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醫學雜志論文
“大數據”浪潮下,傳統的臨床案例的研究是不是“過時”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幾位醫生最近的行動鼓舞了臨床醫生進行臨床研究的士氣。他們對世界著名的醫學雜志《柳葉刀》上的一篇重點文章提出了質疑,最終獲得了《柳葉刀》及原文作者認可。
發表于《柳葉刀感染性疾病雜志》的這篇論文是《2008年至2012年中國手足口病流行病學調查》,由中國疾控中心、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和美國NIH等多家研究機構共同完成。
這是一項基于“大數據”的研究。研究者們基于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監測系統記錄的共31個省市自治區的手足口病監測數據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該篇論文其中一處提到,“手足口病的發病癥狀多持續一天,死亡率便增加1%。”這引起了市婦兒中心的幾位臨床和公衛醫生的注意:這句結論與自己觀察到的臨床數據并不吻合。
“在我們的臨床病例中,并不是所有癥狀出現都增加死亡風險,如發熱;相同的癥狀出現在急性期和后遺癥期對死亡風險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如吞咽障礙。”作者之一李佩青告訴記者。市婦兒中心的幾位醫生向《柳葉刀感染性疾病雜志》提出了質疑:“根據對2012年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EV71型手足口病病例的連續統計,我們發現,患者發病早期若出現腦干和丘腦方面的癥狀,會增加死亡風險。”
結果讓李佩青們很自豪:《柳葉刀感染性疾病雜志》采納并刊登了他們的提問,原文作者的回復也發表在了該雜志上。作者承認,這項研究確實沒有收集到臨床合并癥或并發癥的數據。市婦兒中心神經康復科主任楊思達認為,“這次臨床數據與大數據的交鋒中,大數據放棄了自己的觀點,這樣的結果提升了臨床醫生的價值,鼓舞臨床醫生堅持臨床研究。”
【世界醫學雜志論文】相關文章:
世界新能源形勢與政策論文12-10
中國在世界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論文06-03
胡塞爾生活世界的兩種含義哲學論文02-21
關于中西哲學的互詮與世界哲學的建構的論文02-16
提升世界當代史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論文11-14
論文格式及小論文寫法12-11
科技論文畢業論文提綱11-2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