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科技圖書編輯加工中的問題分析

        時間:2020-09-14 17:22:28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科技圖書編輯加工中的問題分析

          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學科專業不斷分化,各學科的專業術語不盡相同,因此對科技圖書編輯的要求就比較高。在科技圖書中,編輯要正確使用規范漢字。科技圖書的語言不需要夸張浮華,描述要清晰、簡潔,表達要合理,詞句要具有嚴謹性和邏輯性,要經得起推敲。

        科技圖書編輯加工中的問題分析

          摘要:科技圖書承擔著記錄并傳播人類科技文明的使命,編輯則是書稿質量的責任人,直接承擔著把關圖書質量的重要責任。通過多年來對科技書稿的編輯加工,總結了科技書稿加工中在語言表達方式、專業術語和專有名詞、單位和圖表應用等幾個方面的問題。科技圖書編輯只有在工作中有意識地總結和積累,才能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提高圖書質量。

          關鍵詞:科技圖書;編輯加工;專業性;規范

          作者交來的稿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如差錯、疏漏、體例不統一等不符合出版要求的問題,因此編輯必須對書稿進行認真仔細的審讀加工。科技圖書具有政治敏感性相對較低、語言表達方式不嚴謹、專業性強、加工難度大等特點,因此,除了需要逐字逐句推敲之外,還要根據專業知識進行準確加工。圖書編校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圖書的整體質量,所以,研究書稿中的出錯規律,提高編輯的加工水平,對于提高圖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科技圖書的特點

          1.1政治、宗教問題

          雖然與文學類圖書相比,科技圖書涉及政治、宗教類的問題較少,但是編輯一定要高度重視政治、宗教問題,不能因為一時疏忽而造成重大影響。例如,在介紹科技發展歷史或者發明者國別時,一定要注意時代表述是否恰當,國家或地區名是否正確,所介紹的技術是否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1.2語言文字的嚴謹性和簡潔性

          文字的表達和駕馭能力是圖書編輯的基本功。在科技圖書中,編輯要正確使用規范漢字。科技圖書的語言不需要夸張浮華,描述要清晰、簡潔,表達要合理,詞句要具有嚴謹性和邏輯性,要經得起推敲。在一些新技術類圖書中,作者或譯者對專業內容的闡述、推導都比較嚴謹,但一涉及描述性語言,就容易出現口語化嚴重和網絡詞匯應用不當的問題,以及錯字、病句及標點符號應用不當等問題。對此,編輯加工時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語句是否啰嗦,口語化是否嚴重。例如:“如果信號不對或執行機構有問題或TCU有毛病……”,這句話一看是能明白作者的意思的,但讀起來口語化較為嚴重,改成“如果信號不正確、執行機構有問題或者TCU有故障”,就會使語句更嚴謹一些,更符合技術類圖書的定位。

          2)是否使用了不適于圖書出版的網絡熱詞。

          3)句子成分是否完整,前后是否有邏輯性。編輯審讀句子時,除了審查句子的主謂賓之外,一定要注意前后句子的關系,尤其是并列關系、因果關系、遞進關系等是否應用準確。

          4)詞與詞的搭配要合理。例如:“隨著焙燒溫度的升高,材料的首次放電比容量先升高后減小”。在這里,“減小”一詞要改成“降低”,才算搭配合理;再舉一個容易疏忽的例子:說到汽車發動機輸出轉矩時,“增強轉矩”就搭配不合理了,應改為“增大轉矩”。這些似對非對的搭配,如果平時不注意積累,編輯很容易疏忽。

          5)注意“的、地、得”的用法。

          6)形近字、同音字的錯誤使用。例如,“準入制度”寫成了“淮入制度”,“雪佛蘭轎車”寫成了“雪弗來轎車”,“法拉第”和“法拉利”混淆使用等,如果編輯不熟悉這些名詞或者疏忽,就很容易遺漏這些錯誤。因此,編輯一定要逐字逐句審讀,認真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尊重因果關系,注意用詞準確性,在加工中遇到稍有不明白之處就要查尋工具書和相關資料,將知識點分門別類地記錄在筆記本上,日積月累,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避免出現分不出對錯或者改錯的情況。

          1.3專業性

          專業性強是科技圖書最為突出的特點。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學科專業不斷分化,各學科的專業術語不盡相同,因此對科技圖書編輯的要求就比較高。首先,科技圖書編輯一定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一定要貫徹最新國家標準,以確保書稿中采用的是現行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例如,以前說發動機有一種特殊燃燒現象為“爆震”,但是根據GB/T4782—2005《道路車輛操縱件、指示器及信號裝置詞匯》,“爆震”一詞應改為“爆燃”;另外“油門踏板”“節氣門踏板”等名詞也不再符合標準,應改為“加速踏板”。再如,根據GB/T4780—2000《汽車車身術語》,“雨刷”“雨刮器”應改為“刮水器”……因此,編輯在平時工作中應該積累熟記,遇到了不規范的名詞才能夠很快識別出來。另外,在科技圖書出現標準應用時,編輯還應檢查引用標準是否正確,標準號與標準名稱是否相符,標準年份是否正確。其次,編輯應注意科技圖書中的名詞術語應全書統一。

          例如,在一本關于空調系統的科技圖書中,在同一頁前后3個自然段內,既出現了“冷媒”,也出現了“制冷劑”。其實這兩個名詞在空調中是指同一物質,現已統一稱為“制冷劑”。這樣明顯的不統一問題,說明編輯有漏改,或者不懂其意,沒有改動作者原來失誤的地方。因此,編輯要不斷地學習掌握專業術語,不僅是本專業的,也要學習其他各個專業領域,要把嚴謹的科學態度貫穿于圖書的加工過程中。最后,編輯要仔細審讀科技圖書中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表述,不能有錯誤、不當或者引起歧義的語句,也不能有過時和已淘汰的知識內容,以免誤導讀者。有些內容還涉及知識產權的問題,要多和作者溝通,謹慎處理。

          1.4公式、符號、單位、圖表的規范性

          科技書稿,尤其是涉及理論知識的技術類書稿,往往會涉及大量的推導公式、符號、單位,是編輯加工工作中的一大難點。這類稿件公式表達形式復雜,符號種類繁多,單位換算多變,加工時,除了考驗編輯的專業素質,還考驗其學科專業素質和推導能力。編輯從加工開始就要明確各種外文字母、下角標所表示的含義及其正斜體,尤其要注意物理量在文中的表述和公式、圖表一致。有疑問時,應與作者及時溝通,不要自己強行定義或者區分。加工時,還應注意書稿中的計算是否正確。對公式要仔細核對,對計算結果要認真核算,避免計算錯誤和公式中的代入錯誤。在科技書稿中,當單位之前有具體數值時,應采用法定計量單位,不是法定計量單位時,應進行換算或者加注進行說明。

          編輯加工時應對計量單位保持較高的敏感度,一旦遇到不合規范或者不合理的.單位要及時處理,對于不熟悉的計量單位要及時查詢,否則很容易鬧出笑話。例如,在一本汽車類書稿中,作者通過試驗圖和公式推導出“在一檔,車輛加速度約為14km/s2”的結論。這句話,從語法來看毫無錯誤,但是從專業知識來看,單位一定是錯誤的,因為這比火箭的加速度和第三宇宙加速度都快太多。最后,要說一下科技圖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圖表。近年來,為了使說明更直觀、更簡潔、更清晰,減少文字敘述,科技圖書作者應用各種仿真和繪圖軟件繪制了大量圖表。編輯一定要仔細對圖表各項目進行編輯加工,使圖表更為合理、易讀。檢查圖表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應保證圖稿清晰。插圖中的每條線、每個字符要清楚,準確,線條圖的畫法、尺寸和符號的標注,要符合最新國家標準的規定。對于一些無法重新描繪的圖,如軟件類截屏圖、照片圖,一定要符合像素要求。

          2)應保證圖文一致。圖稿中出現的名詞術語、量和單位應和文中統一,符合標準。

          3)圖題、圖注、坐標數值及其單位等項目要齊全,標值密度要合適。表頭及表中各欄設置要清晰合理,單位要準確。

          4)如果作者提供了彩色圖片而該書又準備單色印刷,則需要將彩色圖表轉成單色,這時編輯一定要注意線條、色塊之間的區分,防止出現無法區別的情況。

          2書稿整體信息

          把關科技書稿中,整體結構安排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編輯從整理目錄開始就要深入其中,檢查書稿是否有系統性、可讀性,它是否說清楚了某一領域的問題,是否解決了問題,是否說明白了該項研究的作用和意義,這都是科技圖書的核心內容,也是其出版價值所在。即使全書總體構架好,編輯也要注意其中一些非專業內容的質量,比如正文、輔文及圖表內容的一致性。所以,在編輯加工過程中,要特別重視文前頁和附錄、后記等內容,使其表達統一,前后呼應,還應檢查書眉與正文是否一致,圖表與對應正文距離是否合適,圖表名是否與正文一致等。

          3結論

          編輯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專業知識比在學校所學的要更廣泛,更深入,因此編輯應活到老,學到老,不斷補充、完善自己的學科知識,只有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編輯技巧,才能判斷科技書稿的先進性、正確性和實用性,才能判斷該書是否具有出版價值,才能提升書稿的質量,完成科技成果的再創造過程。

          參考文獻

          [1]李馨馨,張寶珠,管娜.淺談科技圖書的編輯加工[J].職業,2013(30):154.

          [2]徐銀河.科技圖書編輯加工中的幾點問題探討[J].科技傳播,2014(16).

          [3]寧小彤.科技書稿錯漏舉隅[J].科技與出版,2010(11):36-38.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科技圖書編輯加工中的問題分析】相關文章:

        1.企業管理中的客戶流失問題分析

        2.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問題

        3.網絡營銷中客戶流失問題分析

        4.分析土建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建筑工程給排水設計中的問題研究分析

        6.農村青年業緣關系中的問題和策略分析論文

        7.文獻綜述存在的問題分析

        8.工商管理專業中公共關系教學問題分析

        9.建筑工程檔案資料管理中的問題與措施分析論文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专区 | 日本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 亚洲日本乱码字幕综合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玖玖爱精品视频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綫无碼 |

            科技圖書編輯加工中的問題分析

              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學科專業不斷分化,各學科的專業術語不盡相同,因此對科技圖書編輯的要求就比較高。在科技圖書中,編輯要正確使用規范漢字。科技圖書的語言不需要夸張浮華,描述要清晰、簡潔,表達要合理,詞句要具有嚴謹性和邏輯性,要經得起推敲。

            科技圖書編輯加工中的問題分析

              摘要:科技圖書承擔著記錄并傳播人類科技文明的使命,編輯則是書稿質量的責任人,直接承擔著把關圖書質量的重要責任。通過多年來對科技書稿的編輯加工,總結了科技書稿加工中在語言表達方式、專業術語和專有名詞、單位和圖表應用等幾個方面的問題。科技圖書編輯只有在工作中有意識地總結和積累,才能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提高圖書質量。

              關鍵詞:科技圖書;編輯加工;專業性;規范

              作者交來的稿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如差錯、疏漏、體例不統一等不符合出版要求的問題,因此編輯必須對書稿進行認真仔細的審讀加工。科技圖書具有政治敏感性相對較低、語言表達方式不嚴謹、專業性強、加工難度大等特點,因此,除了需要逐字逐句推敲之外,還要根據專業知識進行準確加工。圖書編校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圖書的整體質量,所以,研究書稿中的出錯規律,提高編輯的加工水平,對于提高圖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科技圖書的特點

              1.1政治、宗教問題

              雖然與文學類圖書相比,科技圖書涉及政治、宗教類的問題較少,但是編輯一定要高度重視政治、宗教問題,不能因為一時疏忽而造成重大影響。例如,在介紹科技發展歷史或者發明者國別時,一定要注意時代表述是否恰當,國家或地區名是否正確,所介紹的技術是否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1.2語言文字的嚴謹性和簡潔性

              文字的表達和駕馭能力是圖書編輯的基本功。在科技圖書中,編輯要正確使用規范漢字。科技圖書的語言不需要夸張浮華,描述要清晰、簡潔,表達要合理,詞句要具有嚴謹性和邏輯性,要經得起推敲。在一些新技術類圖書中,作者或譯者對專業內容的闡述、推導都比較嚴謹,但一涉及描述性語言,就容易出現口語化嚴重和網絡詞匯應用不當的問題,以及錯字、病句及標點符號應用不當等問題。對此,編輯加工時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語句是否啰嗦,口語化是否嚴重。例如:“如果信號不對或執行機構有問題或TCU有毛病……”,這句話一看是能明白作者的意思的,但讀起來口語化較為嚴重,改成“如果信號不正確、執行機構有問題或者TCU有故障”,就會使語句更嚴謹一些,更符合技術類圖書的定位。

              2)是否使用了不適于圖書出版的網絡熱詞。

              3)句子成分是否完整,前后是否有邏輯性。編輯審讀句子時,除了審查句子的主謂賓之外,一定要注意前后句子的關系,尤其是并列關系、因果關系、遞進關系等是否應用準確。

              4)詞與詞的搭配要合理。例如:“隨著焙燒溫度的升高,材料的首次放電比容量先升高后減小”。在這里,“減小”一詞要改成“降低”,才算搭配合理;再舉一個容易疏忽的例子:說到汽車發動機輸出轉矩時,“增強轉矩”就搭配不合理了,應改為“增大轉矩”。這些似對非對的搭配,如果平時不注意積累,編輯很容易疏忽。

              5)注意“的、地、得”的用法。

              6)形近字、同音字的錯誤使用。例如,“準入制度”寫成了“淮入制度”,“雪佛蘭轎車”寫成了“雪弗來轎車”,“法拉第”和“法拉利”混淆使用等,如果編輯不熟悉這些名詞或者疏忽,就很容易遺漏這些錯誤。因此,編輯一定要逐字逐句審讀,認真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尊重因果關系,注意用詞準確性,在加工中遇到稍有不明白之處就要查尋工具書和相關資料,將知識點分門別類地記錄在筆記本上,日積月累,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避免出現分不出對錯或者改錯的情況。

              1.3專業性

              專業性強是科技圖書最為突出的特點。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學科專業不斷分化,各學科的專業術語不盡相同,因此對科技圖書編輯的要求就比較高。首先,科技圖書編輯一定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一定要貫徹最新國家標準,以確保書稿中采用的是現行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例如,以前說發動機有一種特殊燃燒現象為“爆震”,但是根據GB/T4782—2005《道路車輛操縱件、指示器及信號裝置詞匯》,“爆震”一詞應改為“爆燃”;另外“油門踏板”“節氣門踏板”等名詞也不再符合標準,應改為“加速踏板”。再如,根據GB/T4780—2000《汽車車身術語》,“雨刷”“雨刮器”應改為“刮水器”……因此,編輯在平時工作中應該積累熟記,遇到了不規范的名詞才能夠很快識別出來。另外,在科技圖書出現標準應用時,編輯還應檢查引用標準是否正確,標準號與標準名稱是否相符,標準年份是否正確。其次,編輯應注意科技圖書中的名詞術語應全書統一。

              例如,在一本關于空調系統的科技圖書中,在同一頁前后3個自然段內,既出現了“冷媒”,也出現了“制冷劑”。其實這兩個名詞在空調中是指同一物質,現已統一稱為“制冷劑”。這樣明顯的不統一問題,說明編輯有漏改,或者不懂其意,沒有改動作者原來失誤的地方。因此,編輯要不斷地學習掌握專業術語,不僅是本專業的,也要學習其他各個專業領域,要把嚴謹的科學態度貫穿于圖書的加工過程中。最后,編輯要仔細審讀科技圖書中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表述,不能有錯誤、不當或者引起歧義的語句,也不能有過時和已淘汰的知識內容,以免誤導讀者。有些內容還涉及知識產權的問題,要多和作者溝通,謹慎處理。

              1.4公式、符號、單位、圖表的規范性

              科技書稿,尤其是涉及理論知識的技術類書稿,往往會涉及大量的推導公式、符號、單位,是編輯加工工作中的一大難點。這類稿件公式表達形式復雜,符號種類繁多,單位換算多變,加工時,除了考驗編輯的專業素質,還考驗其學科專業素質和推導能力。編輯從加工開始就要明確各種外文字母、下角標所表示的含義及其正斜體,尤其要注意物理量在文中的表述和公式、圖表一致。有疑問時,應與作者及時溝通,不要自己強行定義或者區分。加工時,還應注意書稿中的計算是否正確。對公式要仔細核對,對計算結果要認真核算,避免計算錯誤和公式中的代入錯誤。在科技書稿中,當單位之前有具體數值時,應采用法定計量單位,不是法定計量單位時,應進行換算或者加注進行說明。

              編輯加工時應對計量單位保持較高的敏感度,一旦遇到不合規范或者不合理的.單位要及時處理,對于不熟悉的計量單位要及時查詢,否則很容易鬧出笑話。例如,在一本汽車類書稿中,作者通過試驗圖和公式推導出“在一檔,車輛加速度約為14km/s2”的結論。這句話,從語法來看毫無錯誤,但是從專業知識來看,單位一定是錯誤的,因為這比火箭的加速度和第三宇宙加速度都快太多。最后,要說一下科技圖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圖表。近年來,為了使說明更直觀、更簡潔、更清晰,減少文字敘述,科技圖書作者應用各種仿真和繪圖軟件繪制了大量圖表。編輯一定要仔細對圖表各項目進行編輯加工,使圖表更為合理、易讀。檢查圖表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應保證圖稿清晰。插圖中的每條線、每個字符要清楚,準確,線條圖的畫法、尺寸和符號的標注,要符合最新國家標準的規定。對于一些無法重新描繪的圖,如軟件類截屏圖、照片圖,一定要符合像素要求。

              2)應保證圖文一致。圖稿中出現的名詞術語、量和單位應和文中統一,符合標準。

              3)圖題、圖注、坐標數值及其單位等項目要齊全,標值密度要合適。表頭及表中各欄設置要清晰合理,單位要準確。

              4)如果作者提供了彩色圖片而該書又準備單色印刷,則需要將彩色圖表轉成單色,這時編輯一定要注意線條、色塊之間的區分,防止出現無法區別的情況。

              2書稿整體信息

              把關科技書稿中,整體結構安排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編輯從整理目錄開始就要深入其中,檢查書稿是否有系統性、可讀性,它是否說清楚了某一領域的問題,是否解決了問題,是否說明白了該項研究的作用和意義,這都是科技圖書的核心內容,也是其出版價值所在。即使全書總體構架好,編輯也要注意其中一些非專業內容的質量,比如正文、輔文及圖表內容的一致性。所以,在編輯加工過程中,要特別重視文前頁和附錄、后記等內容,使其表達統一,前后呼應,還應檢查書眉與正文是否一致,圖表與對應正文距離是否合適,圖表名是否與正文一致等。

              3結論

              編輯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專業知識比在學校所學的要更廣泛,更深入,因此編輯應活到老,學到老,不斷補充、完善自己的學科知識,只有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編輯技巧,才能判斷科技書稿的先進性、正確性和實用性,才能判斷該書是否具有出版價值,才能提升書稿的質量,完成科技成果的再創造過程。

              參考文獻

              [1]李馨馨,張寶珠,管娜.淺談科技圖書的編輯加工[J].職業,2013(30):154.

              [2]徐銀河.科技圖書編輯加工中的幾點問題探討[J].科技傳播,2014(16).

              [3]寧小彤.科技書稿錯漏舉隅[J].科技與出版,2010(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