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基于崗位能力要求的高職培訓式教學改革的探索論文

        時間:2024-06-13 16:28:04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基于崗位能力要求的高職培訓式教學改革的探索論文

          摘要:近年來高職教育教學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很關鍵的一個問題是課堂教學仍還是“教—受”的模式占主導。這種教學模式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素養沒有達到預期的人才培養目標。文章提出通過校企合作,引入培訓式教學是培養高職特色教學的有效途徑。

        基于崗位能力要求的高職培訓式教學改革的探索論文

          關鍵詞:高職;培訓式教學;改革;探索

          一、高職教學改革的研究和實踐現狀

          自2006年國家教育部頒發了《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后,高等職業教育的工作重心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從重點抓規模擴張轉向了重點抓內涵建設,教學質量上。各高職院校在認真學習16號文件基礎上,開展了新一輪的高等職業教育思想大討論以及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和實踐。從改革主題及趨勢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成為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基于崗位能力要求的工作過程系統化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成為教學改革的核心,加強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成為教學改革的支撐點。其中,關于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最為集中,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和課程體系改革也受到高職院校的普遍重視。

          二、高職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從更新教學理念到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從創新教學模式到課程體系設置,從完善教材建設到優化師資素質結構,從加強實訓教學到實訓基地建設,高職教育教學改革進行了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嘗試。尤其是在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方面,都投入了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毋庸置疑,這些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運行機制不夠健全,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不夠完善,課程模塊化未能得到很好的實施,實踐能力強的師資比較缺乏等等,其中很關鍵的一個問題是課堂教學仍還是“教—受”的模式占主導。這種教學模式大多依然注重的是對課本知識的傳授,課堂教學雖然有一定的互動,但實質還是一種簡單的知識傳遞過程。許多教師習慣于從“精彩演講”中獲取成就感,試圖用自己的思想主宰整個課堂。在這種氛圍中,學生仍然只是聽眾,而不是自主的學習者。這種教學模式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重視和體現,職業能力,職業素養也沒有達到預期的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的需求,崗位的要求還存在較大的距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改革等最終也就沒能得到很好的落實。朱熹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師舍是則無以教,弟子舍是則無以學。”由此可見,教學方法與教學質量、效益關系密不可分。

          三、基于崗位能力要求的高職商務文秘專業培訓式教學改革的探索

          基于以上問題的存在,高職教學改革仍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和實踐。筆者認為在以第三產業門類專業為重點的財經類院校中,培訓式教學是一種比較行之有效的教學改革模式。進行培訓式教學改革的前提是首先要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及專業人才崗位的能力,根據崗位能力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改革。下面以文秘專業為例探討高職基于崗位能力要求的培訓式教學改革。

          (一)文秘崗位能力分析

          根據對中小企業對文秘崗位能力要求的有關調查中,對文秘人才能力重視程度排名在前的是團隊合作溝通能力、辦公設備應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方案策劃能力、時間管理能力、隨機應變能力、信息處理能力、適應環境能力、獨立性與責任心等,在這些能力要求中,既有文秘專業本身應該具備的人文素質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又有跨專業職業轉換所需要的職業拓展能力。

          (二)基于崗位能力培養的培訓式教學改革

          1、構建以崗位能力為中心的課程模塊和教學計劃。首先,根據企業對文秘人才崗位能力的要求整合原來“三段式”的課程體系,進行模塊化設置,每一模塊圍繞核心技能要求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建立統一的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并進行統一建設規劃。比如文秘專業根據崗位能力要求可以構建人文素質、職業核心能力和關鍵能力三大能力模塊,每個大模塊再根據需要設置二級模塊,根據相應模塊再進行課程的設置。比如根據對企業調查,認為秘書崗位應具備的人文素質為思想品德素質,身心素質,人文藝術素質。職業核心能力包括辦公設備應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方案策劃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等。職業拓展能力包括時間管理能力、辦事能力、隨機應變能力、適應環境能力、獨立性與責任心等。根據這一二級模塊再進行課程的設置,有些模塊就是一門課程,有些模塊可以由原來的多門課程整合而成。

          其次,在明確能力模塊之后,應根據模塊進行教學計劃的編制。以往的改革,往往只是在理論上課程體系模塊化了,但并沒有按照模塊化進行實際教學計劃的編制,仍然按照“三段式”安排教學。零零散散的課程安排往往使學生學完了一門課程,考試過后又都忘記了,學生得不到集中訓練,能力培養也就沒有落到實處,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改革也失去了意義。因此,為強化學生崗位能力培養,在編制教學計劃時,應按照每一個教學模塊集中于一個教學時段進行學習和實踐。而且還要和國家有關職業技術認證時間緊密結合起來,學習之后拿到職業資格證書即完成了這一模塊的學習。

          2、開發適應課程模塊化和教學培訓化的系列教材。教材是組織教學最主要的依據,決定了教師教什么和學生學什么,對人才培養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要進行教學改革必須要對教材進行相應的改造。課程模塊化需要將原來一些教材的內容進行重新整合,要克服原有單門課程內容相近或有交叉的弊端,又要適應課程模塊個性化的要求和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在教材體例上,一般的教材往往是先進行理論教學,然后進行實踐教學,這就人為地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割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培訓式教學需要在教材編寫體例上與慣用體例要有所區別,應按照模塊專題進行編寫,重案例,重資料、重信息,通過實踐歸納理論,運用理論指導應用。通過引入任務、分析任務、完成任務等環節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培養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材內容分量不宜重,內容不要繁瑣,但必須要突出重點。

          3、加強校企合作,引入培訓式特色教學。 教學方法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連結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重要紐帶,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也是影響教師威信和師生關系的重要原因,其結果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培養。因此,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生命線。而在高職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通過校企合作,改革教學方法,引入培訓式教學法是培養特色教學的有效途徑。目前國內通常意義上的培訓是一種通過目標規劃設定、知識和信息傳遞、技能演練、作業測評、結果交流等現代信息化的流程,使企業或組織員工的職業能力、素養、智力等得到發展和提升的知識傳遞和技能傳遞行為。在這種培訓課堂上,培訓師所采用的一整套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活動程序及其實施方法策略體系,就是培訓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法融合了講授法、電教法、案例法、游戲法、情景模擬法、圖示法、激勵法、點將法等等教法。具有主題明確,教學內容實用,課堂吸引力強,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方式多樣,教學效果良好等優點,非常適合高職文科類專業模塊化、專題化的教學。

          毋庸置疑,培訓式教學對老師在知識點的掌握、案例的搜集、表達的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要用理論來構造體系,用經驗來引起共鳴,用案例來模擬場景,用技巧來引導參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教師的角色,同時還是主持人的角色。因此,高職院校一方面是要建立一支師德高尚、教學水平較高、具有豐富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一方面要加強與企業合作,引入企業的培訓機制以及具有豐富經驗的培訓師,共同打造培訓式教學這一特色教學模式。在培訓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深入到企業接受由企業提供的相關知識的培訓,企業也由學校通過培訓式教學的方式強化學生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的應用性和針對性。無論是基礎理論還是專業課程,都能緊貼崗位應用能力培養這一主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養的的質量,適合了企業的需要。

          4、加強實訓室建設,為培訓式教學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培訓式教學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實訓來鞏固模塊知識,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需要一定的實訓條件的支持。因此,必須加大對教學實訓室和實訓基地的建設,首先要積極爭取學校經費投入,建立校內文秘專業實務實訓中心。包括自動化辦公實訓室,會議接待實訓室,商務洽談實訓室,商務禮儀實訓室等等。模擬工作情境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起到極大地促進作用,其次,加強與企業聯合,建立穩定的校外培訓基地,聘請企業專家參與實踐教學,共同培養學生崗位職業能力。

          5、建立適應培訓教學的評價體系。課程模塊化,教學培訓化的教學實施過程是一種開放的教學過程,因此,課程評價就不能按照原來的評價方式,教師要堅持以崗位職業能力為主要考核內容,采用專業特色明顯的考核形式及多種層次的評價標準,要更注重在培訓或模擬工作情境過程中評價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這種評價,把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實際崗位工作能力的訓練放在重要位置,根據學生的實際不斷調整考核內容來考察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全面考核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運用能力及創新能力,從而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監控。這種評價體系里,教師也不再是唯一的評價者,學生自身、企業都是評價的參與者。只有評價標準發生了變化,才能從根本上激勵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和責任感,真正為學生提供展現個性的空間,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全面培養崗位職業能力,適應市場需求。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實施培訓式教學,是社會的需要,崗位的需要,也是學生的需要,是應對快速社會經濟變化的一種新的教學改革途徑,也是促進學校不斷提高辦學質量,辦出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廖波光,張慧敏.高職教學改革現狀分析及趨勢展望——基于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高職類)報告的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0(19).

          [2]陳志軍,嚴偉.談高職院校培訓式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6(06).

          [3]陳琳.基于關鍵能力培養的高職文秘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0(26).

        【基于崗位能力要求的高職培訓式教學改革的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探索論文03-06

        高職院校聲樂教學改革探索論文03-13

        高職基礎課實踐教學改革探索論文03-07

        基于職業崗位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12-06

        高職院校嵌入式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3-06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論文03-19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索論文02-17

        淺析高職院校《機械制圖》課堂教學改革探索教育論文11-23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論文03-07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精品黄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 亚洲噜噜网站在线观看 | 偷偷鲁2019丫丫久久好吊色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 午夜在线99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