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學生創業開服裝廠的案例
大學生創業——到處“閑逛”找到廠房
汪虎是個“90后”,四川廣安人,今年3月12日才滿20歲。他很潮,有型的頭發、皮上衣、休閑褲、運動鞋、黑挎包……
八公里的一個半山坡,汪虎領著我們穿過一片民居,走進一條支路,在一幢三層小樓前停下,這里就是他的永發制衣廠。他說,他是大一快結束時騎著自行車閑逛找到這里來的,發現租金每平米才5元,面積有972平米,很合適,就租了3年。
“從進大學我就知道要干什么,所以沒事我就到處閑逛。”汪虎覺得,自己學的是服裝設計專業,出來后肯定做這行,所以提前做了大學生創業準備。
制衣車間內只有30多個員工在上班,他們當中,年紀最小的也比汪虎大。看到我們,一個婦女抬起頭,撅著嘴說:“這個娃娃不錯!”
晚上一個人去其他廠“學習”,“做設計是我的強項,參加的比賽只有一次沒拿過獎,這給我很多信心。”他說,有了大學生創業努力方向,在學校就覺得時間不夠用了。
大學生創業前,他的專業課上得特別認真。當同學們上網玩游戲、逛街的時候,他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去給別人打工。“學吃苦!”他說,每天晚上到別人的廠里就是為了磨煉自己。他還組織和參加學;顒,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兩個月,我就混到了‘籃協主席’位子上。”
大學生創業——說服父母借來20萬元創業
有專業知識,又找到了廠房,剩下的就是籌資了。很快,父母手上一筆20萬元的資金吸引了他。
“我們家庭條件也不算好,那是他們準備拿去做生意的錢。”他說,說服他們費了不少勁。但他軟磨硬泡,讓父母都覺得煩了后,交出了20萬元。
按照計劃,他用10萬元從一所關閉的中職學校買來了幾十臺縫紉機,又從朝天門添置了必要設備,請來了工人。去年9月,也就是他剛剛開始讀大二的時候,一家名為“永發”的制衣廠開工了。
大二開始創業,他很有生意頭腦
大學生創業——只賣三類產品,專做女裝。“外套、內衣……服裝共有11大類,我只做T恤、棉衣、外套這三類,業專于精嘛!”汪虎興奮之余沒忘記給自己的產品一個定位。
原來,大學生創業之前,他就已經到朝天門批發市場“掃蕩”過無數次,哪些衣服好賣,哪些款式走的量大,哪些是主要消費群體,都已牢牢記在心中。
“我只做中年人的衣服,而且只做上裝,并精確到只做女裝。”汪虎說,他的廠現在是個無名小廠,沒有自己的品牌,只能做中低檔服裝走量,所以給商品定位在這一群體。
在不足6平米的辦公室內,他指著門邊兩堆包裝好的衣服說,“這些每件只有10元利潤,這邊的每件有25元左右。”
辦起了廠子,頭疼的就是銷售。汪虎發現,朝天門那里全是各地來做批發的,能把產品推給他們,銷路就不用愁了。很快,他就在朝天門租下一個門面,每天由女友當班。
但起初的三個月內,門面的銷售狀況并不好,零售加批發,每天就幾十件衣服,少的時候一天賣不到一件。汪虎覺得,還是人脈不夠成熟的原因。于是,他會常常到各個商店走走,一來了解一下對手的經營狀況,順便也可以結識一些買家和批發商。
那段時間,他大清早就到朝天門混個臉熟,下午和晚上就到廠里搞管理。慢慢的',生意開始有了好轉,到去年底,一天銷量就能達到以前一個月的。
薄利多銷是汪虎的策略,廠里出的貨大多也拉到朝天門批發市場,有些批發到了西南和西北。
“老師常提到職業規劃,很多人都忽視了”汪虎告訴我們,他做的衣服大多都是模仿別人的款型,所以走的量還可以,少的一天也要賣掉100多件,多的可以達到成千上萬件。
所以,他的財富積累很快,光是去年下半年就銷售了8萬多件,一件衣服按最少10元的利潤計算,加上今年上半年的銷量,10個月時間差不多賺了100多萬元。
在去年就還清父母的借款后,他很快在離廠房不遠的地方,花91萬元買下了另一處面積達1600平米的新廠房。“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手。”他指著外面車間的30多個員工說:“他們的收入不低喲!沒有月薪3000元以下的。”
汪虎的衣服賣得好,可用他的話說“全是雜牌”,自己也不太滿意。前不久他在外聘請了3個設計師,準備在明年創立自己的品牌。他說,請的設計師不給底薪,直接拿提成,按現在廠里的情況,每月至少上萬。
他對未來還有一個短期的構想,準備在三年后搬到兩路,在那里買塊1萬平方米的地,用500萬元以上的資金做大、做強自己的事業。“有一次,廠里上午打了個樣放到市場,不料中午時就看見有人穿著上街了,那種感覺很爽。”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開個展,或者走上國際T臺。
在學校的時候老師也會經常讓同學們提前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所以,在此受益的同學們還真是不少。提前規劃、早做準備、能吃苦、定位準這是大學生創業的寶典。
【90后大學生創業開服裝廠的案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