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觀及其當代價值
導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行政人事起源的分析是以公共權力的變遷為起點的。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公共權力是與人類社會發展相伴隨的一種權力。
摘要: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觀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觀包括行政人事的起源觀、地位觀、方法觀、功能觀以及價值觀。研究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觀,對于深化當前我國行政人事改革,并為之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引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行政改革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十分重視人事人才問題,并把行政人事管理作為國家管理的核心加以闡述。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觀主要包括關于行政人事起源的基本觀點、行政人事地位的基本觀點、行政人事方法的基本觀點、行政人事功能的基本觀點以及行政人事價值取向的基本觀點。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觀,并以之作為理論指引,對于鞏固國家政權,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推進行政人事的改革和公共部門人才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的起源觀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行政人事起源的分析是以公共權力的變遷為起點的。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公共權力是與人類社會發展相伴隨的一種權力。從氏族的原初公共權力到國家產生后的政治性公共權力的演變,直接導致了行政人事的發生。
恩格斯指出,在原始時代的原始人類面臨十分艱難的自然環境,他們與大自然斗爭的力量是極為有限的。“為了在發展過程中脫離動物狀態,實現自然界中的最偉大的進步,還需要一種因素:以群的聯合力量和集體行動來彌補個體自衛能力的不足。”這種群的聯合力量,最初表現為原始氏族,后來逐漸發展成為胞族和部落。在原始的氏族中,氏族選舉一個酋長和酋帥,氏族可以任意罷免。酋長在氏族內部的權力,是父親般的、純粹道義性質的,他手里沒有強制的手段。因此,公共權力在原始氏族中就存在,只不過那時的這種公共權力是直接由自己組織為武裝力量的原始居民組成,是與全體氏族成員相融合的一種權力。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三次社會大分工的出現,使個體家庭成為一種與氏族對立的力量,并代替了氏族成為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促使社會從野蠻時代進入了文明時代。商品、奴隸、貨幣、地產等都可以成為私人占有的財富,私有制產生了,社會逐漸分裂為不同的階級,這種經濟發展的不可阻擋的勢頭預示著氏族制度的解體。“一句話,財富被當作最高的價值而受到贊美和崇敬,古代氏族制度被濫用來替暴力掠奪財富的行為辯護。所缺少的只是一件東西,即這樣一個機關,它不僅保障單個人所獲得的財富不受氏族制度的共產制傳統的侵犯,不僅使以前被輕視的私有財產神圣化,并宣布這種神圣化是整個人類社會的最高目的,而且還給繼承發展起來的獲得財產從而不斷加速財富積累的新的形式,蓋上社會普遍承認的印章;所缺少的只是這樣一個機關,它不僅使正在開始的社會分裂為階級的現象永久化,而且使有產者階級剝削無產者階級的權利以及前者對后者的統治永久化。而這樣的機關也就出現了。國家被發明出來了!
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國家并不是從來就有的,也決不是從外部強加于社會的一種力量,而毫無例外地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出現階級對立時的產物。恩格斯通過對國家產生過程的深刻分析和將國家與氏族進行比較,揭示了國家的本質特征。他指出:“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边@種公共權力已經不再直接就是自己組織為武裝力量的居民了。這種公共權力在每一個國家都存在,構成這種公共權力的,不僅有軍隊和官吏,而且還有物質的附屬物,如監獄和各種強制設施。列寧則更明確地指出:“最能表明國家這個機器特征的有兩種機構,即官吏和常備軍!睆倪@些論述不難看出,自從有了國家,便有了專門從事國家事務管理的官吏,也就有了對于官吏的管理,行政人事也就產生了。
二、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的地位觀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十分重視行政人事管理和人才建設,把它置于一國國家管理的核心地位。馬克思主義認為,行政人事和人才建設是無產階級奪取和鞏固政權,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國強民富的核心和關鍵。
(一)行政人事是國家管理的核心。馬克思指出,分工使國家的管理成為一部分人即官吏的專門職能。也就是說,官吏是專門從事國家管理工作的,而國家的管理是政府的核心職能。官吏既然承擔著這種職能,毋庸置疑,對于官吏的管理即行政人事自然居于國家管理的核心地位。恩格斯在分析國家產生過程時指出:“官吏既然掌握著公共權力和征稅權,他們就作為社會機關而凌駕于社會之上!薄八麄冏鳛橥鐣喈惢牧α康拇恚仨氂锰貏e的法律來取得尊敬,憑借這種法律,他們享有了特殊神圣和不可侵犯的地位!痹诙鞲袼箍磥,官吏即國家機關,他們是公共權力的代表,是國家的代表,因而無疑在政府中居于核心位置。他們神圣的和不可侵犯的地位,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地位,是憑借法律獲得的。
。ǘ┬姓耸率钦䴔囔柟痰年P鍵。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無論是奪取政權還是鞏固政權,行政人事工作和人才建設都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馬克思指出,工人們已經具備了作為成功因素之一的人數,但是只有當群眾組織起來并為知識所指導時,人數才能起決定勝負的作用。也就是說,工人階級只有在知識的武裝下并成為人才,才能使隊伍團結并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列寧指出:“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如果不推舉出自己善于組織運動的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統治地位。”因為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實現,必須依靠廣大具有高度自覺性的無產階級領導人才的帶領和推動。這種領導人才的產生,必然來源于對行政人事工作管理和人才建設的加強。因此,“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有計劃地培養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們的戰斗任務”。
。ǘ┬姓耸率峭七M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生產力和經濟社會不斷地發展變化的原動力是什么?用馬克思自己的話說:“生產力的這種發展,歸根到底總是來源于發揮著作用的勞動的社會性質,來源于社會內部的分工,來源于智力勞動特別是自然科學的發展!倍鞲袼箘t指出了不同社會對人才的不同需求,他在《致國際社會主義者大學生代表大會》中說:“過去資產階級革命向大學要求的僅僅是律師,作為培養他們的政治活動家的最好原料;而工人階級的解放,除此之外,還需要醫生、工程師、化學家、農藝師及其他專門人才,因為問題在于不僅要掌握政治機器,而且要掌握全部社會生產,而在這里需要的決不是響亮的詞句,而是豐富的知識。”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生產力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史最終歸結為“個人本身力量發展的歷史”。揭示了行政人事及人才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原動力作用,指出了生產力的發展和它引起的經濟交往方式的變遷,構成歷史過程中的“經濟運動”,從而描繪了行政人事及人才建設推動一國經濟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壯麗圖景。
三、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的方法觀
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和行政人事觀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基礎的。具體來講,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看來,研究一國的政府管理和行政人事必須遵循以下方法:
。ㄒ唬┙洕治龇。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講到:“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痹隈R克思主義看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物質關系決定思想關系。因此,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是由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變革所決定的。研究管理活動中的各種關系和形式的變化,探討人類社會管理活動包括政府管理及政府行政人事管理的基本動機和發展規律,應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去尋找其深刻的動因。
。ǘ┱畏治龇。國家政治制度決定著行政人事制度,一國行政人事制度必然依統治階級的意志而制定,并受其根本影響和制約。列寧說:“資本主義壓抑了、扼殺了、蹂躪了工人和勞動人民中的大批天才,這些天才在窮困和屈辱的壓迫下毀滅了!敝赋隽艘粐沃贫葲Q定著行政人事制度和人才的命運。列寧進一步指出,在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和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時,一定要防止行政管理脫離政治,防止濫用行政手段,“因為我們的政治和行政管理靠的是整個先鋒隊保持同全體無產階級群眾、同全體人民群眾的聯系”。深刻地揭示了一國政治制度對行政制度及行政人事制度的決定關系。因此,對一國行政人事制度進行研究,不能脫離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不能忽視政治制度的決定作用和重大影響。
四、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的功能觀
馬克思主義十分重視人才的作用,認為人才資源是一國最為寶貴的財富,是保證無產階級政黨先進性的根本因素。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看來,行政人事管理具有以下幾個方面主要功能:
(一)關于人才的選拔與培養。恩格斯指出:“在我們黨內,每個人都應該從當兵做起;要在黨內擔任負責的職務,僅僅有寫作才能和理論知識,即使二者確實具備,都是不夠的,要擔任負責的職務還需要熟悉黨的斗爭條件,習慣這種斗爭的方式,具備久經考驗的耿耿忠心和堅強性格,最后還必須自愿地把自己列入戰士的行列!痹诙鞲袼箍磥恚x拔和培養人才必須注重實踐的鍛煉和理論的學習,必須從基層做起,他特別強調了社會實踐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而作為領導干部,則更應具備堅定的立場和高尚的品格,必須勇于斗爭和善于斗爭,并具有創造性,這是造就和選拔優秀干部和領袖人物的重要指針。
。ǘ╆P于干部的監督與治理。恩格斯指出,在新的合法斗爭條件下的和平環境里,應當改變過去秘密斗爭條件下的某些制度。要依據黨章按時召開黨的代表大會和中央全會,使全黨有更多的發表意見的機會。要讓黨員群眾批評監督黨的領導干部,“人們不要再總是過分客氣地對待黨內的官吏——自己的仆人,不要再總是把他們當作完善無缺的官僚,百依百順地服從他們,而不進行批評”。而黨的領導干部則必須樹立民主作風,要擺正與群眾的關系,決不能脫離群眾,高踞于群眾之上,自吹自擂,突出個人,更不能熱衷于家長制和強制手段,“不要那么器量狹小,在行動上少來點普魯士作風,豈不更好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看來,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管理公共事務的力量在于置身于群眾之中,并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與力量!
(三)關于人才的標準和評價。在人才培養與選拔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十分注重人才選拔和評價標準的問題。“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薄拔覀冞x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備。所謂德,最主要的,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在這個前提下,干部隊伍要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并且要把對于這種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xx則結合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的實際,提出了領導干部要講政治、講學習、講正氣?梢,馬克思主義在人才的標準和評價上是發展的,從恩格斯提出的加入無產階級政黨的應該是“最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也是最勇敢的士兵”,到xxx提出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原則,再到xxx提出的“四化”原則和xx強調的“三講”,其中貫穿著一條主線,即德才兼備原則。德和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容和具體表現形式,這是馬克思主義在人才標準和評價上的發展觀。
。ㄋ模╆P于人事的組織和原則。馬克思在論述19世紀法國的政府組織時說:“這種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權有著按照系統的和等級分工原則建立的分支龐雜、遍布各地的機關!背醒爰瘷嘀仆,其他體制中的國家機關實行的大體上也是類似的組織原則。這種組織原則有兩個特征:一是在橫向方面根據職能劃分為不同的部門;二是在縱向方面根據權限劃分為不同的等級。這樣在政府組織和人事行政上,便形成了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嚴密的組織體系。實行這樣的人事行政組織原則,有利于政府有效地發揮其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作用。但要指出的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于國家結構形式和政府組織原則的觀點,是從革命的利益出發的,因而也是隨著革命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
五、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的價值觀
馬克思在其著作《法蘭西內戰》中,提出工人階級在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后,應將凌駕于社會之上的舊政府機構的合理職能交給社會的負責任的公仆。他集中論述了無產階級政府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包括議行合一原則、普選制原則、責任制原則、義務教育原則和自治原則等等,并且認為“公社實現了所有資產階級革命都提出的廉價政府這一口號”。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看來,公社(即廉價政府)是無產階級政府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有效形式,也是無產階級政府行政人事管理的價值取向,因為公社取消了兩個最大的開支項目。即常備軍和國家官吏。而政府應執行的合理職能,則不是由凌駕于社會之上的機構,而是由社會本身的負責任的勤務員來執行。
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占有者階級斗爭的產物,是終于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如果沒有最后這個條件,公社體制就沒有實現的可能。在這里,馬克思強調了公社實現的條件是“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因為公社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國家,而是從國家到自由人聯合體的過渡形式,從歷史發展的進程看,它處于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消亡的進程中。換句話說,要實現廉價政府的目標,商品經濟的消亡、市民社會的壯大和國家政治性質的逐步消失等是先決條件。從公社當時所處的歷史條件來看,顯然不具有這些條件,在資產階級暴力鎮壓下,公社這種超歷史階段發展的政治形式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六、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觀的當代價值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以公共權力變遷的視角,從國家產生、發展和消亡的規律的把握中,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系統闡述了行政人事在一國政府管理活動中的核心地位、基本功能和價值取向。即便是在今天,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行政人事的基本觀點,對于我國當前行政人事制度改革和公共部門人才資源的開發管理仍具有較強的理論指導意義。
。ㄒ唬╆P于公務員的角色與定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社會主義國家政府工作人員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務員,其推行公共事務管理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因此,根據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觀的理論指引,推進我國公務員制度的改革,首先必須明確公務員的角色和定位:一是鞏固公仆觀念。鞏固公仆觀念,牢固樹立公仆意識是“三個代表”的本質要求,也是公務員內涵的表征和外化。國家公務員形式上是國家的管理者,但其管理公共事務權力最終來源于廣大人民,其權力的行使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二是鞏固人力資本觀念。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人才資源已經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成為競爭制勝的決定性資源。在公務員制度的改革中,鞏固人力資本的觀念,就是要徹底改變傳統行政人事中對于人的認識,牢固樹立人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把公共部門人才的管理作為公共部門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公共部門人才資源的開發利用,用具備現代化知識的公共管理人才來推行政務和公共管理,提升政府公共管理能力,促進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三是鞏固法治觀念。行政法治是有效政府的本質內涵,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依法管理也是現代公務員制度的最基本的特征。鞏固法治觀念,推進公務員制度的改革,就是要實現“官本位”向“法本位”和“能力本位”的轉變,在公務員的管理中始終堅持法治原則,完善法治規范和法治程序,強化法治監督,推進公務員制度的健康發展。
。ǘ╆P于公共權力的運行和監督。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看來,公共權力是與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國家的出現,使公共權力與人民大眾相分離。成為一種獨立性和政治性的權力。公共權力政治性質的消亡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了避免公共權力的執掌者由“公社的勤務員”變為“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們”,就必須加強公共權力運行的監督。因此,我國必須加強公務員權力觀教育,牢固樹立公共權力來源于人民、屬于人民、為人民服務的觀念。牢固樹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觀念。同時,加強對公共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建立完善公共權力行使的制約監督機制。一是以權力制約權力。通過健全公務員的法律監督體系,完善國家機關之間的分工和公務員職位之間的職能分工,形成以權力制約權力的機制。二是以權利制約權力。一方面通過政務公開、陽光行政、人民參政議政等形式擴大人民群眾熟悉、參與公共事務的管理,不斷完善人民選舉權、罷免權、建議、揭發、檢舉、申訴、控告等民主權利行使的渠道;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公務員辭退、引咎辭職、免職、開除等運行機制的管理,防止人民公仆變為“主人”趨勢的出現。三是以社會制約權力。通過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和經濟建設,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培育和發展社會自治組織,增強社會的自治、自理和自組能力,促進公民社會的健康發展,使之形成對公共權力行使的一種社會制衡,從而確保公共利益的實現。
。ㄈ╆P于人事改革的制度環境。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國行政人事制度的發展必將受到政治制度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深刻影響。根據這一基本觀點,在推進我國公務員制度改革的同時,必須相應推進政治行政體制的改革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首先,必須加快市場經濟建設的步伐。只有加快市場經濟建設的步伐,政府的角色才能日漸明晰。并且,隨著市場經濟,尤其是各項產權制度在我國的建立和完善,法治精神、契約精神以及成就取向的價值觀才能深入人心,現代公務員制度才能日臻完善。此外,市場經濟的發展,也為公務員制度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提供良好的經濟條件。其次,必須進一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因此,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擺正政府的位置,認清政府的角色,清除政府機構膨脹、人員臃腫的隱患;要理順黨政關系,切實做到黨政職能分開,轉變黨管干部的方式方法,由微觀管理轉變為宏觀管理,由直接管理轉變為間接管理,促進用人與治事的統一,推進行政人事的科學化;要逐步擴大政治民主,實現政治民主化,為公務員制度的創新提供良好的政治條件。最后,必須加強公務員的教育和培訓,大力加強思想文化建設。要建立以人才資源開發利用為中心的公共部門人才資源開發教育體系,確立明確的目標,采取科學的手段和方法,注重培訓內容的知識性、實用性、現代性,增強公務員對新經濟和公共事務的駕馭能力。同時,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合理內核予以吸收和弘揚,如尊賢用賢的德行觀、唯才是舉的人才觀和知人善任的用人觀等一系列思想是中國政治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賦予這些思想以時代的新內涵,對我國公務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必將有著重要的意義。
。ㄋ模╆P于廉價政府與政府價值。近年來,在關于政府行政改革的討論中,“小政府”和“有限政府”之說十分流行,一些政府官員也將其奉為圭臬。甚至有人不加分析地認為,“小政府”和“有限政府”即是馬克思提出的廉價政府,既然馬克思提出這一有效的政治形式,就理應將其作為現階段政府改革的目標。正是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政府改革以精兵簡政為主要表現形式,而一次次地陷入困境。從上文的分析中不難看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提出的廉價政府的實現是有先決條件的,而這些條件在目前的中國尚不具備。我國政府作為對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事業負責的政府,肯定不可以是一個無為而治的小政府。況且,即便是西方國家,在對政府管理形式和方式進行調整以適應各國的政治現實需要的同時,也已經部分地放棄了對“小政府”的追求,在某些方面甚至不得不容忍政府權力逐漸擴大的趨勢。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一國政府行政模式的確立,與其各自的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水平、歷史文化傳統等因素密切相關,不顧具體的國情條件,對西方政府改革模式不加分析地借鑒和吸收,將“小政府”或“有限政府”作為我國當前政府行政改革和公務員制度改革的價值取向,不僅在理論指導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中它也會使政府行政陷入困境,最終導致政府行政的失敗。因此,只有樹立有效政府的理念和模式,才能走出“小政府”的困境,才能促進經濟會穩定健康持續協調發展。
【論馬克思主義行政人事觀及其當代價值】相關文章:
論中國傳統美學的獨特品格及其當代價值論文04-28
論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論文(通用10篇)12-13
論網絡社會的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06-14
論析對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的認識08-22
論孔子權變思想及其在現代的意義論文03-21
論當代圖書館建筑特色及空間環境布局05-25
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困惑與高校德育體系建設05-19
基因增強的倫理問題及其價值抉擇探究論文04-26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馬克思主義政黨觀07-09
論英國紳士教育及其對我國教育的啟示論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