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淺談國外職業決策困難研究進展

        時間:2024-09-02 09:35:21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淺談國外職業決策困難研究進展

           論文關鍵詞:職業決策 職業心理學

        淺談國外職業決策困難研究進展

            論文摘要:職業決策困難是職業決策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文章對近幾年國外職業決策困難的研究進行了回顧和梳理,并展望了未來的研究趨勢。

            在國外,職業決策的研究一直是職業心理學的重要內容,Parsons在1909年就提倡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社會問題,提出了職業決策的第一個正式模型。這個模型逐漸成為有關職業決策和生涯不確定的理論、評價、研究和干預的框架。但是關于職業決策困難的研究卻起步較晚。Camp-bell認為以前關于職業決策困難的研究主要是指職業猶豫(career indecision ),而且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從理論上對職業未決問題進行分類。而對職業決策困難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Gati等人從理論上探討了有關職業決策困難的分類,現在的研究大部分是以這種分類為基礎的。這種分類以決策理論為基礎,把職業決策者看成一個“完美職業決策者(ideal career decision maker )”,因此又叫做完美職業決策者模型。完美職業決策者是這樣的一種人:了解自己的職業決策需要,并愿意做決策和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策,而其他人的決策和完美職業決策者之間的不一致,說明存在著職業決策困難。

          1職業決策困難的理論研究

            從研究策略上,研究職業決策困難有兩條思路:一是從經驗人手,通過對職業決策困難與無困難者差異的比較研究,獲得職業決策困難的核心因素;二是從職業決策過程的理論人手,通過檢驗職業決策的核心要素的發展狀況,確定職業決策水平或職業決策困難程度。

            早期關于職業決策的研究,并不是從職業決策過程理論人手的,而是集中研究職業決策困難方面。研究所選取的對象,主要是在職業選擇或主修專業已做出決定的和未做出決定的大學生。研究主要關注兩大問題:未作決定的大學生占有多大比例;如何區分已決定的與未決定的大學生。盡管有大量不同的研究試圖找出已決定的與未決定的大學生之間差異,但并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

            從職業決策過程的理論人手,通過檢驗職業決策的核心要素的發展狀況,確定職業決策水平或職業決策困難程度。

            Super的職業發展理論認為,在職業決策過程中出現的典型困難,與職業發展的正常階段一致,尤其強調職業成熟度的概念。比如在職業進人期,選擇合適的職業是主要困難;在職業鞏固期,適應和加強自己的職業素養;在職業維持期則主要是保持自己已經取得的地位,不斷獲取新知識和技能;在職業衰退期則主要是為退休后的生活作計劃和安排。與職業決策困難直接聯系的內容主要是在職業進人期。

            Holland對職業決策困難的類型和水平作了分類,這種分類反映出了從表面的(如缺乏信息)到更深層的可能性原因。對興趣沒有充分的了解也是一個妨礙個體做出決策主要因素之一。Hol-land等假定職業決策困難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1)職業認同(identity)困難;(2)缺乏關于工作或訓練的信息;、(3)環境或個人的障礙。

            社會學習和認知行為的理論家也對職業決策做出了解釋。Taylor和Betz依據Bandura的自我效能結構,提出個體在知覺成功執行任務能力上的差異,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有的人在職業決策時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困難。

            根據Osipow和Gati提出的模型,職業決策困難分為在決策過程開始前的困難和在決策過程中的困難,主要包括三個維度十個方面:①缺乏準備,細分為:缺乏動機;猶豫不決;錯誤的信念;②缺乏信息,又細分為:缺乏決策過程的信息;缺乏自我的信息;缺乏職業的信息;缺乏獲得信息的方式;③不一致的信息,又細分為:不可靠的信息、內部沖突、外部沖突。

            通常而言,從經驗出發的思路可能出現的間題是難于建立系統的職業決策理論,不利于職業決策理論的發展,但它的實證效度很高,能區分職業決策是否存在困難。而從理論出發的思路研究的理論性會比較強,但由于決策核心要素之間可能出現的邏輯交叉和重疊,會導致用這種辦法編制的檢測工具難于獲得理論支持。如何使二者結合,相互地取長補短,實現對職業決策困難問題理論與經驗脫節問題的很好解決,仍是一個難題。OS1pOW與Gatl合作,從理論角度編制了職業決策困難問卷,用聚類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結果表明:該問卷基本支持理論假設。這是經驗研究和理論研究結合的一次嘗試。

          2職業決策困難的測量工具

            目前用于測量職業決策困難的主要工具是職業決策困難問卷,其他相關測量工具還有職業決策量表、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量表、職業信念問卷和我的職業情境量表等。

          2. 1職業決策困難問卷(Career Decision一mak-ing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CDDQ)

            到目前為止CDDQ共有四個版本,最初版本由Osipow和Gati于1996年合作編制而成。最初編制的目的是為了適應于剛剛開始進行職業決策的成人(也包括在校大學生,我們稱之為原版)。Osipow和Gati研究表明實證結構和理論構想結構高度一致,而且和職業決策量表呈正相關(0.77)、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兩個分量表呈負相關(0. 55和一0. 52 )。并且與專業已定大學生相比,專業未定大學生在CDDQ上的得分遠遠要高,證明CDDQ具有較滿意的結構效度和同時性效度。Kleiman'和Gati驗證了測量職業困難和職業準備的兩個量表—職業決策困難量表和職業信念量表之間的關系,二者高度正相關( 0. 82 ),分量表之間的相關從一0. 03和0. 83,而且兩個量表在不同職業決策階段都能對個體的職業決策困難進行區分。Albion和Fogarty `}用結構方程對CDDQ的結構進行了驗證。Gati , Osip-ow , Krausz和Saka通過對職業咨詢者和來訪者的配對測驗,結果表明CDDQ具有較高效度。最初版本經過Gati和Saka的修訂適用于中學生(我們把這一版本稱為中學版)。Gati和Saka于2001年對CDDQ又做了修訂使之適用于網絡(我們稱之為網絡版),并把網絡版和紙筆測驗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發現網絡版和紙筆版(原版)的一致性信度系數非常接近,分別為0. 87和0.88。兩者的結構都和理論構想一致。目前CDDQ最新版本由34題構成(我們稱之為簡版),簡版的信度和效度和原版基本一致。

          2. 2職業決策量表(Career Decision Scale,CDS )

            職業決策量表可以快捷而有效地測量高中生和大學生的在職業決策過程中的狀況,特別對決策有困難的學生更有效。CDS的基本思想是先了解個人對職業和專業的確定性程度,然后了解個人職業決策困難的干擾因素,通過探討職業決策困難的情況,反映職業決策過程中的各個方面,比如確定性和清晰度也反映決策困難情況。CDS是以經驗為基礎編制的量表,主要通過有無決策困難來作為項目篩選的依據。因此,職業決策上需要幫助的學生,其量表總得分要高于不需要幫助的學生,需要職業輔導的學生量表總得分將顯著高于不需要輔導的學生。問卷第一部分的得分高表明專業和職業確定性程度越強,第二部分得分越高表明職業決策困難程度越大,兩部分呈負相關。CDS重測信度為0. 70一0. 90,內部一致性系數報告在0. 80左右,具有較好的同時效度與結構效度。我國、臺灣地區也有修訂試用,信度和效度基本可以。

          2. 3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量表(Career Decision一making Self一efficacy Scale,CDMSE)

            Taylor和Betz設計了CDMSE用于測量個人需要成功做出職業決策時的自信程度,該量表的理論基礎是Crites的職業成熟度理論與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論。CDMSE的內容結構選自于職業成熟度量表中的職業選擇能力部分主要包括:自我評估、職業信息獲取、目標設置、職業規劃和問題解決的自我效能。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同時性效度。國內學者彭永新和龍立榮對該量表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量表具有較好的項目特性和內部一致性信度,但重測信度偏低,五個因素之間的相關過高。

          2. 4我的職業情境量表(My Vocational SituationScale , MVS )

            我的職業情境量表由Holland , D}iger和Pow-e:于1980編制。MVS用來評估職業決策困難,為職業決策輔導提供診斷服務。MVS包括3個分量表:(1)職業認同量表用于測量個人職業有關屬性的清晰度和穩定性。(2)職業信息量表用于測量需要獲得職業信息的需求程度。(3)障礙量表用于測量需要克服達到職業目標的障礙狀況。MVS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較高。

          3職業決策困難的實證研究

          3. 1職業決策困難與個體因素

            職業決策困難和許多人口統計學方面的特征有關。多數研究支持職業決策困難存在著性別、年級間的差異,Itamar , Gati和Saka的研究表明在不合理的信念,內部沖突,外部沖突和總分上,男性報告的困難要遠遠大于女性;在不一致的信息方面,女性報告的困難高于男性。在外部沖突上,職業選擇困難隨著年齡(年級)而下降。而且以色列九年級、十年級和十一年級的青少年為被試發現三個年級實證模型和理論模型高度一致。Hijazi, Tatar和Gati認為最大的性別差異表現在缺乏準備和它的三個維度中的兩個:缺乏動機和猶豫不決;男性在缺乏動機方面報告更大的困難,女孩在猶豫不決方面報告更大的困難。男孩在外部沖突、缺乏信息方面報告更大困難。Mau認為在職業決策時更多強調家庭愿望而不是個體愿望的個體比其他的個體報告更多的困難。Wei一Cheng的研究表明大學生比高中生報告了更少的職業決策困難。

            Lease對控制點、工作知識和職業決策困難指導者三者之間關系的研究表明:由于缺少職業指導者和職業信息源,少數民族學生經歷了更多的職業決策焦慮和職業外控點,職業外控點常和職業決策困難聯系在一起,而且種族和學院類型并不能減弱控制點、工作知識和職業決策困難之間的關系。Shiloh和Shenhav一Sheffer對職業決策困難和職業決策風格關系的研究表明:職業決策困難量表總分和理性決策風格呈負相關,和直覺決策風格呈中等強度的正相關。直覺決策風格和決策困難的三個具體類別缺乏動機、錯誤的信念和內部沖突呈正相關。Morgan和Ness對職業決策困難分類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性別角色定位、職業認同發展階段之間關系的研究表明:與高職業決策困難相比,低職業決策困難者有更高的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和性別角色定位為男性化("masculine")和“雌雄同體”(androgynous);處于較高職業認同階段的個體有較少的職業決策困難;但是研究也認為到底是低職業自我效能感造成了高職業決策困難還是相反還不清楚。

          3. 2職業決策困難與文化因素

            職業決策困難不僅與個體因素密切關聯,同時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響。Gati等人對美國和以色列被試的研究表明,兩者的職業決策困難結構高度一致。Luzzo和McWhirter研究發現婦女和少數民族比美國白人知覺到了更多的職業相關的障礙。在跨國研究中,Mau發現臺灣大學生比美國大學生知覺到了更多的職業決策困難,也發現不同國別的學生在職業決策困難聚類上存在著差異。研究表明亞裔美籍大學生比美國白人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的所有方面報告了更多的職業決策困難。Brown認為文化價值已經被證明是職業決策研究中的重要變量,個體主義文化更有利于培養職業決策的獨立性和理性可能比集體主義的文化的個體報告更少的困難。

          3. 3職業決策困難的干預研究

            Gati等和Mau,Jepseri研究表明計算機輔助職業指導系統(computer一assisted career guidancesystems, CACGSs)能減少個體的職業決策困難,特別是信息缺乏方面的困難。

          4現有研究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外對職業決策困難的實證研究還剛剛起步,積累的成果相對較少,而國內的研究幾乎是空白,因此對職業決策困難的研究還存在許多不足。

          4. 1職業決策困難的概念和維度結構不一致

            Gati, Krausz和Osipow也認為在職業決策困難問卷廣泛應用之前,還需要對職業決策困難的維度,特別是10個方面進一步研究。Hijazi, Ta-tar和Gati研究表明外部沖突應該歸屬為缺乏準備而不是錯誤信息。這種不一致在以美國人為被試的研究中也出現過。PRIMI等人研究表明職業決策困難的結構應該是4個維度17方面。

          4.2不同文化背景研究所得結果不同

            Mau的跨文化研究表明職業決策困難的分類對美國大學生非常適用,但對臺灣學生來說因素模型的適合度較差。而且對職業決策困難量表的信效度檢驗主要取自于美國和中東地區的大、中學生,需要進一步擴大取樣范圍例如需要再就業的下崗職工等。Blustein和Ellis認為進一步的研究應該對更有代表性的樣本進行施測來驗證職業決策困難的文化差異;進一步的研究應該用誤差分離技術(error partitioning techniques)例如GENOVAs或IRTs來直接驗證造成偏差的原因是文化還是其他因素。Mau也認為進一步的研究應該驗證特定因素(例如文化認同發展、價值定位、決策風格等)對決策過程的內容的影響。特別是我國的研究較少,急需加強本土化的研究。目前我國對職業決策困難的研究僅限于介紹國外的研究進展,因此急需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進行本土化的研究。

          4. 3多是調查現狀,少干預研究,只是提出和展現問題,未能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由于職業決策困難研究才起步,成果不多,而且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建構上、少量的實證研究也主要是關于測量工具的標準化和影響因素的研究。因此對職業決策困難的干預研究相對較少。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淺談國外職業決策困難研究進展】相關文章:

        淺談國內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研究綜述12-06

        試析高職生職業決策困難的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分析03-06

        論國外從眾行為理論研究進展11-15

        淺談國外個人信息民法保護論文04-29

        國外職業教育看中國-東盟職業教育的合作11-24

        淺談性格與秘書職業的關系03-29

        淺談職業藝術教育中的啟發與引導11-16

        淺談職業院校電化教育12-06

        簡析大學生的職業決策要避免認知偏差12-05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