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始人口述:滴滴是如何在創業早期脫穎而出的?
很多人都用過滴滴,目前滴滴的估值已經超過200億美元。在本文中,滴滴打車創始人就為您分享了滴滴打車創業初期,如何在短短兩年內高速成長、脫穎而出的?
滴滴打車創立24個月,上線僅18個月,成長為估值10億美元的公司,這個速度我也沒想到。
當年我們團隊從阿里離職,兄弟們想著要創業,那時候尋找了好些個創業方向,有的聽起來很靠譜,但是在實際論證或者前期實踐中都發現走不通,就放棄了。
我們的出發點覺得一定要做大產業,做大眾主流剛性需求。2012年各地市場上陸續出現一些O2O車隊或者預約車類的創業項目,我們也在看,當時卻并不看好,兩年以前,出租車智能手機保有率不到5%,程維(滴滴打車創始人)說,除非每個司機有臺iphone,這事兒才能做起來;另外出租車是一個強管制的行業,我們也擔心今后會受限于政策因素。這個idea幾乎要被我們斃掉了……
后來為什么要做這個事情?我們是基于兩個判斷:一是論證下來認為一定要做一個大眾主流剛性需求的產品;二是陌陌的出現。
我很感謝陌陌。那是 2012年2月,陌陌剛有點兒苗頭要火,我第一眼看到這個產品,就說這個事情靠譜,陌陌的出現使得基于距離的應用突飛猛進,陌陌是通過距離提升社交的效率,打車和距離遠近的關系更強大,對司機來說,500米的活兒他就愿意去接,但是兩公里他就懶得去了。
受到陌陌啟發,加之那段時間我在北京,打車非常痛苦,北京的冬天太冷,我曾經有過站在路邊45分鐘都沒打到車的經歷,覺得做基于地理位置的打車產品應該是靠譜的。
處處碰壁的初創期
我們阿里出來的人執行力非?欤辛诉@個初步的想法,團隊一討論也覺得興奮,我們哥幾個一共投了80萬進去,就卷起袖子準備干活兒了。
別看滴滴打車現在很火,當時卻處處碰壁,灰頭土臉的。剛立項時我們就去見了VC,一共見了中國大約23家以上的VC吧,幾乎市場上能叫得上名字的VC全部都見了,由于項目太過于早期,而且產品沒有上線,這個概念又很新,幾乎找不到市場上對標的模式,沒有一家VC要投資我們。
那時候真的很慘。你知道我們產品怎么做的?外包的;ǘ嗌馘X?8萬人民幣,留下多少個bug?30多個!找出租司機預裝,司機說,“你們是來騙流量的吧?”
我們演示的時候,總是揣兩臺手機,這個呼叫那個沒響,這個手機又打不了電話……層出不盡的問題,很尷尬,于是我們產品只能用于演示。我跟程維講:“要不要重新做一遍?”
程維說就這么干,這個產品跟技術關系不大,我們堅持這么往前走。當時我們對技術的認識還很粗淺,后來在這上面嘗到了深刻教訓,花了很大力氣補足了技術力量。這是后話。
很快公司80萬人民幣花完了。程維就給我打電話再借錢,最后借了30萬給他。我們大概花了110萬人民幣的時候,金沙江找過來了,那時候北京每天有200單。
和別的創業項目相比,我們省到了牙縫里,你能猜猜我們的廣告費和工資怎么發的?所有的員工月薪5000元,只要來我這里就5000,不來就走。所以程維完全靠他的人格魅力在吸引了很多高手進來。
程維對控制成本、死摳廣告費也很緊,一個月投1萬人民幣,這個月這家投500元,如果沒有效果,就那家投500元,他就是這么摳預算的。
火箭速度般地沖刺
關于商業模式的打磨,我們一開始就非常清晰,要做可以規;狭康钠脚_。險峰華興和真格投資的聚美只創立了4年的時間就上市了,這在業界已經算是奇跡,可是移動互聯網比互聯網速度還要快5倍。
互聯網是飛機,移動互聯網是火箭,要么一飛沖天,要么狠狠地摔下來,死得比誰都快。如果產品的量沒直線上升,那就說明需求點找得不準,因為用戶變遷是井噴的東西。
做滴滴打車時,從第一天我們就有幾個不碰的地方,第一個是滴滴打車先不做硬件,有的媒體上說我們永遠不碰硬件,實際上我們沒說永遠不做,只是先不做硬件,比如每臺出租車上放一臺pad或者智能終端。
現在你們能看到每個司機有一臺安卓手機,實際上兩年前智能手機在司機中的普及率還很低,那時候我們在司機端的推廣還是比較痛苦,一些O2O打車或租車類的公司在車上部署聯網的pad,但是我們覺得太重,會影響規模化發展。未來某一天也說不準,至少現在沒有做硬件的必要。
第二,不做支付。大家都喜歡掌握說交易的閉環,要把支付綁定起來,但是2012年的社會大環境中,移動支付還不普及,用戶支付有障礙的話,也會影響規;鹆。
第三,我們不做加價……滴滴打車做著做著,市場上就有了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我們這把刀要以最簡單的方式沖到全國各地,任何錦上添花的東西我們都做不了,也先不做,要靠一個最簡單的產品做到全國范圍,這是在創業早期,對于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我們做的很多業務都是平臺業務,平臺業務只有一個壁壘,就是規模,凡是影響規模的事情我們都不做。
在這個市場上,要把規模做到極致,每天都要往前沖。時常要和競爭對手亮刺刀,刀刀見血。哪怕一個小小的疏忽,一兩周的懈怠,就很有可能就是失去一個區域。
有一個細節是,我們當初搶司機時,所有的方法都用了,包括去出租公司宣講、去各大火車站守著、去各大賓館、去司機吃飯的地方和加油的地方,凡是能去的地方我們都去了,我們想哪種方法效率最高。后來摸出來了,在火車站守著跟司機說:“師傅你的手機拿過來,我們給你裝好了。”
我們做了一個小插件,帶著電腦接一下就可以了。如果讓自己自己下載肯定有很大難度的,這是對移動互聯網使用率相當低的群體,我們得幫他們裝app。后來,我們發現機場是最重要的戰場,但是搞定這個戰場卻異常艱難。經過各種努力各種死磕,我們最后拿下了這個戰略要地。
我們開始在做滴滴打車時,第一版的產品體驗很差勁,頁面下面有什么導航、什么車流的提醒,很多亂七八糟的功能都擠在那兒。后來產品進行改版,堅持把語音做到極致。
關于用機器音叫車,還是每個用戶真實的聲音,我們團隊內部也進行了很多討論。后來在司機中做調研,司機每天開車在路上,聽久了機器音會覺得很乏味,有審美疲勞,但是如果讓每個用戶需要叫車的聲音都放出來,訂單的真實性立刻就上去了,司機們也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還有方言,他們覺得有趣和真實。
我們有幾個移動互聯網產品的核心原則,一是僅僅抓住應急需求,消滅二級菜單、實現用戶零等待;二是讓所有的小白用戶都要用起來方便;三是要把距離因素用到極致。產品屬性抓清楚后,就按照這個邏輯去設計。第二個版本我們堅持了語音,后來我們開始做預約訂單,你會看到下面有兩個按鈕,一個做即時訂單,一個是預約,就這兩個按鈕,簡簡單單,一目了然。
拼刺刀中成長
滴滴打車在飛速成長,市場上也有其他的打車應用在飛速成長,大家自然會碰到一起。各種競爭自然是免不了的,我們經歷了區域戰、價格戰、融資戰……每一場戰斗都是拼刺刀,刀刀見血,但每一場競爭后,我們的團隊都有成長,而且用戶整體都被教育了。
比如我們的價格戰,持續了兩個月,后來即便是取消補貼以后,現在的訂單也是每天100多萬。這意味著在幾個月時間內,我們的日訂單從10萬單,翻了10倍,用戶已經養成了習慣。而可怕的是,市場滲透率也因為價格戰,兩個月就滲透完了!新的創業者很難從這個市場再進入了。這個事情為我們市場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創始人口述:滴滴是如何在創業早期脫穎而出的?】相關文章:
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脫穎而出03-28
健力寶創始人的創業故事01-18
易車網創始人李斌的創業歷程03-20
楚楚街創始人創業歷程03-25
外婆的果醬創始人的創業故事04-17
如何在網上創業03-06
如何在智能領域創業?03-01
芭比娃娃創始人的創業故事03-28
GirlUp創始人吳靜:我是如何創業的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