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高等教育質量影響因素
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大學,后來歷經發展,主要是英國、德國、美國的大學的不斷轉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項職能,即培養專門人才、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下面就一起看看影響高等教育質量因素有哪些?
論文摘要:文章從高校教育體制、大學生學習目標和學習態度、初等教育狀況三個方面對高等教育的影響進行了論述,高校教育體制導致教師素質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教育利益化,教育責任感淡漠;大學生學習目標和學習態度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自控能力差,重文憑輕知識;初等教育“全能型”培養方式,以及教育資源匱乏、不均衡和“填鴨式”教學現狀對高等教育質量起到本質上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 教育質量 教育體制
目前,大學生的整體素質不高,高等教育質量也出現逐年下降趨勢,很多研究人員對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認為: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足、學校招生規模擴大、高校自身的運營機制、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不完善、對學生的教育與管理松懈等因素導致了高等教育質量下降{1}。筆者作為高等教育者,從事普通高等教育一線教學工作已經18年,從自己走過的求學之路、目前初等教育改革以及在教學中接觸到的歷屆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變化,認為以上因素不盡然,也許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更能體現其本質。
一、高校教育體制導致教師素質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
目前,一些高校教師的薪資與教學水平和質量幾乎沒有任何關系,教好教壞都一樣,用心不用心一個樣,高校沒有任何實際有效的評價和獎懲制度,教育只是一種工作,沒有了責任心,變成了良心活。大家更看重經濟了,而忽略了教育責任,“以教學帶科研”和“以科研促教學”的教學理念本來無可厚非,但需要教師準確把握教學與科研兩者之間的均衡關系,科研水平高,教學水平卻不一定高,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部分教師很難做到二者兼顧,F在高校教師都在忙于搞科研、拿項目、套經費,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還是為了名和利,科研搞得好,項目大、資金多,在高校的地位就高,因為高校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標準重點集中在學術科研上,過分強調教師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特別是在教師晉職稱、評優評先、年度考核等方面,通常將教師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放在首位,而將教學水平和能力以及教書育人的目標放到了后面{2}{3}。
只要科研搞得好,一切好處和利益都來了,人際關系廣,領導也看重,沒有人會看你教學質量和教學任務完成的怎么樣,因為他是科研能人,身上的光環太多,沒人敢質疑。而對于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卻得不到任何肯定和評價,因為教學質量沒有評價指標,也沒有獎勵制度,即便有獎勵,考核的還是項目、論文、獲獎和教材。
所有的教師都在搞科研、編書立著,還有多少精力去研究教法、去備課,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所以,一些高校的“知名人士”都不是純粹的教育者,教學質量是不可能靠他們來提高的,但他們又是高等教育一線的“明星”,大家都會向他們學習,因此十幾年下來,在一些學校教育已經變了味,高校教師的素質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教育變成了某些人“發家致富”的途徑和工具,失去了其原本的面目{4}。
十幾年前,一名青年教師要想走上講臺,必須給兩名老教師助課一年以上,經過多次試講才可以走上講臺,而且第一輪只能講授一門課程,F在青年教師已經沒有這個經歷了,剛畢業就能上講臺了,沒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怎么能提高教學水平,這樣下去教學質量也不可能提高。
二、大學生學習目標和學習態度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由于高校擴招的影響,大學生整體素質有所下降。但這不是主要的原因,大學生學習目標和學習心態的變化才是導致其素質逐年下降的根本原因。
目前,中國的教育從小學到高中,學生一直都是在學校和家長的全面監管下學習,可以說起早貪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學習了。上大學后,失去了監管,時間自由了,大學生的學習心態發生變化,認為自己的學習任務完成了,該放松、該玩了,于是天天玩電腦、玩手機、處朋友,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沒在學習上。在這種環境下,真正能抵擋住誘惑的學生太少了。大學生的這些狀態讓高等教育質量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大學生的學習目標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我國,文憑還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仍是學生走向成功的最佳“跳板”,文憑比知識更重要{1}。上大學不是為了學知識、學技能,而變成了混學歷和文憑,在課堂上用心學習聽課的同學少了,看電子小說、打游戲的多了,雖然不是絕對的,但這種現象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了,教師、學生,甚至教學督導、學校領導都默許了。這也導致一線教師對教育失去了信心,學生認真聽課的越來越少,和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越來越少,向教師問問題的也越來越少了,學生的注意力沒在課堂上,教師慢慢地也不會去認真備課,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講授技巧了。
有的學生以考研為目標,也是為了考研而學習,只學考研的科目,正常學習的課程也不學,甚至課都不上,天天去圖書館學外語和高數了。先不說這樣的學生能否考上研究生,他們的專業知識是匱乏的,專業技能也是欠缺的。這樣下去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不可能提高。
三、初等教育現狀對高等教育質量的影響
初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礎,沒有一個良好開放的初等教育,將直接影響高等教育質量。我國的初等教育就是一種“填鴨式”教育,教育改革多年也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還有越演越烈之勢。教育改革措施的制定,如果沒有從事教育一線的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參與,無法深切體會到初等教育的現狀和困惑,改革措施就可能事與愿違,雖然改革的目的和愿望是好的,但有的措施不切合實際,執行起來卻很難或者執行的效果和初衷不一致了,目前家長和學生在教育資源和教育成本上花費越來越大,就目前高考來說,如果到2017年不分文理,家長和學生將來在教育上的投資會更大,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力上,感覺現在的教育理念變成培養孩子“文理兼通”全能型學生了。
初中生現階段的學習科目已經達到10多科,總計幾十本書,幾乎不分主次,每科在中考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連會考結業的科目都占有50分以上,所以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天天補課,學生的減負也只能是形式上的,學生負擔越來越重。這種現象如果不從教育本質上來改變,將會導致教育體制越改學生越累,越改效果越差,更無法從根本上杜絕教師補課收費現象,原因是現在家長求著老師補課了,不補不行,課程太多,孩子在學校消化不了,不補就考不上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學,說來還是教育資源缺乏,教育資源不平均。
現在的初、高中學生變成了學習的機器,而且是接收器,只會學習,動手實踐能力、思維創新能力越來越差,真正成了高分低能,到大學再想培養創新型的人才就太難了,思維已成定式,創新思想受限,中小學開發創新思維的最好時期已經過去了,這樣的學生又能有多少的創造力。而且,這樣承受12年壓迫的學生一到大學對外面的新環境,自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處理問題和事務的能力都很弱,又出現了部分家長在大學陪讀的現象。
四、總結
中國的高等教育質量要想改變,必須從根本上解決高等教育的體制和初等教育現狀。尊師重教,提高一線教師待遇,改變教師晉職條件,促進初升高、高升大的教育制度,逐步培養具有特、專等一技之長的學生。開發思維,培養創新思想,鼓勵中、高、大學生的實踐與創新,從小就開發培養學生創新思想和創新意識,讓學生真正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循序漸進地逐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周陽,張忠華.對高等教育質量影響因素的再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6)
[2] 鄭景云.高等教育質量影響因素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4(1)
[3] 王新葉.大眾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師,2010(4)
[4] 孫法浩,衡旭輝.試論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J].棗莊學院學報,2008(12)
【試析高等教育質量影響因素】相關文章:
試析影響幼兒心理健康因素12-08
試析問題學習的教學方法影響因素分析12-11
試析中學體育教師教學知識的影響因素12-06
試析高等數學教育的再認識03-26
試析影響初中學生聽力理解的因素,探尋有效聽力教學策略11-20
谷子消費影響因素分析03-27
試析企業知識管理作用與影響03-28
對提高成人業余高等教育質量的探討03-0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