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現代啟示論文范文
現如今,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對于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淺析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現代啟示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淺析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現代啟示論文1
一、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縱觀我國五千年封建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碩果累累,方法也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進行理論教育灌輸。統治者為給大眾灌輸儒家倫理道德思想,大力普及《詩》《書》《春秋》《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并自己也會編寫一些喜聞樂見的讀物,使其在民間廣為流傳。
(二)教化百姓,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統治者實現“化民成俗”一方面是教育灌輸的結果,同時也是老百姓在生活實踐中自發養成的。實現這一目的的方法多種多樣,如秦漢時期,地方設“三老”專職教化。
(三)樹立理想榜樣,身教示范。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別重視教育者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教育者應該是完美的體現者,要以對自己負責的精神、謙恭態度和博學多識來教育學生、感染學生,學生樹立好典范。
二、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倫理化在中國古代社會就已經滲透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中,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與此相適應,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點就是強調倫理道德,各種政治制度、禮儀規范、社會習俗無不滲透著強烈的倫理道德要求。
(一)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強制性。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是和政治上的專制結合在一起的,因此其方法必然帶有強制性。自從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后,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方法就只能以儒家為正統,不允許其他的內容與方法與之相抗衡。
(二)強調身體力行、知行合一?酌系热寮蚁荣t都高度贊揚那些雖不善言辭、卻能遵循道德規范身體力行、親身實踐的君子,而恥于那些言過其實、知行不一的小人?鬃又鲝垺熬佑G于言,而敏于行”。
(三)重視因材施教與循序漸進儒家思想主張。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強調因材施教,對象的性格、能力等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儒家思想還認為,思想道德教育要“循序漸進”,這符合教育的認識規律,有利于教育對象的接受。
三、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對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遠影響
我國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歷史久遠、源遠流長,其中許多內容反映了人類某些共同的生活規則,體現了人類的基本智慧和情感,對于加強和改進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引導當代人樹立遠大理想和崇高目標。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歷來把樹立遠大志向當作塑造完美人格的前提,F代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形成了以培養人們高尚的道德理想、道德情操、道德品質,激勵人們樹立遠大的志向和堅定不移的共產主義信念為目的的思想,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為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我們要高度重視自我教育,充分尊重教育對象的主體地位。在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中,自我教育法居于核心地位,針對如何實施自我教育,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它對我們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在于:達到了自我教育方法為中心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合,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教育對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調動教育對象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教育對象自己反省的勇氣、自律的精神和能力。
(三)要學會運用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綜合教育方法。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運用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對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現代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重視建立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綜合教育機制,只有學校、社會、家庭三者緊密協作的情況下,才能教育和引導廣大學生青年養成良好的社會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立足于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審時度勢、聯系實際,既要繼承我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因素,又要開創富有時代特征的新的方法,只有這樣,思想政治工作才會在新形勢下煥發出新的光彩。
淺析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現代啟示論文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戰與機遇探析
1引言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徑,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下信息和數據的快速融合,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快速更新,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新媒體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無論是在教學方式還是教學內容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進與創新。當今社會的學生受到多元化思想的沖擊與影響,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也將面臨著諸多難題與挑戰,充分利用當前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優勢,能夠有效抓住當前高校發展的機遇,從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化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且健康的思想觀念。
2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
2.1新媒體有利于充實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新媒體時代具有信息開放性與共享性兩大特征,能夠時時不斷地為人們提供多元化的內容要素資源,因此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完全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利用全新的教學方式來更好的傳達思想政治知識,而這種方法也更容易被學生認可和接受,同時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大大提高信息傳播的速率和質量,根據不同的政治教育服務對象和政治教育活動主題,選取具有針對性的政治教育宣傳內容,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地組織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工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工作的教學生動性和趣味性,以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想價值觀培養。大學生也同樣可以充分利用當前新媒體信息技術主動獲取信息,改變以往的在教育工作學習中的被動學習角色,隨時隨地主動通過學習系統了解當前相關教育領域的基礎知識,及時理解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識結構盲點和問題難點,真正做到對基礎知識的深刻領悟和掌握。
2.2新媒體有利于擴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間
新媒體信息技術不斷改變著我國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方式,成為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種必需品和獲取信息直接來源的主要信息載體。新媒體信息承載網絡信息豐富,傳輸及時便捷,交互性強,傳播覆蓋面廣,創造網絡信息虛擬空間突破了我國傳統意義上的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模式,具有強大的跨時空性,延伸了我國現實意義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范圍,擴展了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想象空間。高校應充分發揮教育新媒體的信息技術傳播優勢,構建學生思想政治宣傳教育的校園傳播陣地,利用高校新媒體及時便捷、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技術特點,主動組織開展各種立體化、動態化、跨時空的學生思想政治宣傳教育。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3.1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權威受到挑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在校學生,高校學生是社會發展和民族的復興的主力軍,而在思想政治學習過程,學生所學的知識基本都是由在校老師進行傳授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師的基礎知識資源儲備肯定不會是非常專業的,所以在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肯定是可以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接受基礎知識的活動形式往往比較單一,而隨著當前新媒體網絡技術的普遍,學生在網上獲取基礎知識和學習信息上非常的方便,在當前的我國思想政治老師教育中肯定是可以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教師的權威性受到一定的挑戰,不同觀點和看法的學生可能會通過瀏覽信息獲取后向老師提出疑問。學生在接受新的觀點和想法上往往比老師會更加快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后期教育觀點上的認知會受到極大的考驗。
3.2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受到沖擊
新媒體教育帶來了新的教學模式,讓教學活動手段更加的豐富,教育教學內容也更加生動形象,對我們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來說沖擊非常大,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方式將被完全的所取代。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只能夠適用于信息化單一的時代,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網絡時代的迅速到來,勢必會徹底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馬克思主義中提出的"灌輸論"更多的是一種教學理念,而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它當成了一種教學公式,在實際教學中被生硬的應用。因此,學生更加熱衷于運用新媒體技術進行知識的學習和信息的獲取,這也造成了傳統教師模式和受教育者之間關系的割裂,加大了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的沖擊力。
4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措施
4.1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
結合當前網絡新媒體發展時代特點,建立健全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聯動機制,注重將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與廣大學生日常生活管理工作的有效有機融合。這個操作過程中學生可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軟件,在學校輔導員以及班主任與在校學生之間及時做信息溝通進行平臺化的搭建,同時各學校方面也可充分利用此種對新媒體招生信息及時獲取、傳播的系統高效性優勢來幫助建立更加完善的招生系統信息網絡,之后通過系統中的網絡平臺及時進行相關學校各類招生信息及時公布、更新等。比如在網絡平臺上分別設置學校課表、天氣等信息搜索查詢功能,并根據實際學生情況分別開設多種形式教育政策、就業指導創業教育指導、社會服務實踐等多個模塊,使廣大學生家長能夠通過此類的網絡平臺充分及時獲取到自己所在急需的高等教育信息內容。定期組織舉辦各類線上地下線上教育活動近年來不斷鼓勵教育學生積極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以此全面性地拉近教育學生與高校教師以及其與學校之間的工作距離,能夠使高校學生思想教育政治部在教育學生工作部的質量保持在學校能夠及時得以有效保障的基礎上,提升高校思想教育政治部在教育部的工作效率。
4.2新媒體資源的合理運用
加強大學新媒體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運用,結合大學新媒體信息技術發展特征,校方部門應牢固樹立全面的信息陣地管理意識,利用先進、積極、健康的大學思想政治文化生態填充整個大學校園信息網絡。同時在我的校園首頁網絡上可以進行網上學生黨校以及網上學生團校等的設置,并通過設立學生相關政治理論知識學習和掌握時事熱點政策等相關欄目,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工作者必須及時主動進行自身角色定位轉換,加強自身的對網絡課件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的綜合能力意識培養,以此為今后高校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工作會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同時我還要特別注意對自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豐富度的不斷提升,通過網絡新媒體教育補充網絡課件教育資源同時,充分準確掌握當前高校學生實際中的思想政治學習狀態特征,最大限度上地提升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工作者的實效性。
5結語
當代社會的發展趨勢呈現多樣式,新媒體遍及人類的日常生活,便利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新媒體擴大了人類交流的信息傳播途徑。同時隨著新媒體的不斷深入與擴展,給高校學生帶來了人際關系脆弱、信息失控等現象,這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問題與挑戰。因此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教師應該合理的使用新媒體提供的教材資源,用新媒體豐富多樣化的教學資源,使高校學生由消極的學習態度轉向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有助于強化高校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學習的自主性。
淺析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現代啟示論文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進路徑探索
數據是戰略資源已成為全球共識。大數據不僅給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治理帶來了深刻變革,也對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運用大數據推動教育變革已成為趨勢。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舉措。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主流價值觀引導的干擾源增多增強、教育者的話語權被分散和削弱等諸多挑戰。當然,大數據也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合理利用好大數據及其工具,可有效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工作的精準性。大數據觀念、方法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成為新的時代命題。當前,要想提升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關鍵是要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載體,從樹立大數據理念、建立大數據平臺、優化工作機制、創新教育方式等方面探索思政教育的路徑。
一、樹立大數據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要回應數字化媒體化時代要求,就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尊重并重視數據,將數據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主動確立、積極培育基于大數據的觀念意識、思維方式和校園文化。
(一)使大數據成為一種共識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備強烈的數據意識,才能提高對大量的、多維的、數據化的信息的敏感性和運用能力,從而有意識地收集、存儲、處理數據,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例如,教師通過收集、整理學生參與各種學生活動的情況與網絡關注度相關數據,可以精準把握學生對學生活動類型和形式的喜好,再基于此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真正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1]
(二)將大數據作為一種思維方式
思維是一切行動的源動力。在工作層面,高校各部門的廣大教職員工在思考問題、做出決策、開展教育、提供服務時,應自覺將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工作重點。具有數據優勢的相關部門應率先垂范,從戰略高度全面考量大數據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統籌規劃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做好頂層設計。在研究層面,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研究既要重視定性研究,也要重視定量研究,使量化研究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得心應手的新工具,進而確立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機結合的新研究范式,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進一步發展。
(三)使大數據演變為一種文化
文化是行動的基石。高校營造大數據文化可從教師、學生、設備三方面重點發力。一是高校應組建專業的數據教育培訓團隊,開展全面系統的數據培訓,逐步提高教師隊伍數據素養。二是高校應開設大數據相關通識課程,支持大數據社團發展,積極開展大數據科普和競賽活動,讓學生在第一課堂的學習和第二課堂的熏陶中逐步增強大數據意識和能力。三是高校應配置性能卓越的軟硬件系統,配備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完善數據收集平臺與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海量信息的提取、抽樣、分析、輿論監測、輿情研判和教育服務。通過這些舉措,逐漸形成人人生產數據、人人共享數據、人人熱愛數據、人人管理數據的校園文化。
二、建立大數據平臺
推進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創新數據信息的傳播方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平臺、網絡平臺、數據平臺。實時監控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識形態領域各種數據的變化態勢,及時分析、預判、改進,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實效性和系統性。
(一)建立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的教育平臺
高校要充分利用網絡在線學習的平臺和自建教學平臺,創建思想政治教育云課堂,采取與學生網絡生活相適應的激勵方式,讓學生自由地選擇受教育的地點和時間,自主體驗學習“通關”的樂趣,改變傳統的灌輸式、說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讓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可以與學生在學習的平臺上進行對話和交流,對學生關注的熱點、思想動態、學習效果進行數據分析,不斷改善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實施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教育,增強教育的吸引力。例如,華中師范大學構建了云課堂、云平臺,實現了所有必修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師可以便捷地開展學員管理、教學資源上傳、測驗、作業布置和批改等教學活動,學生可自主地在線學習、完成作業、查看學情、參與調查和評教等。云平臺還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能夠嵌入企業微信,溝通交流十分方便。云課堂互動、開放、靈活和自由的突出優勢使教師與學生都能從中受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普遍歡迎。
(二)建立一體化的網絡平臺
網絡空間也是文化空間,網絡文化是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的文化形態。網絡空間是信息傳播的集散地,具有開闊視野、發展個性、提升認識的積極作用;同時,網絡空間也是各種思想文化交鋒和角力的新領地,具有混淆視聽、弱化主流文化、解構既有認知等消極影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和相關部門應關注網絡空間與文化,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避免其消極影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要主動占領大數據的話語空間,匯集師生在網絡平臺上的數據,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相關部門要積極建設能吸引學生長時間駐足的一體化網絡平臺,為培育積極的'網絡文化打下基礎。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一體化網絡平臺基礎上,實現大數據及信息的全面收集、匯總、整理、歸類和分析,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建立協同共振的數據平臺
在學校層面搭建統一的大數據平臺,可以有效避免“數據割據”和“數據孤島”現象。大數據平臺集數據采集、處理、定量分析、軟件開發以及預警等多功能于一體,集多學科于一體,能有效整合學校的數據和資源,形成系統化發展,增強教育的可操作性。例如,電子科技大學建立了大數據教育研究中心,通過學工部、教務處、心理咨詢中心、圖書館、宿管中心、后勤保障部門等不同職能部門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師、輔導員等不同育人主體的協同合作,建立了系統性的、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數據搜集平臺,并根據不同需求建立了項目團隊,如數據采集團隊、數據分析團隊、數據應用團隊,構建了“平臺構建—職能部門—教師或輔導員—項目組數據分析—可視化呈現—教育對策”的思想政治教育鏈。
三、優化工作機制
優化工作機制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孤軍奮戰”的困境,打破信息壁壘,破解工作協調不力、資源統籌不夠、信息共享不暢等問題,促進多方面主體的協同合作,形成多元主體協同共治的良性互動新格局。(一)強化數據管理制度與規范建設在信息大爆炸的大數據時代,必須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數據管理機制,切實提高數據治理能力和水平。數據管理制度和規范的重點是統一數據收集標準,建立長效的數據采集、分析、處理制度,構建數據收集、整理以及決策的標準化流程,對網絡數據監管部門進行審核,規范網絡后臺的數據信息刪減權限,完善網絡信息安全責任追償制度等。
(二)強化組織機構建設
強化組織機構建設的重點是加強縱向組織體系建設和橫向組織架構建設,整合協調各教育職能部門的技術、隊伍、平臺,促進教育職能部門、媒體和企業廣泛合作,加強協同和共振,避免條塊分割、力量分散。例如,由華中師范大學牽頭,聯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浪潮軟件集團等單位共同建設的“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專注于建設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創新平臺,圍繞學習過程追蹤與量化、教育數據融合與共享、綜合建模與分析、動態監測與智能決策等關鍵技術,重點解決教學過程質量管理、學生學習成長監測、教育管理智能決策能力不足等問題。
(三)強化數據分析隊伍建設
數據分析能力直接影響數據的價值,是對大數據人才技術研發能力的考驗。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大數據專業人才儲備稀缺是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政府應早日建立大數據高端人才培養體系,著手儲備大數據分析人才。高校作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基地,在數據分析、人才培養方面應走在前列,特別要注重產學研的充分結合,提高數據分析人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開展跨學科交叉研究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計算機、人工智能、統計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等多個學科來提供理論支撐和技術支持。例如,社會學的民族志和田野研究,能夠幫助思想政治教育者以深入考察的方式了解特定群體的思政傾向和結構,制訂更加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高校應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為依托,建立跨學科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一方面,高校要大膽借鑒,以相關學科的理論或方法來解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問題。另一方面,高校要主動整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和其他學科在理論和方法上充分互動和協作,產生“化學反應”,提升跨學科交叉研究水平。
四、創新教育方式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分眾化、精準化的特點,在教育方式上突破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實現了預警機制、群體教育與個性化教育三個方面的創新和發展。
(一)形成全方位的思想行為預警機制
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大數據通過數學算法來分析海量數據,將社交網絡、搜索引擎、調研考察等渠道獲得的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挖掘和分析,可以了解大學生在某一特定時期的思想和行為動態。例如,許多大學生會通過QQ、微信、微博、抖音等網絡平臺或貼吧、知乎等網絡社區展示狀態、表達感想、宣泄情緒、尋求幫助,特別是在社會熱點爆發、人際關系受挫、學習或就業不順等情況下的網絡表達,極具預警價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挖掘、分析和處理后,可以有效掌握學生的思想和情緒波動,對可能出現的行為異;蛐睦懋惓_M行預判并實施干預,從而預防和避免極端突發事件。
(二)深化群體思想政治教育
以群體為對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建構和發展的一個關鍵領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關注大學生個人的不同特點,做到因材施教,還要關注大學生群體的不同特點,做到分類施教,這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缺乏對個體或群體網絡行為的了解,在減少或避免網絡的負面影響方面,只能停留在引導學生理性上網的教育導向層面,對網絡虛擬群體的管理顯得束手無策。在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大數據分析,對學生加入了什么圈群、瀏覽了哪類信息、交流的話題、網絡語言使用和網絡行為等表現一覽無遺,將群體特征清晰呈現出來,從而實現對網絡虛擬群體教育與管理的科學化。而且,對大學生群體思想行為數據的聚類、獲取、跟蹤與非線性分析和預測,可以準確把握大學生群體的思想特征和行為規律,深入洞悉群體結構和發展動向,精細研判群體思想與各類事件的聯系,論證思想政治教育對群體對象的可能性與必要性,從而避免將群體抽象化和形而上學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大規模群體為研究對象時的洞察力和解釋力,增強教育的系統性和適應性。
(三)實現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深刻的變革在于“一切皆可量化”,學生個體思想行為的信息被數據化并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清晰地揭示影響大學生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因素,并分析其變化和發展趨勢。用大數據思維來梳理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總結大學生的行為特點,能為高校開展個性化、定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供有力支撐。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主要表現在發掘學生的需求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教學、個性化服務、個性化推薦等方面,這種量身定制和貼心服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生機和活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方能在“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上有所作為。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進路徑是鏈條式的、多方位的、立體化的,涉及教育參與者、工作平臺、工作機制、教育方式等多個方面。在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要充分理解大數據“大量、多樣、高速、價值”的四個主要特點,牢固樹立“信息是資源,數據也是生產力”的理念,進一步發展育人思維、提升育人格局、增強育人能力。當然,大數據也是一把“雙刃劍”,在運用大數據的過程中要重視數據安全。一要充分運用現代密碼算法和現代信息存儲手段等對數據進行主動保護,妥善處理好信息泄露、數據流失等問題。二要嚴把設備質量關,提升設備安全可靠水平。三要運用制度手段構建立體防御體系,形成用戶、平臺與相關部門共同發力的網絡監管機制,讓大數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更加可靠和有效。
【淺析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現代啟示論文范文】相關文章:
我國古代生態倫理思想及其啟示論文07-29
我國古代生態倫理思想及其啟示的論文07-28
淺析哲學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08-08
淺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學論文06-25
淺析學團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論文12-07
淺析高子盆景說中生態美學思想及其影響論文08-07
淺析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探究論文10-30
現代高校圖書館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論文07-05
淺析《莊子》物化思想論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