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貞觀政要》中的政治倫理思想探微
《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家吳兢撰寫的一部政論性的史書,它以記言為主,記錄了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關于施政問題的對話以及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貞觀政要》中的政治倫理思想探微,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貞觀政要》中的政治倫理思想探微
唐太宗君臣在政治統治中繼承和推崇傳統的民本觀,其核心是“以仁義為治”貞觀初年,唐太宗說:“朕看占來帝王,以仁義為治者,國祚延長;任法御人者,雖救一時,敗之亦促。既見前王成事,足是元龜。今欲專以仁義誠信為治,望革近代之淺薄也。”(《論仁義》)唐太宗認為隋王朝的短命天亡,是由于片面實施嚴刑峻法的結果,因此唐王朝的統治需要以仁義為治。而且,《貞觀政要》一書還發現和深化了以仁義為治的民本觀。如何使水載舟?唐太宗君臣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一是“養民以惠”以“使百姓安樂”。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侍臣王畦說:“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饑乏。是時倉庫盈盈,豪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年。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致滅亡!(《論奢縱》)貞觀四年,房玄齡奏言:“今聞武庫甲仗,勝隋日遠矣!碧铺趧t認為,“飭兵備寇雖是要事,然朕唯欲得卿等存心治道,務盡忠貞,使百姓安樂便是朕之甲仗。隋煬帝豈無甲仗?適足以致滅亡,正是由于仁義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論仁義》)二是要任用賢才。貞觀二年,唐太宗對侍臣言:“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崇儒學》)唐太宗君臣認為,“今欲求人,必須審訪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設令此人不能濟世,只是才力不及,不為大害。誤用惡人,假令強干,為害極多。但亂世惟求其才,不顧其行。太平之時,必須才行俱兼,始可任用!(《擇官》)他規定縣令需要五品以上的官員的保舉,刺史則需要皇帝的直接選拔。同時,他還完善隋朝以來的科舉制度,廣泛地選拔人才。因此,唐太宗周圍人才濟濟,為其天下大治奠定了基礎。三是明德慎法。針對前朝的嚴刑峻法而激起民變的教訓,唐太宗認為實行仁政,強調明德慎罰。貞觀元年,唐太宗對侍臣說:“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務存寬簡。”又道:“大辟罪,皆今中書、門下四品以上及尚書九卿議之。如此,庶免冤濫!(《論刑法》)到了貞觀四年,判得死刑者,天下僅29人。百姓安居樂業、賢才的任用及明德慎法,最終出現了國富民強的貞觀之治。
二是求諫兼聽的君道觀
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進入文明狀態的國家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亞細亞的古代方式”,一種是“古典的古代方式”。中國就屬于“亞細亞的方式”,氏族貴族直接轉變為國家的統治者,因此,在中國古代,統治者還保留著古代氏族首領的遺風,非常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注重吸收下屬的建議!敦懹^之治》中的求諫納聽的君道觀豐富并發展了這種政治倫理思想。
君主要兼聽納下,廣開言路。貞觀二年,唐太宗問魏征:“何謂明君暗君?”魏征道:“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君道》)他并以秦二世偏信趙高,梁武帝偏信朱異,隋煬帝偏信虞世基而身死國滅來論證“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君道》)唐太宗很是贊賞魏征的意見。他總結隋朝滅亡的教訓時說:“隋煬帝暴虐,臣下緘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求諫》)因此,他認為:“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護短而永愚!(《求諫》)唐太宗被后人稱頌為“聞過即改,從善如流”(《災祥》)。
他不僅兼聽納下,廣開言路,而且還積極主動地求諫。他表示,“公等但能正詞直諫,裨益政教,終不以犯顏忤旨,妄有誅責!(《政體》)“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長久,國無危敗,君有違失,臣須極言。朕聞卿等規諫,縱不能當時即從,再三思審,必擇善而用之!(《行幸》)可見,為了求得“君臣長久,國無衰敗”,唐太宗一方面鼓勵臣僚“正詞直諫”、不要怕“犯顏忤旨”,而要盡情極諫;另一方面又保證不會“妄有誅責”,一定會“再三思審,必擇善而用之”。
據《貞觀政要》記載,貞觀八年,唐太宗對侍臣言:“朕每閑居靜坐,則自內省,恒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忽。但思正人匡諫,欲令耳目外通,下無怨滯。”(《求諫》)唐太宗為了發揮諫官的作用,對諫者“以師友待之”(《政體》)。他曾詢問魏征,為何臣僚常常不愿進諫,魏征說:“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懷忠直而不能言;疏遠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懷祿之人,慮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與緘默,俯仰過日,”由此,唐太宗也明了,“人臣欲諫,輒懼死亡之禍,與夫赴鼎鑊,冒白刃,亦何異哉?故忠貞之臣,非不欲竭誠,竭誠者,乃是極難。”(《求諫》)所以,他對諫者持寬容大度的態度,“以師友待之”。為了充分發揮“諫官”的作用,他還詔命“宰相入內平章國計,必使諫官隨入,預聞政事!(《求諫》)同時,他對于百官的奏折,總是認真閱讀,“比有上書奏事,條數甚多,朕總粘之屋壁,出入觀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盡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寢!(《求諫》)因此,在唐代出現了眾多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耿直大臣,如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人。
由于唐太宗君臣在進諫、納諫方面都持有積極態度,唐王朝領導集團內部形成了寬松進取的氛圍,君臣在為政治國的重大問題上,各抒己見,相互切磋,集中眾人智慧,能夠做出比較符合實際的決策。
三是防貪鄙的廉政觀
唐代詩人李商隱詩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儉來敗由奢。”唐代君臣以史為鑒,特別重視防貪鄙的廉政觀。唐太宗總結隋亡的教訓,認為隋朝的滅亡在于君臣的貪鄙。貞觀四年,他對侍臣說:“隋煬帝志在無厭,唯好奢侈,所司每由供奉營造,小有不稱意,則有峻罰嚴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竟為無限,遂致滅亡!(《儉約》)同時,他指出,貪鄙錢財,毀家又毀國實為不值。貞觀二年,唐太宗謂侍臣道:“朕嘗謂貪人不解愛財也。至如內外官五品以上,祿秩優厚,一年所得,其數自多。若受人財賄,不過數萬,一朝彰露,祿秩消奪,此豈是解愛財物?視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儀休性嗜魚,而不受魚,其魚長存。且為主貪必傷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貪鄙》)
內容簡介
《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家吳兢所著的一部政論性史書。全書十卷四十篇,分類編輯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與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時的問題,大臣們的爭議、勸諫、奏議等,以規范君臣思想道德和軍政思想,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
《貞觀政要》和《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有關貞觀政事的記載相比,較為詳細,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資料。
作品中提出了”君依于國,國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務實求治、與民休息、重視農業、發展生產的施政方針,”愛之如一”較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惟賢才的主張,廣開言路的開明措施,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罰的統治策略,以及儉約慎行、善始慎終的人格要求。它是中國開明封建統治的戰略和策略、理論和實踐的集大成者。
創作背景
吳兢著《貞觀政要》旨在歌頌“貞觀之治”,總結唐太宗時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后來君主以為借鑒。書中所記基本為貞觀年間唐太宗與魏征等大臣的問答,以及皇帝的詔書、大臣的諫議奏疏等,內容廣泛,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尤以討論君臣關系、君民關系、求諫納諫、任賢使能、恭儉節用、居安思危為其重點。
雖然《貞觀政要》在史實上有所失誤,但由于敘事詳贍,文字明暢,論述的又是統治之道,因此晚唐以后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重視,流傳到日本和朝鮮半島。
作者簡介
吳兢(670—749),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武周時入史館,修國史,遷右拾遺內供奉。唐中宗時,改右補闕,累遷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時,為諫議大夫,修文館學士,衛尉少卿兼修國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臺、洪、饒、蘄等州刺史,加銀青光祿大夫,遷相州,封長垣縣子,后改鄴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與同時代其他官員相比,吳兢的仕途還是較為順暢的,沒有大起大落。居史館任職30余年,以敘事簡練、奮筆直書見稱。曾認為梁、陳、齊、周、隋五代史繁雜;乃別撰《梁史》、《齊史》、《陳史》各10卷、《隋史》20卷。卒后。由其子呈上其未定稿《唐史》80余卷,世稱“良史”。曾從事官府藏書的整理、國家書目的編制工作。
開元中,詔馬懷素領校圖書,馬懷素奏用元行沖、齊翰、吳兢、韋述等26人同在秘閣詳錄四部書,開元九年(721)共同編成國家圖書總目《群書四部錄》200卷,由元行沖奏上。吳家收藏圖書甚富,編撰有《吳氏西齋書目》1卷,著錄圖書13468卷,該書目影響頗大。
所藏之書在他去世前后,贈送給外孫蔣乂。編著有《樂府古體要解》、《唐春秋》、《唐書備闕記》、《太宗勛史》、《睿宗實錄》、《中宗實錄》、《貞觀政要》、《則天實錄》、《唐高宗實錄》(與劉知己合撰)等,僅《貞觀政要》傳于今。
【《貞觀政要》中的政治倫理思想探微】相關文章:
探析林慎思的政治倫理思想08-05
先秦儒家政治倫理思想的人性預設08-04
談“和而不同”思想中蘊含的倫理思想08-03
試論先秦儒家政治倫理思想的人性預設08-04
“仁”在儒家倫理思想中的地位及其意義08-04
試論南宋學者袁燮的哲學與政治倫理思想論文05-02
論述預設理論及其在英語學習中的價值探微08-24
探析墨子倫理思想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