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言變遷對文學形式影響分析
語言作為人類社會的記錄和表達工具,它會隨著人類社會實踐變化而不斷變遷,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規律,它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以下是yjbys小編為您整理的語言變遷對文學形式影響分析,希望能提供幫助。
文學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對于提升人類生活的認知、感受和改造具有重要意義。文學本身又是語言的藝術運用,其形式與語言的變遷和形成有著緊密關系。現代文學尤其注重語言的運用,在現代文學的發展過程中,由于語言變遷所帶來的革新和創造為文學形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照和研究的基礎資料。近代以來,中國社會自身止步不前,內憂外患嚴重,在圖存求發展的探索中,人們認為文言文對人們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等造成了嚴重制約,從而制約了科學與民主在中國的產生和發展。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以廢除文言文運用為典型內容的新文化運動在五四運動后席卷全國。在此之后,社會各個層面的主流語言不再是文言文,而代之以更加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文學語言也相應地發生變遷,白話文成為此后現代文學創作的語言范式。接下來,本文將從中國現代文學的視角來研究文學語言變遷對文學形式的影響。希望能夠對現代語言現象、文學現象進行更加清晰的了解,從而對豐富語言以及創新文學有所貢獻。
一、白話文運動改變現代文學形式的審美高度
現代文學(本文所指的現代文學除特別說明外,都是指中國現代文學)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白話文運動。所謂的白話文運動是指廢除文言文在生活、生產以及文學活動中的運用,代之以通俗易懂的白話文的文化運動,其標志性事件是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從今天的角度審視白話文運動,不難發現,白話文可以幫助閱讀者尤其是文字水平普通的閱讀者讀懂文學創作者的思想,原本文言文所造就的文化障礙被清除,從而進一步地改變了文學的審美角度。一方面,文學作品以更加清晰易懂的形勢呈現,使得普通讀者都得以明白。
相比文言文的晦澀審美,現代文學能夠將文學作品向更廣大的人群普及。另一方面,文學作品的精準表達也是現代文學在白話文運動后所呈現出的顯著特征。文言文力求縮短文字,因而表達通常是模糊而不精確的,這與科學精神嚴重沖突,因而成了新文化運動中的重要批評點。現代文學的精確性提升改變了創作者和讀者的思維,其審美不再是“模糊的玄妙”,而是“準確的美妙”。
二、文學語言變遷催生更加豐富的新文學形式
文學語言變遷與文學形式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前者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某一種文學形式產生的可能性以及發展的前景。如果文學語言變遷與文學形式一致,會對文學的規約和形式產生正面的促進作用;如果文學語言變遷與某一文學形式的內在要求出現沖突,那么就會阻礙該種文學形式的發展和存在。從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歷程來看,文學語言變遷事實上催生了諸多新文學形式的產生,并決定了這些文學形式的基本格局。
(一)催生了現代詩的產生和發展
在白話文替代了文言文以后,現代詩歌在發展方面呈現出鮮明的散文化特征,這種形式的文學是該文化變遷的必然結果。在新文化運動后的一段時間內,對現代詩的質疑很多,這是因為現代詩相比較于古詩而言,在押韻、形式方面存在十分突出的差異,以至于當時的一些讀者和文人認為這“不是詩”。隨著白話文的進一步普及,加之現代詩自身在形式上的變化,其韻腳越來越符合創作者情感的表達,也便于閱讀者感知。
(二)催生了雜文的產生和發展
雜文是現代文學諸多形式中的重要類型,它幾乎成為了現代文學的標志。而這一文學形式的產生直接得益于白話文運動。文言文對文字的運用有很多要求,白話文運用起來則自由得多,不但破除了文言文的格式要求,甚至不需要聲韻的要求,因而適合對社會、經濟、科學等領域的事務進行描述和表達。從雜文的內容來看,多數都是作者理性思考的表達,其說理特征十分明顯,語言的精確性較高,因而成為現代文學新標準的典型:真、善、美。為了論證某一觀點,雜文的語言形式要顯著強于文言文,而且相比較于詩歌等文學形式而言也具有顯著優越性。
(三)極大促進了小說的發展
隨著白話文的推廣,小說成為現代文學的重要部分得到繁榮發展,其創作和發表數量、讀者數量都呈現跳躍性提升。白話文完全自由地符合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對語言的要求。文學大家胡適就認為,曹雪芹、施耐庵等人如果不是運用白話文,就幾乎不可能創造出偉大的小說經典作品。
事實上,正是白話文將小說從邊緣推向了現代文學的中心。白話文之所以具有這樣的能量,是由于這是普通平民所使用的真實語言,由它所創作的作品通俗易懂,這恰好符合現代文學“啟迪民智”的社會追求,因而廣大文學人將其充分運用起來,進行大量的文學創作,在客觀上推動了小說的發展。因此,可以說,離開了白話文的普及,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就可能仍然是“小眾”的,它不可能得到推廣、發展和繁榮。
(四)推動了敘事文學形式的豐富化
敘事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受文言文這種主流文學語言的限制,敘事文學的數量和廣度一直有限。以戲劇為例,它是敘事文學的典型,然而在五四運動以前,傳統戲劇一直是小眾的,它不僅不能夠由普通人創作,甚至其自身的發展也受到資源和語言環境的嚴格制約。白話文運動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態,傳統戲劇的語言表達受到的規制被破除,推動了戲劇的發展,從而出現了話劇這種新的、普通人能夠理解、學習和掌握的戲劇形式,規定了現代戲劇的語言范式,從而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現代戲劇的內涵。
魯迅認為現代戲劇的發展離不開白話文,這是因為白話文具有“想象、感情、體性”的特點,這符合現代戲劇對語言的需求,使得創作者、表演者能夠直接地表達情感和動作,同時又得以進行鋪陳表達,從而使得觀眾能夠直接感知戲劇的美。另外,白話文能夠對生活中的聲音、腔調、形態等進行模仿,從而能夠將其傳神地呈現給觀眾,并提升戲劇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而這正是文言文所欠缺的功能。通過對現代文學進行研究,不難發現,白話文的普及使得敘事文學能夠更好地進行諷刺、幽默、寫意、寫實以及戲劇性表達。離開了白話文,敘事文學便會枯燥得多,并會制約現代敘事文學成為普通大眾能夠直接創作的文學形式,從而減少大眾參與社會活動的途徑。
三、文學語言變遷與現代文學形式的相互影響
文學語言的變遷對現代文學形式的產生、豐富和發展起到了極大作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文學語言對文學形式的影響并非單向的,后者也對前者產生了影響。也就是說,文學語言與文學形式之間是互動的,二者各自對對方產生著影響。當文學語言出現變遷時,文學形式不是對其進行機械地適應,相反,如果文學語言阻礙了文學形式的豐富和發展,那么就會推動文學語言在某一文學領域出現相應變化。
這就是文學語言與現代文學形式的互動,這種互動自五四運動以來一直在進行,從未間斷過。這種現象不僅在中國現代文學中存在,在西方文學中同樣存在。認識到這種現象的普遍性,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進行文學研究。在五四運動初期,出于對國家存亡的擔憂,大力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這種功利主義使得現代文學形式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跳躍性,它既不像中國古典文學那樣文學語言與文學形式按照一貫的方式自然演變,也不像西方文學那樣由成熟的語言升華并演化出文學美感。相反,中國現代文學語言的變化嚴重沖擊甚至是推翻了原來的文學形式,使得新的文學形式要不斷探索白話文的特性、使用方式,這個過程既使得文學形式得到豐富和成熟,也推動了白話文的普及和成熟。
四、結語
語言作為人類社會的記錄和表達工具,它會隨著人類社會實踐變化而不斷變遷,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規律,它無時無刻不在進行。這種變遷會對人類社會本身產生反向作用,從而形成語言與人類活動的互動。這種現象在現代文學領域同樣存在。文學語言的變遷對現代文學形式施加了多種影響,塑造了現代文學的基本面貌,并會繼續對現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作用。不同的文學語言孕育了不同的文學形式,而各種不同的文學形式又會反過來對滋生它的語言土壤產生推動作用,因此,在研究文學史的過程中,不能僅僅著眼于文學的形式,還應該對承載文學的語言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對文學發展史進行全面的認知。
這種認識論在今天的中國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隨著中國整體實力的提升,軟實力的發展對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以及塑造國際形象十分重要。作為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學作品更溫和且更持久。要增強中國現代文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就需要對現代文學語言的特征和變化有清晰的認知,并針對中文這種特定的語言環境來進行更好的文學創作。只有這樣,現代文學的生命力才能夠越來越強,且反過來培育更加肥沃而成熟的文學語言。
【語言變遷對文學形式影響分析】相關文章: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分析論文04-30
網絡影響教育的分析和探索08-14
博物館展示設計的藝術形式分析04-13
漢語言文學應用性與重要性分析論文04-15
環境因素對企業營銷的影響分析論文04-13
中學體育教學受多方因素影響分析08-30
高校體育教學行為影響因素分析08-02
對高校英語聽力水平影響因素的分析05-13
用戶設備對主網的影響原因分析的論文08-06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分析論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