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影響下高校網絡輿情特性及引導
微信是2011年才推出的一個即時通訊服務的應用程序,但其發展與普及的速度確實讓人嘆為觀止。而在論文研究中我們發現,其誕生與發展對高校網絡的輿情狀況起到了難以想象的影響。下面我們就一起看一下這篇論文吧。
摘要:本文闡述了基于微信平臺的輿情傳播特性,分析了高校網絡輿情現狀及特征,提出了基于微信平臺的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策略。要加強輿情主體思想政治引導;建立平等信任、通暢的對話平臺;建立高效的網絡輿情預防及干預機制。
關鍵詞:微信平臺;網絡輿情;特性;引導;高校
一、引言
隨著小型智能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聯系緊密度正在無限縮小,手機自媒體、微博的興起,使信息的傳播呈發散式擴大,而微信的誕生,使人與人之間的互聯狀態呈網狀射散,更快速更廣泛。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 36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 2015 年 6 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手機網民規模達5.94億,學生群體的互聯網普及率處于高位,學歷結構占比中,大學本科為11.8%。因此,探討高校網絡輿情的特性及引導問題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基于微信平臺的輿情傳播特性
1、傳播速度的高效性
根據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六度空間理論,兩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就能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微信朋友圈更是將這種不可思議的聯系演變成現實。據華商網2015年8月28日報道,咸陽一9歲男孩遭遇車禍,護士在朋友圈發尋人消息,在手術前找到其家人。鄭州晚報2015年6月25日報道,民警通過朋友圈幫迷路的5歲男童找到家人。在人們覺得驚嘆的同時不得不肯定微信的傳播速度和廣度。
2、信息傳播群體之間相互有實體關系或完全陌生
微信是騰訊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應用程序。其可通過手機通訊錄、微信、QQ號、掃二維碼等便捷方式添加好友,且可以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附近的人”等功能搜索并添加陌生人。用戶關系群既可以是現實中相互認識的人,也可以僅僅是同時使用“搖一搖”在周圍的陌生人。信息的受眾群體既有針對性也有盲目性,網絡輿情的傳播者和參與者也就比較廣泛而且混雜。
3、傳播方式多樣性
除了傳統的點對點傳播和創建群傳播以外,微信可以通過關注公眾平臺,收到其推送的消息,并且可以通過回復進行互動,形成樹狀傳播。公眾平臺可根據關注用戶信息來統計分析推送信息的有效性等。用戶也可以添加好友,將信息分享到朋友圈,好友可以在朋友圈互動留言,也可將在朋友圈看到的精彩內容再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形成網狀傳播。
4、信息傳輸形式多元性
微信提供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等信息傳輸形式,同時可以連接第三方軟件發送用戶位置,也可實時語音或視頻聊天。2014年推出“小視頻”功能,用戶可在聊天界面以及朋友圈拍攝一段不超過8秒的短視頻直接發送和分享,掀起一次全民小視頻狂潮。
三、基于微信平臺的高校網絡輿情現狀及特征
對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的形成與發展研究,一些學者認為高校學生對網絡輿情有較清晰的認識,積極的輿情占據主流,還有一些學者則認為當前的網絡輿情“泛化”、“盲目”的現象嚴重,如引導不力會帶來負面的、甚至破壞性質的影響;谖⑿啪哂絮r明自媒體特性、傳播迅速且廣泛,使得這種特性更加突出。消息的散布者甚至沒仔細地甄別就盲目地轉發,而朋友圈的刷屏,又將消息以網狀迅速地擴散,這就給輿情監控、管理和引導帶來了新的難題。
高校網絡輿情是高校學生對校內外各種現象或問題通過網絡傳播所發表的各種情緒、態度、意見的總和。高校學生網絡輿情主要受到輿情主客體及傳播媒介、傳播過程、擬態環境的影響。微信提供了一個更加個性、豐富和快速彰顯自我,獲取關注和交流的平臺,高校學生通過微信發布自己日常生活狀況,用網絡集群認同的符號和語言,肆意傳達信息或宣泄各種即時情緒,抒發對感情的困惑、未來的思考、人生的感悟,表達對社會現象乃至時政要聞的看法等。
四、基于微信平臺的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策略
1、建立平等信任、通暢的對話平臺
高校學生更期待一種自由、平等、開放的互動對話機制的出現。大多數輿情危機的出現都是因為對話不暢,信息隱瞞或拖延而導致的。要對輿情主體進行正面引導,就要建立一個通暢的對話平臺,尊重大學生知情權和話語權,通報真實情況,表明正面積極處理的態度,取得輿情主體信任,使正面的輿論導向及時占據網絡輿論平臺,避免被有不良意圖的煽動性輿論影響,妥善處理輿情危機。
2、加強輿情主體思想政治引導
相對于長期的升學壓力環境,高校學習環境更加自由,獲取信息的機會更多,思想更加馳騁且約束少,這對于正處于三觀鞏固期的高校學生來說,健康的思政引導尤為重要。應通過微信,關注學生思想動態,了解生活學習中的困惑并及時干預、幫助解決問題,傳播積極的社會新聞,加強學生責任感,重視課堂內外、網絡現實教育相結合,創新網絡宣傳,運用微信傳播特性,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拓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3、建立高效的網絡輿情預防及干預機制
高校網絡輿情引導要把握引導時機,以維護學生集體利益為基本原則,通過必要的制度規范,改善管理,塑造官方有影響力的發言人或平臺。提高學生的網絡道德修養和媒介素養,通過正面教育和制度約束來引導學生慎言謹行,提升其對社會現象的理性分析及各類網絡輿情的甄別、研判能力,有效地預防和及時干預。要有較為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高校網絡文化的同時,建設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學生隊伍,形成繁花似錦、自由的正向網絡輿論平臺。
參考文獻:
[1] 李昌祖,周杰,鄭蘇法.高校網絡輿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J].江蘇高教,2010(5)106-108.
[2] 唐亞陽,李亞斌.高校網絡輿情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3(2)98-104
[3] 杜坤林.“微時代”高校網絡輿情生成與干預機制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6)76-78.
[4] 張玉亮.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生成原因與導控策略[J].情報雜志,2012.31(4)54-57.
[5] 李彪,輿情:山雨欲來――網絡熱點事件傳播的空間結構和時間結構[M].北京:人民的日報出版社,2011.
【微信影響下高校網絡輿情特性及引導】相關文章:
論高校網絡道德教育與引導初探01-18
關于新形勢下高校輿情特點及應對策略論文12-02
微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思路01-09
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03-10
論述網絡環境下高校師生關系的定位03-07
網絡傳播對高校合唱指揮教學方法影響論文02-27
移動網絡下的高校移動學習問題研究論文11-18
《網絡環境下如何引導學生德育的發展》課題研究方案論文02-13
論網絡環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目標的構建02-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