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學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格式塔心理學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格式塔心理學論文 篇1
[摘要]
在論述環境的作用中,德國著名格式塔心理學家考夫卡的論述有物理環境(視覺的)和心理環境(意識的)兩種形態。這兩種環境在現實設計中分別起著視覺的和心理的相互溝通作用,當視覺的環境出現的同時,心理的感受也同時出現。目的:利用格式塔心理學中物理場及心理的概念,將其引入環境空間教學體系,使教學更具深刻的理性思辨過程。方法:通過對格式塔心理學典型實例的簡要剖析,以筆者總結的視覺概念形態傳達,分析及給予明確的詮釋。結果:分析表明,格式塔心理學中對于心物場的闡述與環境空間的深入設計語言有內質的聯系,這一聯系,對于環境空間教學有著重大意義。結論:運用心理學知識、圖形解析形態等綜合手段,培養設計過程中的理性思辨能力是極具現實意義的研究。
[關鍵詞]
格式塔心理學物理場心物場界面
近代設計的全方位發展,給人類在生產、生活、工作、愉悅方面帶來很多的便利,但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深度的思考:飛速的社會發展推動著人們需求欲望的提升,東西部若干城市處在發展中的設計體系尚不夠完善,以專業院校為研究基地的一線教學團隊,如何能博采古今,旁征博引地開發、尋找、利用相關或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為專業學院的一線教學提供充足的養分,使西部地區的環境空間設計體系不斷地走向完善,不斷地走向深入的研究環節,針對教學體系的綜合建立、充實、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環境現象
我們普遍認為視覺所能夠傳達的環境,或是表現出的場景,是準確而且可信的,它通過我們的視覺,忠實地反映出所看到的場景,使我們依視覺而作出相應的判斷,我們認為這一判斷是正確的。但是,事實并非如此,視覺的觀察只是反映出客觀的環境某一階段的某一形態,它不能夠表明一個環境的綜合真實內在的指標,例如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一個騎著馬飛奔到客棧的男子,當他聽到店主告訴他,他已經騎馬穿過了一個無比寬闊的河流之后,極度驚訝而倒地。很顯然,他并不知道自己長途飛奔穿越的竟是一條寬廣的河流,他依據視覺的感觀而獲得他認為真實的場景就是陸地。
這一現象,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它表明一種狀態、環境是有多重狀態和意義的,著名景觀規劃大師蘆原一信就提出在環境中,每隔25米時,如果沒有造型、色彩、尺度等方面的變化,視覺就會產生疲勞感。這說明,環境除視覺的客觀反映外,還有心理的需求和認知。
一個人不可能兩次站在同一條河流中,這一現象正說明環境具有很大的變化性,時間的變化導致環境的不同;同一環境下,意識的不同也導致環境的表現意義不同。研究這一課題,將有著重大的學術意義。
因此,我們用更好的層面去理解,感知一個更深層面的環境。曾經紛繁的和正在紛繁的視覺環境、生活環境、功能環境、社會環境等,給了我們諸多的影響,但我們更深地理解一下,影響是客觀的,其暗示才是更為準確的一種認知,其中暗示即是觀察者心理對環境的反映,隨著時間續度的延長,我們發現能夠留在記憶當中的是無形的情懷波動痕跡,其后才是被映射到的物體,這一過程我們也稱為“環境質量”的產生過程。
我們依據格式塔心理學的描述,可以明確地感受一個環境,空間所擁有的視覺存在價值,它幫助我們理解了很多不為語言而能夠詮釋清楚的許多環境、空間類型。
環境心理解析
這是一個心理理解環境的嘗試。我們可以進行一個分析和剖析。當出現一個以6面體為界定的空間時,一個空間(室內)就瞬間存在了,心理的感知狀態也同時具備。這時我們感知到它的客觀存在功能,同時依照視覺感受的先后關系,形成了視覺空間的客觀存在,我們也稱為客體空間的存在,這是第一感知。純靜的空間里我們切入一張桌子。這時整體空間性質,由原來無特質的層面,瞬間被提升到一個有意識的層面,由于桌子具有相應的功能特質,這時我們發現空間具有了某種意識,這一意識的切入,導致空間的屬性隨桌子的存在而存在,空間由無特性轉為有感知特性。這一變化由何而來?我們說,是由人所熟知而接受的某一種功能的媒介質的切入,而帶來一個客體空間的較高層面的表現。我們再分析,一只桌子,所具備的'只是功能,因此,我們又引出一個層面,載體(桌子)具有何等的承載能力?它能承載的是什么?它能帶來何種精神因素?這又是我們要剖析的一個問題。我們現在有兩個意識層面的問題,一是物質的切入后產生了客觀存在的意識空間;二是切入的載體具有其所含納的意識,我們認為兩者共存組成了空間存在的兩大重要因素。
物質的切入具有其客觀形態與主觀形態的表現,當環境、空間不具備物質存在意識時,這是一種客體空間形態,與人沒有建立起對話的平臺,意識是彌散的,不定位的。空間中切入了一把椅子,它導致整體空間進入到意識范圍層面。椅子是人的視覺再現,因此,椅子是一個物質的介質,但同時也是一個雙向載體,即對物體和意識的雙向承載,也是對于主體空間形態的質量判定。
我們有這樣一個分析:一個男孩走進了一個空間當中,他發現了一把陳舊的靠背椅。這是他第一次約他的女友來家中,當看到的第一視覺感知后,男孩瞬間對于空間的認知大為失望,因為具有其雙重身份的介質所傳達的信息,造成男孩對于空間環境質量的懷疑。男孩明顯地產生排斥心理情緒。這樣,空間的存在意義,也為之大受影響,這時,母親出現了,值得注意的是,這把舊椅是母親出嫁時,最為喜愛的一把椅,它跟隨母親多年,母親對于它,有太多的美好回憶,椅子承載著太多的甜蜜往事,母親對于空間的感知,是何等美好。這樣,同是一把椅子,但形成了兩個反差很大的空間質量形態。
我們研究哥式塔心理學發現,這一過程,是人類心理活動當中的心物場的存在結果,心物場是由物理場和心理場組成,椅子真實的狀態為物理場,而母子對于椅子不同感知稱為心理場。
情境感知
通過對格式塔心理學簡要的分析了解,我們發現心理學的應用價值在于對心理審美情境的產生價值的運用。因此,心理學與情境是具有內在聯系的,它不僅有其相互的影響,而且具有心理質量的導入,觀察者對環境空間的認知程度,很大程度上是對心理感知的評價程度,即掌握設計語言的真正實質的核心是心理感知部分。
空間的形成有其不定位的多重因素,大致可分為客體的、心理的、意識的三重層面,一把椅子的切入(客體的),對椅子的心理感受(心理的),外延至對所屬空間的情境意識感受(意識的)。每一件物體都具有其生存附加的社會語言、風格、氣息,每一人的個體都具有認知的一個層面,認知是由客觀轉化為心理的,最終轉化為意識的,因此,空間的存在質量是具有其多重因素的。心理的感知質量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英國著名規劃師高登卡倫在《城市景觀藝術》一書中,不斷地用“思戀”、“親切”、“粗魯”、“神秘”等語言,大幅地闡釋空間形成的多重要素影響下的空間質量。
格式塔心理學的魅力在于把功能的視覺形態,從心理的意識層面加以詮釋,并由此升華了功能存在的意義。不僅以完美的視覺狀態,同時以心理意識的雙重完美,構成審美主題的深層面的價值取向。
把自身與周邊環境的結合、聯系是人類的意識本能,心物場的形成,從宏觀的概念上說是空間存在的依據。
一個空間的形成、時間的切入,形成新的一個維度,無論形成的空間好與壞這不重要,而重要的是此空間承載著什么?能承載什么?這給所處其間的人具有怎樣的心理暗示?承載是以時間為載體的,它是一個通道,把切入的物體,穿過心理意識之后,以視覺的方式表現出來。
如何定位空間視覺造型出現的準確性、完善狀態、適合的位置、形態等,不是以造型本身的形態來完成的,而是要通過造型出現后,它所在的空間形態、環境是否能接納它,是否能產生意識的對話局面,決定權在空間環境,而不是造型自己本身。
結語
“埏埴以為值,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與無,實與虛,從老子富有哲理的空間辯證關系中,我們研究總結出介面是虛,空間為實,做介面而非為介面,做實體而非實體,避虛而為虛,是設計理念中的最高意識氛圍。因此,我們說,環境、空間的存在質量和意義,是由雙重介質的椅子所產生的心理場所影響。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空間的質量關系,是與雙重介質的切入,有著緊密的、不可割裂的內在聯系,而不是由空間界面所決定。
環境,具有多重的性格元素,空間的存在,也有著多元素的影響。心理的感知,最終成為環境、空間存在質量的詮釋。
在今天的環境設計教學中,激活式教學手段已成為新的教學方法,博引眾采已成為此手段的主要養分來源,對心理學在設計語言中的有效引入及應用,對教學的深度有著不可輕視的作用,它在設計語言中的運用程度,決定了心理環境質量的提升深度。我們相信,利用這一設計語言導入教學后,將會給未來設計環境質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考夫卡著.美國.格式塔心理學.
[2]魯道史阿恩海姆著.美國.藝術與視知覺.
[3]西蒙茲著.美國.景觀設計學.
格式塔心理學論文 篇2
摘要:
剪紙藝術能否從格式塔心理學理論中尋找到切合點以使剪紙的形態在擁有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前提下又能富有更深刻的文化內涵是本文的重點,格式塔心理學原理能否有效地指導剪紙,使其具有豐富多姿的造型樣式、提升現代剪紙的固有價值值得我們深思。本文主要從格式塔原理的整體原則、圖底關系與剪紙所呈現的形態做分析,以論述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
格式塔心理學;剪紙;形態
格式塔心理學是1912年起源于德國的一個重要心理學派。是一種組織或結構,與視知覺活動密不可分。按格式塔學派的觀點,知覺世界一開始就是有組織的,而且知覺單位的形成以及圖形在背景上的浮現,都是建立在先天給定的規律的基礎上的。視知覺是具有選擇性的,當我們在觀看圖形時,由于知覺的選擇性,會對圖形進行取舍。通常人們把知覺選擇出來那部分視為圖即正形,而把其余部分當作底即負形,圖是被感知的中心,底是圖的陪襯。依靠底來襯托剪紙圖形的形態這種微妙的關系類似于中國哲學上的陰陽關系或者動靜,剪紙藝術的鏤空技法所呈現的正形與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性。
一、格式塔心理學對剪紙藝術的指導
(一)局部的統一——完形理論
剪紙圖形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簡約”的格式塔。格式塔本身就是一種“完形”,即把整體理解為部分與部分之間的總和,著眼于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完形的整體性卻是現代系統論式的整體性,它不能被理解為部分與部分的相加,也不能理解為部分與部分相加的總和,完形的每個部分都是不能抽取出來的,完形遠遠地超出了部分與部分的總和,它是一種從形式中突顯出來的特別的、從原有成分中找不出的一種特別的整體。所以,阿恩海姆才特別強調:“一個藝術的實體,就是它的視覺外觀形式”。
這張剪紙老虎,局部來看僅是一些粗細不同的線條組合而成的猛虎。其整體氣勢以及老虎的動態曲線表現的很純熟。極簡練的'線條對身強體壯的老虎的高度簡括,其轉折處、關節點的生動表現。這幅剪紙是高度概念化的,卻又完全來自于對感官世界的敏銳觀察和解釋。它對原型的某些特征作了夸張變形刪減的處理卻沒有完全脫離視覺所能接受的范圍,似乎一只活生生的老虎就在眼前,這種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二者不可割裂。
(二)神秘的轉換——正負形
格式塔心理學家把重點放在整體上,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承認分離性。事實上格式塔也可以是指一個分離的整體,也就是說從背景中分離出來的一種明顯的實體。他們是用“圖形與背景”這個概念來表述的。他們認為一個人的知覺場始終被分成圖形與背景兩部分。“圖形”是突出的實體,是我們知覺到的事物;“背景”則是襯托圖形的東西。人們在觀看某一圖形時,總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圖形的。也就是說,當人們連續不斷的掃視環境中的刺激物時,種種不同的客體一會兒是圖形,一會兒又成了背景。
剪紙造型藝術中,圖形與背景是同時存在,它如同天地,是對立而統一的。它們互相貫通、互相滲透,各自朝著相反的方向轉化。中國傳統剪紙藝術正是運用圖和底去表現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正負陰陽也就成為中國傳統剪紙最基本的手段。大面積的紅色為圖,剩余的白色空間為底,二者的構成形式惟妙惟肖非常和諧,紅色的圖使得白色的底婉轉的靈活自如,而白色的底又襯托著紅色,使得紅色輪廓鮮明,栩栩如生富有動感。圖底相互交映,互為襯托,缺一不可。尤其是轉角處的形態,通過白色的底使之格外突出,節奏感極強,有的鏗鏘有力,有的卻柔情似水。
二、總結
格式塔心理學的原理不僅適用于視知覺,也被推及至心理學領域,但這一學派最成熟以及最為人們所熟悉的理論,則是它所歸納的圖形知覺的完形原理,這些理論及其研究成果在剪紙藝術中都得到了運用。
剪紙圖形的形態設計是用盡可能概括的、簡練的、完整的圖形向受眾傳達盡可能豐富和準確的信息。這種信息的傳遞是否能為受眾所接受,則有賴于這種圖形符號的設計是否與人的信息接受能力相匹配。因此,作為剪紙藝人,若能了解人的視知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更好地利用格式塔原理中提出的知覺組織原則,就能使設計的圖形更好地與人的認知規律相匹配,也只有這樣設計出來的圖形才能讓人過目不忘,經久不衰。
參考文獻:
[1]魯道夫·阿恩海姆.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M].滕守堯譯.四川人民出版社.
[2][美]庫爾特·考夫卡著.李維譯.格式塔心理學原理,2010-12-01.
【格式塔心理學論文】相關文章:
格式塔心理學對中小學音樂綜合課的啟示論文03-02
心理學報論文格式03-27
管理心理學的論文格式03-19
心理學論文參考文獻格式03-23
心理學畢業論文格式03-26
論文的寫作格式11-20
論文提綱 格式11-17
論文標題格式12-02
論文格式03-17
論文提綱格式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