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技術教學分析論文
一、傳統電工技術基礎與項目電工技術基礎的差異
第一,在培養目標上。隨著社會的發展,電工技術基礎的教學也發生重大變化,它不再把理論知識放在第一位,而是更加重視學生技能的訓練,重視綜合素質的提高,實現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能進行鉗工技能操作;能進行登高作業操作;能進行各種導線連接;能安裝家居用電線路;能安裝工業電度表等。結合生活實際,了解電工技術基礎的認知方法,重視培養學生在生產生活中實際應用能力的發揮,在技術水平上得到進一步提高。
第二,在內容安排上。項目電工技術基礎課程融合了許多學科內容,把學生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項目目前流行的就是按照直流電路→電容→磁場和磁路→電磁感應→正弦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變壓器的線索,知識邏輯體系順序都是這樣安排,很多都是大同小異,有不同的地方只是內容上的多與少。
第三,在體例結構上。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以往的電子電工教材都是按章節來編寫,沒有突出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而項目電工技術基礎教學則按照任務目標、讀一讀、做一做、任務評價、任務拓展的體例編寫,既注重理論教學,也重視實踐教學,同時也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培養放在第一位。
第四,在評價方法上。項目電工技術基礎更加把過程和反思放在重要的教學地位。而以往的測評方法就是用一張試卷來評定學生的成績,突出考試這種評價方法的甄別、選拔、鑒定能力,從而把評價的教育、改進、反饋與激勵功能放在次要的地位。這種傳統方法在我們的項目電工技術基礎教學當中是不適用的,是過時的。根據職業學校教學的任務和學生的特點,評價可分為5個環節: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點評、對照反思、集體交流、修改任務。這樣的評價方法可以帶動學生全面發展,也能夠提升教學效果。
二、“電工技術基礎”課程項目教學開展的要求
(1)在教材內容組織上。一是教材應當把學生的發展當成一個重要的線索,把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當成一個重要的源頭,以生為本,項目和圖文要非常簡潔和精練;二是強化實踐訓練,突出項目教學的價值和地位,在學中做,在實踐當中深化理論的學習;三是要把教材資源放在重要的位置,利用網絡來拓展教材空間,同時把新技術和新設備補充進教材,促進學生的專業發展,以服務學生為根本。
(2)在教學模式的把握上。一是教學中應當把項目教學當成一個重要的內容,緊緊圍繞職業技能的提高,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當成重要的目標;二是同時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把握好本專業的新的發展動態,把最新的教學設備充分用到教學當中來,把學生學習的課堂搬到操作現場,讓學生對學習過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三是可以推行產學合作模式,建立學習基地、訓練基地,把學生的實驗課程全部放到基地上進行,也在課程資源開發上下工夫,進行現場教學,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培養放到首位。
(3)在課程評價的運用上。一是要改變舊有的課程評價體系,不僅要重視結果考核,也要重視過程考核,要把學生的實踐能力放在首位;二是把學生課堂表現、平時的作業情況,以及平時測試和訓練情況等進行統一的匯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三是把學生能力的評價放在重要的位置,既注意評價動手能力,也注重評價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當中要注重創新精神的培養,并且給予鼓勵。這樣的評價方式,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更體現了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與特征。
【電工技術教學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電工技術教學改革分析論文03-19
電工技術的教學方法改進分析論文11-16
項目教學電工技術論文03-03
EDA技術在電工電子教學的應用論文03-15
職院電工技術教學思考論文03-02
電工技術課改教學論文03-02
中職電工技術基礎教學探討論文02-27
刀具復合技術應用分析論文03-16
信息技術對教學方法改革的作用分析論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