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必備小常識
夏天氣溫高,在高溫環境下,人體新陳代謝快,加上天氣炎熱,人們出汗多,飲水多,胃酸被沖淡,消化液分泌相對減少,很多人都會因此而沒什么胃口。夏季飲食養生保健應該怎么辦?要重點關注飲食,要做到以清淡為主,切忌燥熱。下面請看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夏季養生小常識吧!
潮濕多雨也是誘因之一
在夏天特別是夏至后,很多地區都進入了雨季,如果身體素質不夠好,濕熱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要是脾虛再來湊湊熱鬧,就容易在身體內積累濕濁之氣,特別是堆積在臟腑和經絡里。這時,身體里的熱就會不斷炙烤這些濕濁之氣,就像大熱天用被子捂著東西一樣,時間長了,就會產生一定的熱量,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化熱”,從而形成濕熱。因此,生活中,不要淋雨,盡量避開潮濕的環境,避免外感濕邪。這樣還可以避免腳氣、濕疹、下肢潰瘍等病癥的發生。
濕熱或是吹空調惹得禍
室外溫度升高時,人們都習慣躲到室內‘嘆’冷氣,有的還越‘嘆’越冷,雖然免受酷暑之苦少出汗,卻引來了一系列的病癥。夏天人體的汗毛孔本來是張開的,人們每天都要在室內外進進出出,如果在烈日下出汗后突然回到空調場所中,驟降的溫度會讓張開的汗毛孔突然關閉甚至堵塞,侵入體內的寒氣更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另外,在空調環境中,人不出汗了,還會把本來應通過發汗外泄的濕濁留在體內,因而引發濕熱病癥。在夏天合理使用空調風扇很重要,空調溫度不宜開得太低,白天應控制在24攝氏度以上,晚上控制在28攝氏度并伴有除濕狀態,尤其晚上睡覺時不要直接吹風扇及空調風。
夏季養生 先學會排濕毒
仲夏季節,潮濕的空氣加上持續高溫,人幾乎天天在“蒸桑拿”,這樣的季節最重要的是排濕毒。濕氣通于脾。厚重的濕氣把脾捆綁起來,叫做“困脾”,會出現頭昏、四肢沉重、惡心、食欲差、大便不成形、胃脘脹氣、舌苔膩。
專家建議:芳香能夠醒脾。將薄荷、生姜涼拌,稍微放點辣椒,能刺激脾胃。脾胃“清醒”過來,才能利濕。具體來說,惡心欲吐者,喝藿香正氣水,吃參苓白術丸。舌苔膩、早上肚子偏大者,說明身體里有水排不出去,往往是脾虛、脾不健運的表現,可吃薏仁山藥粥或山藥冬瓜湯。
濕毒分濕熱毒和寒濕毒
脾胃濕熱者,有口苦、口臭、舌苔黃膩、尿偏少、大便不爽等癥狀。祛濕熱,可吃綠豆薏仁粥、西瓜皮絲瓜湯、涼拌苦瓜或苦菜湯,嚴重的可煮蒲公英綠豆水喝。
寒濕毒多見于冬天,但少數人長夏也會有,一般為寒涼體質的人,或因貪涼吃生冷食物、長時間開空調,體內會聚集寒濕毒,表現為大便稀、食欲差、舌苔白膩等,可用生姜散寒祛濕。
天氣悶熱 夏季養生先學祛濕妙招
祛濕第一招:適當午睡,讓身體更輕盈
很多上班族因為工作的原因,幾乎不睡午覺,殊不知,睡好午覺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過度勞累容易耗傷氣血,氣血不足會進一步加重水濕內停。夏季晝長夜短,有的白領人經常晚上加班,非加班人群也會吃宵夜、適當娛樂,夜生活延長。因此,夜間睡眠時間往往不足,午睡也就更加重要,需要特別注意勞逸結合。
祛濕第二招:少食鹽,幫助腎排水
要排水應少食鹽。這一招僅針對夏日劇烈運動或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出汗較少的白領人群,則不合適。人體攝入的鹽分主要通過腎臟排出,當攝入的食鹽太多或腎臟有病變的時候,就不能及時將攝入體內過多的鈉排出。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時較多的水進入血管,極易產生水腫。若無明顯排汗過多的情況,夏季仍應低鹽飲食。其中,中老年人食鹽攝入應少于普通人的攝入量,有腎臟疾病的人群更應嚴格控制食鹽攝入量。
祛濕第三招:按摩排水,遠勝桑拿
嶺南天氣悶熱,常常悶得人一身汗,戲說為免費桑拿。專業桑拿是懶人排水招數,這種被動的出汗方式并不適合炎熱的夏季,尤其不適合頻繁采用。天氣原因出汗較多還屬于人體自然排汗,但是專業的洗桑拿的過程中,出汗過多,并不利于心臟健康,盡管這樣可以加快加快血液循環,排除體內的濕邪。洗溫水澡,并稍稍按摩則是更為健康的排水方式。
溫水澡能讓身體微微汗出,配合簡單的按摩手法,不僅可以起到排出體內濕邪的作用,也是一種很好的放松方式。在運動后,待風干了汗液再用與體溫相近的溫水洗澡,也能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
祛濕第四招:飯熟后要先放涼
在過去,人們煮飯都會有3個步驟:煮、濾和蒸。但是現在,人們有了電飯煲就省卻了很多步驟,但是在養生方面來講這些缺失的步驟對于人體的健康其實很重要。稻子是生活在水中的,它是帶著濕氣的,如果用電飯煲來做飯就會有更大的濕氣,而帶濕氣的米飯進入胃部里面,會增大了脾胃的運化難度,濕氣滯留在人體之中就會帶來無窮的危害。
因此,在做飯時,飯熟了之后就應該打開蓋子,讓飯透透氣,稍稍冷卻,等濕氣散去之后再吃。如果可以的話,不要天天都食用米飯,可以米飯與面食交叉著吃,這樣就可以減少濕氣的堆積。
祛濕第五招:調整生活作息
濕邪過重的人,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就會覺得頭暈、腿肚發酸。而在排便的時候,大便會出現排便不暢、容易粘附在馬桶上,小便的色、味就會特別重。這都是因為濕邪入體。
脾虛的人,舌苔會很厚,舌頭兩邊沒有鋸齒狀的齒痕,而且舌頭很胖很大。有時候,咀嚼或說話是會不小心咬到舌頭,這就表示出現了脾虛濕熱的情況了。
應對以上問題,最佳的方法是調整飲食結構與生活作息。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至少7小時,給身體一個自我修復的過程,另外在出現以上情況的時候,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少吃生冷或煎炸食物。
祛濕第六招:站養生樁
站養生樁是如今調整身心最簡單、安全的方法。它能夠在根本上消除陽虛所導致的各種身心問題,比如,健脾、祛濕。
方法:
1、兩腳保持與肩同寬,雙手抱胸前,呈抱球的姿勢,雙腿同時彎曲,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全身都要放輕松。
2、在站養生樁的時候,可以在心中冥想,到感到自己的手掌心有一種酸麻的感覺時,將胳膊舉高或放低,高舉時不過眉,放低時不過肚臍。兩只手可以左右調整位置。
注意:站樁時間不宜過長,要循序漸進,初學者站10分鐘就可以有效果了,之后可以漸漸加長時間。
夏日養生健脾祛濕:4個飲食小竅門
綠豆冬瓜茶可祛暑
飲食調養:宜進食具有清熱祛暑、利濕功效的食物,可多飲西洋參茶、綠豆冬瓜茶等。
藥膳可選擇“夏枯草瘦肉湯”:夏枯草30克,豬瘦肉120克,法夏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將夏枯草、法夏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塊。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1~1.5小時,加精鹽、味精,再煮一沸即成。有清肝瀉火、消暑利濕的功效。
“三豆鰍魚湯”防暑濕最佳
飲食調養:多吃溫軟食物,避免饑飽失調,食物以健脾化濕、益氣消暑的為宜,如小米綠豆粥、綠豆湯、春砂仁、法夏、扁豆、冬瓜、西洋參等。
藥膳可選擇“三豆鰍魚湯”:泥鰍300克,紅豆30 克,黑豆30克,赤小豆15克,紹酒10克,炮姜10克,生姜5片。將泥鰍放入清水內,吐凈泥土,宰殺,去鰓及內臟,洗凈。將紅豆、黑豆、赤小豆洗凈備用;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將泥鰍放入鍋中煎至7分熟后盛起備用。將煎過的泥鰍與洗凈的紅豆、黑豆、赤小豆、炮姜、生姜一同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沸,小火熬煮2小時,放入紹酒,調入適量精鹽即成。有清暑祛濕,健脾的功效。
宜溫養脾胃 忌過食生冷
飲食調養:忌吃太多生冷,或因天熱不愿進食,應多進食溫軟食物,溫養脾胃,可多飲米湯,砂仁、法夏、苡米、芡實、紅豆、扁豆等。
藥膳可選擇“赤小豆雞內金荷葉粥”:赤小豆30克,雞內金10克,鮮荷葉1張,春砂仁5克,粳米150克。將鮮荷葉洗凈,切碎,連同雞內金一同放入砂鍋,加入清水1000ml,大火澆沸,小火熬煮20分鐘,放入春砂仁后再煮10分鐘,去渣取汁。將淘洗干凈的粳米、赤小豆放入藥汁中,添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后以小火熬煮成粥即可。有健脾利濕,清熱消暑的功效。
清熱祛濕消暑
飲食調養:宜多吃益氣養陰,消暑生津的食物,如薏苡仁、西瓜、冬瓜、西洋參、綠豆、玉竹、石斛等。
藥膳可選擇“薏苡仁橘皮粥”:薏苡仁50克,玉竹10克,橘皮5克,大棗10枚,粳米200克。將薏苡仁、玉竹、橘皮與淘洗干凈的粳米同置于鍋內,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熬,待米爛粥稠即成。有清熱祛濕,健脾益氣生津的功效。
養生睡眠知識
夏天炎熱,易生菌,保持床鋪整潔不但可使人有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而且還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夏季睡眠注意寢室的溫度、濕度
保持床鋪整潔
夏天炎熱,易生菌,保持床鋪整潔不但可使人有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而且還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夏季睡眠注意寢室的溫度、濕度
一般舒適的溫度為20-23℃,相對濕度50%-70%為佳。20℃以下會使人有寒冷的感覺,而超過23℃,會使人有熱的感覺,表現為難以入睡,甚至掀開被子。另外寢室的通風要好。
注意選用臥具
臥具對睡眠質量的影響特別大,床和被子要軟硬適當。在所有臥具中,枕頭、涼席的作用舉足輕重。枕頭不宜太高,在炎熱的夏天再使用布棉枕頭會使頭頸長痱子,汗水浸濕枕頭沒有及時洗凈晾曬,汗臭霉臭味會使人昏頭昏腦。夏天睡宜用天然草木植物精細編織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國特有的瓷竹、毛竹為原料制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涼枕。
午睡
對很多晚上睡不好的人來說,適時的午睡可以作為一種補償。但午睡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左右,不要過長。
夏季養生訣竅
1、作息:晚睡早起。
夏季日照時間延長,晝長夜短更明顯,此時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睡眠方面也要相對“晚睡”、“早起”,建議晚上10點之前就寢,早上6點左右起床。掌握“子午覺”原則,即子時大睡,午時小憩。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半小時為宜。午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去工作或學習,因為此時腦部供血量不足,會出現短暫的腦功能紊亂,使人感到頭昏腦漲,最好靜躺10分鐘后再起床。立夏后的這種作息一旦確定,要做好自我約束,保護生物鐘不致紊亂。
2、飲食:增酸減辛。
夏季,人體臟腑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飲食上可以吃些酸的食物,以補腎助肝,調養胃氣,如番茄、檸檬、草莓、葡萄、菠蘿、芒果等,它們的酸味能斂汗祛濕、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辛辣之物盡量少吃,因夏季陽氣上升,易上火的食物會造成身體內外皆熱,出現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癥。
3、情緒:靜心養氣。
夏天老人易感到煩躁不安,因此立夏養生要“養心”。一是“戒燥戒怒”,老人要盡可能保持精神安靜、心情舒暢。氣溫過高時,最好減少外出,避開中高強度的運動。二是飲食上少吃高脂厚味,可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
4、保。航∑⒊凉。
夏天濕熱,老人容易脾虛,建議每周吃一到兩次赤小豆排骨湯、紅豆薏仁粥、山藥蓮子湯等,可以改善脾虛導致的精神疲倦、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另外不要過食西瓜、苦瓜等寒涼食物,否則會令脾胃受傷,助長“內濕”,不利于健康。老人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房中,不要在潮濕的凳子、草地上坐臥;洗浴后要等頭發自然干透或完全吹干再睡覺。適當運動出汗有利于內濕的排出,如慢走、瑜珈、太極等。
5、防。憾∠闹巍
三伏天日照時間長,自然界陽氣最旺盛,此時進行中藥穴位貼敷治療,以扶正固本,防治“冬病”,可取得顯著療效。適合于“冬病夏治”的常見疾病有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過敏性鼻炎、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及脾胃虛寒類疾病等。此外,夏天也是利于中藥外用的時節,如用中藥煎湯洗浴,可以防治多種皮膚病。
【夏季養生小常識】相關文章:
夏季養生小常識08-08
夏季養生小常識(實用篇)07-07
夏季養生小常識:水果冷飲07-28
四個夏季養生小常識11-28
夏季養生小常識:教你9個夏季降溫小妙招06-28
夏季養生小常識:早餐不吃身體鬧情緒07-10
夏季衛生小常識07-29
夏季睡眠小常識04-23
白露養生小常識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