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中“文化意識”的教學策略
論文關鍵詞:文化 文化意識 教學策略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本丈通過分析英語教學中丈化的內灑,總結丈意識的教學策略,以此來帶助學生順利理解英語文章,增強我們的英語教學效采。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漢英社會文化的差異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英語文章的理解。因此,對于受中國文化教育成長的學生來說,教師應當在重視傳授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適當展開一些必要的文化意識的教學。但是由干不同的教師對“文化意識”的理解不同,在課堂教學中對有關內容的重視程度和教學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對什么是文化、文化教學應當教什么、怎么教等問題有必要作深人細致的探討和研究。
1、文化的內涵
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等”。“文化”一詞在西方源于拉丁文。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后來,其意義逐漸引申,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被稱之為文化。在中國的古籍里,“文”即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兩字合在一起,則通常指以禮樂制度教化百姓。西方對“文化”的定義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二戰爆發前,人們已經認識到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文化背景知識。因此,“文化”被定義為一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制度,以及該國在音樂、美術、戲劇、科技和體育等方面的重大成就。這種傳統文化被稱為“人文主義文化”或“奧林匹克式文化。二次大戰以后,隨著人類學和人種學的發展,威廉姆斯等開始把“文化”定義為社會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人際交往、家庭生活、價值觀念、哲學等一切構成社會意識形態的東西。在國內,對文化意識的解讀至少應包含以下要點:首先是對目標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其次是對本國或本民族文化的反思和深人理解。第三是對兩種不同文化的對比分析,重點掌握文化差異以及影響有效交際的文化障礙。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化教學的真正目的是幫助學習者對文化差異變得更加敏感。第四是逐步培養和樹立跨文化交際的意識。最終要形成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2、文化意識的教學策略
國外對文化教學策略的研究通常區分三種不同的情況:第一種是在外語學習的文化教學環境中,學生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遠離目標語的現實生活,文化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提供背景知識,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語言的理解和掌握。第二種是學習者盡管在身體上遠離目標語的文化環境,但是因為計劃去該國旅行或工作等原因而在心理上親近并愿意主動接受目標語文化,針對這種情況的文化教學策略通常叫做同化法。第三種主要是指留學生、移民或者跨國公司職員等,他們已經身處目標語的社會環境中,教學不再需要人為地創設文化場景,而是更多關注如何幫助學習者盡快適應新環境,對他們困惑的文化事件作出解釋并提供指導,消除文化沖擊帶來的不良影響,使其能夠改正因文化理解而造成的行為上的失誤與偏差?傊,這三種情況都是從“學習者身處何種環境”這一角度出發設計不同的教學策略的。實際上,影響教學策略選擇的因素還有很多,如:學習者的年齡、身體發育階段以及受教育的水平等等。
國內最早介紹文化教學策略的是桂詩春教授。他認為,廣義的文化可以由專門的課,如背景知識課、社會文化概況課等來講授;狹義的文化則應當滲透到外語課中進行,主要靠老師掌握。常見的教學策略有三種:
文化旁白。教師在上課時見縫插針,作一些簡單的介紹和討論。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機動靈活,缺點是由教師掌握,隨機性很大。
文化包。一個女化包中有一篇介紹別國文化一個側面的材料,然后跟一次文化事件對比討論。
文化叢。‘圍繞一個中心題材組織文化包的教學,每個文化包只有十分鐘長,可以在班上進行。上幾個文化包以后,就可以上一次30分鐘的課,綜合討論和消化這個主題的內容。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界普遍認為,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至少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文化知識的傳授,一是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文化知識的傳授主要通過在英語教學中導人文化的內容,稱為“文化導人法”,而且提出了文化導人應當遵循適用性、適度性和階段性三原則。其教學策略有:
注釋。在教材中涉及到具有文化特異性的內容加以注釋和講解。這種方法的針對性強,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語言材料和各個教學階段,但是一般較為零散,系統性不強。
比較。在教學中直接利用本國文化,通過對比去發現兩種文化的異同。這特別有利于加深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融人。直接把外國文化內容作為語言教學材料,或者把外國文化中具有文化特異性的內容直接編成教材開設課程,介紹異國的習俗、典故、歷史、風土人情等。這種方法在中學教學中往往不夠理想,因為語言的難易程度會影響教學效果。
體驗。通過學生具體的語言實踐學習和了解異國文化。這些實踐活動可以是聽、說、讀、寫、觀察、看電影和錄象、閱讀文學作品等,但也同樣存在學生語言水平和認知能力的問題。
綜括中外學者對文化教學策略的研究成果,筆者認為在中學階段,有效的“文化意識”教學策略應該包括以下幾種:
創設外語課堂真實的文化環境。教室里應當盡可能張貼、裝飾英語的海報、地圖、剪報、廣告等具有顯著文化特色的物品,甚至還可以讓學生收集并展覽外國的電影票、戲票、汽車火車票、鐵路航空時刻表、酒店菜單、產品說明書、旅游宜傳小冊子等等,它們能夠有效地營造一種異國文化氛圍,幫助學生熟悉目標文化,并縮短其地域上和心理上的距離感。
向學生提供必要的文化知識?梢酝ㄟ^上文介紹的文化旁白、文化包、文化叢等方法組織課堂教學,使學生了解異國的習俗、典故、歷史、風土人情等。
解決交際中的實際文化問題。這類向題通常是一個外國人在陌生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所必須面對的在行為禮儀或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困惑。課堂上首先向學生展示問題,然后通過選擇題的形式讓學生在四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正確答案,最后由老師組織全班同學討論。這種方法正是前面提到的同化法。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中理解外國文化。這一策略可以有許多具體的方法:①音動型活動。這是全身反應法在文化教學中的應用,例如讓學生通過聽從指令來演練飯店里的一系列動作:進門、就座、點菜、吃飯、買單、離開等。①改編戲劇活動。這是國外很流行的一種文化教學策略,通過讓學生改編戲劇并體驗其中某個角色的情感和心理,從耐達到融人目標文化的目的。③微型劇。主要包括一系列能夠展示豐富文化蘊涵的生活場景或滑稽短劇,通過閱讀、觀看錄象、學生排演等活動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文化。該方法優點是,教師可以在活動過程中隨時打斷,就某個問題組織師生之間的對話與討論。④角色扮演和模仿。該方法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語言水平,能夠在演出中提高自己的體態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認識到哪些行為在文化上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
讓學生接觸目標文化的真實生活。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同目標文化真實接觸的教學策略已經成為可能,其常見方法主要有:①筆友或像友。學生通過和國外的朋友保持通信或互寄錄象帶,經常討論交流各自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從而實現了解外國文化的目的。②邀請講每語的外國人到課堂上講課、作報告。該方法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真實地感受文化差異,為他們提供和老外用英語面對面進行對話交流的機會。③組織學生到國外作短期訪問旅行。在經濟條件許可的前提下,組織學生參加旅游、訪學、夏令營、友好交流項目等活動,能夠最大程度地讓學生全面接觸真實的異國文化。
充分利用文化社區資源。隨著我國的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在不少大城市出現了多元文化社區,在這樣的社區里,外國人和中國人共同生活,為文化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英語中“文化意識”的教學策略】相關文章:
淺談英語寫作中的文化意識11-14
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02-19
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02-19
增強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02-19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滲透01-18
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02-19
英語口譯中的幾跨文化意識11-14
在英語教學中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02-19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培養02-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