沒拿到的才是大多數,只是不報而已。
4、VC要承擔無限責任
LP為啥要把錢給你,讓你去投資呢?如果你很有錢,你是愿意這個錢自己拿在手里投資呢?還是愿意給別人,讓他去投資,然后你等著分紅?在什么條件下,你才會愿意把自己的錢給別人投資,自己等著拿分紅?你是不是得承諾,肯定不會虧錢,肯定掙的錢比你自己投要多等等。但口說無憑啊,還得立字為據。為了盡可能表達自己的誠意,也為了保證LP的風險,一般投資機構都是無限責任制。這個區別于我們平時接觸的有限責任制公司。
這里我簡單介紹一下吧。有限責任制公司,是以注冊資本作為公司最終承擔責任的上限,比如一家注冊資本為100萬的公司,如果他欠了200萬的債,那他只要申請破產把公司剩余資產抵給債權人就行了,就算股東沒有實繳資本,最多從股東手里也只能追回來100萬。剩下的100萬,債權人就只能自認倒霉了。無限責任制的意思是,不管你公司有多少錢,也不管你公司值多少錢,這200萬你都得還,公司還不上了,股東個人賣房子賣地也得還。
所以你知道VC從LP手里拿到錢以后承擔多大的壓力了吧?他能不為這些錢負責么?了解這些以后,再想想很多VC都與創業者簽對賭協議什么的,其實可以理解吧?投資人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是創業者,只不過他的項目是“錢”。
二、怎么更容易獲得投資
所以很多人覺得,風險投資嘛,有些風險是正常的。其實風險投資這些人最怕風險。了解了投資人以后,我們回過頭來想自己怎么更容易獲得投資是不是思路會清晰一些?
1、要比投資人專業
這是最基本的,一定要在你創業的領域內比投資人專業。投資人為什么要把錢給你,讓你去創業而不是自己去創業?就是因為他們相信你比他們專業,比他們有能力,能讓他投給你的錢增值。如果你還沒有他們專業,沒有他們能力強,你想他們會相信你么?所以一定要記住,創業者在自己創業領域內,一定要比投資人專業,哪怕你是裝的,也要裝下去。
比如對行業的分析,對競爭對手的了解。如果投資人問你一個行業老大經營模式,你一臉懵B的不知道他在說什么,或者問一下你公司的經營數據,你不能馬上回答而是說我要回去看看。那很遺憾,你們不會有繼續再溝通的機會了。
但專業并不是自以為是。我就見過好多創業者,項目好不好先不輪,融資的時候一直覺得自己很牛X,別人說什么都是錯的,BP做的那叫一個爛,還容不得別人提建議,這不是自信,不是裝X。
2、要有一個好的團隊
現在早已不是單打獨斗的時候了,創業需要團隊,想拿到投資需要有相關背景的團隊。比如你想做一個互聯網項目,結果你創業團隊里五個人,沒有一個人做過互聯網,那么對不起,投資人不會投你的。甚至于你這里幾個人都做過互聯網,但現在負責產品研發的以前從來沒有開發經驗,或者負責銷售的以前是做產品設計的,那也對不起,投資人同樣不會投你。投資人看團隊,而不僅僅是主要創始人自己。
團隊成員之前的從業經驗對你能否成功融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有大公司從業經驗加分,有相關領域工作經驗加分。
如果你的團隊都是從阿里出來的,然后你們想創業做一個跨境電商的項目,肯投你的VC一定不少。相反,如果你想去生產電動汽車,那有多少VC愿意投你就不好說了。
3、要選好創業契機
雖然雷軍的“風口”論現在被很多人批,但在創業的時候,選一個適合的“風口”還是非常重要的。VC經常提“賽道”,如果你的項目沒有在他們規劃的“賽道”內,就算你的項目再好、團隊再好也不會拿到融資。比如你現在再做一個團購的項目,任誰也不會給你投資的。如果你的項目是互聯網項目,如果這個行業整體盤子比較小,如果這個行業里的老大、老二等都拿到投資了,你再想拿到投資也會比較難。投資人寧肯花更貴的錢去投老大,也不會花更便宜的價錢來投你。
4、合理的股權結構
如果你去和投資人談,投資人也想投你,到了該拍板的時候你說我一個人定不了,要回去再和其他幾個股東商量一下才能給你答復。那么對不起,投資人可能不會等你答復,除非他對你特別看好,非你不投,但這種情況往往比較少見。
在一個創業項目里,首先要把團隊內部的股權結構理清楚,投資人希望和他談的,是在團隊內部拍板的那個人,這就需要在團隊里有一個一股獨大的人。
很多哥們兒一起創業,剛開始都是二一填做五,或者每人三分之一這樣平分的。這種平均分配的股權結構不太容易與投資人談判,最好還是有一個大股東。
當然,并不是說平均分就一定拿不到投資,只是投資人更喜歡有大股東的。所以大家不要較真。
5、試試找一下FA
就像租房買房有中介一樣,融資也有中介,被稱之為FA,其實投行也是FA。這類公司會幫創業者適當包裝一下公司,幫創業者美化一下BP,然后幫創業者把BP投給相應的投資人。中介嘛,肯定對每個VC的.風格研究的都比較透。
如果自己不認識投資人,可以考慮找一下靠譜的FA,一般他們都是后付費的,融資成功以后收幾個點的服務費。也正是因為后付費,所以他們也不會什么客戶都接。他們能接的,肯定也是經過他們評估,認為能成功幫你融資的項目,要不然他們前期投入人力、物力的,圖啥呢?
6、寫一份好BP
想融資,寫一份好BP還是很重要的。BP有幾點需要注意:
(1)首先要漂亮,不得不承認,漂亮的東西誰都喜歡,如果你自己ppt做的不好,可以花點錢找人做,這點錢是值得花的;
(2)要把團隊介紹清楚,每個人之前的經歷與你現在項目有多大關系?這個要寫清楚;
(3)專業數據不需要特別多,你寫多了,投資經理也看不懂;
(4)市場容量其實不需要寫的特別多,如果投資經理連市場容量都不清楚,他怎么可能投你?
(5)BP不要特別多,一般控制在10-12頁左右為宜,太多的話,投資人不太愿意看。
另外說一點,BP都是不斷打磨出來的,一版一版的不斷修改,很少有做了一版BP直接就能拿到融資的。我是說早期融資。
7、找找身邊熟悉的人
如果你身邊有朋友在做投資人,先找一下他們是不會錯的,就算他們的基金不投你,也可以幫你出出主意。另外,每個行業都是有圈子的,作為投資人,他也有投資人的圈子,讓他幫你介紹一些投資人,比你陌拜成功率要高太多了。很多投資人都喜歡投認識的人,甚至于很多投資人,不認識的人不投。印象中雷軍是不是就說過這話?
最重要的還是要把自己和自己項目做牛X了,對于好項目,投資人都是主動上門要求給你錢的。對于投資人而言,他們募集回來的錢是必須要投出去的,不能存在銀行,所以其實他們往外花錢的壓力也很大,只是沒人會告訴你而已。
創業公司如何才能吸引到那些對的投資者?
當你白手起家,成立一家創業公司時,是否需要種子資金是你需要考慮的第一件事情。如果你覺得種子資金是有必要的,那么問題就來了——你如何才能吸引到那些對的投資者?對于這個問題,答案就有很多種了,因為世上有很多的天使投資人和風險投資家。每一位投資人在幫他們找到創業者和創業團隊上都有自己的獨到看法。
最后,許多投資者會說他們的投資決定中摻雜了一種難以名狀的直覺。但是,事實上,他們所做的決定確確實實是有因可尋的。接下來,你會在我們的文章中看到一些投資者的看法,并得到一些啟發。我們希望我們整理出來的這些位于前列的投資者的觀點能夠在你創業路上尋求種子資金方面有所幫助。
對于你未來將要投資的銷售和市場團隊,你最看重什么?我會確認他們是否懂得漏斗數學。漏斗數學始于預期的目標,而這個目標我們將會需要某個特定季度的近百名顧客。這時,我們就要用到明確的或者只要大概的轉換率來推算樣例的數量(或其他階段前的訂單)以此來得到已完成的交易的數量。這時,我們就要回歸到我們最開始的階段了。
我看重的是他們是否徹底想清楚了他們需要多少銷售員以及他們的生產力究竟如何,來幫助他們完成這樣的一個交易量。他們還需考慮組織什么樣的營銷活動來引流。我要知道該公司正處在良好的運營狀態。在營銷渠道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優化兩個主要變量——生產供應和轉換率。還有另外兩個次要的變量:經費和時間。——Matrix Partners的普通合伙人David Skok
在做pitch的時候,怎樣的增長率會使創業者脫穎而出?這取決于業務的種類。但是,對于大多數的公司而言,與前一個月相比的有機增長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衡量標準。在此基礎上,如果有20%-50%的MoM增長是非常不錯的,留存率、推介和客戶流失都在我們的考慮范圍之內。——Cowboy Ventures的創始人Aileen Lee
你是如何決定投資對象的?我是一名投資經理,而最終拍板的是一般合伙人。照這樣來說,我強烈建議創始人參加投資委員會會議。下面幾件事是我樂意看到的:
1. 創始人熱愛他/她正在做的事,并且堅信他或她所做的事是有分量的而且可以使得人們和業務從中得益。
2. 創始人已經做足了基本功——但他們對未來毫無準備或對市場和空間一無所知的話那可是一個大問題了。
3. 我樂于看到有人專注于將賭注下在他們的團隊和他們所做的事情上面。——Trinity Ventures的合伙人Michelle Tandler
當你要投資某人或和其他人合伙時,你最看重的三種品質是什么?首先,你得讓我感興趣。想要與我們合作的話,你要做的就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如果你能讓我聽下去的話,我就會感興趣。然后,你就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并且具有行動力。你要向我展示出足夠的需求,讓我為你提出建議。——ABC《創智贏家》的Robert Herjavec
當你在決定是否要投資一個創業者時,你最看重他的哪些品質?創業團隊的解決方案和他們所解決的痛點間必須要有很好的聯系。我們所投資的一些公司是由具備專業知識的專家創立的,他們擅長于提出獨到的解決方案。另一些公司是由充分理解用戶痛點并能解決的人創建的。當然有些公司同時具備兩種能力。但如果你要創業的話,至少得具備其中一種能力。——Aspect Ventures的負責人Lauren Kolodny
當你在分析可投資的潛在的公司時,你看重的是什么?其實,并沒有一套方法可以使用在任何公司身上。我試著用從一個商業視角去看待一家創業公司來了解一個團隊、一種想法或者一個產品等,是否可以孕育出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針對商業基礎來說,最初的階段至關重要,因為現今處處存在競爭。在我看來,有催化劑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并沒有在哪個創始人身上看到他們在已經實施項目時還保持著他們的勤勉態度。我能給出的最好的建議就是,不管該項目對你來說是否是最正確的,你都要盡你最大的努力去做出最客觀的決定。——Crazy Egg、KISSmetrics和Quick Sprout的聯合創始人Hiten Shah
很多風險投資家都知道一個項目是否值得投資主要是看pitch的前30秒,這種說法正確嗎?當你在面對那些不請自來的希望你投資的創業公司時,你平均都會用多少時間來考慮?30秒只是一個概數,是可以被延伸的。在幾分鐘內,你常常能感覺得到一個創業團隊的熱情和想象力,并開始被說服。在我從事投資的13年后,當一個團隊進來,說到他們的市場容量和產品時,我往往對他們有所好感。但是,是否決定對他們投資,我還是要開一個30-45分鐘的會議的。曾經有好幾次,我在跟創業者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主動提出要對他們投資,但是,做出這樣的一個決定前前后后也是要花蠻多時間。每個企業家都有不一樣的風格,在創業公司的成功路上是沒有一個固定模式的。
除非我被力薦給了那些不請自來的創始人,否則我不會花太多的`時間來考慮他們。聯系我的渠道多種多樣,我希望企業家們能在努力爭取我的投資時表現得熱情些。——Bessemer Ventures的合伙人Bryan Deeter
當你要給一家創業公司投資時,你考慮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對方的人是首要的,其次是點子,接下來才是潛在市場。——True Ventures & Founder of Gigaom的合伙人Om Malik
當你面臨著眾多等待被投資的創業公司時,哪些是你考慮的點?你比較喜歡哪種pitch?我正在嘗試著去考慮更多的細節問題,而這取決于該創業公司所創新的領域。我并沒有特別的要求,我所考慮的是:
1. 清楚理解用戶是如何定義這個產品的,并且對自身的經營理念也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同時也要清楚意識到這兩者的區別。這個區別就是消費者如何評價產品比經營者自身的理念更為重要,如果創業者深諳他們創業的初衷,我將會深受鼓舞。
2. 創始人所評估的用戶價值與用戶所反饋的服務價值保持一致性。
3. 一個團隊關于他們憑何能更好地知道用戶評價和如何繼續提升有著清楚的自我意識,這其中就包括了特定的用戶樣例,特定的環境背景,以數據為中心的產品迭代過程等等。——Binary Capital的管理合伙人Jonathan Teo
當你評判一個新的潛在投資機會時,在你做決定前,你考慮的前五個問題是什么?當我見到創業者時,我嘗試著去了解他們,并摸清他們創業的動機是什么。在他們創業的過程中,除了創始人之外,變量很多。我想要知道是什么樣的動機驅使他們去做這樣一件最終很可能會失敗的事情。他們是否明白他們所做的事情正賦予他們一種獨特的優勢。我就是要知道這些。我試著去了解他們是否持有這樣的一種學習心態。而且我會想要知道他們對那些與他們相左的評論和觀點會如何回應。
對于以上的這些點,是不能以簡單的五個問題加以概括的。與創業者會面時我們進行的是直接的談話,而非問卷調查。但是我想說明的一點是,作為一個種子期投資者,我并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在產品的細節上,因為隨著投資,產品的細節是一定會發生改變的。——Upside Partnership的創始人Kent Goldman
當你要對一家軟件創業公司進行種子投資時,你覺得哪些是最需要考慮的要素?——這個產品能面世嗎?
——這個產品有消費需求嗎?
——他們有沒有經驗?是否能夠充分調用產品、服務和App?
——有多少活躍的消費者,會有多少回頭客?用戶保留情況如何?
——單位經濟現金流動情況如何?
——他們應該如何發展業務?有哪些渠道是正在運行的,哪些是可擴展的,哪些是有利可圖的?
——他們如何才能獲得可持續和可增長的發展,或者說得到持續性或可增長的收入?
——他們是否可以保證該項目有下游投資者或收購方?
——在接下來的5年里,在每年幾次與他們共同進餐時對他們的看法如何?
有的事情并不總是那么容易分析的。人生苦短,絕不與傻瓜共事。——500 Startups的創始人Dave McClure
【什么樣的創業公司容易獲得投資】相關文章:
融資時容易獲得創業投資的技巧03-02
年輕的創業為什么更容易獲得投資11-30
如何獲得創業投資?11-23
讓創業者獲得投資的建議06-15
創業公司獲得投資后 該如何管理賬上的現金02-27
創業者怎樣能夠更容易的獲得融資03-08
自主創業如何獲得風險投資03-15
創業公司如何快速獲得融資03-22
創業者如何獲得投資者的青睞08-02
創業測試:09年你適合什么樣的創業投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