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所得稅賬務處理有哪些方法
對于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費用,可以通過“所得稅費用”、“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等科目進行核算,相關的賬務處理是什么?小編帶來的企業所得稅賬務處理有哪些方法。
企業所得稅賬務處理的幾種情況
一、按月(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根據《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
1、按月或按季計算應預繳所得稅額和繳納所得稅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2、年終按自報應納稅所得額進行年度匯算清繳,計算出全年應納所得稅額,減去已預繳稅額后為應補稅額,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3、根據稅法規定,鄉鎮企業經稅務機關審核批準,準予在應繳納所得稅額中扣除10%作為補助社會性支出。計提"補助社會性支出"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其他應交款——補助社會性支出
非鄉鎮企業不需要作該項會計處理。
4、繳納年終匯算應繳稅款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5、年度匯算清繳,計算出全年應納所得稅額少于已預繳稅額,其差額為多繳所得稅額,在未退還多繳稅款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多繳所得稅款
貸:所得稅
經稅務機關審核批準退還多繳稅款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多繳所得稅款
對多繳所得稅額不辦理退稅,用以抵繳下年度預繳所得稅時,在下年度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多繳所得稅款
二、企業對外投資收益和從聯營企業分回稅后利潤計算補繳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按照稅法規定,企業對外投資收益和從聯營企業分回稅后利潤,如投資方企業所得稅稅率高于被投資企業或聯營企業的,投資方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應按規定補繳所得稅。其會計處理如下:
根據企業所得稅有關政策規定,在確認投資收益或應分得聯營企業稅后利潤后,計算出投資收益或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應補繳的企業所得稅額并繳納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上述會計處理完成后,將"所得稅"借方余額結轉"本年利潤"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所得稅"科目年終無余額。
三、所得稅減免的會計處理
企業所得稅的減免分為法定減免和政策性減免。法定減免是根據稅法規定公布的減免政策,不需辦理審批手續,納稅人就可以直接享受政策優惠,其免稅所得不需要計算應納稅款,直接結轉本年利潤,不作稅務會計處理;政策性減免是根據稅法規定,由符合減免所得稅條件的納稅人提出申請,經稅務機關按規定的程序審批后才可以享受減免稅的優惠政策。政策性減免的稅款,實行先征后退的原則。在計繳所得稅時,按上述有關會計處理編制會計分錄,接到稅務機關減免稅的批復后,申請辦理退稅,收到退稅款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將退還的所得稅款轉入資本公積:
借: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資本公積
四、對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
如果上年度年終結賬后,于本年度發現上年度所得稅計算有誤,應通過損益科目"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進行會計處理。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借方發生額,反映企業以前年度多計收益、少計費用而調整的本年度損益數額;貸方發生額反映企業以前年度少計收益、多計費用而需調整的本年度損益數額。根據稅法規定,納稅人在納稅年度內應計未計、應提未提的扣除項目,在規定的納稅申報期后發現的,不得轉移以后年度補扣。但多計多提費用和支出,應予以調整。
1、企業發現上年度多計多提費用、少計收益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本年未進行結賬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本年利潤
五、企業清算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清算是指由于企業破產、解散或者被撤銷,正常的經營活動終止,依照法定的程序收回債權、清償債務,分配剩余財產的行為。按照稅法規定,納稅人依法進行清算時,其清算所得,應當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1、對清算所得計算應繳所得稅和繳納稅款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2、將所得稅結轉清算所得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清算所得
貸:所得稅
六、采用"應付稅款法"進行納稅調整的會計處理
1、對永久性差異的納稅調整的會計處理
永久性差異是指,按照稅法規定的不能計入損益的項目在會計上計入損益,從而導致了會計利潤與按稅法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不一致而產生的差異。
按照調增的永久性差異的所得額計算出應繳所得稅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期末結轉企業所得稅時: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2、對時間性差異的納稅調整的會計處理
時間性差異是指,由于收入項目或支出項目在會計上計入損益的時間和稅法規定不一致所形成的差異。
按當期應調整的時間性差異的所得額,計算出應繳所得稅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期末結轉企業所得稅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七、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納稅調整的會計處理
1、對永久性差異納稅調整的會計處理
按照調增的永久性差異的所得額計算出應繳納所得稅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期末結轉所得稅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2、對時間性差異納稅調整的會計處理
將調增的時間性差異的所得額加上未調整前的利潤總額計算出應繳納的所得稅與未調整前的利潤總額計算出的所得稅對比,將本期的差異額在"遞延稅款"科目中分期遞延和分配,到發生相反方向影響時,再進行相反方向的轉銷,直到遞延稅款全部遞延和轉銷完畢。當當期調增的時間性差異的所得額加上未調整前利潤總額計算出應繳所得稅大于未調整前的利潤總額計算出的所得稅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
遞延稅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反之,編制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遞延稅款
期末結轉所得稅時: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賬務處理有哪些方法
我國1994年的稅制改革使得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與前段時期有很大不同。首先,簡化了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過程;其次,使應納稅額的確定方式得到統一;第三,明確了遞延稅收的支付項目。
我國現行所得稅制在企業橫向經濟聯合方面還具備兩個突出特征:
、俳y一了“先稅后分”的分利方式;
、跒槁摖I企業間的分別及補交稅款的減除提供了較好的方式。
具體到我國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時,首先應該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然后乘以稅法規定的相應稅率。在稅款計征和財會處理時必須充分考慮到稅額扣除、虧損抵補以及稅額減免等情況。
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如下:
1.設置賬戶
“所得稅”賬戶核算本企業本期損益中所扣除的所得稅費用,其借方發生額表示本期企業的所得稅款;貸方發生額則反映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所得稅額。期末結轉本年利潤之后,“所得稅”賬戶即無余額。
“遞延稅款”賬戶貸方發生額反映企業本期時間性差異所產生的、未來應交的所得稅金額及本期轉回原已確認的、可抵減本期應稅所得的時間性差異所得稅額;借方發生額表示未來可抵減的所得稅額及本期轉回原已確認的、本期應計入應稅所得的時間性差異所得稅金額;期末貸方(或借方)余額,反映已確認但尚未轉回的時間性差異對未來所得稅的影響金額。
2.所得稅繳納的稅務處理
依據稅法,按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應納稅款在計算出來后,記入“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賬簿的貸方;實際繳納時,借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會計收益與應納稅所得額計算不同,據此計算的所得稅應借記“所得稅”科目,表示費用的發生。若是會計收益與應納稅所得額結果一致,只須按應納稅款借記“所得稅”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若是兩者不一致,其應納稅款也會存在差別,一般按會計收益計算的應納稅款,借記“所得稅”科目,按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應納稅款,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兩者的差額借記或貸記“遞延稅款”科目,然后在一定期間內轉銷遞延稅款。
3.年度匯算清繳的賬務處理
納稅人的利潤以年度為單位進行統計,平時按期預繳所得稅,年終則匯算清繳。若應納稅款與已納稅款一致,則無需多退少補。若兩者不一致,則需辦理退補手續。調整會計收益及應納稅款也成為必要。
在調整項目及多退少補稅款的賬務處理中,有兩類相對應的情況提請注意:
(1)調整會計收益增加及補交稅款。年終結算時檢查驗證若發現有多結轉成本、費用,少計收入的現象,應按規定進行調整:一方面要增加相應的利潤,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另一方面應補交所得稅,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2)調整會計收益減少及抵扣稅款。年終結算時檢查驗證,若發現有少結轉成本、費用,多計收入的現象,應按規定進行調整:一方面要減少相應的利潤,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另一方面抵扣多交的所得稅,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例1某廠年終結算后,發現多計預收貨款的銷售收入5萬元。
(1)應編制會計分錄進行調整如下: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50000元
貸:預收賬款50000元
(2)多納所得稅1.65萬元(5萬元×33%=1.65萬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16500元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16500元
4.投資收益影響納稅的賬務處理。
納稅人的會計收益包含有投資收益,投資收益確認的正確與否,關系到應納所得稅款的準確性。投資收益又主要包括債券投資收益及股權投資收益,前者一般按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核算,平時已反映在“投資收益”賬簿中,并作為會計收益的一部分納稅。而且,除國債利息收入外的債券投資收益通常是稅前利潤的扣除,將其并入會計收益計稅,不存在重復納稅問題。股權投資收益一般按收付實現制原則進行核算,待納稅人收到股利已到年終之后,對于這部分股利應預估計入會計收益。受資企業分出的股利如為稅后利潤,則股利免納所得稅;若受資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率低于投資企業,則投資企業應調整應納稅款,補納少計所得稅部分。
例2某廠于12月31日收到股利20萬元。若適用33%的所得稅率,而受資企業適用于15%的所得稅率,按規定該廠應補交所得稅3.6萬元。會計分錄如下:
借:所得稅36000元
貸:應交所得稅36000元
【企業所得稅賬務處理有哪些方法】相關文章: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的財稅處理方法12-09
企業融資有效方法有哪些03-03
小微企業減免稅的賬務處理02-24
小微企業享受所得稅優惠的標準有哪些?03-17
中小企業有哪些融資方法11-22
建筑企業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06-13
小微企業享受所得稅優惠及認定的標準有哪些03-17
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02-17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哪些及享受條件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