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個清華畢業生辭去高薪工作創業 成立“外賣”公司
三年前,三個創業的年輕人加班很晚,突然想吃外賣,在網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滿意的外賣信息,他們靈機一動:“為什么我們不自己做一個呢?”
這個“靈機一動”變成了現在的“外賣庫”,一個搜羅外賣信息的網站,最近還推出了外賣庫APP。到目前為止,外賣庫收錄了北京外賣近8000家,提供了外賣菜單、電話、地址等詳細信息,讓想吃外賣的人隨時隨地都能下單。
這三個年輕人就是外賣庫的創始團隊:孟超、趙玨映和羅晟,現在分別擔任外賣庫的CEO兼總裁、市場副總裁和產品副總裁。
一起做點什么
外賣庫的創始團隊頗為惹眼,他們三個都是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孟超是2006清華土木工程系的碩士畢業生,趙玨映是2006年生物系的本科畢業生,羅晟則是2009年機械系的碩士畢業生。
三個不同年齡、來自不同院系的年輕人結緣于清華大學對外交流協會(簡稱ASIC),孟超正是ASIC的創始人及首任會長,而趙玨映是ASIC的首批會員及第二任會長,羅晟也曾在ASIC擔任部長。
作為創始人的孟超,將這個學生團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點一點建立起來。在他的帶領下,ASIC進行過外事接待(比如丹麥首相及惠普總裁)、組織過境外交流訪問。在共同的工作中,孟超與趙玨映、羅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既然大家做事這么合拍,以后是不是可以一起做點什么?”孟超這樣提議。
于是,“一起做點什么”的想法為他們后來的創業埋下了種子,這個種子在2009年開始生根發芽。
到底做什么項目,一開始目標并不明晰。當時他們三個人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比利時,一個在香港,雖然有各自的工作要忙,每周還是會抽出時間開兩次電話會議,“我們列了好多種可以做的事情,逐個討論分析。”這樣討論了半年之后,他們辭掉了原先的工作在北京相聚并開始進行嘗試,他們做過管理咨詢、做過旅游項目、做過設計、貿易。直到2010年那個想吃外賣的夜晚。
創業過程是一種收獲
孟超2006年畢業后直接留在了清華大學基建部工作。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份又穩定又體面的工作,但是孟超做得并不是特別開心。“讀書的時候比較活躍,在事業單位的體系里不太習慣。”孟超回憶說,于是他下定決心,到09年三年合同期滿,他便辭職創業。
但是這個決定遭到了孟超父母的反對。“我父母認為,你現在有車有房有家庭,你還要什么呢?我的觀點剛好相反,我現在有車有房有家庭,我還怕什么呢?”為了說服父母,孟超做了將近半年的思想工作。
趙玨映則原先在寶潔香港區客戶生意發展部任大客戶經理,羅晟曾在IBM做大客戶銷售,為了創業,都辭掉了高薪的工作。
對于創業,孟超說:“創業當然有風險,但是最差的結果無非就是創業失敗、公司關門、資產賠光,但是至少我很努力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人生是一種體驗,創業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收獲。創業是很苦,但是好多事情你不做你永遠不知道,我還年輕,安穩的時間有的是,而創業,錯過了這個時機可能就永遠錯過了。”
先跑起來
說到外賣訂餐,外賣庫并不缺少競爭對手,比如美餐網、餓了么、外賣網等等。但外賣庫與它們有個最大的不同,其他網站的模式是在線查詢、在線下單,外賣庫則是在線查詢、電話下單。為什么不支持在線下單?孟超有自己的考慮。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幾家外賣網站如今的規模大小相差無幾,誰能快速獲得盡可能多的用戶,誰就更有可能脫穎而出。
“如果做在線下單,有的商家你沒有跟它打通訂單系統,你就不能把它收錄進來,用戶來了一看,沒有想要的那家,就可能走掉了。”孟超認為,另一方面,沒有在線下單業務,則不需要在與商家的系統關聯上進行投入,有利于輕裝上陣,“先跑起來,回頭再加。”在線下單仍在孟超的考慮之中,從支持一部分合作商戶在線訂餐開始,逐漸擴大到所有商戶,但是這個目前并不是外賣庫業務的重點。
重點還在外賣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上。外賣庫創立之初,公司員工用掃街的方式,一家一家地找飯店的外賣菜單,再收錄整理。這是個體力活,靠這種笨辦法,兩年時間內,他們將收錄商家數從零做到6000多。
不過最近剛剛推出的外賣庫APP幫了他們的大忙。用戶的手機安裝了外賣庫APP后,可以自行拍照上傳外賣菜單,再由工作人員審核通過。短短的時間內,商家數量增長值將近8000,趙玨映介紹稱,現在單就審核用戶上傳菜單這一件事,已經讓他們忙瘋了。
目前這個10人左右的小團隊在海淀區雙榆樹的一套公寓里面辦公,他們去年獲得了來自天使灣創投的天使投資,目前正在尋找新的融資。
【三個清華畢業生辭去高薪工作創業 成立“外賣”公司】相關文章:
三個高學歷畢業生創建外賣庫03-04
放棄高薪搞創業的事跡02-12
IT男放棄高薪返鄉創業03-04
武漢90后學子抱團創業成立公司03-11
創業案例:從小店鋪到成立公司11-19
26歲帥哥放棄高薪創業03-02
人大畢業生送創業外賣普通賣盒飯不是初衷02-22
盒飯外賣創業計劃書03-04
美女棄高薪創業,自辦公司8月賺300萬!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