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薪族在職創業需要哪些步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創業需要的步驟
創業,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蠱惑力的名詞,然而在不少理財觀念謹慎的人看來,義無返顧地“下海”無異于一嘲賭博”,因此,他們更傾向于在擁有一份穩定工作的同時,做投資不多、風險不大的“在職老板”。在職老板開始從幕后走向臺前:他們一半是雇員,一半是老板;他們一邊為別人的錢程奔波,一邊為自己的生意而操勞;他們為兼顧工作和創業而辛苦著,同時也為自我價值的提升而快樂著……讓我們走近這些在職老板,聽聽他們創業的甜酸苦辣,成功秘訣,再看看哪些領域適合更多的人在職創業。
在職,也可做老板!據了解,目前在職老板的數量并不驚人,但隨著政策的日益寬松及市場商機的不斷凸現,今后將有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加入在職老板的行列。那么,在職人員該如何申辦營業執照?
第一步:領表。先到工商局注冊處領取兩份表格,《名稱登記申請書》和《企業登記告知承諾書》(投資人專用),其中,《名稱登記申請書》中列出了申請人應提交的材料清單。
第二步:查名。填好《名稱登記申請書》后附上相關材料遞交至工商局查名處,工作人員將通過電腦查詢申請人公司名字是否重復,一般在3個工作日內告之結果。
第三步:申請。取得名稱核準通知書后,到專設的窗口領榷企業法人設立登記申請書》、《企業登記告知承諾書》(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經理專用)等表格。依照申請書中列出的材料清單,準備好企業章程、驗資證明、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企業住所證明(包括場地查看證明、使用證明、租賃協議等)、身份證等證明、材料,交到內資企業登記窗口。
第四步:領照。開業申請受理時間一般為7個工作日,如果一切符合要求就可拿營業執照。
在職老板的生存狀態
誰愿意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后再花費心思計算今天是賺錢還是賠本?誰愿意在好不容易等來的休假日里踏上進貨的征程?這些在職老板的生活確實太過忙碌,但他們大多并非只為賺錢,而更多的是為了實現夢寐以求的理想,或是挑戰自我,完成漂亮的人生轉軌。
在職創業只為愛好
徐帆從小就愛看書,大學畢業后進了一家外企做職員,薪水不低,可總放不下和書的這份緣。于是,徐帆找來了幾位同樣愛買書、藏書的朋友,打算利用業余時間一起開家書店。開店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選店面就用了3個月的時間。徐帆把上海的大街小巷轉了個遍,最后選中了華師大后門的棗陽路,于是,“大夏書店”在2001年的盛夏開業了。
徐帆坦言:“初次創業是‘試水’,投資不敢太大,租金相對便宜,而且緊挨著華師大,學生和老師大多都是書迷,應該有一定的市常”但剛開始時,書店的贏利狀況并不理想,而且,上班族和創業族的雙重身份令徐帆忙得不可開交。為了不影響工作同時又能擴大業務,徐帆在網上開了分店,沒想到歪打正著,業務量一下子做大了,而且在網上結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對于在職老板的生活,徐帆的感受是:“職場和商場的競爭都很激烈,因此,每天的壓力很大,這樣的生活讓我有些喘不過氣來。不過我是一個愛書的人,每個周末能在自己的書店坐坐,看看書,和書友聊聊書經,享受另外一種生活,真是不錯。”
在職創業只是一個階段
“俗話說,不想做元帥的兵不是好兵。我覺得,沒有一點老板野心的職員也算不上是好職員。”剛一見面,史淳就向記者宣傳他的哲學:“當老板不容易,不是有一點閑散資金加上一些豪情就可以了,而是一項風險投資,可能會因為經驗不足等原因而血本無歸。因此,我覺得做老板不能急于求成,可以慢慢來,先當職員熟悉市場,然后做兼職老板積累經驗,水到渠成后再做全職老板。”
史淳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創業的,大學畢業后按部就班進企業當職員,積累原始資本,偷學老板的生意經,尋找合適的創業方向。工夫不負有心人,工作幾年后,酷愛運動的史淳找到了方向,開一家運動品專賣店。由于工作的關系,史淳接觸了不少運動品牌生產商,熟悉市場流行動態,而且有穩固、低成本的進貨渠道。萬事俱備后,史淳在網上開了一家NIKE專賣店。現在,史淳白天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下班后就上網照顧自己的生意,整天忙忙碌碌的。在史淳看來,在職創業只是一個階段,一旦自己的公司步入正軌,并且規模日益壯大時,他將義無反顧地辭職,一門心思做老板。
在職創業主攻哪些領域
雖說是市場無限,但商機有限。對在職老板來說更是如此,由于要兼顧工作與創業,創業方向更要精準,創業方式更要靈活,否則將陷入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對此,上海市開業指導服務中心的資深專家姚允濤建議,在職創業者可關注以下四大領域:網上開店網上開店是最適合在職創業的領域,因為,開店資金門檻較低,只要有成熟的進貨渠道就能開張,而且無需牽涉太多的精力,因此很多在職人員創業都以網上開店作為試點。開網店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特色,找準贏利點,是走低價路線,還是靠新奇制勝;是標榜時尚,還是提供貼心服務。其次,一定要注意維護網站,及時與用戶進行溝通,聚集人氣。
委托投資這也是在職人員青睞的創業領域。
在職人員的時間、精力都有限,因此,選一個好項目投資,再找一個合適的人來經營,就可悠哉悠哉地當老板。委托投資的領域十分寬泛,因此,創業選擇面較廣,但由于委托他人經營,在合作伙伴的選擇上要特別謹慎,不僅要有經營能力和專業經驗,更重要的是人品過硬。
做代理商
在職創業者由于工作關系,積累了不少的人脈關系,這為其涉足代理生意提供了方便。要做好代理商,關鍵在于選準產品,一般來說,盡量不做大公司和成熟產品的代理,因為代理條件苛刻,非實力雄厚者不能承受;盡量選擇代理正規企業的產品,而且不易仿造,以免陷入惡性競爭。此外,還有一點要提醒,最好直接與代理品的生產廠家接觸,這樣能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咨詢服務
許多在職人士工作多年,在某一專業領域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工作經驗與理論知識,這是一筆豐富的創業“知本”,這些專業人士完全可以尋求化智力為財富的途徑,例如,IT人員可以開技術咨詢工作室,人力資源管理者可以成立職業咨詢公司。做咨詢,關鍵是根據自己的資源確立贏利模式,如果具備完善的知識體系和多年的實際經驗,可考慮提供培訓服務;如果有獨創的理論架構和過硬的實踐經驗,則可嘗試診斷式咨詢服務等。確立贏利模式后,一定要注重案例積累和整理,這是做咨詢服務的寶貴財富。
在職創業“四項注意”
在職老板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在職創業雖有著工作、創業兩不誤的優勢,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創業畢竟要牽涉諸多精力,要做到魚和熊掌兼得并非易事。而且,任何一種形式的創業都存在風險,在職創業者往往一心二用,更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積極利用現有資源
不少在職人員都選擇了與工作密切相關的領域創業,對這部分在職老板來說,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和資源是最大的創業財富,要善于利用這些資源,以便近水樓臺先得月。史淳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工作中與很多體育用品公司、運動俱樂部、時尚雜志建立了關系,積累了人脈,也了解到市場需求動態及合適的進貨渠道。當然,在職老板不能將個人生意與單位生意混淆,更不能吃里扒外,唯利是圖,否則不僅要冒道德上的風險,而且很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慎重選擇合作伙伴
有些上班族有投資資金或有一定的業務渠道,但苦于分身無術,因此會選擇合作經營的創業方式。這雖能讓在職老板輕松上陣,但要慎重選擇合作伙伴,首先要志同道合,其次要互相信任,此外,要責、權、利分清楚,最好形成書面文字,有合作雙方和見證人的簽字,以免到時候空口無憑。
細致準備必不可少
創業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涉及融資、選項、選址、營銷等諸多方面,因此在職人員創業前進行細致準備必不可少。例如,參加一些相關的創業培訓,增強這方面的基礎知識;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創業項目,為創業開一個好頭;撰寫一份詳細的商業策劃書,包括市場機會評估、贏利模式分析、開業危機應對等,并摸清市場情況,知己知彼,打有準備之戰。
盡量用足相關政策
政府部門有很多鼓勵創業的政策,在職人員創業時一定要注意“用足”這些政策,如創業時雇傭下崗失業人員的可享受一定的免稅優惠;在浦東注冊企業可享受比其它地區更優惠的稅率等。這些政策可大大減少創業初期的成本,使創業風險大為降低。
【創業需要的步驟】相關文章:
工薪族在職創業需要哪些步驟10-19
創業初期的步驟04-30
創業者的創業步驟12-14
創業的三個步驟04-29
創業開店的三大步驟11-28
創業計劃書的編寫步驟09-22
創業需要考慮的問題07-20
創業所需要的精神06-09
創業計劃書有什么步驟06-08
創業指導:開辦家政公司的步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