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時間:2023-04-20 12:29:51 賽賽 開題報告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精選14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精選14篇)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1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價值和意義

         。ㄒ唬┱n題研究的背景

          1、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起點認識不夠高。

          2、只注重自己的教學環節進展情況,對于學生的行為不關注,或關注不多。

          3、只關注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不夠。

          4、課堂上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導致課后作業負擔過重。

         。ǘ┱n題研究的價值及意義

          “先學后教”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要求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關注學生的學習目標、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生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和生成者,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尤為關鍵,學生的錯誤或個性見解是重要的動態生成資源,教師要善于利用動態資源轉化為有利的教學資源,要堅信學生的自學能力,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豐富學生的自學方法,提高學生自學的水平。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將更多地表現在為學生設計探索交流的情境,提供共同活動的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如獨立思考,動手拭錯,自我糾正等等)完全交給孩子,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從他人智慧中獲得啟迪。每個學生在“合作探究”的氛圍中思維得到碰撞,情感得到交流。教學評價也不僅僅是教師的事,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也進行適當的評價,讓評價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

          總之,我們要讓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課堂教學發生根本的變化;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課堂教學的過程由傳授知識的過程變為學生自己探索、獲取的過程、研究信息、增長知識、形成才能的過程,師生經歷的將是真實高效的學習過程,這樣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過程,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基礎必不可少的過程。

          二、課題研究的現狀及理論依據

          (一)課題研究的現狀

          眾所周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洋思中學提出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它解決了新課改背景下的5大難題,使得整個課堂教學和諧而高效。

          但是,這種模式是不是有他的局限性,是不是任何教學內容都可以通過自學獲得,是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自學?我們還必須在實踐中進行論證?傊,認為不可盲目模仿,在實際教學中,要分析自己的情況和自己的學生,自己的學校,自己的學生的家庭環境情況,尋找,探究適合于自己的教學模式。

         。ǘ┱n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先學后教”的理念依據:

          1、教學工作必須遵循“實踐第一”、“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知規律。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起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的學是內因,教師的教是外因。歸根到底,教師的教只有提高學生的學才起作用。“先學后教”很好地擺正了內因和外因的關系,強調內因——學生的學是第一位的,是根本,外因——教師的教是第二位的,是為了使內因起作用的條件。

          2、“先學后教”是“遷移規律”和“最近發展區理論”的運用。全國著名教育專家邱學華先生說:“所謂‘遷移,是已經學得東西在新情境中的應用,也就是已有的經驗對新課題學習的影響!

          “合作探究”的理念依據: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

          1、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2、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三、核心理念的界定

          本課題所說的“先學后教”主要是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育重教師“教”輕學生“學”的做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去自學、去嘗試、去探究、去發現、去解決,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點撥引導,使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本課題所說的“合作探究”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分組為前提形式,以合作、探究為基本方法的一種教學活動。在合作探究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展示屬于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題策略的機會,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解釋和評價他們自己的思維結果的權利。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學體作用。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ㄒ唬┱n題研究的目標

          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定“每一個學生都能教好”的`信念,樹立“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的教育理念,改革課堂結構,構建起“先學后教,合作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模式。借助課堂良好氛圍的創設,通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并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挖掘學生的潛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激勵學生自主、主動、積極地學習。

         。ǘ┱n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探索“先學后教,合作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模式。

          2、培養學生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性學習的三合一。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3、轉變教師觀念。讓教師改變原先的擁有知識的權威者的形象,而側重于對學習過程的組織、引導并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和實施

          (一)課題研究的方法

          1、行動研究法:每周課題組成員開展實踐教學,進行課堂模式的改革嘗試。

          2、經驗總結法:根據實踐教學進行跟蹤評課交流、總結

          3、對照實驗法:即在平行年級中設置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實驗班和對照班分別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以觀察實驗的效果。

         。ǘ┱n題研究的實施

          1、醞釀啟動階段

          2、實踐研究階段

          研究目標:構建“先學后教、合作探究”——數學“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課堂教學模式

          研究內容:課題組明確分工,擬訂子課題,教師制定各自的研究方案,確定各階段的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分組進行方案實施。

          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問卷調查法、環境熏陶法、個案研究法

          研究成果:

          3、總結推廣階段

          研究目標:“先學后教、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形成。

          研究內容:完成課題的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成果結集,接受課題鑒定組的評估鑒定。

          研究方法:經驗總結法

          研究成果:

          六、可行性分析

          (一)課題主持人的情況

          本課題研究的前期,主持人帶領課題組成員學習了諸多有關“先學后教,合作探究”的理論文獻,并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工作,了解了此課題兄弟校同仁的類似研究,便于本課題更好的開展下去,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課題研究定于每周五進行課題組活動,需要配備的硬件、軟件及經費等,校長將全力支持,確保課題順利開展,無任何后顧之憂。

          學校圖書館有藏書近萬余冊,可供相關資料的查閱。

         。ㄈ┱n題組成員情況簡介

          課題組成員有區優秀青年教師、市區教學骨干,有個人課題獲獎者,擅長教學實踐與課題研究。

         。ㄋ模⿻r間保證

          為使課題研究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定期開課題研究與實施會議,及時交流經驗。

          (五)經費保證

          課題研究經費由學校課題研究專項經費單列開支,充分保證課題研究所需要的經費。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2

          一、選題的現實意義

          1、目前小學數學課內外作業的現狀:

         、匍L期以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業內容拘泥于課堂知識,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試卷中出現的形式作為課外作業的模式,完成同步練習,機械、重復的較多。作業陷入機械抄記、單調封閉的誤區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內,拘于書本的靜態作業使學生埋頭于繁瑣重復的書面練習而苦不堪言。作業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圍著書本做文章的現狀,削弱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泯滅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谕ㄟ^調查發現由于教師在布置練習時只從本身意志出發,而忽略了學生的心理需求,練習、作業形式單調,書面作業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無新鮮感可言,更談不上趣味性,致使眾多小學生逐漸形成不良的作業習慣。

         、畚覀兊慕逃顒右岳碚搶W習為主,以課堂教學為主,評價教學的手段也以考試為主,應試教育傾向嚴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較差,缺乏創新的精神和能力。

          2、時代的呼喚。

         、傩抡n程明確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重視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選在現代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內容,開發實踐應用環節,加強實驗和各類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跀祵W來源于生活,也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各類數學問題。練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強知識與實踐的聯系在數學練習中變得十分必要。從課改精神出發,改革練習設計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使練習的內容體現個性化、生活化和社會化,作業的形式強調開放、探究和合作,練習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讓學生動起來,使練習活起來,促進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開放中創新,以便收到較好的效果。

          基于對練習重要性的認識和練習現狀的分析和反思,我們提出了“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過研究,改變傳統的練習觀,確立效率意識,從現狀出發,從“有效”入手,反思當前哪些練習是有效的,哪些練習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使學生學得既扎實又輕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負提質”。

          二、研究目標

          通過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的研究,著眼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構建和諧、高效的數學課堂,促進教師轉變數學活動的視角: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提高實際操作能力。以“數學”的本源為追求,以“有效數學活動”為載體,以“學生和諧發展”為核心的目標,探尋一條有效地促進學生愛學數學、動手學數學的活動組織模式。

          三、概念的界定

          練習是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練習有無效練習與有效練習之分。練習設計的有效性是指能使學生快速、深刻地鞏固知識,熟練技能,同時還要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本課題中所指的練習包括課堂內的各種練習,如書面練習,口頭練習,動手練習等;同時也包括課外的練習。

          四、實施策略

          1、課內練習有效性的實施

          數學課堂練習是一堂數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一步深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技巧、培養積極的情感和態度、促進學生深層次發展的有效途徑;所以一節數學課,練習是否有效,將是一節課的點睛之筆。因此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練習的內容和形式,既要整體考慮練習方式,又要考慮練習的具體內容,把握好練習的度和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課外練習有效性的實施

         、僬n前作業。調查表明,大都的數學老師不太習慣給學生布置預習,有的老師會把上課做的教具也會給學生準備好。而我們覺得有些內容學生可以看懂的,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預習,有些教具學生能準備的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準備。

         、谡n后作業。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布置的作業越多,學生錯的也越多,因此在課外作業上我們要求少布置或不布置書面作業,而布置一些其它形式的課后作業。

         。1)實踐性作,實踐性作業,不但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拓展性作業。這種作業不僅使學生獲得了課本上的基本知識,而且使學生主動地把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他們真正理解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如在教了利息后,讓學生向銀行職員或家長調查,詢問提前支取或延后支取的利息情況。

         。3)研究性作業。通過設計一些小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實施的原則

          1、針對性原則

          針對性原則是指練習要根據不同內容的特點,根據學生的現實狀況,緊扣教學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還要注意前后知識的聯系,要注意對后繼知識的延伸和拓展,使學生通過練習有所提高,從而真正地實現“練在關鍵”。

          2、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在練習中,結合學生已有知識設計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習題,讓學生能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樣有助于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3、生活性原則

          練習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問題就在我們身邊,認識現實中的生活問題與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從而學以致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開放性原則

          練習無論是在內容的選取還是形式的呈現,都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間、自主創新的機會,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

          5、層次性原則

          層次性原則包含兩個意思,首先從學生方面來考慮,練習必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既要關注后進生和中等生,同時又要關注優秀的學生,讓差生吃飽,讓優生吃好,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其次從知識系統上來考慮,練習必須要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的規律逐步加大難度。

          六、理論依據

         、俳嬛髁x的學習觀。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構自己的理解。學生是自己知識的建構者!本S果茨基提出:“人的心理過程的變化與他的實踐活動過程的變化是同樣的”,杜威更提出“教育基于行動”。因此,以數學活動為主線,有效地開展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

          ②“數學化”理論。

          “數學化”理論認為:人們用數學的方法觀察現實世界,分析研究處種具體現象,并加以整理和組織,以發現其規律,這個過程就是“數學化”!皵祵W化”是學生認識世界、把握世界的方法和過程。學生通過“橫向數學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號世界,又通過“縱向數學化”把符號世界一步步地完善。學生的“數學化”的進程貫穿在其所經歷的數學活動中,活動是學生“數學化”的根本途徑。

         、塾行Ы虒W理論。

          有效教學理論認為,教學就其本體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潛能,促使人身心發展的一種有效的實踐活動。有效教學理論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

         。1)“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

          (2)“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3)“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

          (4)“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于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研究,就是在這一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數學活動設計,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益。

          七、研究對象

          本校四年級學生。

          八、研究方法

          調查法:主要用于量化分析,做好前測后測記錄,為制定“測量評估”指標,總結經驗,提供事實依據。

          個案研究法:選取具有一定代表意義的學生或班級作為個案研究對象,對學生做好跟蹤調查,為他們建立研究檔案,以此作為研究資料。

          經驗總結法:對實驗中出現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經驗都要進行及時的總結,

          九、研究時間:

          20xx年2月至20xx年7月

          第一階段:準備

          時間:20xx年2月至20xx年3月

          主要工作:

          1、擬寫工作計劃

          2、制定實驗方案

          3、落實分工

          4、擬寫準備階段工作情況匯報

          第二階段:實施

          時間:20xx年3月至20xx年4月

          主要工作:

          1、召開會議

          2、制定整體的研究計劃

          3、課題展示

          4、階段性報告及論文

          第三階段:總結

          時間:20xx年4月至20xx年7月

          主要工作:

          1、課題展示

          2、總結性報告及論文

          十、研究成果形式

          1、階段性報告

          2、課題成果結題報告

          3、練習設計精編

          4、論文

          5、教案

          6、個案分析

          十一、研究組成員

          課題組長:

          組員: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3

          一、 研究背景與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研究背景

          1、時代背景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經濟的競爭演化為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演化為教育的競爭。教育的創新、教學的改革已成了永恒的主題。只有培養出了適應現代生活的實踐型人才、才能在參與國際競爭中獲得成功。

          2、數學教學改革發展的背景

          (1)數學教學理念已發生了深刻變化。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使學生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要努力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于實際情境的信心;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策略是:以反映未來社會公民所必須的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以與小學生年齡特征相適應的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數學內容。使學生在活動中、在現實生活中發展數學、掌握數學。

         。2)傳統的數學教學現狀需改變。

          傳統的數學教學與社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脫節,主要體現在:

         。1)目標上只重視數學知識的傳授、技能的達成,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

         。2)內容上過分拘泥于課本,忽視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有機結合起來。

          (3)學生的.學習活動單一、被動,缺少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忽視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忽視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意識和興趣,忽視讓學生活潑、主動地學習。

         。4)評價上對書本知識、運算和推理技能關注較多,對學生學習的態度、情感及實踐能力關注較少。

         。ǘ┧鉀Q的主要問題

          1、改革教學內容,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傳統的數學教學內容脫離生活實際,我們開展本課題的研究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要使我們的數學內容是充滿生活氣息的,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自然、與社會、與生活的密切相關性。

          2、改革教學活動,解決“怎樣教”的具體操作問題。傳統的教學過程枯燥、機械。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要使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不是一個被動吸收現成結論的過程,而是一個學生親自參與的充滿豐富生活體驗的活動過程,是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

          3、改革教學評價,解決“為什么教”的目標導向問題。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要探索出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為教學行為科學導向。

          二、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1、社會價值。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社會呼喚實踐型人才。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求。

          2、教育價值。本課題的研究雖然是數學教學改革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但卻能提供一個范例,即如何讓數學走向生活、走向實踐的范例,所以,它有助于深化數學教學改革。

          3、辦學價值。本課題注重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意,更注重創新精神的激發,實踐能力的提高,所以,它既能提高教學質量,還能為學校創特色,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和辦學聲望。

          三、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1、本課題的研究是科學的、必要的、注重時代性。時代呼喚實踐型人才,小學數學改革的方向是要讓數學走向生活、走向大眾、再現數學與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教改背景下,我們提出本課題是科學而必要的。

          2、本課題具有可操作性和注重實踐性。課題符合課程改革倡導的新理念,便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踐,即解決實踐中教學于生活實際脫離的現狀,形成適合農村小學生的具體的教學方式。

          3、本課題注重合作性,強調師生共同創造豐富的課堂生活,課題組成員都具有良好的教學素質,并且對“數學教學生活化”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實踐,通過今后進一步的培訓、學習,我們是有信心能完成這項研究的。

          四、課題解讀與理論依據

          (一) 課題解讀。

          “生活化”在這里是指數學教學的內容、過程、評價等要素都要體現與生活的密切相關性。“數學生活化”是指在生活教育理論、素質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將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

          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從而建構一種具有主體性、生活性、情意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體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其內涵有如下幾點:

          1、在目標指向上不僅是知識的掌握,技能的達成,還主要指向兩點:

         。1)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促進學生情意的健康發展。

          2、在內容上,主要以現有的教材為內容,但在組織教材、利用教材時我們要進行創造性地勞動,再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呈現給學生的應是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3、在教學方式上,數學教學不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現實的和探索性的數學實踐活動將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學生將在活動中、在現實生活中發展數學、掌握數學。

          4、在評價體系上,改革評價的甄別功能,變“篩”為“泵”,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積極導向功能;改革評價內容,重過程、重情感、重個性、重生活實踐能力;改革評價方式,優化筆試,融合檔案袋評價、實踐活動評價等多種方式;改革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家長等社會人員都將成為評價主體。課題的評價理念是:“評價不是為了排隊,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今后更好地生活!

         。ǘ├碚撘罁

          1、素質教育理論。素質教育實質上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

          (1)陶行知的大教育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所以在教學內容上應把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生活密切結合。

         。2)陶行知的實踐教學法,即“教學做合一”。在教學方式上主張以“做”為中心,把教與學統一起來,改變傳統教學重教不重學,重知不重行的狀況。

          3、弗賴登塔爾的數學教育理論。荷蘭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主張“現實的數學”,主張“數學源于現實、寓于現實、用于現實”。他從數學教育的特點出發,提出了“數學現實”、“數學化”、“再創造”等數學教學原則。所謂“數學現實”乃是人們用數學概念、數學方法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的總體,其中既含有客觀世界的現實情況,也包括學生個人用自己的數學水平觀察這些事物所獲得的認識!皵祵W化”指人們運用數學的方法觀察現實世界,分析研究種種具體現象,并加以整理組織的一個過程!霸賱撛臁笔侵笖祵W實質上是人們常識系統化,每個學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實踐來獲得這些知識。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4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一直以來,小學數學教學一直處于應試教育的束縛中,課堂教學依然存在著許多不利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和創造能力提高的因素。時代呼喚有活力、有創新的教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由“厭學”轉為“樂學”,引導小學生創新性地學習數學,已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熱門、焦點。而合作學習恰恰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教學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并成為當今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人們譽有近幾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同時《新課標》也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指出目前我國教育現狀中存在著學習方式單一的問題,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這是一種具有時代精神的嶄新的教學思想。

          今天社會各個領域都越來越注重合作探究精神,過去那種個人式的獨創,不再是這個時代創造方式的主流,因此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的素質。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小組合作學習”在目前各地的小學教學中已經開始被重視和應用,但是由于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認識不足,或者沒有作深刻的探討,常常只在一種比較淺顯的表面上展開,所以存在許多問題。

          二、理論依據

          1.課前深度預習,提出質疑。

          因為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預習的習慣,更沒有預習的方法,所以教師首先要做好學生預習的動員工作和指導工作,這一環節相當重要。我要求學生所有課型都要提前預習。預習時,先反復閱讀文本,爭取做到對預習內容“胸中有全局”,然后不放過任何一個字,大膽質疑,最后完成預習學案。

          2.課上合作釋疑,展示互評。

          上課時,學生先在小組內合作討論每個人預習時提出的質疑,老師此時要關注各組的討論情況,思考水平,特別關注學優生和學困生。然后教師把甲組解決不了的問題交給乙組,乙組完成不了的問題交給丙組,在規定時間內各小組選出主講人,完成板書,上講臺向全班同學進行講解,其它組的同學專心聽,認真看,積極評,并做好記錄。教師此時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及時點評,并有預見性提出新問題或針對性的處理辦法,將學習內容引向深入。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去發現評講者的問題,教育學生如何評價和對待其他學生的發言,如何看待自己的不足。使課堂教學過程變成學生自學、探索、實踐的過程,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動發展的個體,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渴望表達、渴望體現自身價值的愿望,這樣就可以取得很好

          的學習效果。當然,不同的課型上課流程略有不同,但這一環節始終是教學設計時的主體。

          3.當堂測試,檢測效果。

          根據不同的課型,在學生自主學習結束后,教師要設計部分達標訓練題,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測,課堂檢測要像考試一樣,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教師要將所有學生的當堂測試題認真批改,做好記錄,小組評比。這樣,教師就能真實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

          目前,合作學習的實踐已遍及世界各國。目前國內外以課堂教學為核心的有效教學研究一般集中于以下三個方面:

         。1)環境變量,即學習活動的環境所具有的對學習活動的效率是否有一定的影響及特征;

         。2)過程變量,即師生的課堂行為、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所具有的對學習活動效果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

         。3)結果變量,即教師的期望以及教師設定教學活動所依據的、可用有效教學的'目標和標準加以檢測的教育成果。

          四、研究方法

         。ㄒ唬┪墨I資料法

          搜集、提煉歷史上與“合作學習“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精華,收集國內外教育教學的相關理論,不斷充實自己的“合作學習”理論,改進自己的科研實踐和教學實踐。

          (二)經驗總結法

          堅持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邊實踐邊思考提煉,及時總結,及時推廣。

         。ㄈ┱{查法

          通過調查,了解我校小組合作學習現狀,為編定合作學習小組和事實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提供方向。

          五、研究目標:

          1、初步探索和總結出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案例。

          2、建立和諧的合作學習關系。

          3、探索和總結出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案例促進學生發展的基本策略

          4、指導教師掌握并應用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案例促進學生發展的基本策略。

          六、研究內容:

          1、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2、收集與分析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實施的因素。

          3、指導學生有效參與合作學習方法與途徑的研究。

          4、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案例。

          5、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案例促進學生發展的基本策略。

          七、研究的步驟

          1、研究準備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

          (1)確定課題。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相關理念,結合自身教學實際。

          (2)理論學習。了解數學課程標準的相關理念,學習有效教學的相關理論,明確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

          (3)制定方案

         。4)撰寫開題報告

          2、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教學觀察。根據本課題研究內容,深入課堂聽課、觀察、總結、反思。找出當前小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2)教學實踐。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每周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探討實踐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3)收集整理案例。每個月對教學實踐中成功的和失敗的小組合作學習案例進行階段性總結。

          (4)撰寫論文。根據研究專題撰寫論文,并依次補充,初步完成專題論文。

          3、第三階段:總結鑒定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論文交流。對已撰寫的論文進行充實,完善和交流。

          (2)總結經驗。探討課題研究的現實意義,總結經驗,準備結題工作,并為后繼研究做準備,預期的研究成果。

          八、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1.“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優秀課例選。

          2.“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系列活動方案及有關研究過程的資料;

          3.“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實驗報告;

          九、課題研究小組成員

          xx

          十、研究所需的主要參考資料

          1、《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學》羅伯特.斯萊文人民郵電出版社

          3、《新課程下課堂教學技能的創新與發展》歐陽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4、《數學通報》中國數學學會北京師范大學主辦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5、《現代教育思想》邢永富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6、《探究教學的學習與輔導》靳玉樂中國人事出版社

          7、《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林憲生開明出版社

          8、《新課程中課堂行為的變化》傅道春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9、《當代教育新視野》關文信吉林大學出版社

          10、《新課程教學設計概論》畢田增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5

          小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案例研究是由江蘇省海安縣李堡鎮中心小學許福年同志主持、申報、由海安縣李堡鎮中心小學數學組全體教師參加的一項研究性課題,該課題于20xx年5月申報,20xx年10月獲南京東方數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等四家單位批準立項,并列為蘇教版小學數學教科書教科研重點課題。為了搞好開題并正式啟動研究,現將我們對本課題的一些認識與構想,及研究實施方案作如下報告:

          一、課題的提出

          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它對小學數學教學以及小學生數學學習,具有直接的導向功能、激勵功能和診斷功能。評什么,怎么評,事關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效果,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甚至終身發展。目前數學課程的評價經歷了幾次評價方法的改革,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問題。比如,過分強調數學課程甄別與選拔,忽視改進與激勵;過分關注對數學學習結果的評價,忽視對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過于注重學生成績,忽視數學學習評價過程本身的意義;學習評價方式、工具單一,忽視數學綜合素質和學生發展的評價;過于注重量化評價,缺少體現新的評價思想和觀念的新方法,評價主體單一,忽視了評價主體多元多向的價值等等。目前所采用的依然是一般標準評價,教師評價,終結性評價等傳統評價方法,評價工具也僅是紙筆考試。

          縱觀當前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可以發現課程評價改革呈現出如下特點:

          ⑴更加強化質性評價評定,這種質性評價,并不是量化評定的簡單否棄,它從本質上并不排斥量化評價。

          ⑵評定的功能由側重甄別轉向側重發展。強調評定不是為了給學生在群體中確定所處位置,而是為了讓學生在現有基礎上,謀求實實在在的發展。

         、蔷_評價與模糊評價相結合,不忽視從整體上作出的感受性評價。

          ⑷評價不僅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結論,而且重視得出結論的過程等等。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對于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發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明確提出,要建立促進學生,教師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課程評價體系,即發展性評價,這些都體現了當前課程評價最新發展的趨勢與最先進的評價思想。小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案例研究是在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目標,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實現提高教師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我們試圖通過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案例研究,對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教學領域內教育評價的現象事實與案例進行總結提煉,抽象概括,系統探索,對學生數學學習進行全面的發展性評價。構建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化,評價主體互動化的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運作范式,推動小學數學教材教法研究的不斷深化,同時也以此催促我校數學教師走向成熟,全面推進小學素質化教育進程。

          基于以上國內小學生數學學習評價中存在的弊端和國際課程評價改革的特點以及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提出的評價體系,我們提出了小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案例研究這一課題,旨在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目標,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從而積極推進課程改革。

          二、課題的界定

          新一輪基礎課題改革綱要明確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教師不斷發展的課程評價體系,蘇教版國標版本小學數學教材正是適應新課改的產物。面對國標版本新教材,如何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在運用蘇教版國標本教材怎樣體現新課改的精神,正確把握、理解、運用、發展是我們小學數學教師所面對的實際問題。

          小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是指學生參與數學學習過程中,著眼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統一的課程功能,有利于促進學生和諧、全面發展,教師專業化發展,有利于改進數學教學實踐,真正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我們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為此,有價值的學習被認為是以學習者的主體作用為基礎,強調認知活動中新知與舊知的聯系,強調知識與技能的應用遷移,強調教學方式中的過程與體驗,強調教學互動中主體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指標的重要影響等。與此同時采用人本與發展的模式來理解教育,是本課題的核心理念。因此小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中的發展性評價是指尊重個體和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因人施評,強調小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過程性評價,旨在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三、課題研究目標

          1、力求通過該課題的研究,使老師們在研究中學會研究,有效促進數學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用先進的理念指導小學數學教學,做到學用結合,學用同步,注重實效,結合學校自身優勢,不斷進行改革嘗試,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加快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評價方式的轉變,達到推動學校數學教學改革,提高數學教師群體水平的目的。

          2、建立有利于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全面發展的評價方式。即:

         。1)評價主體互動化。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過程中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關注評價結果的認同問題,即如何使評價對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評價結果而不是評價結果本身的正確性;改變單一的評價主體的現狀,加強自評、互評,使評價成為教師、管理者、學生、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如家長開放日、公開答辯等。

         。2)、評價內容多元化。注重學生數學素質考察,不僅關注數學學習成績,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小學生數學興趣與積極的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給予積極評價,發揮學生數學學習的潛能,幫助學生擁有自信,以數學質性評價為基礎,應用先進的評價方法,不僅考察學生數學認識或概念等認知層面,同時關注對過程表現等行為層面的考查,如行為觀,情境測驗等。

         。3)、評價過程動態化。不僅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發展過程,有機地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給予多次評價機會,促進評價對象的數學學習的轉變與發展。鼓勵將評價貫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使評價實施日;、通俗化,如口頭評價,作業評價,成長記錄等。

          3、建立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建構和實施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發揮教師在自身發展和教學實踐能力提高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促進教師學生評價課堂教學,接受評價結果。

          4、積累活動案例,提煉升華成功經驗并上升為理論,探索出小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實施的策略及方法體系,建構小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的運作范式。

          四、理論依據

          1、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評價促發展的發展觀。

          義務教育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數學學習評價應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幫學生找回失落和自信。小學生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在評價中受到積極的鼓勵與肯定,就會心情開朗,充滿陽光,受到批評、懲罰就會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棄,使學習更加困難。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小學生數學學習評價的意義在于為實現更好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最好、最差只是相對的標志、暫時的現象,而不斷地爭取更好才是數學學習評價的永恒追求。

          數學學習評價要科學評價學生的認知、能力、態度和情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多元評價體系,評價項目多一點,多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各有所長的好學生。

          2、建構主義評價觀:以知識的建構為評價標準,重視對數學知識的建構過程而不是結果的評價。

          3、多重成功智力學說的評價觀:每個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是不容易被測量的;個體間的智力差異是多元智力之間不同的組合而導致的,每一個都有其潛在的潛能。

          4、遵循微格教學原理,以案例研究為主要手段,對小學生數學學習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評價。

          五、研究內容

          通過反復論證,我們決定將研究重點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現狀的研究;二是小學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案例研究;三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運作范式。

          1、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現狀的研究。

          中國是考試的故鄉,歷來十分重視考試,科舉考試的余風留韻一直影響到今天。目前,小學生學業評價中考試成績仍被視為學生學業成績的唯一指標,且考試成績多用百分制的形式來表示。對于這種以量化的分數作為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唯一標準的表現形式,具體現狀調查分析如下:

         、鍐栴}之一:量化傾向嚴重,評價功能單一。在長期的小學教學實踐中,學生學業成就只運用紙筆測試形式來考核,考核結果僅是單一的量化的分數,只重視考試結果量化的分數表達,不重視分析每個學生的試卷,更談不上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和發展進步在質性方面的描述性評價。學生的學業評價的功能被簡單地認為選拔適合進一步學習的兒童,忽視了評價促學生發展的功能。

         、鎲栴}之二:學生數學學業評價窄化。以考試分數作為追求的目標和決策的依據,致使人們把教學安排和考試評價過多地傾注在認知領域中那些容易用紙筆測驗的、簡單的知識技能方面,過多地考慮測驗的信度而把考試設計導向于零碎的知識、標準的答案、寬廣的覆蓋面和夸大其辭的區分度等方面,對于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的其他高級心智技能則難以重視,不加以評價,可以說是掛一漏萬。

         、鐔栴}之三:注重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忽視對學習過程的評定。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是在不斷的變化中進行的,在這一過程中會呈現大量的信息和問題,只采用抽象概括化的考分來對學生的最后學習結果進行評定,不重視采用多種方法、手段對學生的發展進步、學習過程作實質性的描述評價,難以發揮評價的反饋作用,調整和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

         、鑶栴}之四:重視共性,忽視個性。在這一機制下,我們為了獲得一個抽象概括化的表征分數,在學業評價中只會注意學習的共性的、統一的目標,并以此為基本標準來評價學生,而忽視對學生學習特點、發展進步以及潛能結構作個別化評價。采用單調的、抽象的學業考評,必然會丟失學習過程及考試過程中已顯出來的大量信息,把相同考分的學生看成相同的發展,忽視學生心理發展和智能結構差異的多面性和客觀性。

          問題的存在需要我們尋求著力點,要我們去探尋改革評價的方法、理念和措施,從而順應新課程改革,實現評價改革的目標。

          2、小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案例研究。

          小學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案例研究是一種行動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以及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發展的有效途徑。它為教師的成長與學生數學的學習更為發展提供了一個平臺。我們開展小學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研究,旨在體現以案例展示理念,讓理念指導評價。我們擬通過學生學習數學成長記錄的案例研究和教師教學反思的案例研究,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化評價案例研究,把小學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案例研究引向深入,以期取得理想的效果。

         、艑W生學習數學成長記錄的案例研究。

          建立成長記錄袋是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的一個重要方式,它能夠反映出學生發展與進步的歷程。它很好貫徹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要關注過程,關注個體差異,關注自我評價,關注發展的要求。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自信是設置成長記錄袋的宗旨。

          怎么讓學生留下數學發展個人成長的足跡呢?這是一個新課題,需要我們不斷摸索,但學生的數學學習時時在進步,天天在發展。成長記錄袋的評價也應動態,真正讓每一位學生從記錄袋中時時看到自己成長進步的足跡,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并從記錄袋中汲取不竭的動力。為此,成長記錄袋中的材料,要讓學生自主選擇,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成長者。不會因為一次測試的失敗而苦惱,要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與教師的教學行為統一起來,使評價工作有利于教師教學行為的改善。

          學生數學學習成長記錄袋材料內容應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可采用相機判斷的方法,即如果學生自己對某次數學測驗的答卷覺得不滿意,教師可鼓勵學生提出申請,并允許他們重新解答。當學生通過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錯誤后,教師可以就學生的第二次答卷給以評價,給出鼓勵性的評語。這種方法對于數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而言,能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新的學習動力。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6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運算能力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而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更是中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把掌握基本運算能力列為培養學生能力之首。而我校學生的運算能力普遍較差,翻開學生的作業,查看學生的試卷,親自看學生演算,發現學生的諸多錯誤中運算的錯誤占了很大的比重。有的題在最后一步運算錯誤導致客觀性試題的分數被全部扣去,主觀性題目因結果不正確而被扣分;也有的學生雖然答案正確,但因為繁瑣或不太合理的運算方法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我們認為,學生的運算能力普遍較低,無疑給學生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礙,一個學生或一個班級數學成績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算能力的好壞。所以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是我校數學教師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學生的運算能力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是運算法則的掌握;二是運算能力的形成。學生掌握運算法則不僅要懂得按照法則如何運算,而且要懂得為什么要這樣運算,所以理解是掌握運算法則的關鍵,而運算能力形成的主要標志是正確迅速,是在掌握運算法則的基礎上采用合適的練習方法而形成的,不是學生先天就有的,所以學生的運算能力是可以通過教師來培養的。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讓數學運算走進生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3、運用多種形式加強訓練,培養學生運算速度。

          4、注重培養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合作、討論的良好習慣,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三、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本課題主要研究中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通過培養中小學生的運算能力,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真正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注重培養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合作、討論的良好習慣,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我們課題小組研究的對象主要是我校六至八年級學生。

          本課題研究從20xx年6月始至20xx年5月。

          (一)準備階段

          6月——7月,結合學生平時學習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確定課題,并制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學習有關理論,申請上報課題。

          9月——12月,依據資料進行人員分工,提出設想,討論課題可行性實施方案,完成開題報告。

          (二)調查階段

          12月——1月,設計調查問卷,分別對五至八年級學生運算能力進行問卷調查,全面了解學生運算水平,并完成課題階段性小結工作。

          (三)實施階段

          3月——4月,分組實施研究方案,根據結果,集中組織交流討論,進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并進行實施嘗試并將研究成果及個人心得上升為教學論文。

          (四)研究總結階段

          4月——5月,整理資料,分析研究,完成課題成果的總結和提煉,形成研究報告,申請結題驗收。

          四、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課題預期的研究成果:

          1、階段性成果:主要是相關的典型案例、教育敘事、教學設計、教學反思、論文以及階段性研究報告。

          2、最終研究成果:

          (1)《中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培養研究》結題報告

          (2)匯編《中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培養研究》結題結題鑒定材料。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7

          一、問題的提出

          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維水平決定了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理解教師所講的新知,即便是通過學生間的互相合作、探索而發現的規律,也不可能個個做到能靈活運用的地步。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小學數學的練習無處不在,新授課中有練習,練習課與復習課中更是以練習為主,可以說,練習占了整個小學數學教學時間的一半以上。提高練習的有效性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率的最優舉措;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如何提高數學練習的有效性是我們一線教學人員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向教研要質量,提高教研活動的有效性”,如何“向40分鐘要質量,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如何“向作業要質量,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我們認為最根本的是如何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安排“練習”這個環節?目前國內小學教育界對這個方面的實證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亟待研究解決,所以我們把“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策略研究”做為學校課堂教學的中心和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重點,具有深刻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課題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練習,本課題中所指的練習包括課堂內的各種練習,如書面練習,口頭練習,動手練習等;同時也包括課外的實踐練習。

          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更具體的說,是指在教師設計的練習活動中,學生能獲得一定的進步和發展,做到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大教學效益,教學活動是高效的。

          有效的課堂練習策略,則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從學生的發展出發,依據科學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練習活動中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培養數學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使有限的練習活動時間發揮最大效能,提高教和學的實際效益。

          課題的研究對象: 3-6年級全體學生。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價值:

          當前教育教學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比如建構主義理論,以及更為精細的認知發展結構理論,有意義學習理論和有效教學理念等。這些理論的許多觀點和主張具有合理性,對教育改革實踐具有指導意義。這里,我們結合自己課堂教學的實踐和學生發展的特點來探討本課題研究的價值。

          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檢驗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促進有效的反思同時教師可以獲得反饋信息,及時進行糾錯和指導。具有鞏固、強化、反饋、提升、發展等重要作用,對我們提高教學質量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成效與練習因素有很大的關聯:練習可以出質量,但練習也有可能加重負擔。長期以來,小學數學教學提倡“精講多練”、“以練代講”,所以在練習中存在著多、繁、雜的現象,而在我們教師的觀念中又有“不加強練習,不進行重復的練習不能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認識,以致于我們很少反思哪些練習對學生的學習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甚至是有負面影響的。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一方面要努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另一方面要加強過程教學,增加學生對新知的探究時間,這樣做將大大縮短課堂練習的時間,減少練習的量。因此在傳統的“練習觀”受到極大挑戰的同時,有必要對課堂練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傳統的“練習觀”進行反思,確立效率意識,提倡有效練習。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希望能從教與學兩個方面來探討有效練習的途徑,尋找根治重復低效的數學課堂練習的方法,讓課堂練習(包括復習練習、對新知的針對性練習、鞏固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拓展性練習等。)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優化課堂練習,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四、研究目標和內容

          課題研究目標:

          1.探索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課堂練習設計的策略,強化教師“預設”意識,促成學生“生成”的達成,提高教師有效教學的策略,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2.探索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合理的練習結構和學生喜歡的課堂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進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3.利用經驗材料的數學組織化、數學知識的邏輯化和數學應用化的三個過程中的邏輯思維因素,全面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辯證思維和形式思維等,優化思維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研究的內容:

          1.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練習的設計的原則和方法。

          2.新課程標準下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內容和形式。

          3.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練習中教師的作用。

          4.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練習中學生的情感體驗。

          創新之處:

          有效練習的問題是針對從形式到內容缺乏整體考慮而產生的低效或無效練習的現狀提出的。我們提出此課題,探索課堂有效練習的設計的策略、練習的結構與層次性、練習的形式、練習的教育價值及教師在練習中的地位等問題。讓學生在數學練習中既要掌握知識又要發展思維能力,更要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的良好情感,從而實現數學教學的育人目標。

          五、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ㄒ唬、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2、行動研究法(包括調查研究法、測驗法和案例分析法);

          3、討論交流法;

          4、經驗總結法。

          (二)、研究原則:

          1、全體參與并突出重點原則。

          2、趣味性和生活化原則。

          3、針對性和層次性原則。

          4、拓展性和開放性原則。

          5、評價激勵性和多樣化原則。

          力求做到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學觀念,形成有效教學的新理念;在實踐中探索,在反思中提高;完善教研制度,使每位數學教師都能自覺進行教學研究;通過典型案例研究,獲得相關經驗。方法方面,主要使用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收集、分析、綜合有關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面的科研文獻材料,獲取相關信息。書寫可研究性強的課題方案;調查研究法,教研組長及分管領導走進課堂,查閱作業,發現問題,積極應對。為我們的研究提供最真實、最鮮活的資料,有目的的觀察、記錄實驗對象的變化,從而深入開展課題研究;討論交流法,課題組成員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切合重、難點,積極討論、交流,尋求切合實際的練習設計方案,為我們的研究工作指名方向;案例分析法,在研究過程中,老師們要拿出優秀的作業設計個案給大家討論、分析、完善。使我們的研究工作從個體向全面有序的開展;經驗總結法,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活動,把作業設計中的一些精彩的案例匯集起來。融入到老師們日常教學活動中,把我們的研究工作向更深層次推進。

          六、研究的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2月)本階段的任務:成立課題組,對研究課題進行論證,制訂課題研究方案。培訓教師,制訂課題實施計劃,收集課題學習資料,準備進行研究。

          2、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2月)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按照課題方案和研究計劃開展實驗,建立課題資料檔案,調查、收集、積累和分析有關材料與實驗數據,進行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和評估,撰寫課題研究實驗報告、論文及有關課堂教學的資料等,探索對當前課堂練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傳統的練習觀進行反思,確立效率意識,提倡有效練習。

          3、總結提升階段(20xx年1月~20xx年3月)

         。1)收集各類研究資料。

         。2)做好課題后期調研工作。

         。3)對整個研究脈絡進行反思、梳理,提升理論和實踐價值。

         。4)撰寫課題報告。

         。5)成果鑒定與推廣。

          七、預期成果

          撰寫研究報告和論文,開放日教學觀摩和開現場會作為反映這一主要成果的手段和方式;階段性開展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匯報活動。

          課題研究結束,將研究過程及研究成果撰寫成研究報告和論文,并用實績展覽、現場活動等形式,邀請上級教育行政領導、教育專家進行鑒定、驗收。具體地說,可分為六類:

          1、階段性報告;

          2、課題成果結題報告;

          3、3~6年級練習設計精編;

          4、研究論文;

          5、優秀課例展示、案例分析;

          6、教后探討總結。

          八、可行性分析

          本課題所研究的有效課堂練習策略,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關鍵,因而得到縣教育局的高度重視和縣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學校領導已經給予高度重視,主要專家和領導親自策劃或參與課題實驗,為實驗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本課題主要研究人員由骨干教師、教研員和中心學校副校長組成,有助于課題按時保質地完成任務。樅陽縣中心學校本部,校內科研氛圍濃厚,在學科帶頭人等優秀科研工作者的積極引領下,我們對教育科研工作充滿熱情和信心。同時學校對課題的研究也給予了經費、人力上的支持。參與的所有研究人員都是一線教師或教研領導,都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課堂教學的實踐能力,在各級案例、論文、教學評比中都曾多次獲獎。

          另外,學校的教育設施齊全。有多媒體教室、電腦教室;校長室、教導處、和圖書館都配置了電腦,可以隨時上網查找資料。

          九、研究的組織管理

          指導專家:

          小中:樅陽縣教研室副主任,中學高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指導課題整體策劃和實施工作。

          課題組長:張啟好、王傳兵

          小好:樅陽中心學校副校長,市級骨干教師,縣級學科帶頭人,小學數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課題整體策劃,擬定開題報告、課題研究方案、課題操作方案與課題實施細則,全面負責課題實施,撰寫課題研究主報告。

          小兵:樅陽縣教研室小學數學教研員,市級骨干教師、市級教壇新星,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縣級學科帶頭人,2006—2009年度擔任《少先隊文化與校園環境》省級課題研究負責人,該課題成果作為優秀成果在安慶市教科研大會上作推薦性發言,主持課題實施工作,撰寫課題研究主報告。

          課題成員:鮑晨霞、童習飛、朱學清、王菊香

          小霞:樅陽中心學?倓崭敝魅,小學數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收集與整理研究材料;具體負責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有效性練習設計精編、優秀課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協助主報告的撰寫;

          小飛:小學數學高級教師,大專學歷。收集、整理研究資料;具體負責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有效性練習設計精編、優秀課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協助主報告的撰寫;

          小清:小學數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收集、整理研究資料;具體負責小學數六年級學課堂有效性練習設計精編、優秀課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協助主報告的撰寫。

          小香:小學數學一級教師,大專學歷。收集、整理研究資料;具體負責小學數學四年級課堂有效性練習設計精編、優秀課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協助主報告的撰寫。

          開題報告宣讀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8

          一、課題的提出

          現階段在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廣泛地進行“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研究,是旨在通過對現行的以知識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師傳授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時代的呼喚,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處于課程改革的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要領悟改革的真諦,順應改革的思路,以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課標》的精神為指導,確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課堂教學,探尋一種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ㄒ唬├碚摻

          心理學理論表明:良好的人際關系能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在課堂上積極交往的機會,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及在交往中促進學生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是有極大幫助的。學習交往理論認為,思維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課堂教學氣氛的影響,多項交往的組織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有利于課內信息的溝通,有利于學生們間互幫互學,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

          《數學課程標準》中也強調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通過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相互啟發、共同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增加學習質量和個體素質,形成一種生動活潑、潛力無盡、人人參與、主動積極學習的活動形式。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知識的獲得是一種主動的認識活動,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小組合作學習正是為學生提供了這樣一種參與實踐活動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孩子們這種與生俱來的天性,充分挖掘這種極難得的寶貴的教育資源。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開展的廣泛的小組自主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誤區,尋找對策,構建科學的、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理論體系,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2、探索在小組自主合作學習中師生角色的轉變。合作學習要協調師生、學生同伴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學習,從而為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基點。

          3、科學的、合理的小組自主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4、培養學生參與、互助、民主、合群、合作、競爭、交往等道德觀念和現代意識。要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有興趣,有明確的目的,積極主動地始終參與探索學習的全過程。

          三、研究的內容

         。ㄒ唬┠壳皵祵W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誤區原因分析。

          1、過于強調合作的形式。

          合作學習并沒有從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的角度出發,而是盲目地去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只是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學活動中只注重合作學習這一形式而不重視合作學習的實效,使我們的合作學習趨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2、沒有明確的合作任務或合作的任務缺乏挑戰性。

          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而直接讓學生去合作,無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幾個人圍在一起,漫無目的的合作。另一種情況是在學生大家都能直接解決問題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內容缺乏挑戰性。

          3、忽略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不敢放手讓學生合作,不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的合作學習還是在教師統一的“安排”下進行的,學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師的指導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過是一種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師生之間的互動,而在這里的互動中,教師主宰了一切。

          4、忽視了對學生合作習慣的培養。

          現在有些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有三種極端的表現:第一種情況是,教室里亂成一鍋粥,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規極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談一些與合作的內容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種情況是,學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幾個人聚集在一起,做著自己的事,毫無合作可言,與其說是在進行合作學習,不如說是幾個學生圍在一起進行自學;第三種情況是,一部分學生在大講特講,另一部分學生無所是事,不會傾聽,把自己排除在小組之外。

          5、合作學習中忽視了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

          合作小組是幾個人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而組合在一起的學習共同體,往往我們在合作學習中只看重某一小組學得怎么樣,卻忽視了小組的組成——每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發展,忽略了對每個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

          6、合作學習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差異性。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與其自身內在因素有很大的聯系。學生自己的不同的個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識水平不同的層次,學習能力的不同層次,表達能力的不同層次等等,都決定了學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現。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的關系處理不當,學生會在合作學習中迷失自我。

          對小學數學小組自主合作學習除了針對以上問題進行相應的整改措施外,我們擬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構建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體系。

         。ǘ┬W數學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策略的構建。

          1、增強合作意識

         。1)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的數學思想,去傾聽別人的想法,去學會進行數學交流,以增強整體合作意識,那么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一些適合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并通過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每個人的長處都能在集體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通過數學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讓數學走進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是現代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因此,教師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組織一些合作參與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合作,并讓學生在生動、活潑、有趣的學科活動中體會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樂趣。

          2、訓練合作技能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要是通過討論、爭辯、表達、傾聽及參與實踐等形式來展開的。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須重視合作技能的培養。

         。1)學會傾聽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要求1人先說,其他人必須認真聽并且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要能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言做出判斷,有自己的補充或獨到見解,在這樣要求下訓練,學生不但養成了專心聽的習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這種品質的功能也能延續到學生的一生發展。

          (2)學會討論

          合作學習中,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通過共同討論、相互啟發,從而達到合作的目的。為了提高討論的質量,教師要教給學生討論的方法:各組由一人匯報自學或獨立思考的內容,其它成員必須認真聽,并且有自己的補充和見解,最后,還應將各自遇到的問題提供給全組成員討論,對達成共識和未能解決的問題分別歸納整理,準備發言。

         。3)學會表達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達都離不開語言的'表述,為了達到訓練目標,首先教師要提供討論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敢說、會說,培養學生善于傾聽、思考、判斷、選擇和補充別人意見的好習慣。其次要求小組成員人人都說,而且要能大膽完整地說,要鼓勵禮貌用語。如對某一問題有不同看法時,起來補充或糾正時可以這樣說:“我對第X小組XXX同學的意見有補充或有不同看法。”聽、說技能是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和探索形成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相互幫助,相互啟發,實現了學習互補,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4)學會組織

          合作討論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組內的組織者,具體做法是:指導組織者進行組內分工、歸納組內意見、幫助別人評價等,另外,為了體現小組內的主體性,可定期培訓、及時更換組織者。通過訓練不但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而且為學生今后立足于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學會評價

          合作學習活動中評價不只是教師對學生做出的簡單的評價,其中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的范評引導學生互評,如讓學生傾聽他人發言后,用手勢表示對或錯,用準確流暢的語言評價,以增強評價的能力勇氣、提高評價的水平。

         。ㄈ、選擇合作的時機

          合作學習強調集體榮譽和個人責任,能充分發揮小組內成員的主體性,但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人獨立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教師提供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適合每位學生參與,使學生有話講,有一定的爭論性,能激發學生的合作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恰當地把握時機,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既發揚了教學民主,又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機會。在合作中,人人參與、個個發言、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增加了課堂信息交流量,促進了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發展。

          四、研究方法

         。ㄒ唬┰撜n題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行動研究法: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形成研究假設,選擇研究對象,實施教育行為,以驗證假設。其它方法如:經驗總結法、觀察法等。

          2、調查法:了解當前我校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情況。

          3、問卷法:了解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態度、需求,研究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真實所想、所需。

          4、研討法:針對實驗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討、分析,借以不斷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實驗操作水平。

          5、理性思辨:我們擬通過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學習中的誤區,從中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途徑。

         。ǘ┭芯坎呗

          1、激活性策略:要學生始終保持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激情,教師首先要成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其次,要營造民主、自由、安全的學習氣氛,建立鼓勵創新的輿論環境和融洽的師生關系。要向學生滲透合作的意識,讓他們懂得在學習上只有互相幫助才能共同進步。此外教師本人要作出民主、創新的表率。

          2、彈性結構的策略:模式的實施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教材性質、課堂類型對操作流程作適當調整,或省略或合并調換或分解。

          3、分合策略: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是本模式的主要形式。獨立學習后須進行合作學習,使人人都獨立思考,人人都發表意見,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另外,可通過師生討論規定幾條小組合作規則。

          4、教師角色“淡化”策略:與傳統教學相比,教師不再以教學活動的主宰者面目出現,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點撥:為避免學生探索的盲目性,在知識疑難之外、學習受阻之時作引導點撥、精講釋疑,提升學生的感受力、判斷力、聯系力和創造力;二是激活:為保持學生學習熱情、避免部分學生對集體產生依賴心理,及時進行激勵、評價。教師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歸納、答題后,不作或遲作評判、講解,盡量讓學生發表意見;學習過程允許學生有不同想法,盡量讓學生自己做決定。對于學困生,引導他們從集體中尋求幫助。

          五、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每個年級(一至五年級)確定1—2位實驗教師,每個實驗教師以自己所教班級的學生為實驗對象

          六、課題研究階段計劃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建立健全課題組。

          2、分析自主、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做好前測工作。

          3、廣泛收集資料學習有關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等方面的文獻資料。

          4、擬定課題實施方案,進行開題論證。

          第二階段:初步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課題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實施研究。采取邊實驗邊思考,邊學習邊總結的方法,不斷完善課題研究的方案。

          2、定期開展研究活動,研究倫理教育的內容、途徑、方法,著力研究課內外相結合的操作方法。

          第三階段:正式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體實施研究。

          2、每學期定期開展專題性的研究。

          3、課題組積累資料。

          4、請專家指導。

          第四階段:總結鑒定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1、做好后測工作,分析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系。

          2、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研究工作報告以及有關論文。

          3、收集資料,健全資料臺帳。

          4、邀請專家予以鑒定。

          七、課題組成員

          1、課題負責人:蘇立貞

          2、課題領導小組組長:農愉民

          3、課題執行組組長:黃仲萍

          4、課題組成員:黃仲萍、梁玉蓮、韋艷靈、農曉玲、

          八、預期成果

          1、建構“自主、合作、探索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2、探索“自主、合作、探索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規律。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探尋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九、實驗保證

          1、組織保證:成立課題實驗小組

          2、實行行政決策主體,科研理論主體,學校實踐主體三結合科研體制。

          3、加強實驗過程管理,堅持定期召開實驗交流會,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等。

          4、保證經費。

          5、提供圖書資料、音像資料、實驗設備等。

          十、主要參考文獻

          1、《新課程中課堂行為的變化》

          2、《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3、教育網上的與“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相關資料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9

          一、對課題的總體概述

          作為一線教師,通過對我校各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和分析,我發現我校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越沒有興趣,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經常是老師說什么就做什么,老師不說就不做,感受不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和樂趣。而且很多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很膚淺,經常出現在教師的講解下,表面上看是學會了,但是其實并沒有真正理解,離開教師,學生就沒有辦法解決其他數學問題、也無法聯想到以前學過的知識的現象,尤其是綜合性的習題,對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這就說明我校學生的數學學習停滯在表面,對數學的本質缺少深層次的理解,更缺乏對新舊知識的聯系,無法形成個人的知識網絡,從而失去了思維能力。

          而思維導圖作為有效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是一種具有革命性的簡單且有效的思維工具,它不僅可以更好地把握知識的整體架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通過恰當的方法呈現思維的過程,加強思維技巧的培養,激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因此,本課題的研究以思維導圖為技術支持,以數學教學為載體,對思維導圖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實踐探討。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通過對知識的思維過程進行精細的剖析與層層展示,幫助學生打破思維枷鎖、拓寬思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能更好地“學數學、用數學、玩數學、做數學”。這是本研究重要的立題背景。

          二、課題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本課題自20xx年4月立項以來,圍繞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和核心任務,重點就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研究工作,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1、調查研究法:

          制定了課題領導小組,對課題組成員進行了明分工;課題成員組制定了課題實施途徑、方法,確定了研究目標,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思維導圖的使用現狀。

          2、文獻研究法:

          本研究課題在“數學教學”方面,是一個比較熟悉的領域,但是將“思維導圖”運用于數學教學中,是一個比較新的命題,而且課題組成員對于“思維導圖”的了解參差不齊,要開展課題的研究,老師們必須先要了解思維導圖,知道思維的內涵是什么,主要的特征有哪些,在實際的運用中有哪些重要的價值,如何運用思維導圖等等。所以需要通過深入地學習才能得心應手地運用于數學教學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課題設計申報階段,我們就購買了思維導圖的相關應用書籍,認真關注學習了東尼·博贊(英).《思維導圖系列叢書》,而在課題正式立項以來,我們又認真學習了《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學科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思維導圖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研究》等一批專家學者相關論文,采用集體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學科教研活動、集體備課等時間開展理論學習,為課題研究的開展奠定了扎實基礎。20xx年5月組織課題組成員教師開展了學習交流活動,談一談對思維導圖的認識,并展示了老師自己畫的思維導圖作品。

          3、行動研究法:

          思維導圖作為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也作為教師新接觸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各科教師如何架構乃至靈活的運用是我們要研究的首要內容。實際教學中,課型豐富,有新授課、復習課、實踐課等等,如何運用思維導圖,使得各種課型的課都能高效的開展教學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所以,我們結合學校的校本教研課等活動開展本課題的課例研究。

          20xx年6月開始,學校開展了市級課題的課堂研討活動,課題組主持人李怡葦老師首先為班級學生呈現了《初步認識思維導圖》一課,老師先介紹了什么是思維導圖,接著通過2分鐘識記大量詞語的游戲,激發學生對思維導圖的興趣和認同感,并初步教會學生如何畫思維導圖,最后,借由《水果》這個較為簡單的主題,讓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初次嘗試,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20xx年7月,利用期末復習的好時機,李怡葦老師又在本班級執教《長方體與正方體》一課,進行了數學課堂與思維導圖相結合的初次嘗試。本節課作為一節系統的復習課,是把小學階段所學的關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關知識進行整理。課上,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用思維導圖整理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表面積、體積和容積等知識。通過用思維導圖這個工具,讓學生的思維清晰,找到知識間的聯系,幫助學生記記,更好地運用。

          20xx年9月,作為新學期開始的階段,課題組李亞男老師執教三年級上冊的《課程綱要分享課》,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本冊教材和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開學初就對本學期的數學學習有所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整個實踐的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認真觀察在思維導圖與數學課堂教學結合中,學生是否積極參與,發散思維,興趣濃厚,并在課下及時與學生交流,詢問學生的學習感受,了解學生的心理,為下一步研究積累經驗,深化研究。

          4、課題校本課程化

          將思維導圖教學納入學校的校本課程,每周校本課程時間對于學員進行思維導圖培訓,并結合數學學習內容,進行思維導圖繪制,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同時,對學生的繪制作品進行定期的展示和表揚。在展示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講解,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5、過程性管理

          根據學校教科室的安排,課題組注重研究的過程性管理。學期內定期開展課題組會議,理一理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談一談研究過程中碰到問題,安排好下階段的研究任務。課題組內有專人負責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三、課題前期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通過課題組成員的研究,以及對老師和學生再次進行問卷調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和思維導圖的使用情況。我們發現,目前實驗班的學生大部分已經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同時本課題的研究還取得了以下成效:

          教師層面:

          1、結合思維導圖,突破教學難點

          如今,影響學生專注學習的因素繁多,惟有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更好地吸收知識。為突破教學重難點,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法進行教學,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可直觀解決教學難點。例如,在教學“認識多邊形”時,由于出現的新圖形及概念較多,性質和特征存在一定的異同點,因此巧用思維導圖進行有效的歸納與總結,使學生能夠直觀的理解圖形之間的關系,并且圖形也加深了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自主認知和辨析能力。

          2、利用思維導圖,整合課程資源

          教學設計的傳統編寫主要是以課時為單位,這種備課方法對于教師來說,難以直觀表達各知識內容間的聯系。而利用思維導圖,就能輕易地整合課程資源,形成整體理念和全景圖像,從宏觀上把握所教內容,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方案,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規范、完整、科學、高效。

          3、促進教師實施素質教育,關注每一個學生

          教師通過評閱學生的作品、作業,能夠明了每一個學生的水平層次、知識結構,了解學生對所學課程的理解和認知程度,從而對學生所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作出具體而恰當的指導,并及時調整教學方案。

          學生方面:

          1、巧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整理和復習

          通過與學生溝通發現,在單元總結和期末復習階段,大量的知識需要歸納整理記憶,而思維導圖的巧妙之處在于可以將許多小的知識點用自己的方法有規律的整理與記憶,使知識成體系的牢記在頭腦中。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時,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創作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學習的目的在于創新,而任何創新都是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有機結合,它始于靈感形象,成于抽象思維。思維導圖通過思維訓練,能夠啟迪學生心智,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針對一些基礎不夠扎實的學生,思維導圖可以將他們頭腦中潛在的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可視的畫面,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四、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們雖然對這個課題作了一些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們都清晰地認識到在已經做的工作中,還有很多問題值得反思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們對思維導圖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識還不夠,教師思維導圖教學能力有待提高。雖然許多課題組老師正在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來展開輔助課堂教學,但是并沒有掌握好思維導圖教學的方法,使得課堂效果缺乏生動性,最終使得思維導圖輔助教學的實際效果不佳。

          2、參與實驗的部分學生思維導圖的繪制多停留在文字水平,對于顏色、符號、圖形的應用比較少,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思維導圖的繪制,在如何應用顏色、符號、圖形方面,師生還要進一步學習完善。

          3、學生雖然已經意識到思維導圖的作用,但對于利用思維導圖幫助自己梳理所學知識,缺乏主動性,更多的是依托老師的要求。如何將思維導圖進一步推廣,使學生將其積極主動應用到自己的學習中,仍需不斷探索和努力。

          4、對于低年級學生思維導圖是一種負擔: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寫字速度較慢,動手能力也較弱,想讓他們制作精美的思維導圖,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因此本課題研究適用于中、高年級學生。

          五、下一步研究計劃

          1、進一步加強教師培訓,不僅包括學會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更重要的是要對教師進行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設計的培訓,使教師學會在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下合理地設計教學,傳遞教學內容,繼續組織相關教學活動,推進研究進程的縱深發展。

          2、從“點”到“面”全面鋪開,推進思維導圖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如課前預習、錯題整理等)、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勢,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為學生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學習方法。

          3、調動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讓思維導圖成為學生學習的好方法,經常的去使用。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10

          一、選題的背景

          在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今天,有效教學已經得到普遍認同。追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和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數學學習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學生許多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方法與技能的獲得、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都離不開作業這一基本活動。作業的有效性正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和升學的影響,教師在作業設計和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作業"一刀切"、量大以及缺乏針對性、層次性、開放性、靈活性,教師評價方式單一……這些問題一方面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壓抑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致使很多學生產生了不喜歡做作業、怕做作業甚至厭學的情緒。另一方面也干擾了教師從作業中獲取有用信息,降低了作業反饋的效果,影響了教師對教學活動的優化。

          基于以上問題的思考和課程改革對作業的要求,我擬申報"小學數學作業有效性的研究"課題。

          二、立論依據

         。ㄒ唬﹪鴥韧庋芯楷F狀

          1、在基礎教育較發達的西方國家,在數學作業的設計的研究與實踐中一直比較重視學生學習數學能力的培養和數學思維的發展,英國中小學生課外作業設計形式多樣,有書面作業、口頭作業、聽力作業、表演作業、實踐作業等,這樣既提高了孩子做作業的興趣,又提高了作業的效益。從而實現學生自主性發展。借鑒國外的經驗也將有助于本課題的研究。

          2、在我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業的設計往往只偏重作業的認知功能,忽視作業的育人功能、作業的發展功能、作業的評鑒功能以及認知心理學功能,作業評價單一,往往局限于學生對錯的判斷。目前好多學校和地區對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都進行了研究,很多學校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出了一些具體的制度來,對學生布置的作業量和書寫時間有一個嚴格的限制,促使教師布置作業合情合理。對作業設計也做了有益的改進嘗試,作業形式靈活多樣,適合學生年齡段的生理特點,注重趣味性、層次性和開放性,使學生愿做作業、樂做作業。為了解"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研究"這一課題在同一領域的研究現狀,我們借助網絡搜索了部分資料,還查閱了部分科研方面的報刊及專著。從目前我們檢索到的資料看,天津市、廣州市、深圳市、蘇州市、浙江省寧波市等相關學校及教科所有關于小學作業設計的研究,該項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現在學生在學習興趣、主動性、等指標上有明顯地提高,學習負擔有所減輕,但范圍較廣沒有分化到細節,這些都有助于本課題實施研究。

         。ǘ├碚撘罁

          1、人本主義理論。作業設計同樣應以人為本。小學數學新課標明確提出:"通過小學數學的學習,讓人人在數學上都到得到發展,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了真正貫徹落實新課標,進行作業設計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活動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根據外在信息,通過自己的背景知識,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同時它還認為,知識是個體與他人經由磋商并達成一致的社會建構。因而我們倡導自主性作業、合作性作業、探究性作業,在作業練習中進一步發展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

          3、元認知理論。以培養對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為目的的家庭作業能夠促進學生元認知能力的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管理、調節和監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啟示是:有些家庭作業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有些家庭作業則可以考慮家長的參與和同學的合作,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

          4、新課標關于作業的新理念。新課程的作業已不再完全是課堂教學的附屬,而更是重建與提升課程意義及人生意義的重要內容。作業已成為學生成長的履歷,激發著學生成長的積極情感、態度、價值觀,每一次作業都成為學生成長的生長點。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也就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體驗幸福和快樂、苦惱和辛勞。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1、開展小學數學有效作業內容的研究,以從教材中精選作業、根據教學內容改編作業、拓展作業為研究切入點,在實踐過程中,讓數學作業目標更多元化,內容更豐富,更加富有有效性,更加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真正達到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而服務的目的。

          2、開展小學數學有效作業形式的研究,以作業的自主性、合作性、生活性、趣味性、實踐性等方面為研究導向,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保留數學作業布置中的優點,創新作業的形式,使課內外數學作業能有效地成為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一種手段。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開展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研究。根據作業量、作業難度、學生年級進行分層次作業的設計,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減輕學生負擔的目的,促進數學學習質量提高。

          四、課題研究方法

          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以文獻資料法、個案分析、經驗總結等方法。

          五、課題研究的過程

          第一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準備階段。

          1、收集資料,并通過問卷、座談、調研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家長、教師進行調查:對現階段數學作業的內容、形式和數量的意見;對今后數學作業的要求、希望和看法。

          2、對前測問卷進行數據分析和理論分析,并寫出研究方案。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以文獻資料法、個案分析、經驗總結等方法

          第二階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實施階段。

          1、研究人員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班級學生實際進行符合新課程理念的作業設計研究。

          2、定期組織交流作業形式的信息。

          3、收集學生作業。

          4、分析試用效果,進一步完善作業形式。

          5、課題組撰寫相關論文。

          第三階段: 20xx年5月~20xx年6月,總結階段。

          1、收集典型材料,對學生進行檢測,整理數據,撰寫研究報告。

          2、對各種材料進行總結、整理、分析,撰寫論文。

          3、撰寫研究總結報告。

          六、課題研究的創新點

          1、理論創新:在作業的設計的有效性研究中,著眼于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自主發展;著眼于學生的思維的發展,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數學學習的需要,促進學生有個性地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2、實踐創新:充分利用百年老校多次承擔國家級和省級課題研究的豐富的經驗,雄厚的資源以及數學組強大的教研力量,對目前小學生數學作業設計的現狀展開調查,構建有效作業設計的標準,以此來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建立切實可行的有效作業設計的機制。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力求在小學生數學作業設計及有效性研究上有所突破,以此為載體構建"有效課堂"、" 有效教學"、" 有效教育",最終實現教學雙贏、師生共同發展。

          七、理論意義與研究價值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各類數學問題。作業設計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研究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強知識與實踐的聯系在數學教學中變得十分重要。使作業設計的內容體現個性化、生活化和社會化,作業的形式強調開放、探究和合作,作業設計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讓學生動起來,使作業活起來,促進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開放中創新,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八、研究保障

          1、專業支持:我漢語言本科畢業,工作十二年,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多次參加省級市級課題研究,多次論文在各級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可以從面上推進研究工作的進展。

          2、課題的前期準備工作:課題負責人有一定理論與研究能力,對小學數學作業有了較長一段時間的關注,對教育教學方式有自己的看法。另外,本負責人還查閱了豐富的文獻著作,搜集了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料信息,因此,前期的調研,分析工作開展比較順利。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11

          一、問題提出

          數學作業是課程與教學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作業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應體現彈性化和興趣化,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不斷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但長期以來,小學數學作業一直以培養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為主要任務。習題形式單調、陳舊,重點放在檢查和訓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上。習題的條件和結論也多是單一的、不變的,即所謂封閉的、規范的;而且習題內容缺乏開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養,更談不上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再者習題缺乏應用性,缺乏與實際問題或其他學科的聯系。習題基本上是純粹的數學題,而所謂的應用題也只不過是通過機械辨別,模仿即可套用公式或相關的數學模型加以解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應用題。學生看不到數學問題的實際背景,也不會通過數學化的手段解決實際問題,這對學生建立積極的、健康的數學觀,掌握數學、建模方法是極為不利的。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學習負擔加重,探索精神萎縮;谝陨险J識,結合本校學生實際,提出《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研究》課題,真正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的學習是主動的,是通過對外部信息的選擇和加工主動建構信息的意義。根據建構主義的理論,要有效地完成知識的建構過程,學生必須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必須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

          2、人本主義理論。人本主義體現了學生的主動發展思想和主體發展地位,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習知識,而是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創設有利于學生發現創新的信息平臺,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促進學生個體的可持續發展。

          3、《數學課程標準》理念!瓣P注學生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課程標準強調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新課程目標體系,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強調教學中的“民主、交流、互動、對話”,強調“經歷與體驗”,重視“過程與方法”,提倡課堂開放,努力把課堂變成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主陣地。

          4、關于“優化”的理論。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將系統論、控制論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引進教學論的研究,提出了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理論。即在規定限度的時間內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學效果。數學作業(包括課內作業、課外作業、階段性檢測作業)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優化是指從一定的標準來看是最好的。標準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時間,既提高質量,又不增加負擔。

          三、研究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初步構建適合于小學生數學作業操作的作業構成,切實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數學作業"高耗低效"現象,通過嚴格控制作業數量,提高作業質量的方式,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1.以主體理論為指導,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順應小學生的心理與年齡特點,設計符合素質教育的新型作業形式,努力提高教育質量。

          2.突破過去形式單調、結構封閉、缺乏應用、以個人模仿操作為主的傳統作業方式,確立需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種形式完成的貼近生活、新穎有趣、富于思考的開放的作業方式,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使學生扎實、牢固地掌握小學數學的有關基礎知識,并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把完成數學作業變成愉快的活動,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之間互相尊重,團結協作,個性和諧發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

          3.通過研究,提煉基本經驗,探索規律,提供適合于學生的作業形式與內容,使廣大教師積極地將新理念落實于教學實踐。

          四、研究思路

          依據《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的要求設置作業,做到鞏固與發展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現實與趣味相結合,能展示學生個性,達到鞏固、積累、探究、創新的目的。

          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研究與探索:

          1、作業要具有針對性。針對本課時、本單元、本冊或者本學段的知識,針對本班級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知識的情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布置作業,避免搞“題海戰術”,避免隨心所欲。

          2、作業要有趣味性。作業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作業的呈現形式盡可能情境化、趣味化;作業的語言通俗易懂,具有童真、童趣。

          3、作業要有層次性。一是內容的層次:課后作業設計有基礎性的鞏固題,有綜合性的能力題,有一定挑戰性的提高題,一般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依次呈現。二是要求的層次:不同的學生數學知識結構,知識積累、數學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各不相同,發展也不平衡。因此,我們要承認學生間的種種差異,設置“作業超市”,讓學生自己挑選作業,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4、作業要有實踐性。能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出一些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完成的作業,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培養實踐能力。

          5、作業要有多樣性。書面作業、操作作業、實踐作業、口頭作業。除了算、填空外,還可以布置數學畫、制作卡片、數學摘抄、數學游戲、數學故事,數學日記等作業。

          6、作業要有自主性。作業一般由教師布置,同時提倡讓小組長或同桌布置作業,也可以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

          7、作業的量要適中。

          一、二年級一般不布置課外的書面作業;

          三、四年級的課外書面作業不超過30分鐘;

          五、六年級的課外書面作業不超過1時。除書面作業外,數學日記、數學手抄報、調查、實踐等作業較為綜合,所需要時間較長,一般在周末完成,每周一次為宜。

          五、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1、認真組織參加研究的教師學習國家《數學課程標準》、《主題教育概論》及有關信息、資料。

          2、吸取廣大教師的有關經驗和體會,提高認識,明確指導思想,理解課題的意義,形成較為實用,科學的研究方案。

          3、開展問卷調查,尋找研究重點。

          第二階段:實踐探究階段(20xx年6月—20xx年11月)1.依據研究方案,開展作業設計內容、形式等方面的研究。

          2、加強日常溝通,分析實驗情況。

          3、將設計內容及時匯總使用,不斷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交流推進。

          4、形成課題研究報告、論文等研究成果。第三階段:實驗總結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進行課題實驗總結,形成實驗報告。

          2、整理實驗資料,總結出具有特色的經驗、成果。

          3、舉行課題實驗的結題和鑒定活動。

          六、研究對象、方法與人員

          對象:強村小學各班學生

          方法:文獻研究法、調查法、行動研究法

          人員:崔宏斌王君程海濤王勇田紅琴

          七、課題的研究任務保證措施

          1、本課題研究,學校全力支持,保障有力。

          2、本課題經全體成員充分討論達成共識,成員間的分工合作,比較默契。

          3、本課題的研究由教學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12

          一、課題的提出

          現實意義:

          在一次次考試后我們經常會聽學生發出這樣的感慨:“唉呀!這道題目怎么沒看清楚!薄拔覍忣}不夠仔細!”“我沒理解題意。”……這樣的解釋從表面上看似乎合情合理,但我們更應該追根溯源,更進一步剖析是什么導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不足,又是什么原因讓學生題目都沒有看懂。我認為其根本原因是學生對數學閱讀能力的不足。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沒有那種占據學生全部理智和心靈的真正的閱讀,學生就沒有了學習的愿望,他們的精神世界就會變得狹窄和貧乏。然而,談到閱讀,我們常常誤認為那是語文老師的事,數學教學只要讓學生會思考、會解題就足夠了,課外閱讀可有可無。然而有多少語文閱讀能力很強的學生遇到數學題就犯糊涂,這樣的例子我們并不鮮見。

          另一方面由于是在小學階段,老師總感覺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弱,自主學習能力差,不敢放手讓學生通過閱讀來獲得新知,該閱讀的時候不是被教師代替就是電腦課件代替,學生讀的機會少,甚至一節課,學生沒有機會讀書,課堂上往往是學生聽的多,而讀的少。這種“包辦”的形式,完全限制住了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同時“社會數學化”正在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方向,一些“產品說明書”、“股市分析”都需要數學閱讀。因此,數學教學中須重視數學閱讀,培養學生以閱讀能力為核心的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成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導航”。

          理論意義:

          1、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數學課標指出,“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而“數學閱讀”則是讀者通過數學語言符號獲得意義的一種心理過程,因而專家強調:“數學教學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所以,若要切實加強數學自主學習的思維訓練,最為重要的一個基點就是強化“數學閱讀”。

          2、學生終身學習的需要。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為了不教”。要想使素質教育目標得到落實,使學生最終能獨立自主地學習,就必須重視數學閱讀教學。學生只要掌握住了以閱讀能力為核心的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這樣他們就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3、教師教學觀念、教學行為轉變的需要。隨著新課改實施的不斷深入,強烈要求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也隨之改變。作為教師應充分吃透新課標理念,充分挖掘教科書的閱讀資源,充分發揮教科書的教育功能。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當學生遇見不會的時候,教師可適當點撥讓學生帶著問題繼續閱讀、思考、討論。教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者,是學生學會閱讀的促進者。

          創新意義:

          雖對數學閱讀能力的探討有很多,也對其重要性達到了共識。但大多數的研究都是概念化的描述和理性化的概括,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案例。本課題重在通過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做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為主,充分利用教科書的資源,交給學生數學閱讀的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住以閱讀能力為核心的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從而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

          二、課題的定義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注重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數學閱讀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項重要課題,也是新課程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數學閱讀過程同一般閱讀過程一樣,是一個完整的心理活動過程,包含語言符號(文字、數學符號、術語、公式、圖表等)的感知和認讀、新概念的同化和順應、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記憶等各種心理活動因素。

          數學閱讀理解能力常常是解決數學問題,特別是數學文本問題的必要前提。如應用題、文字題、圖表題等,這些數學文本由數字、抽象符號以及語言詞匯等構成。

          數學閱讀不是機械地認知數學語言,按照數學教育心理學的說法,數學中的閱讀是指選擇那些對于產生有效的猜測或指向問題解決來說是最必要、而且是最少的、最有效的線索的技能,只有這樣的閱讀才是有效的。

          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以閱讀能力為核心的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從而使他們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符合現代化的先進教育思想。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通過瀏覽網上相關資料,看國外研究現狀與水平,發現雖已對數學閱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達成了共識,但是概念化的描述和理性化的概括占了絕大多數,缺乏深入教學一線進行實質性操作和研究的案例。比如:《數學閱讀——現代數學教育中不容忽視的課題》中,對其重要性闡述得較多,但具體的`可操作的實施方法、策略卻沒有。因此,我們將在具體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可行性操作方法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希望有所突破。

          四、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1、研究目標

         。1)讓學生正確認識數學閱讀的作用,有效地發揮數學閱讀的教學功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2)通過課題研究,讓老師體會到閱讀數學課本內容的重要性,從而更有效地利用教材;同時,在閱讀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教師的專業水平得到提升。

          2、研究內容

          (1)學生數學閱讀現狀的調查。了解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在閱讀時機、閱讀時間、閱讀方法指導等方面的現狀,學生在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效果等方面的現狀,收集第一手資料,有針對性地制定研究計劃。

         。2)探索出適合高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方法。

          讓學生進行數學閱讀,不是放手讓學生自己隨意讀,教師要深刻鉆研教材,要根據教材內容,確定哪些內容需要讀,在什么時間讀,讀什么,怎樣讀才能使學生愛讀、會讀、讀出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賹滩闹懈拍、公式閱讀方法指導的策略研究。

          教材中的概念、公式一直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及難點,這些內容語言精煉、準確、抽象,學生很難理解,教學中通過哪些策略讓學生能深入理解內容,是本課題需研究的問題。

         、趯τ嬎泐}閱讀方法指導的策略研究。

          計算題教學不僅僅是純計算,有的學生答案做對了但題目卻讀錯了,有的學生沒有理解四則運算的含義導致算錯。主要是平時很少讀題,加強計算題閱讀指導,對正確理解文字題、應用題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蹖D形題閱讀方法指導的策略研究。

          看圖題在小學各冊教材中占有不小的比重,對于課本上的圖片、線段圖、幾何圖、統計圖等,有一部分學生看不懂圖或說不清圖意。這部分內容教師如何組織學生看圖,如何理解圖中一些關系,如何讓學生用數學語言完整的進行表述,才能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并學會從多角度、用不同的敘述表達圖意。

         、軐妙}閱讀方法指導的策略研究。

          應用題教學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最頭疼的是做應用題,考試時不少學生應用題失分最多,許多學生不會讀題,看不懂題,理不清題中的數量關系,因此,應重視應用題閱讀方法指導,使學生掌握閱讀應用題的技巧,培養學生嚴密、有序的思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在高年級學生中開展課內外數學閱讀習慣的行動研究。

          五、本課題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

          1、研究思路

         。1)組織本課題成員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的數學閱讀能力。

         。2)分別設立實驗班和對照班,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有目標、有對照的逐步完成培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數學閱讀能力的策略。

         。3)進行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對比,通過進一步分析、探討,再次完善其能力。

          2、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收集有關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方面的科研文獻,獲取相關信息,并進行分析、綜述,從中提煉出與本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

         。2)調查研究法:運用問卷的方式,有目的、有計劃、系統的收集有關課堂教學中閱讀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或研究的資料,獲得關于課題研究的相關事實,給課題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使之形成對課題研究的科學認識。

         。3)行動研究法:以課題研究計劃為目標,對各個階段的研究不斷進行計劃、研究、總結、修正,使實驗研究科學、規范、合理。

         。4)個案研究法:對典型的教學案例進行解剖,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全面、細致、深入的分析,從中揭示教學規律。

          3、研究路線與實施步驟

          本課題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通過調查、探索、研究等環節,積極探索學生在數學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此問題的策略,所需時間一年。本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

         。ㄒ唬蕚潆A段(20xx.6-20xx.8)

          1、課題選題、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搜集相關課題學習資料;申報課題。

          2、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分工,組織專題培訓。

          3、召開課題開題論證會和實驗老師培訓會議;

          4、確立研究對象(本校四、五、六年級學生),對實驗班(五四班)進行前期調查。

          5、設計課題的研究目標與具體實施方案,并進行自我論證。

         。ǘ⿲嵤╇A段(20xx.9-20xx.5)

          1、第一階段

         。1)通過問卷調查《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閱讀活動調查表》和抽樣分析,了解學生現有的數學閱讀水平,對常見問題進行歸類整理,從而分析出其不會閱讀的原因。同時撰寫“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現狀分析”調查報告,為下一步研究做好準備。此項任務由翟素娟老師負責。

         。2)搜集各種適合高年級學生數學閱讀的方法,探究相關經驗,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初步梳理出可行性措施及方法。此項任務由和志娟老師負責。

         。3)聘請專家(中心校李書平校長、市教科研苗東軍)擔任課題顧問指導。

          2、第二階段

         。1)開展課題研究,上好課題研究實踐課。一月一次。課題組成員共同針對某一小節進行研討,設計教學程序,一次次地進行聽評課,從而總結并形成理論以及一定的教學模式。要求每一位課題組成員撰寫出教學設計、聽評課記錄以及最終形成教學案例。其資料由趙濤老師收集并歸類整理。

         。2)定期組織課題成員開展實驗班與對照班的聽評課,兼周一次,同時要求上課的教師要及時地撰寫出教學隨筆、聽評課記錄以及相應的教學設計。其資料由崔麗君老師負責收集并歸類整理。

          (3)進行實驗班與對照班相結合、相對比的研究形式,對每一階段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情況、學習成績等進行調查,不斷地調整方法。同時兼周召開一次專題研討會,逐步完善教學中的閱讀能力。由王麗萍老師負責。

          (4)完成階段性研究總結。由蔡雅雅老師負責。

          3、總結階段(20xx.5-20xx.6)

         。1)做好課題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課題成果的匯集、寫出課題研究報告與結題報告,申請課題結題評估。由課題組長薛麗霞負責。

          六、完成課題的保障條件

          學校領導對課題研究工作非常重視,不僅有1萬余冊圖書收藏,可供研究教師隨時借閱,而且學校的現代化教育設施也很齊備,每個辦公室都有一臺電腦,每位研究教師所在班級也有一臺電腦,非常方便教師上網學習,查找有關資料。

          1、相關管理制度和經費保證,學校領導十分重視教育科研,嚴格科研制度和考核標準,建立激勵機制,提供專門的科研經費支持。

          2、研究能力的保證。整個數學組成員,都有很強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年輕有活力,好學愛專研。同時學校不僅優先考慮讓課題組的成員外出學習,還會定期聘請課題研究方面的專家進行講座,對研究的課題進行指導。

          3、時間的保證。每周四固定的教研活動,為課題組的成員提供了較好的條件,確保了研討的次數和時間。

          4、考核評價的保證。在本學校的教科研考核這一塊,學校對每一位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都給予了高達十分的獎勵。

          今天,我作為課題主持人能在這兒宣讀開題報告,感到十分的光榮和高興!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能對此課題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大家!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13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追求高效教學是教學的本質所在,也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更是教育事業實現內涵發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也不輕松,質量又不高的問題,因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核心課題之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薄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資源配臵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

          在我校組織的針對課堂教學情況的問卷調查中,其結果反映出我校數學課堂教學存在著如下幾個共性問題:一是教師課前準備不夠充分,課堂教學盲然;二是新課前盲目出示學習目標,淡化了情境創設,整個教學機械呆板,不夠生動,對學生沒有吸引力;三是教師講得太多,給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太少,學生無法當堂完成作業;四是教師較多是關注自己的教,而較少關注到學生的學,學生的學習方式單一,自學流于形式;五是教師對學生的關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視,造成學生兩極分化嚴重等等。存在這些問題的課堂,其教學效率很難保證。這種“教師中心,機械模仿,系統傳授”的課堂教學模式,使課堂缺乏思辯與創新,學生的主體性難以體現,學習積極性被壓抑,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空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必須改變現有的這種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核心概念界定及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核心概念界定

          (1)對“高效課堂”的界定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立足點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

          (2)對“教學模式”的界定

          “教學模式”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一套計劃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學理論而建立起來的較穩定的教學活動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種教學活動有機地連接在一起從而組成的具有動態性的過程,從微觀的教學活動的角度看,它具有變化性,但宏觀的過程角度,又具有比較穩定的過程形式。一種教學模式由幾種教學策略或教學方法實施的教學活動組成。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在某個具體領域的具體化,同時又直接面向和指導教學實踐,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之間的橋梁。

          2.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它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播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主動建構意義的方式獲得的。其理論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主動建構。

         。2)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倡導的學習原則:

         、僭趯W與教的關系上,應該臵學生于教學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組織教學;

          ②在教學目標上,要以教會學生學習為主,而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及主要做法

          1.英國肯特布雷大學愛倫·史博教授研究的“優秀的教與學”和我們研究的“高效課堂”從本質上看是一致的,都是在追求教學的最高效率,愛倫·史博教授對高效的理解是從高效享用學習資源,單位時間內高效學習,高效完成個性化學習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高效互動與滋養四個方面來研究的。與我們新課標中所提到的三維目標也是吻合的。艾倫·史博教授的研究對英國小班化的教學起到了積極地推進與優化的作用,而與我們國內的大班額集體授課的現狀不太適用。

          2. 全國著名課改專家李炳亭先生近年來專注于“高效課堂模式”的推廣實踐工作,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論素養,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特別是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受到全國教育同行的高度評價。目前國內影響較大的、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杜郎口中學的

          “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高效課堂等。但是這些“高效課堂模式”適用中學生的比重較多,而適用于小學的內容占的比重較少。

          四、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本課題主要是課堂教學實踐中的行動研究。本課題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和意義:

          一是探索出適合我校小學數學特點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意義:改變我校現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可以解決我校課堂教學中現有的一些問題,使課堂不僅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而且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土。

          二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意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要我學”轉為“我要學”,面向全體學生。通過高效課堂走向高效學習,從而實現終身學習。

          三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意義:促進我校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樹立高效教學觀,逐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進而優化教學,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服務。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

          預計用兩年時間達成如下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適合小學數學特點和我校實際的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和課堂評價體系。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校教學質量。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樂學、會學,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4.通過本課題研究,增強教師的教研意識,促使老師們加強學習和交流,打造一支愛學習、會研究的教師隊伍。

          5.在研究過程中,舉辦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活動,促進學習型校園的創建和積極向上的校園人文氛圍的形成。

          六、課題研究的內容

          1.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

         。1)通過問卷調查、現場聽評課、教師訪談、學生座談等途徑,調查研究目前我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通過理論學習,研究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什么,學生觀是什么,對課堂教學有哪些要求,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采取什么樣的教學策略。

         。3)通過對當前國內有影響和實效學校的課堂教學的觀摩學習,研究他們課堂的特點、基本點、基本模式、課堂評價、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載體。研究對教材把握、處理的度和呈現形式。

         。5)研究學情,要分析學生現有的水平和對教育教學內容的思維能力、接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學習興趣、動機、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學法和學習方式,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研究自學、幫扶、互學;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存異質疑、交流展示等學習方式的組織和引導要點。

         。7)研究教法。立足學情和教材不同內容和課型,運用什么樣的課堂組織形式和教學策略,才能使學生高效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8)研究課堂評價。對學生實施有效的課堂評價是成功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研究,初步制定出各學科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可持續作用”的、側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課堂評價體系。

          2.通過分析存在的問題、理論學習、觀摩學習、教材研究、學情研究、學法教法和課堂教學評價研究,探索出適合本學科的課堂教學方式,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七、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行動研究,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比較研究,訪談等。

          八、實施步驟

          本課題的研究時間為20XX年3月——20XX年4月,共分為五個研究階段。

          第一階段:調研、動員、組織學習階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1.通過開展問卷調查、教師訪談、學生座談、課堂觀察等途徑,了解我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組織召開多種形式的教學改革討論會,組織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活動。

          3.教學骨干赴洋思中學現場觀摩學習“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

          4.組織赴洋思中學學習的教師開展校內課堂教學改革研討課。

          5.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理論、教改動態,結合自身教學實際,話教改,談困惑。

          第二階段:初步探索實踐階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1.成立《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組并開題,制定課題實施方案。

          2.課題組成員在課堂教學中改革實踐,上研究課。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不斷實踐、反思、學習、探討、改進、再實踐。

          3.學校為課堂教學改革創設條件:配臵電子白板,在校園網上建專題學習空間,增添學習資料、加強教研學習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變課堂教學評價方式,“以學論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導課堂教學改革總體方向的“德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表”。

          5.積極開展新模式研究課活動,如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各子課題組研究課等。

          第三階段:深入實踐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0月)

          1.各子課題組全面、深入地開展課改研究。子課題組成員加強相互聽課和研究。各子課題組負責人要帶頭上模式研究課,課題組每周要推出至少兩節組內模式研究課,并及時評課、總結、改進、調整。

          2.每個年級設兩個教學模式改革實驗班,實驗班的教學都要按新模式來組織課堂教學。實驗班老師加強學習和交流,課題組組織實驗班老師每周開一次實驗研究會,找問題,想措施,及時調整。

          3.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縱向跟蹤對比研究,對實驗班和非實驗班的學生進行橫向定期對比研究。

          4.組織校級公開研討課、請課題組優秀教師上示范課、課堂教學比賽、經驗交流會、專家講座、專題培訓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教師的研究水平,改進實踐模式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追求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

          5.課題組總結形成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堂評價體系。

          第四階段:全面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月)

          1.在全校全面開展新模式的課堂教學。要按課題組總結出來課堂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

          2.課題組及時總結改革中的成功經驗,每周開展兩次交流研討會,推廣經驗,改進不足。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 14

          一、課題的提出

          課程改革是整個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扎實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之一。數學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當今社會,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上,都把數學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計算是人們生活、學習、科學研究和生活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數學方法,也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和周圍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從抽象的觀點來看,客觀世界的表現形式可以概括為:數、量、空間和時間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從數學的角度來看,主要表現在數、量、形三個方面,而計算是離不開數與計算的,空間形式及其關系要量化也離不開數與計算。任何學科的規律歸結為公式后基本上都要運用四則混合運算來計算的。

          根據平時作業以及單元測試和期末測試的質量分析情況看,發現我校學生在計算方面普遍存在速度慢、方法不靈活等因素,從而造成學習質量有較大的參差。因此,數學組的教師通過討論,決定開展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對計算的興趣,能靈活運用各種運算定律,快速、準確地完成各種有關的計算。我們都知道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沒有了扎實的計算能力,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更嚴重的將會阻礙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散性和創造性。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成了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問題。

          二、研究現狀

          1.教師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認識不到位

          只重視學生的筆算能力,忽視學生的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實際上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很重要。在四則計算中,口算是基礎,基礎必須打好,學生筆算正確率的高低,與他口算能力的強弱成正比例。在日常生活中,處處有計算,也處處離不開估算。隨著計算工具飛速發展,計算機的廣泛使用,大數目計算的內容和要求在調整。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估算的應用已大大超過精確計算。

          2.教師對學生的計算只重結果不重視過程

          其實計算是一個復雜的運算過程,需要很多的運算步驟才能得到一個結果,應認真分析錯在什么環節。我們計算題批改時,要按學生的計算順序,指出學生錯在哪一步。讓學生知道錯誤原因以后再訂正。

          3.教師對計算教學不夠重視

          教學上都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忽視計算能力的培養,覺得現在出現了高科技,能用電腦、計算器計算,學生只要會算就可以了,產生觀念上的偏差,應讓學生明算理、知算法,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4.學生不重算理只重算法

          學生在學習計算時,對算理也就是為什么這樣算不去理解,對計算的算法卻非常重視,以為只要能算就行。對計算題普遍缺乏興趣,認為計算題不需要思考就能解出來,產生認識上的偏差,以致做計算題時馬馬虎虎,不夠認真。

          5.學生簡算意識不強

          學生的計算方法不夠合理、靈活,學生的計算方法應靈活多樣,從多種解法中選擇合理的算法,達到算法最優化,而實際上學生的簡算意識不強,一道計算題如果沒有要求簡便,能簡便計算的題目也不去簡便計算,不能根據具體算式的特點去主動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進行計算。

          三、課題的界定及意義

          “計算能力”,是指學生的口算、心算、估算、筆算的能力。計算能力既不能離開具體的數學知識而孤立存在,也不能離開其他能力而獨立發展,它是運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聯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滲透的,它也和邏輯思維能力等數學能力相互支持。因而提高計算能力的問題,是一個綜合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計算能力,不斷引導,逐漸積累、提高。

          計算教學主要是指運算意義和計算方法的教學。運算意義和計算方法的教學是結合進行的'。

          小學生計算能力是指學生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數學基本計算中較高的正確率和適當的速度,包括對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合理、靈活的運用。

          本課題重點研究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促進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學生數學計算的正確率,使之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并逐步做到計算方法的合理和靈活。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計算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數感,增進學生對運算意義的理解”,“應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新課程還對計算教學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對計算教學的價值觀重新定位,計算教學不再是單純為了計算而計算,而是重視了數的概念教學,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減少單純的技能性訓練,避免繁雜計算。把它和新課標中所倡導的生活實際、情感態度結合起來,要求學生的計算學習活動要從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轉化成一個生動、主動和富有創造性的過程,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哲學理論依據。教學活動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主要包括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兩個方面----教師和學生。認識論告訴我們,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2)心理學理論依據。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材里的知識是客觀存在的東西,而學生的認知結構是知識結構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學生是能動的主體,他是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吸收、同化新知識,充實、完善原有的認知結構,組成新舊知識統一的、新的認知結構!白⒅貙W生已有的經驗,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方法”由于重視了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充實原有的認知結構,學生不僅學會了自己去“發現”知識,而且還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創新能力。

         。3)現代教育學理論依據,F代教育理論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師主導的作用很重要。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否積極參加,對于教學效果有極大的影響。在計算教學中,教師絕不能滿足于把計算法則,公式講清楚,而應善于啟發,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理解算理,熟練掌握計算能力。

          五、研究預期目標

          1.使學生了解數的運算的基本算理,會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使學生探索和理解運算定律,初步了解不完全歸納法的數學思想,初步體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會應用定律進行簡便運算,從而從多方位提高計算能力。

          2.完善計算教學的教學方法,提高計算教學的教學價值和效率。

          3.通過研究尋求能提高學生計算速度和正確率的教學策略,總結出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訓練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4.在研究中,培養教師的科研意識,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

          六、研究內容

          圍繞課題研究的重點,我們將研究內容分為三大塊:

          1、促進學生良好計算習慣養成的研究。

          有的學生計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沒有真正理解算理、沒有熟練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審題習慣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動手去做;有的書寫不規范,數字、運算符號寫得潦草,抄錯數和符號;有的沒有驗算習慣,題目算完了事。針對這些現象,我們認為,要想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讓學生掌握一些方法。我們將研究如何在課堂教學、課外練習、考查測試中促進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養成。

          2、利用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

          有關計算方面的基礎知識廣泛分布于小學數學的各冊教材中,要求每位數學教師必須熟悉各冊教材的教學要求,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年齡特征以及知識基礎精心設計教案,靈活調控教學過程。在強化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力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我們將重點研究這三方面的內容:

         。1)計算教學過程與方法的研究。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支配,許多教師奉行“熟能生巧”原則,實施計算教學中的“題海戰術”,致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惡計算、害怕計算。認真閱讀新課標,不難發現對計算的要求提到了“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把教學目標更多地定位于計算本身存在的思維歷程,定位于如何開展計算課教與學的活動,讓學生主動、愉快地參與計算,感悟計算的魅力,品嘗計算的樂趣,提高計算的能力。因此,我們將研究在計算教學的課堂中如何展開教學過程,運用怎樣的教學策略讓學生真正喜愛計算、理解計算。

          (2)實現算法多樣化的研究。

          “鼓勵算法多樣化”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理念。算法多樣化的本質是讓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出發學習新知識,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而探尋解題的方法。算法多樣化已得到廣大教師的極大關注和積極實踐,但在算化多樣化的理解和把握上則各不相同。我們將研究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把握算法多樣化的本質,處理好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的關系,追求算法的合理與靈活。

         。3)加強口算和估算教學的研究。

          口算也稱心算,它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維、記憶,直接算出得數的計算方式!缎抡n程標準》指出: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從口算能力著手。

          數學課程標準在發展學生的數感方面明確指出: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估算是發展學生數感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保證計算正確的重要環節,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很有益處。在計算前進行估算,可以估計出大致結果,為計算的準確性創設條件;在計算后進行估算,能判斷計算有無錯誤并找出錯誤的原因,及時糾正。在學生的日?谒愫凸P算過程中,無論是計算前估算或者是計算后估算,都有一定的價值,

          因此,我們將研究如何加強口算和估算訓練,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感興趣的練習,利用測試評價、競賽活動等形式提高學生口算和估算的能力。

          3、發揮家庭教育對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積極作用的研究。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和自然延伸,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學生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也是至關重要的。而今,家長對孩子都寄予了較高的期望,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視孩子的數學學習,有些家長在自己督促、輔導孩子的同時還聘請家教人員進行數學輔導。但是,現在家長比較關注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孩子參加專門的“奧數”輔導,對孩子計算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家庭教育對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因此我們將研究如何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獨特的功能,加強家校聯系,與家長互相溝通、互相促進,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對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支持作用。

          七、研究方法

          1、歸納——演繹法。將符合同一運算方法的題歸類來進行教學。歸類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這些題的計算方法,歸納之后再用演繹法練習。

          2、文獻研究法。主要是多角度開展資料、信息的比較研究,了解掌握國內外研究成果、借鑒成功做法,吸取有關教訓,為本課題研究提供理論框架和方法論。

          3、調查研究法。一是調查課題實施點的教情、學情及創新教育發展的可能性、使研究切合實際,具有可行性;二是調查學習提高計算能力的各種因素,研究相關對策,使研究有的放矢、具有實效性;三是調查實驗前后有關素質指標的變化效應,使研究有根有據、具有科學性。

          4、教育經驗總結法。課題組成員應用教育經驗總結法,進行教學經驗總結,同時通過教學經驗總結,學會運用教育科學理論的知識,分析所搜集材料和統計數據,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八、研究階段

          研究的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課題醞釀研究及立項準備階段;了解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調查研究,建立課題的實驗設想,撰寫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

          第二階段:20xx年6月-20xx年8月,初步探索階段;組建課題研究組,進行研究人員的學習,開展初步的實驗工作。

          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總結反思階段;課題資料的整理,數據處理,結果分析和撰寫研究報告。

          九、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1.參與本課題的人員均來自我校優秀一線教師,他們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對課堂組織形式及學科教學模式有相當多的理解,對本課題的內容也有初步的認識與興趣。相信他們能較好地配合本課題的研究工作。其次他們也經常撰寫教學論文,經常開展教育教研工作,對課堂的行為模式與實踐能大膽探討,具有強烈的課題研究意識。

          2.我校軟件硬件設備先進,教師及學生都有云空間帳號,老師及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溝通交流學習資源,街道中心校為學校購置電子白板,對我課題組開展研究有著積極作用;同時我們也征訂了各類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教育期刊,這些都是本課題的資源。學校對本課題高度重視,并給予大力支持,在問題決策的資源上也有足夠保證。本課題計劃用一年半的時間開展實踐與研究,在這一過程中有設置會議與交流學習活動,時間上能夠得到保證。

          十、階段成果及最終成果形式

          1、研究報告

          2、小學生計算能力的調查報告。

          3、如何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教學經驗總結或論文。

          4、相關附件,如優秀教學設計、錄像、照片、實物,教師自身學習的讀書筆記等。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02-16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范文(精選10篇)11-19

        小學語文小課題開題報告11-12

        小學小課題開題報告范文02-26

        小學音樂小課題開題報告02-25

        小學語文小課題開題報告04-25

        小課題開題報告11-04

        小課題開題報告04-27

        小學數學課題開題報告06-1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