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機制
導語:企業要在國際經濟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加強財務管理,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機制,提高經濟效益。預算管理是企業對未來整體經營規劃的總體安排,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具,能有效地幫助管理者進行計劃、協調、控制和業績評價。
財務管理就是組織和協調企業的資金運動,處理企業與各方面的財務關系,它的任務表現為規劃和籌集資金,科學配置資金資源;安排和控制資金的使用和耗費,提高資金利用效果;考核和分配企業的經營成果,正確處理企業與各方面的財務關系。其基本職能為計劃、控制和決策。在現代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財務管理是關鍵、是核心,是適應和促進市場經濟發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經濟與國際接軌,企業組織規模不斷增大、經濟結構日趨復雜,經營風險日益加劇,企業要在國際經濟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加強財務管理,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機制,提高經濟效益。那么,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機制呢?下面本人就談談自己的一點淺薄見解:
一、建立、健全和創新各項財務管理工作制度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一個企業想順利地進行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加強財務管理工作。要加強財務管理,就必須要加強財務管理制度制定和創新,這些制度有資金籌集管理制度、資金投放和運用管理制度、資金的耗費管理制度、資金的回收管理制度、利潤分配和股利決策管理制度、資產評估與企業清算管理制度、成本控制和績效考核制度等等,通過制定和實施這些制度,有效地履行財務管理職能,為提高了企業整體管理水平打下良好基礎。
二、推進全面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是企業對未來整體經營規劃的總體安排,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具,能有效地幫助管理者進行計劃、協調、控制和業績評價。預算的編制根據企業發展所處的歷史時期不同,構建預算控制模式的起點也有所不同。如果企業處于初創時期,則預算應以資本為起點進行編制;如果企業處于成長時期則預算應以銷售為起點編制;如果企業處于成熟時期則預算以成本控制為起點進行編制;如果企業處于衰退時期則預算應以現金流量為起點進行編制等。預算的編制一般分為以下四個部分:銷售預算、生產預算、成本費用預算和資金預算(資金預算也叫財務預算)。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是成功企業多年積累的經驗,對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力,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建立責任中心,分解責任預算
不同的預算需要由不同的單位、部門和人來執行,這就要求我們對企業各組織機構和職能部門工作性質進行分析,劃分責任中心。所謂責任中心,就是預算執行主體,它是企業內部能夠在恰當程度上使責、權、利相結合的組織單位。確定責任中心, 實際上也就是解決各項預算指標由誰負責的問題,這也就為分配責任預算奠定了基礎。一般來說,責任中心可分為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
所謂成本中心,是指只發生成本而不取得收入的責任中心。這類責任中心只對可控成本負責,對它們只是考核成本,而不能對利潤和投資效果進行考核。成本中心分為標準成本中心和費用中心。
所謂利潤中心,是指既對成本負責還要對收入負責,根據收入和成本費用能計算出經營成果的責任中心。這里所說的無論是收入還是成本費用,對于利潤中心來說都是可控的,可控收入減去可控成本費用后所得的是該中心的可控利潤。利潤中心分為自然利潤中心和人為利潤中心。
所謂投資中心,是指既要對成本負責,也要對利潤負責,還要對投資收益負責的中心是投資中心。投資中心在責任中心中處于最高層次,它具有最大的決策權,也承擔最大責任。這里的投資不僅包括證券投資,而且還包括經營性資產投資。
四、加強融資決策管理,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
為了保證公司正常發展所需資金,那就需要確定合理的融資渠道和融資結構,所謂融資結構指企業通過不同渠道籌措的資金的有機結合以及各種資金所占比例,具體指企業所有的資金來源項目之間的比例關系,即內源融資(企業留利既股利分配決策)和外源融資(商業信用融資、金融機構借款、發行債券和股票融資)資金的構成比例。只有在企業確定了合理的資本結構,才能更好發揮財務杠桿作用,才能真正實現財務管理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才能避免由于資本結構不當帶來的財務風險。
企業融資應遵循的原則:1、結合公司實際量力而行;2、融資方式多種多樣,企業要對融資方式和融資結構進行決策,力爭使籌資成本最低;3、保持公司對企業的絕對控制權和競爭能力的提高;4、發揮財務杠桿作用,降低籌資風險。
五、加強投資決策管理,規避投資風險
企業投資是企業市場競爭的重頭戲,在生產性投資(國定資產投資、流動資產投資和其他資產投資)和金融資產投資(債券投資、股票投資)中,若目光準確、及時、迅速,就能搶占市場,獲取有豐厚回報。若判斷失誤,輕則貽誤商機,重則拖垮整個企業,使企業被淘汰出局。因此,面對新世紀的發展要求,培育和不斷壯大投資形成能力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在未來的投資戰略設計中必須妥善解決以下兩大問題:確定合理的投資總水平,優化投資結構;科學地制定空間投資戰略,其前提是明確這一戰略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明確投資的空間結構。關于產業投資戰略需要特別關注的是:確立優化的產業投資的價值標準與基本目標;實現最優的產業投資連帶效應。只有在以上問題得到科學合理的解決,才能分散投資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
六、搞好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糾正偏差
預算和計劃制定后,交由有關責任單位或部門執行,這時我們的工作重心就轉入了對執行過程控制,控制的目的是提高各種收入和收益,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和投融資成本,精打細算,提高資本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減少投資決策的不確定性,降低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確保預算和計劃得到有效執行。在此基礎上搞好財務分析,目的是了解過去、評價現在、預測未來,幫助企業改善決策的不確定性。分析結果是對企業預算執行情況、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風險能力作出正確評價,找出存在問題和預算執行偏差。然后開展問題和偏差調查,找出問題和偏差存在的根源,采取行動糾正偏差,糾差主要手段有:1、若是計劃預算不合理造成偏差,那就重新制定計劃或預算和目標;2、若是任務不明確造成偏差,那就重新委派任務明確責任;3、若是人員執行不力造成的偏差,那就采取人事手段,增加人員、選拔新的主管或更換人員;4、若是指導和領導方面原因造成的偏差,那就要我們改進指導方法和領導作風,實施更有效的指導方法和領導方法。糾偏目的是使預算更加貼切實際。
七、開展業績評價,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企業領導要理好財,確保作出的各項財務管理決策能得到認真執行,必須建立一個能充分調動企業具體理財職能部門以及其他各部門員工積極性的績效考核制度,評價分析預算、計劃完成情況,在此基礎上,對于完成任務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精神獎勵和物資獎勵,對于沒有完成任務的單位和個人給予懲罰,以確保資產經營責任制得到落實。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企業的管理者和經營者的信息不對稱,會造成財務管理目標偏離企業管理總目標,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企業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利益、制度、責任和權力約束機制,并加大內部審計和業績考核等財務監督工作力度,提高財務監督效能,這就要增加監督成本。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監督成本、激勵成本和偏離企業管理總目標的損失之間此消彼長,相互制約,這就要求我們企業高層管理者權衡輕重,力求找出能使三者之和最小的解決辦法,它就是最佳的解決辦法,從使企業管理總目標得到順利實現。
八、改善財務管理環境
企業財務管理環境就是指影響企業財務主體的財務機制運行的各種內外部條件和因素的總和,它包括法律環境、金融市場環境、經濟環境、政治環境和企業內部環境。在財務管理活動中,財務管理主體需要不斷地對財務管理環境進行審視和評估,并根據其所處的具體財務管理環境的特點,采取與之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協調內外各職能部門和管理部門關系,改善財務環境,減少不必要的額外支出和損失,提高經濟效益。
【淺談如何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機制】相關文章:
淺談企業財務管理機制構建02-22
完善的教學評價監控體系建立思考11-20
淺談高校德育管理機制的理性思考03-04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論文05-06
淺談學科建立和本科生教育課程的特點02-19
淺談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12-12
如何建立企業財務內控體系05-07
淺談高校財務檔案管理信息化完善02-24
淺談護理服務中心的建立與管理12-0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