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
一、引言
商務英語作為一種實用語體,它涉及經濟領域的各個領域。作為該專業的職業必修課之一,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有著范圍廣、專業性強的特點,且重嚴密性、科學性。它是對學生英語綜合實踐能力的一種訓練,也是極具實用性的實踐課程。論文論文參考網但長期以來許多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也沒有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教師的教學存在著一定的誤區。許多教師仍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給學生一個篇章,要求所有學生都埋頭完成,然后校對,其中的翻譯內容經常與實際工作與生活相差太遠。這種千篇一律的傳統教學模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學生的學習也進入了一個誤區。由于英語基礎知識薄弱、應用能力差,學生們往往“望翻譯而興嘆”。鑒于目前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不理想狀況,文章擬以德國功能主義為理論指導,提出對該課程進行合理的項目化設計,并對WORKSHOP模式與案例教學的應用進行分析。
二、以德國功能主義翻譯理論指導商務英語翻譯教學
(一)德國功能主義翻譯理論
功能翻譯理論在20世紀70年代產生于德國,代表人物有:Katharina Reiss,Hans Vermeer,Justa Holz Mantarri以及Christiane Nord。他們提出并發展了功能翻譯理論。該理論的核心內容包括目的法則、連貫性法則、忠實性法則和忠誠原則。
根據目的論,所有翻譯遵循的首要法則就是目的法則,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即結果決定方法。這個目的有三種解釋:譯者的目的(比如賺錢);譯文的交際目的(比如啟迪讀者);使用某種特殊翻譯手段所要達到的目的(如為了說明某種語言中語法結構的特殊之處而采用按其結構直譯的方法),但通常“目的”是指譯文的交際目的。除目的法則外,目的論還有兩個法則:連貫性法則(coherence rule)和忠實性法則(fidelity rule)。前者要求譯文必須符合語內連貫(intratextual coherhence)的標準,即譯文必須能讓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語文化及使用譯文的交際環境中有意義。而后者是指原文與譯文之間應該存在語際連貫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即忠實于原文,而忠實的程度和形式則由譯文目的和譯者對原文的理解程度決定。其中,語際連貫次于語內連貫,這兩種連貫性原則又同時從屬于目的原則。
Christiane Nord作為德國功能翻譯理論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導者之一,她進一步提出了忠誠原則作為目的論的補充。忠誠原則要求譯者在翻譯行為中對翻譯過程中的各方參與者負責,竭力協調好各方關系,即當發起者、目的語讀者和原作者三方有利益上的沖突時,譯者必須介入協調,尋求三方的共識。簡言之,忠誠原則理論框架是為了兼顧發起人、目的語讀者和原作者三方利益,避免譯者隨心所欲地改寫。
(二)德國功能翻譯理論對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啟示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長期以來,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缺少一個核心的理論指導,很多教師都是憑經驗憑感覺進行教學。筆者認為,德國功能主義理論給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帶來的很大的啟示,可以從以下三個面進行探討:
1.德國功能翻譯理論要求譯者必須明確翻譯目的、譯文的對象和翻譯要求。這一點對高職商務英語同樣適用。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關鍵的翻譯技能,運用常用的技巧翻譯商務文本的能力。根據這個目標,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教師須向學生闡明翻譯目的、譯文的對象。根據不同的翻譯任務,向學生提供翻譯綱要,尤其是對于篇章類的翻譯任務,翻譯綱要更顯得重要。“翻譯綱要”是指翻譯委托人對翻譯任務的要求。理想的翻譯綱要要明示或暗示以下信息:譯文的預期功能、讀者、傳播媒介、出版時間和地點,有時還包括譯文的目的或出版譯文的動機。翻譯綱要要讓學生充分理解翻譯的目的與要求,而且使翻譯任務更顯得接近實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明確翻譯綱要后,學生會從宏觀視角去看待整篇譯文,而不是只重視微觀的詞或句。這有利于強化學生宏觀閱讀策略和語篇意識。這時學生的閱讀是以翻譯決策為導向的,為設想的譯文讀者群而閱讀。
2.德國功能主義理論連貫準則與忠實性原則要求譯者翻譯時要保持語內連貫,忠實于原文。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為達到語內連貫與忠實于原文,教師應向學生介紹各種常見的翻譯技巧與策略,以及如何保持語篇的可讀性,避免明顯錯誤。由于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水平的限制與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目標,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翻譯教學與其他本科院校英語翻譯教學有著很大的不同。本科院校的翻譯教學偏重理論,學生知識水平能力較強,教師要向學生全面地介紹翻譯策略和相關的寫作、編輯技巧。但是高職翻譯教學中,由于學生水平與翻譯課程課時的限制,教師則需要向學生介紹必要與常用的翻譯技巧與知識,而且偏重于實踐能力。此處值得一提的是翻譯任務的`具體內容。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因此,教師在布置翻譯任務時要注重實踐性與實用性。教師應從實際商務工作中選取真實材料,或者選取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或接近實際的材料,內容涉及學生商務專業的方方面面。這些真實或模擬的任務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會讓學生有種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
研討與實踐、講習班”。韋氏在線詞典中的意思是:通常指為相對較少的一組學生設置的短期集中的教學項目常針對關于某一領域的一些技巧和技術開設。Kiraly在《象牙塔的逾越:重思翻譯教學》一書中提出了WORKSHOP這一理念。他在此書中“對傳統的翻譯教學模式提出質疑,認為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方法過于呆板,不利于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而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亦嚴重不足。他強調翻譯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倡多讓學生參與翻譯項目工作坊(project workshop),以促使教學模式實現從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轉變”。這種方法在外國已經廣泛應用于實踐性強的學科。
傳統的翻譯教學中,課堂氣氛一般略為枯燥。教師的角色大多是課堂的主導者。通常都是由教師發下一項任務,然后讓學生練習。之后,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逐句講解。將WORKSHOP這個比較新的概念引入課程改革中,對教師來說是一大挑戰。該理念旨在增強商務英語翻譯實訓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教學模式由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在WORKSHOP教學模式中,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其基本模式為:教師先對某項任務進行簡略的說明與講解,然后將班級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就是一個獨立的WORKSHOP。小組成員要在共同的努力下,經過討論完成翻譯任務。討論結束后,每個WORKSHOP派一名代表向全班講解自己小組的作品。每個WORKSHOP都要進行這一步工作。最后教師要對每個WORKSHOP的作品進行點評與分析。在經過這個譯文比較與總結的過程之后,每個小組再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加工,然后交上最后的成品。
由于每個小組的所有成員得到的成績是一樣的,所以從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證每位學生會盡心盡力地參與討論。對于篇章的翻譯,學生們如果全部獨立操作,可能會因為難度過大和能力有限半途而廢。而小組的參與可以讓學生們在自由的環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能動性與學習積極性就得到了很大的發揮。這是傳統翻譯課程教學所不能比擬的。
(二)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指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深入角色,再現案例情景,提高學生實際運作能力的一種教學法。案例(Case)的原意可以指醫學中的“病例”,法律中的“案例”等。最早倡導案例教學的先驅人物,是哈佛大學工商學院的Charles?I?Gragg教授,其曾撰文指出,正是“因為智慧不是經由別人直接告知而得來的”,所以才有開展案例教學的必要。這一信念幾乎構成了所有案例教學的基石。目前案例教學已經被廣泛運用于法律、會計、管理、貿易等實踐可操作性課程教學中,并顯示出這一教學法強大的生命力。
在商務英語翻譯課程中,根據相應的課程設計,教師尋找和某一單元主題直接相關的翻譯案例。選取的案例必須內容新穎,與學生專業或社會實際密切相關,才能引起學生興趣。教師通過案例向學生講解翻譯知識,并適當滲透翻譯技巧,將枯燥的知識與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翻譯案例相結合,化枯燥于無形。
三、結語
德國功能主義理論對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啟示,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它幫助教師明確翻譯教學目的、思路,培養學生作為譯者的責任感。良好的課程設計則幫助教師樹立系統的教學理念并落實到實處。WORKSHOP模式與案例教學是具體的教學措施,幫助教師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以上是筆者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總結的一點拙見,希望能對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有所幫助。
【淺談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相關文章:
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改革措施論文09-18
淺談商務英語翻譯教學芻議論文09-01
高職商務英語翻譯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論文08-26
淺談茶葉商務英語翻譯論文01-27
商務英語翻譯實踐教學論文09-19
淺談凸顯職場能力的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改革12-31
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模式探析論文01-28
關于中職商務英語翻譯的教學04-25
高職院校電子商務教學思路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