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體性哲學思想歷史演變軌跡探究
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認識活動的局限,主體性問題并沒有作為哲學的主流意識形態而確立。那么怎樣對西方主體性哲學思想歷史演變軌跡探析?
主體性思想在古希臘哲學中已經萌芽,但那時哲學關注的不是“人”,而是外部世界統一性的始基。主體性哲學是到了近代才被提出來的,隨著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的提出,主體性原則成為了哲學第一原則,人的主體性開始覺醒。康德以先驗哲學牢牢確立了人的主體性地位,黑格爾以“絕對精神”來推演整個世界,把主體性原則發揮到了極至。近代哲學既是大張理性、樹立主體性的過程,也是主體性哲學走向困境而不斷衰落的過程。
一、古代哲學主體性思想的萌芽
古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淵源,古希臘人不僅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也創造了燦爛的精神文明。作為時代精神精華的哲學,更是蘊涵西方哲學思想淵源之所在。但由于受時代和生產力水平的限制,古希臘人一開始就致力于對萬物本原始基的追問。泰利士的“水是萬物的本原”揭開了古希臘哲學之端,古希臘人以特有的智慧,把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世界歸結為單一的具體物質。他們是想通過不變來把握萬變,從“多”中尋找“一”,把萬物歸結為水、火、土、氣、原子等,但這時占主導地位的哲學形態是物質本原論,這表明了當時人們對世界的認識程度和當時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從普羅泰格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到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標志著主體的萌芽,但這時人們所關注的中心并不是人,而是物。因此這種人的主體性哲學并沒有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哲學。
針對前人把萬物始基歸結為水、火、氣、土等,在智者學派的普羅泰戈拉看來,天還是那個天,水還是那種水,自然、世界還是那個自然、世界,為什么不同的人把萬物歸結為不同的物質形態呢?千變萬化的世界到底有沒有統一性呢?面對這種疑問,普羅泰戈拉認為,世界萬物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世界因人而不同,萬物因人而有差異,之所以對同一個物質世界會有不同看法,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同,由此他提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權衡者),是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如何非存在的尺度。”
二、笛卡爾哲學的主體性原則及其局限性
主體性問題雖然在古希臘便提了出來,但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認識活動的局限,主體性問題并沒有作為哲學的主流意識形態而確立。到了近代,特別是文藝復興后,隨著蒸汽機、電力的大量應用,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人們的實踐活動已不單單是一個地區的事情了,而是具有了世界性、全球性,這時人改造自然、社會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特別是借助于科學的力量,人們的夢想正在逐步的實現。人作為世界中心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笛卡爾以“我思故我在”確立了主體性原則為哲學第一原則。
笛卡爾被稱為近代哲學之父,他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天平上去衡量。笛卡爾以普遍懷疑的方法進行哲學思考,特別是對經驗哲學的權威,他認為對過去的一切知識都應持懷疑與批判的態度。“我思故我在”是他哲學的第一個命題,“我思”是說只有當我在思考時,我才會意識到我的存在,我可以懷疑一切,但我不能懷疑我在思考。也就是說,思想活動不能脫離思想者本人而存在,只有先有思想者的存在,才會產生思想。一切知識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確定性是由人通過理性所決定的,沒有經過“我思”的知識是可疑的,知識是否具有普遍性和確定性取決于人本身,是人賦予知識的普遍性和確定性的。因此,“我思”首先是一個思維著的主體,思維的內容是直接和“我”聯系在一起的,這樣笛卡爾把“我思”作為哲學的第一原則,從而確立起人的主體性地位。正如王義軍所說:“笛卡爾的貢獻不在于他進一步揭示了認識過程中的主體性因素,而在于他將主體性原則確立為哲學的第一原則,使主體性原則成為傳統西方哲學的阿基米德支點。這樣,主體因素從此也就成為認識論只能面對而不能加以排除的一個本原性存在。”
三、德國古典哲學對主體性思想的發展及面臨的困境
康德開了德國古典哲學之先河。近代西方哲學的主體性原則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形而上思維方式之上的,主體性是人作為主體在認識客體時所表現出來的能動性、創造性、自由性?档峦ㄟ^他的批判哲學,提出了“先天判斷何以可能”。在康德看來,“我思”即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既是認識的主體,又是實踐的主體,外部世界是一個沒有秩序混亂的,存在雜多認識材料的世界。他通過先天的直觀形式和知性范疇,把感性認識整理為經驗現象,再通過理性認識把經驗現象整理成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科學知識。“人為自然界立法”,并由此提出了“對象必須依照我們的知識”的“假定”。這樣康德通過限制必然性的范圍,為自由留下了地盤,他的目的是為了說明實踐理性所把握的東西比理論理性所把握的高。只有借助于實踐理性,借助于信仰,借助于自由的主體,才能滿足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這樣康德通過限制人的認識能力為自由爭得一席之地,從而突出了主體在認識中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確立了人在世界中的主體性地位。但在他面前出現了兩個世界,一個是此岸世界即“現象世界”,一個是彼岸世界即“自在之物”的世界,康德認為認識所能達到的只是現象世界,而彼岸世界是不能被認識的,這樣康德雖然最終確立了人的主體性原則,但這種主體性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形而上思維模式基礎之上的。
可見,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都沒有很好地解決主客二分的形而上思維模式,因而不可能全面正確地理解人的主體性。舊唯物主義看到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但抹殺了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把人看作機械的、無創造性的生命存在;而唯心主義則片面夸大了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以至于忽視了人首先是一個受動的自然存在。他們的共同缺陷在于不懂從實踐、從社會關系、社會生產、從人的現實生活和歷史的角度去理解人的主體性,因而都是抓住主體的一個方面,或夸大或縮小,都未能很好地解決哲學中的主體性問題,當然這一任務有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來完成。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繼承了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特別是西方近代哲學合理思想的基礎上從實踐和人生存的有限性出發,從人的現實生活世界出發,主張哲學向生活復歸,把理論問題還原為實踐問題,從實踐出發來處理好人外部世界的關系,通過主體的實踐活動來變革現實世界,創造人類美好的生活,從而實現了哲學史上一次最深刻的變革,建立了一種現代實踐哲學。
【西方主體性哲學思想歷史演變軌跡探究】相關文章:
西方政治哲學思想發展歷史概述10-14
西方政治哲學思想發展歷史概述論文參考文獻 09-29
談西方哲學近現代時間觀的演變10-24
“現代西方哲學”的名稱英譯及探究10-09
簡析西方哲學近現代時間觀的演變07-17
哲學定義和信息功能的歷史演變09-30
中專歷史教學方式的探究06-13
西方歷史哲學轉向原因探析09-30
息概念的哲學定義和信息功能的歷史演變08-2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