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團體咨詢的策劃書
一、體性質與名稱:
人際恰恰恰——封閉型、成長型、結構型和異質型的團體
二、體活動的目標:
1、 目標:培養團體成員之間的凝聚力與信任感。
2、 體具體目標:
(1)凝聚團體的共識,強化團體的向心力。
。2)培養團體的默契,增強成員的互信基礎。
。3)強化成員在團體中的自我價值感,增強自信心。
。4)強調成員間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5)透過活動的特殊設計激發成員的思考力與創造力。
三、 團體活動的對象:
在交往過程中存在疑惑的心協成員。自愿加入團體并積極主動的投入團體的一切活動中去。在小組成員中希望是異質的,所以會盡量平衡他們的性別、專業。在小組中我們需要那些有溝通愿望的同學,能認真的`對待小組活動,并且為人坦誠和友善,能與人護目相處。在小組中,我們會盡量保證成員間是陌生的。
四、 團體規模:
分三個小組,每組8-10人。
五、 團體活動地點:
團體心理咨詢室(科技樓319)
六、 活動時間及頻率:
每周一次,共五次。每周六晚上7:00-9:00
七、 團體規則:
各組的領導者綜合其成員意見,成書面形式,由各成員簽字確認,即可生效。各組領導者及成員要嚴格遵守規則。
八 理論基礎:
“印刻”理論
著名動物心理學家洛侖茲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把一組鵝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母鵝自己孵化,這部分小額出殼后看到的抵抗一個活動物是母鵝。根據常識,這部分小鵝會跟隨母鵝,同他保持親近和依戀的關系。事實也確實如此。另外一部分鵝蛋是人工孵化的,小鵝出殼后看到的第一個活動物是實驗者本人。這部分小鵝便把實驗者當成母鵝,緊緊跟隨,吧研究者當成母親來親近和依戀。這種有機體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階段對最早看到的活動物體產生依附的現象,稱為“印刻”,通過印刻而形成的依附行為,對有機體產生持久、深刻的影響。
人類的生物發展水平雖然比動物要高得多,但人類也有同“印刻”相類似的過程。人類歷史上出現過自幼兒與狼,兄等動物產生了強烈的依戀而逃避人類。此外,人類的嬰兒也會在“敏感期”出現對母親的依戀。人的交往和人際關系的需要,正式在這種最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本能理論”
另外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對群體的依戀是人的本能或遺傳,是人類祖先時代就已經形成的能力。人類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護能力很差,要想保存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就必須以群體的方式活動,依靠群體的力量來抵御災害,獲得食物。經過長期的進化,這種群體的習性傳遞給后代,使人類先天具有與人共處,交往的需要。他們研究了人類的近親恒河猴,發現在它們身上也存在依戀現象。實驗證明,恒河猴的依戀行為取決于對象是否能夠提供溫暖、舒適的機體特點,而不在于能否提供食物。
動物的依附,合群傾向和表現,為人際交往這一人類行為的形成奠定了生物學的基礎,對我們認識人際交往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人際關系團體咨詢的策劃書】相關文章:
團體實踐報告格式09-02
團體面試如何面試09-27
職場人際關系中的禁忌07-01
職業測評:你的性格適合團體工作嗎?07-12
計算機專業團體求職簡歷09-08
職場人際關系與溝通07-26
職場人際關系與溝通07-26
職場人際關系潛規則07-11
如何處理人際關系01-16
旅游團體票介紹信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