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學生文明禮儀的養成
摘要:文明禮儀是傳統道德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從禮儀教育入手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切入點。對學生要從小培養,從嚴要求;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平等相待,尊重他人;顧全大局,求得和諧;增強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慣。關鍵詞:文明禮儀 道德 養成
很長時間有一個話題一直縈繞在我的思緒之中,那就是如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近日又在網上看到:《老漢跌倒謊稱不賴你讓路人扶起 送醫院后改口》說90多歲的老人在公交站牌旁摔倒,騎著電動車路過的省城劉女士便趕緊下車扶起了老人。為了不讓自己成為翻版“彭宇”,劉女士在扶起老人的時候,請周圍的幾位路人為自己作證!肮媚,我不會賴你的,你是好人,”被扶起后,老人對劉女士很是感恩。然而,當老人被送到醫院后,卻改了口,稱是劉女士撞了他。幸虧老人的家人明事理,幸虧有目擊者愿意為劉女士作證……看完后心里真不是滋味,今天的中國人怎么了?難道作為禮儀之邦的國民把應有的文明禮儀忘卻了?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人們都把注意力放到經濟效益上,隨之也就在社會上出現道德的淪喪和文明禮儀的缺失的現象。特別是新一代文明禮儀的缺失,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知道文明禮儀作為一種行為規范,他是一個人教育程度和素質高低的標尺,是一個人、一座城市,乃至整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文明禮儀本身就是一種既具有內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現形式的行為規范。文明禮儀是傳統道德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文明禮儀與道德具有互為表里、相得益彰的辯證統一關系。文明禮儀是道德的外在表現,道德規范總要通過文明禮儀表現出來,講文明禮儀有助于培養學生遵守道德規范的良好習慣,進而內化為良好的道德品質;而道德則是禮儀的靈魂,良好的道德素養也要求人們更加自覺地按照禮儀的要求行事。禮儀與道德統一在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之中。自覺良好的禮儀習慣和禮貌舉止總是伴隨著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長期積累的道德素養。學生文明禮儀的養成,既符合由表及里的認識順序,也有助于學生感悟可見可行的禮儀所蘊含的道德意義,進而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又是中學生德育實踐的有效途徑和成功經驗;也是我國道德教育的優良傳統。所以說,從禮儀教育入手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切入點。人的道德精神屬于內心世界,要通過禮儀等行為表現出來。通常講“行為心表,言為心聲”,“誠于中則行于外”,只有內心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儒雅的風度,只有有道德、有文化、有修養,才能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自覺遵守社會公德。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體現其個人修養的重要方面,恭敬有禮的話語溫暖人心,能提高交際效能;語言粗野、惡語傷人,就會使人與人的關系冷淡、刻薄起來;詼諧幽默的言語,能夠增加歡快的氣氛?梢娧哉勁e止、儀容儀表這些最基本禮儀內容需從平時教育中去養成。有這樣的一個事例:一位外商到我國某地進行考察,對該地的投資環境、優惠政策等均感到滿意,通過洽談,已基本達成投資意向準備隔天簽約。休息時,公司負責人帶領外商到廠區參觀。在參觀過程中,公司負責人隨地吐了一口痰。為此,外商決定放棄簽約。“一口痰”失去了一個合作項目,這說明禮儀修養何等的重要。那么如何養成學生良好的禮儀習慣呢?
一、從小培養,從嚴要求。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最基本的禮儀首先在家庭生活中養成,家長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服裝飾物得搭配等都會潛移默化成為孩子內心的標準。“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家長良好的禮儀素養無疑將給自己的孩子傳遞較好的道德養分,雖說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從中卻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品格和審美情趣。一個人如果講究服飾禮儀,穿戴得體,就會贏得別人的喜愛和尊重。反之,如果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修邊幅,或穿戴的不倫不類,則會大大損害自己的公眾形象。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將來出人頭地、有所作為,那就讓我們每一位家長成為文明禮儀的踐行者,孩子的榜樣。加強自律,學會自我約束,做好表率,那么我們的社會將更和諧,我們的孩子更優秀。 二、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在日常交往中,我們文明的言談舉止,會使他人樂于接近;粗俗的言談舉止,會使他人疏而遠之。一句得體的問候、一次善意的交談更細節,看似微不足道,卻會影響我們的交往活動。許多學生往往會因為一些不合乎禮儀規范的處世態度、習慣動作、口頭禪,而使自己處于尷尬或被動的局面。因此,學生每天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早退,作為對學生應該遵守的最基本的規定嚴格要求。因為這不僅是嚴格簡單的上課下課時間問題,同時更反映了一個人坦誠守信的素質修養。遵守時間的人,一向為人所尊重,因為這不僅是對時間的尊重,更是對他人的尊重。同時遵守時間是培養一個人責任心的有效方法之一。對學生就要從最簡單的遵守上課、下課時間做起。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培養對他人的尊重,培養誠實守信的美德。
三、平等相待,尊重他人。在人際交往中,要真誠待人,與人為善,要允許他人有獨立進行自我判斷和個人行動的自由,要容納不同的觀點、看法和行為,做到求同存異。要善解人意,為他人著想。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贏得相互間的尊重。在平時要教會學生:善于接受對方,即善于接納對方,容忍對方,要平等相待,不輕易對對方的言行進行是非判斷,不可居高臨下,也不可卑躬屈膝;不求全責備,不讓對方難堪或不舒服;要努力去適應對方。善于重視對方,即對自己的任何交往對象,都要認真地對待,主動照顧,使對方感受到尊重和友好,切實體會到他們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善于贊美對方,即要善于發現交往對象的長處,并恰到好處及時地給予肯定,表達欽佩或贊美。這是對交往對象表現尊重和友善的三大途徑。
四、顧全大局,求得和諧。“人際交往,貴在和諧!碑攤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他人正當利益發生沖突時,應以集體利益為重,尊重他人的正當利益,顧全大局,團結友善,和諧相處。比如,學校舉行運動會、報告會、文藝演出、升國旗儀式等都要嚴格要求學生,遵守活動的秩序和紀律,不能出現有損學生形象的言行。在課堂上、宿舍里、餐廳里,每一位同學都會遇到與同學、老師及其他人員的交往問題,任何做到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與人友好相處。教育學生見到老師應禮貌的打招呼,進入辦公室要經過老師允許、離開時應向老師告辭;在宿舍要遵守作息制度,保持宿舍的整潔,同學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這樣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就會養成。
五、增強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慣!氨虮蛴卸Y的風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現。”如果判斷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力不強,對來自身邊的不良誘惑難以抵制,就根本談不上踐行文明禮儀。學校必須利用政治課、時事講座等形式不斷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八榮,八恥”的榮辱觀。明白在我們社會主義社會里,什么是光榮的,什么是可恥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自我控制力,逐步克服一些影響成長的不良習慣,才能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總之,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需教育訓練,持之以恒,需家庭、社會和學校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如果出現反復,也是一種正常現象,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抓反復、反復抓、真真實實,堅持不懈。特別是學校要堅持正面教育,注意樹立典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禮儀榜樣去影響帶動他們,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氛圍,以此來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
【談學生文明禮儀的養成】相關文章:
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思考論文03-27
談數學與素質教育的培養及養成03-05
談如何激發學生作文興趣03-04
談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01-15
學生養成教育論文03-21
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與習慣養成之我見12-11
體育教學對養成學生良好個性的作用12-12
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與習慣養成之我見論文03-08
談學生能力的培養教育論文02-2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