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印章收藏的基本常識須知

        時間:2021-01-29 14:11:12 常識 我要投稿

        印章收藏的基本常識須知

          印章收藏的基本常識

          中國印章從商周起伴隨我們已三千多年,經過數千載風風雨雨,飽經滄桑,每一方印章都能述說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俗話說:“亂世思溫飽,盛世存古玩。”如今,隨著國家的日漸強大,人們生活越來越富裕,印章以它特有的民族文化魅力和藝術美感,正逐漸成為收藏的一個大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收藏家。

          翡翠印章

          拍場精品印章

          1.陰(白)文印、陽(朱)文印、陰陽間文印。印章上文字或圖像有凹凸兩種形體,四下的稱陰文(又稱雌字),反之稱陽文。但古代的稱法和現在正相反,因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記來稱陰陽文的,在封泥上呈現的陰文,在印章上卻是陽文;在封泥上是陽文的,在印章上卻是陰文。因此,為了避免誤會,就把陰文稱為白文,陽文稱為朱文。有的印章中雜有白文朱文,就稱“朱白間文印”。一般說來,古印中多為白大印,字體幽雅有古意,筆勢壯健,轉折處宜一氣呵成。白文印字體一般肥而不失之于臃腫,瘦而不失之于枯槁,得心應手,妙在自然,最忌矯揉造作。朱文印始于六朝,盛行于唐宋,字體清雅,筆鋒盡露,但筆跡不能粗、粗則顯俗氣。

          2.鑄印、鑿印。金屬印章,不論官私,一般是先雕泥范,然后用翻砂法或拔蠟法冶鑄而成,這就稱為“鑄印”。古代印章大多是連印文一起鑄成的。非金屬印如玉石等,不能冶鑄,只能用刀鑿刻。也有金屬印章先鑄成形,然后鑿刻印文的,一般稱這種印為“鑿印”。鑿印有工整和粗劣之分,有官印因急于封拜,不待范鑄而匆匆鑿成應用、因而被稱為“急就章”。

          3.兩面印、多面印、子母印。一面刻字,另一面刻姓名,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職位稱號,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吉語、圖像等,凡兩面都刻有印文的則稱為兩面印。多面印即類推。兩面印、多面印一般不能有印鈕,只在中間鑿一小孔以便穿帶,所以又稱“穿帶印”。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印章套在一起以便攜帶的稱為“子母印”或“套印”。

          4.名印、字印、名字合印、總印。古人認為印章是作為信用的象征,故把名印作為正印,字印作為閑印雜用。名印就是只刻姓名,一般只在名下加“印”、“印信”、“印章”、“之印”!八接 钡茸謽,而“氏”字與其他的閑字雜字都不用,用之則表示不敬。字印亦稱表字印。漢晉時代的字印必連姓,后代或連或不連。字印一般只加“印”字或姓字,如“趙氏子昂”。姓名、字并刻為一印的稱為“名字合印”。也有將籍貫、姓、名、字、號、官職等并刻一印的稱為“總印”。

          5.回文印、橫讀印、交錯文印;匚募从脕硖幚韮蓚字的名印和字印,即可以防誤讀,又可使名的二字連為一體。其方法是把“印”字放在姓下,且在右,名的二字都在左,回環讀之,則為“姓某某印”,而不讀為“姓印某某”。如“王從之印”四字,若通常刻法,不用回文,易誤為姓王名從,看不出為姓王名從之。橫讀印、交錯文印極少見,一般只用來刻官銜和地名。如“司空之璽”,“司空”二字刻在上,“之璽”二字刻在下,這就叫做橫讀印。交錯文印就是以對角順序而讀。四個字的,第一個字在右上,第二個字在左下,第三個字在左上,第四個字在右下。如“宜陽津印”,“陽”字在“津”字下,“律”字在“宜”字左,但容易誤讀成“宜津陽印”或“宜印津陽”。

          6.書柬印、鑒藏印。書柬印在古代比較流行。秦漢至南北朝時采用泥封,泥封后鈐有印章,但一般只用名印。至后來則用“某人言事”、“某人啟事”、“某人白事”、“某人頓首”、“某人敬緘”等印刻,這些都是書柬印。鑒藏印是收藏書畫的印記,始于唐代。唐太宗有“貞觀”二字連珠印,唐玄宗有“工元”二字長方印。這兩顆印雖未標明鑒藏字樣,但卻是鑒定性質的,是最早的鑒藏印。宋代以后鑒藏印的內容豐富起來,而且篆刻和用料都十分精美,大有后來居上之勢,為收藏家所青睬。其次,通過鑒藏家的鑒藏印還可考訂古代珍貴書畫的流傳情況。其文有“某人家藏”、“某人珍賞”、“某郡某齋(堂、館、閣)圖書記”等。不少印譜中也收了鑒藏印。

          7.玉印。印材中以玉最為珍貴。其質地堅潔潤密,不磨不磷,可毀損折斷而不可破壞其紋理。因此古人多喜佩帶玉印,其意一取君子佩玉,一取玉之堅貞。玉以越古越貴,一些商賈為欺市獲利,常把新玉放人油鍋中炸膾,使之成古色。

          8.金屬印。指用金、銀、銅、鉛、鐵諸金屬刻成的印章。金銀質地太軟,不易上刀,筆鋒更難顯現,因此一般的鑄印時都摻以銅,不但易于成形,也易于鐫刻。通常所說的金銀印大都是涂金涂銀的,純金純銀的比較少見。官印中金銀是用來區分等級的,私印中用金銀的不多見。由于金銀印刻則膩刀,字跡柔而無鋒,從收藏與鑒賞的角度來看沒有什么大的價值。銅印字跡壯健,帶有回珠。方法上有鑿有刻,亦有徐金上銀的。鉛印、鐵印,古代除巨印用之外,一般不多見。明朝時,御史大夫用鐵印,取其剛直無私之意,但鐵容易生銹腐蝕,故流傳的絕少。

          9.象牙印、犀骨印。牙印,漢時有官印,宋以后多作私印,以象牙為材料,其質柔軟韌膩,難中刀法。刻朱文則尚可見筆鋒,白文則無神氣。因此,篆刻家和收藏家對牙印都不太珍愛。象牙忌鼠味民便,一遇鼠尿則立即現出黑斑,直至底部,而且永遠除不掉。又畏熱氣汗水,即使有牙印也不常佩帶。犀角印,惟漢二千石至四百石官以黑犀角為印,別的很少用,其質地又粗又軟,時間一久,則會變形。其他有以牛羊等的腔骨角為印的,這在民間較為流傳,官印和富家極少用,有關的記載也尚未發現,故始于何時還說不清。

          10.水晶印、瑪瑙等印。水晶質地硬而脆,不易刻,稍用力則斷,刻成的文字滑而不涵,旇У馁|地比五更硬,是諸印材中最難鐫刻的一種材料,刻成之文又顯得鋒芒盡露,缺乏溫雅之氣。瓷印唐始有,宋漸廣,硬而不易刻。珊瑚易裂,翡翠易斷且硬。總之,水晶等印,雕刻不易,作印章實為事倍功半,收藏家與鑒賞家也只把它們作一種點綴品來把玩。

          11.竹木印。木印一般用的是黃楊木,此木容易上刀又不疏松。梅根、竹根、瓜蒂、果核等也可用來刻印。竹根直選擇堅細無裂紋的,如果兩節間距適宜,根節又呈規則性分布,則非常美觀,足供珍玩。核則以廣東的欖核為貴(欖比橄欖大,不可食),質地堅韌,其他大都軟,只可削刻,難盡篆刻之美。竹木印可雕成各種形狀,集工藝品與印章為一身,因而也是收藏家與鑒賞家所網羅的一個范圍。

          12.印鈕、印綬。印背上高高隆起的,打有眼孔用來穿帶部分就叫做印鈕(紐)。早期印章鈕形質樸,只在背面雕刻成凸起的形狀,橫穿一孔即可,后人稱之為“鼻鈕”。隨著印章和雕刻技術的發展,印鈕的制作也越來越精美,種類也越來越多,大都是禽獸蟲魚等動物,如龍鈕、虎鈕、螭鈕、龜鈕、辟邪鈕,又有曲鈕、直鈕、泉(古銅錢)鈕、瓦鈕、橋鈕、斗鈕、壇鈕等。有的印章無鈕,就在印章的四周刻以山水人物,稱為“薄意”--薄刻而有畫意。印綬就是指印鈕上穿的帶子,古代多用綿帛為之。秦漢以后,官印印綬的顏色差別都有一定的等級區別,不可僭越。

          用印的忌諱

          書畫上落款蓋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蓋大印,小幅蓋小印,理所當然。

          國畫直幅落款字下蓋印,直下底角,不可再蓋壓角閑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閑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閑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閑章就不需蓋了。

          國畫棋幅落款,左右兩頭角邊,不可蓋閑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方形閑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蓋方形閑章。此處如不需要蓋閑章,而勉強蓋上,反而弄巧成拙。

          長方形,圓形,長圓形閑章,爾不可蓋在下角方形壓角閑章處之地位。 方形閑章,不可蓋在書畫上端空白處,否則,就喧賓奪主了。

          國畫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與他行字長短,不可整齊,蓋印亦如此。

          蓋二印,一方形,一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蓋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樣大小可匹配。

          蓋二印,一長方形,一橢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落款蓋印之下,不可再題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現象。

          已經落款蓋印字畫,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贈人,否則,就失敬了。

          花頭,鳥尾,樹枝,山頂上,不可落款蓋印。這是畫家最起碼的常識,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書畫上,需用藝術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泥,不適用于書畫上,要用八寶印泥。

          蓋二印,距離不可太遠太近,相隔一個印距離正好。

          蓋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異,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畫上不可題打油詩,一來識者奚落,二來作品就貶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人家很忌諱。一來失禮,二來破壞了畫面。

          蓋壓角閑章,不可太小,宣紙四開,用方形石印,大約叁公分,比較適中。

          蓋壓角閑章,不可蓋二方上,一方正好。印與邊距離約一。五公分為適中。

          落款字下不蓋印,而偏要蓋在款字左右,脫離字行,而成畫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書畫上,不可蓋上劈頭大印,即成巨印炸彈,毀滅了美麗的畫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畫不可題大字,大畫不可題小字。小空不可題字多,大空不可題字少。

          書畫上姓名印,不可連蓋叁印以上,應蓋二印,或一印妥當。

          書畫上下左右,不可任意蓋印。蓋多不當,不如少蓋,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蓋好。

          蓋二印,不可東倒西歪,如何蓋法,用力輕重,印章印泥保養,一切要潛心研究,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畫上不可題上粗俗字題,致影響畫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書法四聯首幅,右上可蓋印首小長形章,其馀不可蓋,如統統蓋上,行氣就破壞了。

          印章的種類

          官。汗俜剿弥≌隆v代官印,各有制度,不僅名稱不同,形狀、大小、印文、紐式也有差異。印章由皇家頒發,代表權力,以區別官階和顯示爵秩。官印一般比私印大,謹嚴穩重,多四方形,有鼻紐。

          私。汗儆∫酝庥≌轮y稱。私印體制復雜,可以從字意,文字安排,制作方法,治印材料以及構成形式上分成各種類別。

          1.從字義上分有:

          姓名字號。河〖y刻人姓名,表字或號。漢人名多一字,其三字印,無“印”字者即字印。字印自唐宋后始以朱文二字為正格,也有于姓下加“氏”字的,F代人也有刻筆名的,也屬此類。

          齋館。汗湃顺樽约旱木邮,書齋命名,并常以之制成印章。唐李沁有“端居室”一印,約為此類印章的最早者。

          書簡。河∥脑谛彰蠹印皢⑹隆,“白事”,“言事”者。今人有“再拜”,“謹封”,“頓首”者。此種印專用于書簡往來。

          收藏鑒賞。捍朔N印多用于鈐蓋書畫文物之用。它興于唐而勝于宋。唐太宗有“貞觀”,玄宗有“開元”,宋徽宗有“宣和”,皆用于御藏書畫。收藏類印多加“收藏”,“珍藏”,“藏書”,“藏畫”,“珍玩”,“密玩”,“圖書”等字樣。鑒賞類多加“鑒賞”,“珍賞”,“清賞”,“心賞”,“過目”,“眼!钡茸謽印PS嗩愑《嗉印靶S啞,“考定”,“審定”,“鑒定”等字樣。

          吉語。河∥目碳榈恼Z言。如漢印中常見的“大利”,“日利”,“大幸”,“長樂”,“長幸”,“長富”,“宜子孫”,“長康壽”,“永安寧”,“日入千石”,“日利千萬”等,皆屬此類。秦代小璽有作“?疾除,永康休,萬壽寧”。也有在姓名上下附加吉語者,多見于漢代兩面印中。

          成語。簩儆陂e章之類。印文刻以成語、詩詞,或牢騷、風月、佛道等語,一般鈐蓋在書畫上。成語印盛行于宋元,傳賈似道有“賢者而后樂此”,文嘉有“肇錫余以嘉名”,文彭有“竊比于我老彭”,皆《離騷》中語,令忍忍俊不禁。成語入印是從秦漢吉語印演變而來的,隨一時游戲,然當求其雋永篤雅,不能信手臆造。

          肖形。阂卜Q“象形印”,“圖案印”,刻有圖案印章的統稱。古代的肖形印,一般刻有人物,動物等的圖象,取材多樣,有龍、鳳、虎、犬、馬、魚、鳥等,以古樸取勝。肖形印多白文,有的純圖畫,有的加有文字,漢印中多有于姓名四周附以龍虎,或“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署押印:也稱“花押印”,系雕刻花寫姓名的所簽之押,使人不易摹仿,因作為取信的憑記。這種印信,始于宋代,一般沒有外框。元代盛行的多為長方形,一般上刻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又稱“元押”,“元戳”。

          2.從文字安排上分有:

          白文印、朱文印、朱白相間印、回文印

          3.從制作方法上分有:

          鑄印、鑿印、琢印、噴印

          4.從治印材料上分有:

          金印、玉印、銀印、銅印、鐵印、象牙印、犀角印、水晶印、石印等,今人尚有木質印、塑料印、有機玻璃印等。

          5.從構成形式上分有:

          一面印、二面印、六面印、子母印、套印

          中國印刷的特色發明-印章

          印章約起源于商代,歷代都有發展。所用材料有銅、石料、骨料和木料等。早期的印章是用作家族的標志、地位的象徵、飾物佩帶或用作封泥。在紙沒有出現之前,公文或書信都寫在簡牘上,寫好之后,用繩扎好,在結扎處放粘性泥封結,將印章蓋在泥上,稱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這是當時保密的一種手段。紙張出現之后,泥封演變為紙封,在幾張公文紙的接縫處或公文紙袋的封口處蓋印。

          印文均刻成反體,有陰文、陽文之別。據記載在北齊時(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紙蓋印的印章作得很大,很像一塊小小的雕刻版了。

          晉代著名煉丹家葛洪(公元284~363年)在他著的《抱樸子》中提到道家那時已用了四寸見方(13。5×13。5)有120個字的大木印了。這已經是一塊小型的雕版了。

          佛教徒為了使佛經更加生動,常把佛像印在佛經的卷首,這種手工木印比手繪省事得多。

          中國印學史:進入殿堂的印章藝術

          刻制一枚印章的印材多種多樣,有玉、石、牙、骨、角、晶、竹、木、金屬等,但以各種石材居多,市售最多為青田石,壽山石,巴林石。青田石產于浙江青田縣,故名。其石色以青色居多,其中較為著名的封門青最為名貴,是制印的上品。據云,元人最早取用的花乳石可能即為青田石,可謂歷史悠久。封門青產自青門坑,此類印石常常伴生于頑石之中,難得有大塊。乾隆下江南時,有臣獻十公分見方對章,乾隆得此印臉上笑開了花。封門青石質細膩,十分易于藝術創作,顏色有黃、青、綠等,為刻家所愛。

          除青田石外,壽山石、巴林石現市售最為多見,壽山石因其產于福建省閩侯縣的壽山而得名,壽山和青田石相比,質性稍顯堅脆或略帶遲滯,壽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論其質地,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較差。田坑中最為著名的是田黃石,相傳此石經過溪水、雨水的長期沖趟,其石質細潔晶亮,石體內呈橘瓤絲或蘿卜絲狀紋,其中色黃者稱為田黃,色白者為田白,黃白兼有者稱為金銀田。這一石種歷來出產稀少,故藏家們都十分珍愛,早在民國年間,就有一兩田黃三兩金的說法。近年來,田黃石的身價更是成倍激增。壽山石中的“魚腦凍”為水坑石中的上品。山坑壽山石中,有“白芙蓉”,其石質透明,色澤如羊脂。山坑壽山石中顏色最豐富的當屬“高山凍”,山坑壽山石品種頗多,如“豆青綠”,“牛蛋黃”,“松板嶺”以及“岱下黃”等等。另外,近年市場上可見到一種純白色“高山石”,也屬此類印石,他的外表雖然可觀,但質地粗劣,下刀即崩,與山坑中的凍石不可同日而語。

          巴林石產于內蒙古巴林右旗,市場占有量最高,適宜各種消費層次。此石上世紀70年代曾作為工藝美術品中石雕石刻件的.原材料,后經刻家嘗試,引為印材。其石質色彩豐富,質地溫潤,常有不法商人以之充壽山石。其一般石性為青田壽山所不能及,越來越受到各家青睞。巴林石的出現為眼下石章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其質、量可媲美民國時壽山石。

          印章產生于先秦,經秦的過渡,至漢代長達數百年的時間里得以發展,完備,并形成了我國印學史上第一座高峰,秦漢印的藝術手法,一直為我國后世篆刻家奉為經典。隋、唐以后,封璽的廢止,使朱文印大放異彩,進而占了官印的全部。這時的私印數量大不如前,分工卻更加明確,除姓名印之外,尚出現了齋館名號印、收藏鑒賞印、吉語成語印(亦稱詞句印或閑章)以及花押印等多種新形式。這是中國印章制度在隋唐以后的一大發展。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印章終于進入了中國傳統藝術的殿堂,與書法、繪畫相提并論,它在服務于書畫的同時,也沒有泯滅自身的特色。

          作為中國印學史上的重要內容,篆刻藝術創作的主體在明清時期、民國以降得到繼承發展。明清時期的印章篆刻是一項內容與形式都十分獨特的藝術創作,宋元以前的中國印章,則主要突出實用作用。而融入藝術家的創作思想和藏家方面的內容,則在明清時期較為多見。一方面這個時期金石學大為興盛,另外一方面,更多的文人學者參與藝術創作,為篆刻藝術的發生和發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明清兩代及其近現代名家輩出,異彩紛呈,如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鄧散木、來楚生等。他們的篆刻作品,越來越受到藏家的關注。

          千古印章 百色壽山

          在古代,印章材質主要以銅或玉為主,至元代王冕才開始用花乳石制印,此后,文人制印多用石材。但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能夠用作印材的原料種類很多,像金、銀、銅、鐵、玉、石、瑪瑙、琥珀、瓷、竹、木、水晶等。

          在印石名貴材質中,首推田石。田石質地凝潤,石色美麗,當為石中之王。田石贊曰:“無汲水之勞,千夫悚目。有兼金之寶,廣廈聚族。無以名之,名之曰石帝。駭走水坑,山坑,惶恐而臣伏。”

          其實,田黃石產地其他種類的印石也非常好,如水坑、杜陵坑、芙蓉等,它們種類繁多、石質溫潤、顏色多樣,極具觀賞性,也是名貴的印章石。以田石為首的壽山印章石天下聞名。

          田石 也稱“田黃石”,產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壽山鄉里洋、外洋之間的壽山溪,在溪的兩旁水田、沙土中蘊藏著田石。田石原為附近高山、坑頭、杜陵等處的石塊,由于地理變化轉移到沙土水田中。由于長年埋藏地下,受田水、泥沙、地熱等影響,使石質微透明,且溫潤、凝膩。田石肌里常隱含細微有致的蘿卜紋,并常有紅色的裂紋。俗話說“無格不成田”。但也算是一種石病。

          水坑石 因深藏于終年積水的坑洞中得名。

          壽山村東南面有一座山峰名為坑頭占,是壽山溪的發源地,沿溪流有坑頭洞和水晶洞兩個主要產洞。由于常年水浸,故石質晶瑩無比,凝膩而富有光澤,通透有如玻璃、水晶。由于坑頭、水晶兩洞所處位置山勢險惡,洞深莫測,且常年積水,要進行開采得先抽去積水,采石之難可想而知。加之礦層稀薄,往往整年開采所得甚微,因此早已斷產百年以上。因此,現在流傳下來的水坑石十分稀少,市面上基本見不到。

          水坑石石質微堅,有黃、白、紅、藍等色,其中水晶石尤其名貴。

          白水晶并非純白,有的部分顏色發黃,石中有黑色小點(正如《觀石錄》里記載:“白玉膚里,微有粟起,大似趙妃雪夜待人時”)。

          紅水晶并非純紅,其中白色的部分有如白水晶一樣,紅色部分像紅蠟燭。陳石先生所著的《壽山石圖鑒》中記載,“……據傳水坑中尚有紅水晶、桃花凍、瑪瑙凍等,但至今未發現紅色水坑存石,只好存疑。”

          杜陵石 杜陵坑也叫都城坑,位于高山東北2公里。礦洞發現于明末清初。石質結實晶瑩,色彩豐富,有紅、黃、白、灰、黑、紫等。由于杜陵坑多結于巖石之上,故礦層稀薄,解石困難,材大者甚少,佳者質量和價格僅次于田石。

          花色杜陵(粘巖杜陵),大部分為淡黃色,內有白斑、紅點等。

          芙蓉石 產自壽山村南8公里的月洋山(又名加良山)頂峰。石質極溫潤、凝結、細膩,雖不太透明,然也閑雅可珍。2004年10月香港蘇富比拍賣了一對白芙蓉印章(高3.5厘米),成交價為20萬港元?梢姡饺厥膬r格真的不低。

          芙蓉石以白色的為多,紅色的少,黃色的更難得。芙蓉石中常有粉白塊似鴿屎,俗稱“芙蓉尿”,又叫“臥虎尿”,實屬石病,但又是鑒別芙蓉石的特征。芙蓉石以將軍洞出產的為上品。

          連江黃 產于高山北面的金山頂。因該處鄰近連江縣,且石色因多藤黃或土黃而得名,又有干黃之稱。連江黃質脆、粗,多裂紋,經油泡,色轉暗赭,裂紋暫時消失,通靈有紋者,粗視像田黃,民諺說“連江黃,假田黃”。 (王宇柱)

        【印章收藏的基本常識須知】相關文章:

        幼兒體檢須知的基本常識10-01

        戶外登山須知的基本常識09-03

        考研全程必須知道的基本常識09-22

        留學俄羅斯須知基本常識大盤點11-10

        2017年春季戶外登山須知基本常識10-27

        2017挪威留學須知教育體系基本常識09-14

        年輕人創業必須知道哪些基本常識09-04

        新西蘭留學出入境搭乘飛機須知的基本常識08-17

        服裝設計必須知道的27條基本常識09-2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