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立體構成課程教學改革探討的論文
摘 要:立體構成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是由二維平面形象進入三維立體空間的構成表現,培養學生空間感,提高設計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及動手能力。然而目前立體構成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本文針對立體構成的教學改革進行探討,強調立體構成的教學應該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特色相結合,為環境藝術專業后續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職教育;環境藝術設計;立體構成;教學改革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房地產市場的不斷升溫,帶動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高職教育中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立足于社會發展的需要,主要培養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應注重職業崗位技術能力培養。因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立體構成,應重視學生空間想象力、審美及動手能力的培養。
立體構成源于20世紀初著名的包豪斯,至今仍是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的重要基礎課程,所涉及的學科包括建筑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及景觀設計)、工業造型、雕塑、廣告等設計行業。
本文從高職教育中立體構成的課程定位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方法,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立體構成的課程知識,提高對形式美規律的認識,提高設計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及動手能力,培養空間想象力以便更好的結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后續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正文
一、立體構成課程定位及存在的問題
。ㄒ唬┱n程定位
立體構成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技術性和藝術性很強的課程,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立體造型的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法,分析構成法則,提高對形式美規律的認識,培養立體造型、空間構成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是基礎學習和專業學習的過程中的紐帶。
它是以色彩與寫生、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等前導課程為基礎,是計算機輔助設計、模型設計與制作等后續課程的依據。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及空間設計能力,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達到能夠按照形式美規律,進行點、線、面、塊的空間構成,并且使其構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質與創意相符合的教學目的。
。ǘ┐嬖诘膯栴}
1、學生對課程缺乏認識,積極性不高
我國大多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都安排在大一階段。立體構成作為基礎課程,卻常被誤會只是簡單的手工課,學生不能認識到課程的重要性,且對專業及課程的認知度不高,導致大多數學生都是為了完成作業而應付了事,根本談不上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創造力,培養空間想象力更是空話。
目前,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有普高和藝術類兩種。藝術類學生在中學時大多已接觸過構成基礎相關課程,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但其較為懶散,缺乏耐心,自律性差,作業體現不出優勢。而普高類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實踐動手能力較弱、缺乏創新意識。
2、課程內容與專業銜接不緊密
立體構成側重于空間的設計,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來說,是一個很有效的基礎訓練,但是傳統的立體構成訓練并沒有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聯系起來。目前,無論是立體構成課程教學內容,還是立體造型的訓練方法,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特點聯系不大,不能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這樣使學生更會認為這門課程與專業毫無關系,無法認真投入進去。上完課還不知道和后續的課程有什么聯系。
3、課堂難于管理,影響教學效果
由于行業的快速發展,從業人員需求量大,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招生情況好,但學生人數過多,高職院校普遍采用的是大班授課。大班授課,課堂難于管理,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只作為信息的接受器、存儲器,不僅調動不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大大影響了授課質量與效果。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暇顧及,難以照顧周全,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4、教材針對性不強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立體構成課程,不同的專業都使用同類型的教材。 對于專業教育,教師賴以教學的靈魂是教材。[1]由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特色,一般的立體構成教材并不適用。而且理論知識過多過難的教材使學生更難理解和掌握,需要結合專業特色,選擇適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材。
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立體構成教學改革方法
根據上述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立體構成教學的存在問題,本文提出了教學改革方法。
。ㄒ唬┙虒W模式注重理實一體化
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理實一體化,即理論實踐一體化,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交互進行,融為一體。突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教學環節相對集中,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分班,每堂課人數不超過30人。授課人數較少,可以靈活選擇上課地點,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理中有實,實中有理,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
如線立體構成的.學習以家具造型設計為項目,教師可以先講授線立體構成的理論內容,然后再講授家具設計的理論,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學生一步步掌握理論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還可以進行示范性操作,它可以使學生獲得具體、清晰、生動的知識,把抽象理論和實踐操作聯系起來,掌握課程知識。
(二)教學內容體現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特色
1、教學內容與專業特色相結合
加大立體構成授課內容與專業之間的聯系,將立體構成教學實用化,緊密地為專業設計教學服務,直接學用結合,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同時也會對專業設計教學作品的出新和學生的后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2]
在課程講授時將后續的課程內容相結合,進行實踐。如與模型設計與制作結合,他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必須熟練地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加工制做。讓學生認識到立體構成的重要性,由易到難的作業,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及空間想象力。又如與計算機輔助設計結合,在3DMAX等軟件中,可以制作出室內設計中各種的3D家具模型,室內設計效果圖模型等等。通過3DMAX軟件模擬立體構成作品,讓學生習慣在三維視圖中觀察和操作,使學生更理解立體及空間關系。不但有助于立體構成乃至空間造型課程學習和研究,而且將立體構成課程逐漸由設計基礎推向專業設計的高度。[3]
2、教學資源與專業特色相結合
選擇適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際教學的教材,以圖代文,以表代文。高職院校學生的理論基礎并不強,選擇理論過多的教材在課堂上講授,會造成學生聽不懂,進而產成厭學的抵觸情緒。必須選擇實踐與理論分配合理,與專業知識學習能夠緊密結合的教材,或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實踐性又強的教材。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教材的自主編寫。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合理地融入與實踐密切相關的實踐學習內容,使學生的學習達到既動手又動腦的目的。
開展網絡教學,不斷建設網絡資源,逐步具備網絡遠程教學的條件。將教學情景、授課錄像、電子課件上網,打破學生只能在課堂接受講課內容的局限,使學生可以靈活選擇學習方式、內容,充分利用網上互動平臺,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ㄈ┙虒W手段多樣化,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電子演示文稿、網絡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手段,使用案例教學、現場教學、項目驅動、互動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提高了教學效率。從而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掌握知識。
整個課程結束后,選出優秀作品在學院內進行展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ㄋ模┗诠ぷ鬟^程的高職教學過程
基于工作過程是本課程知識結構安排的出發點,課程內容選取不同的構成內容為學習情境,以項目為載體,共編排構成浮雕及室內三大面半立體圖形制作、仿生造型設計中的點立體構成、家具造型設計中的線立體構成、空間分割設計及室內模型制作中的面立體構成、構成雕塑中的塊立體削減和添加設計及環境藝術和建筑概念造型設計及模型制作6個學習情境。學習情境選擇的難度、復雜度、綜合度由低到高,將職業行動領域的工作過程融合在情境項目訓練中,每個任務的對象、內容、手段、組織、成果和環境是變化的,但完成項目的過程(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是相同的,均包含“承接項目-資料收集-方案設計(構思、設計、制作)-意見反饋”等過程。
三、結束語
立體構成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起很大的作用,而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4]應該根據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崗位技術能力要求來設置立體構成課程的內容與教學,與專業銜接的更加緊密為后續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職院校立體構成課程教學改革探討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