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流轉對農民養老保障行為影響的調查研究
論文關鍵詞:農村土地;流轉;保障困境;農民養老
論文摘要:農村土地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資料,其生產功能的實現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農民的生活水平。同時,農村土地也長時期扮演著保障角色,為農民提供相關生活與養老保障。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農村土地市場的發育,農村土地承擔的養老保障功能日益受到沖擊。該文通過時土地流轉行為較為普遍的江蘇省句容市進行實地調研,揭示了農村土地養老保障困境的存在。調查結果顯示,在非農收入占總收入比率高的地區,農村土地養老保障功能弱化,但農村土地流轉對農民養老行為的影響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結合調查研究,提出通過完善養老保障制度、保障農民權益、創新土地流轉方式、擴大農民就業市場等4種途徑來促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障的發展。
1、農村土地“保障困境”分析
從理論上看,農村土地“保障困境”主要是指農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現實和農民對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賴”的矛盾。溫鐵軍在其文中強調:“中國農村的耕地不僅具有雙重功能,而且越來越多地轉變為以承擔農民的生存保障功能為主”?梢钥闯鑫覈r村土地扮演著保障功能的角色。這種保障的功能主要建立在農業生產功能的基礎之上。趙海林通過對我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設計的分析也指出“家庭聯產承包制度突破了集體所有制,農民獲得了土地的有限使用權,但并沒有改變土地集體所有的現狀。相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土地這一重要的生產資料的經營、轉讓及收益權賦予農民,從而為土地保障功能的實現莫定了基礎”。我國農村土地的產權制度的設計決定了其保障功能。但是這種保障功能設計的愿景由于社會的變遷而受到沖擊,這就是農村土地“保障困境”的出現。農民往往將承包土地當作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但這道防線對于農民的保障功能是有限的。正如劉書鶴在其文中闡述的農民將由于勞動能力下降以及土地的收益的減少而使得這種保障無法有效實現。
通過對調查數據分析,農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主要體現在農民從業特征和農戶的收入結構變化等方面:
(1)農業對于農民從業的主體性地位發生改變。農民從事農業主要就是指通過土地生產來獲得收入的途徑。調查數據顯示,分析戶主從事的工作類型來看,犯戶的戶主從事的主要工作是務農,占調查樣本的30.2%,低于以打工為業的戶主數量。38戶戶主的次要工作是務農,占調查總體的39%。從事農業為次要工作的戶主超過了從事農業為主要工作的戶主數量,農業在農村的主體性地位已經發生了改變。
(2)農民收入結構發生變化,農業收入的絕對數降低,占總收入的相對比例也降低。以戶為對象,2009年每戶的農業收入平均為4214. 2元,2008年平均為5059. 59元,2007年為5307元。2009年每戶平均農業收入與2008年相比下降了 16. 7 % , 2008年與2007年相比下降了4. 6%;農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下降,而2009年的農民總收入與2008年相比呈現增長的趨勢,可見農業收入占總收入比例的下降,非農業收入的增加。通過對106戶農民2009年收入結構調查數據的分析,非農業收入占總收人的比重遠遠超過了農業收入,平均為84%,是農業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均值的5. 2倍。
農業對于農民從業的主體性地位發生改變及農民農業收入下降的趨勢,表明了農村土地的生產功能弱化的現實,但是這種現實并不能斷定農村土地保障功能的喪失。農民對其土地的保有量及其變化就充分顯示了農村土地仍然具有保障功能,顯示了農民對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賴”。農民保留口糧田地的行為就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在長期有非農業工作的前提之下,村民流轉土地的意愿明顯高于沒有穩定非農工作時的意愿。前者愿意流轉出土地的比重平均為70%,而后者為40%。同時從這些數據分析中也可以看出,非農就業的穩定性將有利于促進農村的土地流轉,土地依然承擔著農民的就業保障和其他的保障功能。
2、土地流轉對農民養老保障的影響
2. 1土地流轉對土地保障功能的影響通過土地流轉可以將土地資產轉化成為土地資本。從土地流轉的收入對農民收入的影響來分析,土地流轉收入占農業收入的比重為14. 59%,占總收入的比重為0. 65 % 0 2008年土地流轉的收入平均數(以戶為計量單位)較2007年上漲了66. 4元,上漲率為13. 06% , 2009年土地流轉收入與2008年基本持平。但是由于土地流轉收入占農業收入比重低,土地流轉收入不能對農業收入產生較大變化,從而對土地養老保障功能產生較大影響。在非農就業收入高的地區,農村土地流轉對土地養老保障功能的直接影響水平更低。相反,非農就業對農民總收入的增長影響較大,非農就業對農民養老保障行為的影響更明顯。農村土地流轉對農民養老保障行為的影響的另一個層面,就是通過土地流轉,轉移農村勞動力,促進非農就業方面顯示出來,但是在土地約束勞動力的機制已經不明顯的情況下,這種影響也不太明顯。
2. 2土地流轉對農民養老保障行為的影響農村土地流轉對農民的養老保障行為影響保持在較低水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從調查的數據(見表1)可以看出,參與流轉土地的42戶農戶,其中有15戶(占調查參與土地流轉農戶的33 %)擔心土地流轉會影響到養老。9戶農戶主認為土地重要,其他的則認為土地升值流轉后則體現不出來或認為勞動能力下降等原因。67%的農戶則認為不會影響到其養老水平。持這種觀點的理由:一是土地到期后使用權依然歸自己(持此看法有7戶,占16. 6% );二是土地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不高,(持此看法有18戶,占42. 8 % );三是通過流轉后獲得租金(持此看法有3戶,占7. 1 %);四是認為可以通過養老保險和子女贍養來實現養老(持此看法有6戶,占14. 28%),與土地流轉的關系不大。
(2)從土地流轉戶與非土地流轉戶家庭的參保率(此處的家庭參保率二實際參保人數/應保人數x 100%)比較分析來看,土地流轉戶42戶的參保率與非土地流轉戶64戶的家庭參保率在統計上沒有顯著的差異。利用STATA軟件,做兩樣本的參保率均值t檢驗。我們將土地流轉與否變量表示為traps,土地流轉戶該變量取值為1,非流轉戶為0;家庭參保率變量表示為join。
從表2可以得出,土地流轉戶與非流轉戶的家庭參保率差異并不明顯,標準差也較小。由于流轉戶與非流轉戶在參保率取值上的分布的方差并不相同,因而采用添加unequal選項的均值t檢驗。過程與結果如下:
以上結果顯示,土地流轉戶與土地非流轉戶的家庭參保率均值沒有顯著差異。因而在目前土地流轉發展的水平上,土地流轉對農民的養老保障行為的影響并不突出。
(3)在研究中“假設租金上漲”,有25%的被調查村民愿意增加參保人數或繳費額,有50%的農戶則認為,其不會增加參保人數或繳費額,還有25%左右的農戶則認為,這兩者之間不存在直接的聯系。農村的土地流轉與農民參保行為之間的關系并不顯著。
(4)從養老保障的支出來看,土地流轉的所得小于參保支出。89戶家庭的土地流轉所得均小于參保支出,占調查總戶數的83. 9%。由此可推斷,大多數農戶的土地流轉收入無法支撐參保支出。同時由統計表可以計算出土地流轉收入占參保支出的比重為25. 8%,無法維持一戶家庭的參保支出。所以可以推斷土地流轉對農民社會養老保障行為的影響很小。
3、農民養老意識和認可的養老方式的變遷
3.1農民的養老意識已發生改變農民的養老意識則主要是指農民選擇養老方式的觀念。我國農民傳統的養老意識傾向于家庭養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民的養老意識也發生了變化。通過對訪談數據的分析,農民的養老意識已有兩個方面的轉變:(1)被動性的養老觀念向主動性的養老觀念轉變。從對參保戶的調查中可以了解到,84戶被調查農戶中,有79. 2%的農戶認為參加養老保險“可以減輕兒女的負擔,老有所養”,與傳統的“養兒防老”的意識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從傳統意義上的對人的依賴向對社會投資來達到養老的轉變,開始了由家庭式的養老意識向社會化的養老意識過度。(2)靜態的養老觀念向動態的養老觀念轉變。農民的養老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土地,社會化的養老途徑增加了農民養老的可靠性。有15戶(占回答此問題戶數的30%)表示適當條件下可全部流轉,不留存土地,因為他們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勞動能力會減弱。
3. 2農民認可的養老方式更加傾向于養老保險在對“農戶認為最可行的養老方式”的調查中,有70. 75%的被調查農戶認為自己以后的養老方式是依靠養老保險養老,而傳統的“土地+家庭(兒女養老)”的養老方式只占18. 87%。農民在養老方式上的選擇更加傾向于通過養老保險的途徑來實現養老保障(見表5)。
4、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在農村的運行狀況
從句容市三村的調查結果來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在三村的試點時間短(2008年試點),發展較快,截止2009年底參保率達到27.5 %。通過調查發現新農保在句容市三村的運行主要存在以下3個方面的不足:
4.1農民對于農村養老保險政策認識不足,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現在不清楚養老金水平的戶數占調查總戶數的65 %(見表6);當問到養老金是否合理時,61. 32%的農戶都選擇了“無所謂合不合理”這一選項(見表7)。
4. 2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實際的運行中.多層次、差異化的繳費制度設計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在繳費的檔次上,只有一個檔次設計,年均繳費438元。這種硬性的繳費沒有顧及到農村人均收入的差異性。農村人均收入差距的存在,顯示了這一制度的設計不完善。一方面是由于新農保增加了農民的現實的負擔,另一方面就是繳費額度的設計,沒有設計出適合不同農民群體的繳費標準。
農民對新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認知不足和多層次、差異化的繳費制度在實踐中的缺位,這些因素都不利于推行新型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5、土地保障困境背景下的農民養老保障出路設計
農村土地保障困境的存在,一方面表明農民養老保障需要通過社會保障來加以完善,另一方面又要考慮到農村土地“保障困境”所顯示的另一種現實,即土地仍然有一定的保障功能。在“保障困境”的背景之下,結合農村養老保障發展的實際情況,可從以下4個方面來促進農民養老保障的發展和完善。
5. 1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提高農民保障水平農村土地“保障困境”的出現,呼吁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完善。農村的養老保險制度的設計也要基于這種現實考慮,這樣的制度設計才能確保其適應性。一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障的定位要明確,我國農村的養老保障水平因受到國情的影響必然是低水平的。二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設計必然要考慮到公平的要素,其受惠的普遍性、公正性應當得到重視。三是要加強宣傳,提高農民對新農保這一制度的科學認知水平,提高村民參保的積極性。四是作為農村養老保障制度重要組成部分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設計應當考慮農村人均收入的差異性的存在,多層次繳費的保障制度設計有利于確保不同收入群體支付保障支出的可行性。五是由于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在農村的長期性缺位,農民的年齡結構也處于不同的層次,設計時應當注重靈活性。六是由于農村土地保障困境顯示,農民通過保留口糧地來實現保障的客觀存在,有其自身的意義?梢钥紤]將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設計成為農民養老保障的一個補充,多元化的養老保障是提高農民養老保障水平的必然選擇。
5. 2保障農民的土地合法權益,保證農民選擇的自主性一方面要嚴格依法進行土地流轉,充分尊重農民的自全陛,規范土地流轉市場。土地流轉只有在尊重農民的自主性和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才能保障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化發展。行政干預、集體流轉這些流轉途徑的存在,可能出現對群眾自主性的踐踏,因而要確保農民在土地流轉中的有效參與。另一方面要結合農民生活生產的實際情況,科學促進農村土地流轉的發展。土地“保障困境”所顯示的農民保留口糧地的行為,應當值得關注。農村土地承擔著生產和保障等多重功能,甚至還是農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簡單的以“土地換保障”的做法應當慎重從事。
5. 3通過土地流轉市場的完善和土地流轉方式的創新,提高農民的保障水平從目前來看,農村土地流轉的中介機構欠缺,流轉方式單一等,這些因素制約著農村土地流轉的有效實施,甚至導致不能有效地發揮土地的保障功能。活躍土地市場,特別是將土地信息數字化、網絡化,建立土地流轉的交易平臺,有效地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實現市場化,為農民的養老保障提供相應的物質補充。同時,還可以通過土地流轉市場,創新土地流轉方式,提高土地流轉的績效。比如農村土地合作社的建立,就可以使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在合作的基礎上提高農村土地的保障功能。
5. 4擴大農民就業市場第一,加速農民的非農就業,完善農民非農就業市場,以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強農民非農就業的穩定性。非農就業可將農民從土地上轉移出來,但要看到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艱巨性,要意識到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長期性。第二,加大農業開發和投人,發展特色農業。傳統的農業對農村勞動力的容納能力受到了土地產出的制約。農業開發可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從而改善農民的農業就業環境。同時還可以通過對農村土地尤其是荒山、荒地、地產林地等的開發,促進其流轉,并在此基礎上就近安置農村勞動力,形成以開發促流轉,以流轉促就業的新局面,從而推動濃拼寸土地流轉市場的發育,提高土地的保障水平。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農村土地流轉對農民養老保障行為影響的調查研究】相關文章:
探究農民養老保障面臨困境的原因06-06
土地流轉對農村社會保障的影響機制11-16
交易費用對農戶農地流轉行為影響11-14
論土地流轉對農村社會保障的影響機制分析11-20
論文提綱交易費用對農戶農地流轉行為的影響11-19
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養老保障的影響11-21
論述農民經營行為12-05
家庭養老在當前農村養老保障中的地位11-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