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及教育對策教育論文
摘 要:面對市場經濟的沖擊,當今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研究學生的思想行為狀況,有針對性的開展實效性的教育與引導,以使學生成為有知識、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會學習、會交往的應用性人才。
關鍵詞:當今 大學生 思想道德 教育對策
市場經濟的沖擊,使當今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等都出現了一些與以前不同的新變化,也給高校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使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切實有效,必須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狀況有比較準確地了解。本文僅就一些大學生的不良思想、行為表現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一、當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
第一、隨著大學生中獨生子女人數的增加,班級內講究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越來越差。因為獨生子女中一部分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過于敏感,自尊心超強。有的表現出高傲、鄙視人的態度,不屑與他人交往,這些學生多來自城市、比較富有、不愁吃穿的家庭;有的則是將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不愿與他人交往,這些學生中又以家庭貧困生居多,也有一些是在中學時受過某種事件的打擊,還有一些則是與自己的性格有關。他們的行為方式有時比較離奇,大多是獨來獨往,不合群、比較有個性,小心眼,好偏激,說話尖刻,集體意識淡薄。這表明當今大學生集體意識弱化而個人意識增強。
第二、嬌嬌氣重、懶惰怕吃苦、勞動觀念差,F在大學生中嬌嬌氣重是普遍現象,有些學生自己嬌自己,身體稍有一些不舒服如感冒、頭痛等小病即請假不上課,但當沒課的時候又很活躍,可以說很會小病大養,吃不得一點苦,而對于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也就更找不到這些人的身影,甚至連日常的值日(宿舍、班級值日)、勞動實踐課也不參加,有的學生一個學期沒有搞過一次衛生,有的學生甚至必修的勞動實踐課也請別人代勞,沒有一點勞動觀念,也就談不上奉獻。這些說明當今大學生的勞動觀念、榮譽意識、責任意識弱化而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增強。
第三、講究實際,目的性強,F在的大學生中本位意識很強,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以自我為中心,從自身的角度考慮問題,缺乏整體觀念,更有甚者重利忘義,重索取,重享受,講功利,圖實惠,把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割裂開來,缺乏對基本社會公德和道德行為規范的認同,甚至不辯善惡是非。
第四、心理問題偏多,甚至出現心理障礙或疾病。據國家衛生部召開的青少年心里健康問題座談會上透露的消息,全國有3000多萬青少年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大學生中25%有心理障礙,以焦慮不安、強迫癥、神經衰弱等癥狀為主,因心理問題不能正常學習和生活而休學或退學的學生人數呈逐年上升之勢。[2]有此問題的學生又以來自農村的貧困生和城市中的下崗貧困家庭居多。因為市場經濟的影響,經濟上的差別,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容易使學生產生困惑或矛盾,而部分學生心理承受力較差,因此,心里負擔過重,造成心理障礙或疾病。
二、應采取的幾點教育對策
首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從實際出發,從教育對象的不同個性和成長規律入手,因人、因時、因地而宜,根據教育對象的特點,滿足不同的層次要求,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學校管理理念。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生命需要、尊重學生的智力,尊重學生的主體選擇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生活、實踐中體驗情感、意志、塑造人格,達到自我感悟、自我認識、自我判斷和自我澄清,最終使教育內容內化為學生的“心靈”(或思想),外化為學生的行為。只有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質,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3]
其次,采用各種形式對學生進一步加強各種能力的培養。當今的社會競爭力確實是很強,但競爭的關鍵仍然是能力。所以適應社會的這一需要,學校應該在這方面再下功夫。如可以開設各種主題性的工作坊,比如人際交往、兩性相處、學習困難、職業生涯等等,用團體互動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探索,提高各種動腦動手能力。形成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等等。
再次,要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穩定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項長期但見效慢的工作,其成效如何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有密切的關系。為了使其成效顯著,必須加大對這支隊伍能力的培養。為此,一是應有計劃有步驟地選送政工干部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或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優秀專職輔導員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向黨務行政管理崗位輸送或向業務教師發展。二是要注意提高政工干部的政治、經濟待遇,尤其是兼職的輔導員的經濟待遇。
第四,任課教師也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多接觸學生,用愛心感染學生,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明辨是非、抵制各種不良思想的能力。
第五,建立優美的校園網絡環境,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當今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而高校又處于充分利用網絡信息的前沿,因此,在對網絡文化有清醒認識的基礎上應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建立方便、快捷、健康、安全的校園網絡,在網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陣地,通過開展專題討論、網上訪談等活動,與學生平等溝通,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還可以通過E-mail信箱構架起與學生交流的渠道,讓網絡真正成為學生學習與教師正確引導的陣地。
第六,充分發揮心理學教師的獨特作用,進行校園心理咨詢服務。心理咨詢是借助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和方法,通過語言、文字及其他信息傳遞方式,給咨詢對象以斑竹、啟發和指導的過程。它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咨詢服務、心理治療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增進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因此,高校不僅要系統開設心理學課程,還應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詢機構,使其在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利于學生健康、成才。
參考文獻:
1.鄭華萍 廖穎 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理論導刊 2006年第五期
2.時曉玲 教育本該激揚生命[M]中國教育報,2006,(28)
【當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及教育對策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徑及對策分析11-18
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究論文03-27
試論獨立學院學生狀況及教育對策12-12
試論當今家庭教育12-07
教育論文:高考總復習新對策03-27
中職語文教育的沖突及對策的論文02-26
論文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11-30
幼兒園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教育論文12-0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