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日常生活審美化語境下的高校審美教育研究
論文摘要:日常生活審美化現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并非人們所說的日常生活的“詩意化”,它拋棄了傳統的審美無功利思想,淡化了傳統美學所強調的精神價值,在這樣的時代語境下,高校審美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因此,高校必須在新形勢下積極探索審美教育途徑,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論文關鍵詞:日常生活審美化;高校審美教育
當今社會和文化的一大變化就是日常生活的審美化。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使審美和藝術走出了象牙塔與大眾日常生活發生了密切的聯系,它不再是少數人享有的特權,轉而成為公共資源并日趨日常生活化。在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時代語境下,既給今天高校的審美教育帶來了無限的契機,同時也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因此,在這一時代語境下高校如何進行審美教育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本文試著從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語境中對當今高校的審美教育進行探討。
一、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理論闡釋
自從陶東風2002年發表了《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與文化研究的興起——兼論文藝學的學科反思》一文之后,日常生活審美化在我國文藝界、美學界引起了熱烈的討論,直到今天也是方興未艾。日常生活審美化最早由英國學者邁克·費瑟斯通和德國哲學家沃爾夫岡·韋爾施提出。費瑟斯通在《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一書中指出,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主要呈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藝術亞文化的興起,以20世紀20年代興起的達達主義、歷史先鋒派和超現實運動為代表,他們打破了藝術和日常生活的界限,認為一切都可以成為藝術或審美的對象。二是“將生活轉變為藝術作品的謀劃”,這一謀劃致使審美消費成為時尚。三是日常生活的符號化和影像化。在大眾傳媒迅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日常生活日趨被符號化和影像化,使現實世界成為一種虛幻空間。
。ǘ⿲徝罉藴首非蟾泄俅碳ざ雎跃駜r值之追求
當人們進入到讀圖時代的時候,日常生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閱讀不再走進圖書館,欣賞音樂不必到音樂廳,只需在家按上幾顆按鈕即可,走在大街上,各種漂亮的物象躍入人們的眼簾,日常生活視乎被美的物象所包圍。其實不然,這些所謂美的事物只是給予人們一飽眼福而已,其內在缺乏自身所具有的精神價值。在這樣的時代語境里,大學生們的審美觀念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在評價事物美與不美的標準首先注重的是外在的光鮮,至于事物所具有的精神價值是其次。在調查問卷中發現,當今大學生們崇尚的是那些富有刺激和情調的音樂和影片,那些具有豐富韻文的古典音樂對他們來說早已過時,那些富有人生思考和教育意義的影片也不在他們喜歡之列。在看電影電視時,他們注重的是變幻多端的畫面和影視明星,至于畫面背后所蘊含的人生思考則很少去發掘,影片留給他們的不再是精神的滿足而是感官的刺激。當問到他們“看一部影片的最終目的是什么?”的時候,有72%的人選擇“消遣”項。
(三)審美能力的缺乏
審美能力是個人所具有的與進行審美活動相關的主觀條件和心理能力,是審美發現、審美欣賞、審美感受以及審美判斷等各種能力的綜合體現。盡管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被美的物象所包圍,但真正讓當今大學生去發現美、感受美和判斷美丑的時候卻很困難,這與他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追求息息相關。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和大眾傳媒的高速發展,在視覺影像的沖擊之下,使當代大學生的審美觀念發生轉向,從追求精神愉悅轉變到感官刺激,意蘊豐富的古代詩詞和山水畫已難以成為他們的審美對象,欣賞京劇在大學校園更是少見。除了審美發現能力和欣賞能力的缺乏外,他們還缺乏應有的審美判斷能力。在問卷中顯示,在判斷事物的美丑時,有53%的同學是根據感覺經驗,7%的是憑借當時的心情,有40%的是根據自己的審美觀念。即便有40%的同學在評價事物美丑時是根據審美觀念,但他們的審美觀念大多也是以追求感官刺激為目的的。
三、日常生活審美化語境下高校審美教育的策略
盡管目前高校的審美教育受到了許多高校領導和有識之士的重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從總體上來看,還是出現了一些缺失現象。比如重智輕德的思想觀念依然存在,對美育沒有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根據以上對當代大學生審美教育的現狀分析,在日常生活審美化語境下,高校審美教育的意義更加突顯。為了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適合于當今社會發展的合格青年,高校審美教育應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大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陶冶他們的審美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從而達到精神人格的重塑。
。ㄒ唬┏浞终J識新形勢下高校審美教育的重要意義
當下消費主義思想意識盛行,大學生的思想比較浮躁,價值觀念發生變異,無私奉獻精神匱乏,自私自利之心比較嚴重,缺乏應有的價值判斷能力,在這樣一種形勢下,強調高校審美教育的重要意義非常有必要。德國古典主義美學家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中提出了美是真與善的中介和橋梁,中國儒家創始人孔子也提出了“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思想,都強調了美育在培育人才方面的中介作用。高校應當高度重視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審美教育,拋棄重智輕德的教育思想,給它以獨立的地位,要充分發揮審美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中介作用。通過審美教育的實施,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規范他們的價值取向,提高他們的精神境界,從而使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
。ǘ┢占懊烙n程
由于我國的應試教育制度,中學階段很少設有美育課程,問卷調查中顯示,在中學階段接受審美教育的情況是:有29%的同學從未接受過,45%的較少接受過,26%較為系統地接受過。從這些數據來看,高校應加大學生的審美教育,補缺中學階段的空白。盡管目前大多數高校都開設了美育課程,但基本上是開設在人文學院,理工學院開設美育課程的極少,即使開設也是選修課,只有極少的同學可以選修,這就等于說有很大部分學生并沒有獲得審美教育,這與我國提出的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教育方針不相吻合。既然美育在培養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那么在日常生活審美化語境下的今天,審美教育應該得到普及,為此,將美育課程設為公共課是非常有必要。另外,要加強美育師資的引進和培養,建立一支穩定和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保證美育課的高質量、高效率。
。ㄈ┟烙龖鋵嵉綄W校教育的一切環節之中
在1999年頒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強調,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美、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但目前的高校教學中,那種重智輕德的理念還比較嚴重,沒有將德智體美有機地統一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教書與育人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在大學生中開展審美教育,是學校各個學科專業、各個教育環節共同的責任,也是在學科專業教育中創造美的教育境界的共同追求。并非只有文科才與美育有緣,理工科同樣可以將美育貫穿在公式、圖形的講解之中。在2001年10月,數學家陳省身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先生的80壽辰上發表了《數學與美》的演講,與之呼應,楊振寧在陳省身90歲生日前作了《物理與美》的報告。由此可見,理工科并非與美無緣,只是人們沒有發現其中的美而已。其實,無論是深邃的宇宙奇觀、奇妙的生命現象還是數理公式或圖形處理都可以作為美的媒介,讓同學們可以充分發揮審美想象,激勵他們探求知識的欲望。
。ㄋ模┐罅ㄔO豐富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豐富的校園文化能夠有效地將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于文化活動之中,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同時對優良的學風、教風和學風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校園文化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它包括了許多方面,校園環境的美化、學術講座的開設、典型人物的現身說法、社會公益活動的參與以及各種比賽活動的開展,都屬于校園文化之列。
上一頁 [1] [2]
【日常生活審美化語境下的高校審美教育研究】相關文章:
高校大學生審美教育的構建與研究02-24
高職院校德育審美化探析11-24
全球化語境下的英語教育11-14
消費主義語境下電影受眾本位研究論文提綱11-21
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研究論文03-18
高校成人美術教育審美能力的培養03-03
論當代社會文化語境下的建筑理論教育11-1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