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本生意”造就戶部巷百萬富翁傳奇
白墻灰瓦、飛檐高脊,豆皮、熱干面,長僅147米的戶部巷成為很多下崗工人的創業基地。戶部巷坐落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老商業區司門口,以經營具有武漢特色的小吃為主,5年不到,漢味小吃的“小本生意”培養出了不少百萬甚至千萬元富翁。小生意做成了大買賣,其成功發展模式引起廣泛關注。
戶部巷因明朝嘉靖年間在此設立戶部衙門而得名,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多年前就有市民在此擺攤設點,但那時巷內環境比較差,經營處于無序、分散狀態。2002年,武昌區為了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和創業問題,決定在戶部巷建立下崗職工創業再就業基地,打造漢味早點一條街,并投資30萬元進行改造。
2004年和2006年,政府連續投資改造并擴大戶部巷的范圍,改造后的戶部巷古色古香,增加了就餐、旅游、休閑、文化等功能。
經過近5年的發展,戶部巷的扎堆效應、品牌效應日漸顯現,經營面積擴大了兩倍,接待人數由不足50萬人發展到360萬人,營業額也由原來的88萬元發展到2520萬元,成為外地游客到武漢的必游之地。有專家將戶部巷的成功經驗總結為品牌經營、統一管理、抱團作戰。
“哪個顧客說某個地方的熱干面好吃,我們就自己去吃,吸收別人的好處綜合在一起。”徐唐氏熱干面老板娘唐金枝說。
1997年,唐金枝和丈夫先后下崗。唐金枝曾經到赤壁農村養豬,沒想到碰上豬肉價格下跌,虧了好幾萬元。為了還債,她和丈夫開始接手婆婆的早點攤,早上賣熱干面,下午炸藕圓。
隨著戶部巷日漸有了名氣,專注于質量讓唐金枝的熱干面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她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還開了11家分店,徐唐氏熱干面成了戶部巷的“名牌”。說起成功的秘訣,唐金枝說:“哪怕只是消費兩元錢的顧客也是上帝。”
“陳氏紅油牛肉面”是戶部巷的另一個名牌。2006年,一直在“打下手”的陳義剛,從母親手中接過了老招牌。除了老招牌和無需房租的自家門面之外,陳義剛手里的“本錢”并不多。
同樣是做小吃,陳義剛做得更用心,從湯到牛肉再到佐料,每樣都不馬虎。母親當年用的是鹵牛肉的第一道湯,陳義剛把它改良成了用牛骨頭熬成的原湯,因為“只有用原湯才能讓顧客喝到口里有回味”。牛肉經過鹵、炒等4道工序,爛且香。其他早點攤用的佐料大多是從集貿市場買來的,質量往往參差不齊,陳義剛卻舍得用多一倍的價錢,從大商家那里購買品牌佐料。
一般來說,小吃利薄,經營者想要獲取更多利潤,只能控制成本?申惲x剛不這么想,“你舍得給顧客吃,顧客才會回頭。”陳義剛店里的客人多是回頭客。他剛接手時一天營業額只有六七百元錢,現在已達到兩三千元。
【“小本生意”造就戶部巷百萬富翁傳奇】相關文章:
蘇北農村開網店三年造就百萬富翁11-18
小本創業一碗熱干面造就十余百萬富翁03-27
暴利小本生意項目11-17
保姆的創業傳奇11-14
小本生意的經營理念11-17
傳奇創業故事12-09
小本生意如何創業起步03-10
2014熱門小本生意盤點11-22
2016年熱門的小本生意12-01
靠智慧成為百萬富翁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