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關于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高職 表演藝術音樂專業 人才培養 目標定位 培養方式 人文教育
[論文摘要]針對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在人才培養上目標定位偏高、強調“做事”教育、未能體現高職特色等現狀,文章提出: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應根據學生實際和社會需求確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根據高職教育的特色,調整人才培養方式;應重視人文藝術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偏高。培養目標定位是否準確,是高職教育質量保障的基礎。目前,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培養目標為:“較強的音樂表演技能,能夠勝任專業文藝團體等單位的音樂表演、研究、教育的高等技術性專門人才。”這一培養目標定位與本科院校相似,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明顯偏高。第一,高職學生無論文化成績還是專業成績都不如音樂學院的本科生,因此培養“較強的音樂表演技能”這一目標,對于高職類院校音樂專業來說是不切實際的。第二,“專業文藝團體”要的是專業技能水平較高的演員,“研究”“教育”應是研究生或本科生的培養目標。
2.過于強調“做事”教育。由于受傳統“就業至上”價值觀念的影響,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忽視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狀況。高職表演藝術類課程過于強調專業學習,強調“做事”教育,強調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忽視學生的“做人”教育,諸如精誠合作、不怕困難、勇攀高峰的精神教育,以及與人共事的能力培養;追求所學課程的完整性,忽視了課程之間的融會貫通,學生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孤立的,不具備舉一反三,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所以,高職教育所培養的學生普遍存在著技能單一及知識面狹窄的狀況,難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高職教育不僅是“做事”教育,更應該是“做人”教育,表演藝術音樂專業也是如此,否則,學生就無法在競爭的社會中立足。
3.未能體現高職特色。目前有不少高職表演藝術專業在培養目標、教學方法、課程設置、管理方式上較多地沿襲了本科教育或是中專教育的模式,沒有很好地理解并落實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在藝術內容與藝術實踐上對學生的要求,強調課程本位而忽視藝術能力,藝術素質教育抓得不力,使高職表演藝術教育發展成了“本科壓縮型”或者“中專增補型”教育。
二、根據學生實際和社會需求,確立高職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1.確立崗位群及就業方向。隨著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對群眾性文化娛樂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社會對具有一定音樂文藝專業知識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藝術培訓學校、青少年宮、幼兒園、文藝團體、街道社區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單位及社會文化活動陣地都需要具有一定的音樂專業知識和表演技能的技術型、操作型人才,而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職業教育的特色,高職院校表演藝術音樂專業正適合于培養這種人才。所以,學生的實際和社會的需求決定了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學生的崗位群和就業方向為:藝術培訓學校、青少年宮、幼兒園、文藝團體、街道社區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單位及社會文化活動陣地。
2.依據職業崗位群和就業方向,并結合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確立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要求:(1)具有應用能力所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2)有較強的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忠實肯干、與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第一線工作;(4)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這些要求,并從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學生職業崗位群與就業方向的實際出發,將高職院校表演藝術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具有應用能力所必備的音樂知識和表演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體魄,能安心服務于第一線的技術型、操作型人才。
三、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高職教育的特色,調整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人才培養方式
1.科學制訂教學計劃,合理構建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有了明確的就業方向和培養目標,就可以此為依據制訂教學計劃。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教學計劃不必以學科教育為中心,也不必追求學科體系的完整性,應強調根據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職業能力來制訂教學計劃。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群為藝術培訓學校、青少年宮、幼兒園、文藝團體、街道社區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單位及社會文化活動陣地,這些崗位需要會唱、會奏、會跳、會講、會教、會編、會組織策劃等具有綜合素質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在制訂教學計劃時要注重人才培養的實用性、技能性、科學性。也可讓用人單位、企業專家、行業專家直接參與制訂,這樣制訂的教學計劃才會更加貼近實際,更有利于合理構建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
2.優化教學方法,聘請有實踐經驗的教師承擔職業性課程教學。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教學和人才培養的成效。傳統的音樂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教和學互相脫離的弊端。要改變這種情況,必須優化教學方法,譬如鋼琴、聲樂、舞蹈三大技能課程可以用滲透教學法,讓學生做小老師親力親為。
就以鋼琴課為例,可以采用大課、中課、小課等各種授課形式,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在大課上,講解有關鋼琴史、鋼琴演奏技巧的重點難點以及解決方法等,并讓學生參與分析、總結演奏技術難點;也可由老師作現場示范、學生學做老師進行現場試教,然后,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點評,找出問題所在,讓學生在校內鋼琴課堂上就能親力親為,體驗教學,為今后實際工作打下基礎。在中課上,可以根據學生程度分組進行教學。從進校就可以把學生的演奏水平按照級別進行分組,可分成初級,初中級,中級,中高級,高級。根據每個級別進行授課,這是中課,一般中課的人數在5~6人比較合適,中課尤其在每學年的第二學期的教學更為方便,可以在此學期安排進行鋼琴考證,做到教學考證一體化。小課上,針對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展開細化教學。尤其到大二后,選修鋼琴學生來說比較合適。這三種授課方式也可靈活結合。
除了優化教學方法外,還可廣開渠道,聘請有實踐經驗的教師來承擔職業性課程的教學。譬如藝術策劃與組織、群眾文化課程等可以從群藝館或文化館聘請專門從事藝術策劃、各種文藝演出的專業人士擔任教學。幼兒音樂教學、幼兒視唱教學、幼兒舞蹈教學等可以請具有藝術特長的幼兒園老師擔任教學。像器樂選修課程既可以聘請相應的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來擔任,也可把授課地點放到實踐基地進行,可以充分利用實踐基地的教學條件進行教學。
3.改革考核方式,多方結合全面促進課程教學的成效。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三大技能課程教學成效的考核一定要實行多方結合,即專家現場參與、教師評分、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平時成績等幾方面相結合的方式。聘請專家現場參與學生技能考核,在考核結束后專家要給予評價,對總體教學水平或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和現場解決問題。教師參與集體評分,并在現場給學生客觀科學的評價,包括在專業演唱演奏、技能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的點評。學生自評主要讓學生總結自己的學習態度、方法、成果和橫向差距。學生互評主要是學生之間相互評分。總之,考核方式一定要多方面結合,這對促進課程教學的成效是有明顯作用的。
四、重視人文藝術教育,提高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
個體的綜合素質主要體現在思想品德素質、智力素質、心理素質、角色素質和健康素質五個層面上。思想品德素質體現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識、道德規范、道德行為等一系列道德要素的有機結合;智力素質反映專業知識、技術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面的廣博等情況;心理素質主要指獨特的個性心理特征,如氣質、性格、能力,以及個性傾向性,如需要、動機、興趣、信念、世界觀等;角色素質為角色規范、角色認同、角色適應、角色整合諸方面的素質;健康素質則指體力、精力、耐力、毅力等生命指標。這些素質的培養都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僅僅強調專業能力是沒有遠見的功利行為,一定要貫徹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全面型藝術人才。
人文藝術教學對提高個體的綜合素質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在培養人才上,除了教授知識和技能外,不能忽視人文藝術的教育。人文藝術教育的渠道是多種的。
1.開設人文藝術課程。如文化概論、中外音樂史、美學、藝術鑒賞等必修課或選修課,讓學生在課程教學中了解文化、了解歷史,學會審美和鑒賞。并借助各種教學手段將這些人文知識內化為人文素養,這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智力素質和心理素質。
2.開展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在學校組織的各種藝術節和文化節上,學生有機會進行直接的審美實踐和審美創造,展示自己雖不成熟卻充滿熱情的作品;體會運用藝術形式進行交流的感受,體驗藝術創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開展文化藝術活動,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具有其他形式難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理想、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有著重要作用。
3.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素質。一是與實踐基地緊密合作,培養學生藝術實踐能力,重視藝術才能的挖掘。實踐基地作為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基本單位,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舞臺,這一舞臺在學校內部是無法復制的,有其不可替代性。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可以根據就業崗位及崗位職業能力需求,以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為出發點,在社區、音樂培訓學校、幼兒園等單位建立實踐基地。實踐基地的活動應有計劃地進行,不能走過場,要真正起到培養學生藝術實踐能力,挖掘藝術才能的作用。二是在競賽和考級中使學生的藝術才能得到充分的鍛煉。專業競賽也是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專業競賽,學生不但可以獲得比賽的經驗,還可以在比賽中獲取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使教學與比賽一體化,教學成效在比賽中得以體現,比賽更促進教學。象作品排練、合唱指揮課程可以專門與比賽或演出內容相結合,在制定教學大綱時就直接把教學內容與競賽演出體現出來。專業考級對學生素質的提高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由于學生對待專業考級比較重視,所以,每一次考級都是對學生智力素質、心理素質、健康素質的一次提升,根據每個學生程度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總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群眾文化活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社會對文化藝術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所以,我們必須根據學生實際、社會需求、高職教育特色盡快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音樂專業人才,投入到社會中去,既能當輔導員又能當演員,為日益豐富和提高群眾文化娛樂活動的水平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郭聲健.藝術教育——基礎教育新概念(第1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錢初熹.當代發達國家藝術教育理論與實踐(第1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德)克萊南.音樂教育學與音樂社會學(第1版)[M].金經言,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上一頁 [1] [2]
【淺析高職表演藝術音樂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的思考】相關文章:
淺析高校文學教育的問題與思考06-12
不同學制高職教育的問題思考論文05-03
淺析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08-22
音樂表演藝術風格06-06
淺析地方高校創新音樂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究08-26
淺析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對策研究08-25
關于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思考08-12
高職教育專業課程考試模式的實踐與思考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