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習方式初探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學習方式 創設情景 培養 創新精神 實踐能力
論文摘要: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得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
長期以來,我國課堂教學施行的是傳統的傳遞——接受式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單純地教,學生被動地聽,教師很少顧及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學生也養成了被動接受的學習習慣。課堂上學習氣氛不濃,師生互動流于形式,這樣怎么能推行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呢?《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改革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學習,是學習化社會的要求,也是知識經濟的要求。構建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征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在不改變教材內容、體系、結構的前提下,在研究教材,學生的知識、技能、心理特點的基礎上,能動地發展情感因素,營造情景氛圍,架起現實生活和數學學習之間、具體問題和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通過創設各種情景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同時給予解題策略的指導,使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體驗成功的情感,掌握創新的學習方法,成為學習的主人。
1.創設游戲的“情景”。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時間短,范圍很局限,通過游戲,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高高興興地進入數學王國,領略數學知識的樂趣。比如開火車、找朋友、摘蘋果、小醫生、送信、當法官等等。寓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于有趣的游戲情景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設生活“情景”。交給學生知識是希望學生應用知識,所以把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也是很必要的。教學時可以創設現實生活的問題情景,找準現實生活的切入點,強化感性認識。比如在教學元、角、分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商店”的場景,請學生來當營業員和顧客,模擬現實生活中的買賣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很快掌握了元角分的單位換算。為學生的探索提供了豐富的現實生活經驗基礎,學生興趣很高,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3.創設問題“情景”。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別致新穎、富有疑問的情景,則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比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提出如下問題:“同學們,車子的輪胎是什么樣的?”同學們回答:“是圓形的。”“如果是長方形或者三角形行不行?”學生笑著連連搖頭。我又問:“如果車輪是橢圓形的呢?(隨手在黑板上畫個橢圓形)學生急著回答:”不行,沒法開。我緊接著追問:“為什么圓的就行呢?”學生一聽,馬上紛紛議論。教師創設的“情景”為新課的順利進行鋪設了一條通向新知的橋梁。
4.創設圖像情景。小學生對形象逼真、色彩艷麗、栩栩如生的動態圖畫很感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指出:這種“直觀”是一種發展觀察力和發展思維的力量,它給認識帶來一定的情緒色彩。這種情景在學生頭腦里不僅有表象、概念,而且在思想、情感和內心的感受,這一切必將促使學生積極地進行思維活動。
總之,就數學來說,對學生而言那是一個陌生的世界,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如果教師把教學過程只看著讓學生學會概念,能夠運用,懂得算理,能夠計算就可以了,那必定會導致學生學習乏味,事倍功半。反之,教師如果能根據學生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具,實施中又能以學生真切感受為基礎,不斷激發學生課堂上的感受,使學生易學、善學、好學、要學,讓學習成為學生終身追求的目標和人生最大的樂趣。還對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新課程推進中的問題與反思》
【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習方式初探】相關文章:
新課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課學習方式轉變的探討11-23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06-23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學習與發展01-16
淺議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初探12-06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作業布置之初探12-12
新課程理念下的練習教學12-04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11-24
探討新課程改革下高中音樂的學習方式創新03-28
“自主、合作、探究”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應用12-11
論新課程理念下的美術教育11-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