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人類生存方式的理論意蘊及階段性特征分析
論文關鍵詞:生存:生存方式:邏輯特征生存問題是哲學研究的重要問題,對人類生存的關注不是為了簡單地描述人類的生存狀況,而是通過對人類生存狀態的深刻反思,達到對人類和人自身的終極關懷。馬克思實踐哲學的核心范疇是人的實踐,是活生生的生命形態的歷史性展開,而不是抽象的、實體化的、在人的生存世界之上的存在范疇。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時代,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遷。生活世界的自我理解發生斷裂、困惑與焦慮,促使人們開始思考現代科技發展與人類的生存問題。研究生存問題應以馬克思哲學思想為指導,針對工業社會人類生存面臨的諸多困境,重建當代人的生存信念和生命意義。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就要切實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充分發揮人的主體性、創造性,以創造性生存方式的轉向,消解技術生存條件中的技術異化現象,提升人的主體力量,回歸人的本質,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解放。
一、生存與生存方式的內涵
(一)生存
生存是自然界一切存在的事物保持其存在和發展變化的總稱。生存一詞,在希臘語中是系動詞存在“eimi”的不定式“einai”,英文中對稱的含義很多,一般把它譯作“tobe”,即漢語的“生存”。在哲學意義上,“生存”區別于最基本的生命存在與維持狀態,即生命的“存活狀態”(surviving—condition),人之為人,與動物的區別在于人具有的現實超越性。這不僅是因為人所具有的“理性”,更重要的是在于人的社會性和實踐性!叭吮恍Q為應當是不斷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個在他生存的每時每刻都必須查問和審視他的生存狀況的存在物。人類生活的真正價值,恰恰就存在于這種審視中,存在于這種對人類生活的批判態度中……正是依靠這種基本的能力——對自己和他人做出回答的能力,人成為一個有責任的存在物,成為一個道德主體”。
(二)生存方式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人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除具有事物存在方式的普遍性質外還有特殊性。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人具有自我意識,不同于一般的生命存在。人類的生存方式就是生存樣法,具體地說就是一定歷史階段上人類的生存方法。簡言之,就是人是怎么活著的、活著的基礎以及活著的狀態,是生命價值的實現方式,也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日積月累、傳承、沉積、內化而成的文化。
人的生命活動的性質就在于活動的自由自覺。而正是這一人的活動的特性,決定了人的生存方式的獨特性。國內學者敏華認為,人的生存方式具有三個明顯的特性:對象性、主體性、意向性。對象性即人的生命活動過程,實際上就是人的本質的對象化過程,人的生存方式的對象性根源于人的自我意識。主體性強調人的活動是能動的,主體是人自身,人的生命活動本身成為人的意識的對象。人的主體性也是根源于人的自我意識。意向性主要指人的生存活動中的自成目的性,即人們的生存活動是自覺的、是有目的的,而有目的的生活是有意義的生活。生活的目的性表現為對生活的無限可能性的發現、開掘和實現,因而表現為生活的創造性。人的生存方式的意向性本質上指的是人的生存活動的意義性,也就是說,人是追求意義的,是一種精神性的存在。這種意向性無疑是建立在主體性和對象性基礎上的,是人的自我意識的一種延伸。
二、人類生存方式的階段性邏輯特征
生存方式是由生產方式決定的,它隨著生產方式的發展發生變化。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生產活動、不同的社會條件、不同的生產方式,也必然有著不同的生存方式。一些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人類的生存方式進行分類研究。
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文藝大師豐子豈先生在評價他的老師弘一法師李叔同時,把世人的生存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物質生存,為了衣食住行;第二層,精神生存,堅韌不拔地追求著自己的精神天宇;第三種是宗教生存。豐子愷對生存方式的劃分是從人類個體生存境界的角度進行的。
一些學者從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研究出發,探討人的生存方式問題。四川師范大學的邵豐認為,莊子的思想強調宇宙自然的圓融,體現了生命基礎上的人與自然的平等對話。莊子的“游”標志著一種中國人對于人生的詩性感悟,是一種中國人的理想人生境界與審美生存方式。和其理論觀點相近的是西北大學的時曉麗,結合先秦社會史和思想史,將人的存在模式分為認知、倫理和審美三大生存方式。榆林高專的白煒則認為,孔子的“仁學”是中國哲學的精髓!叭示场笔且环N高層次的心理狀態,即一種知、情、意統一融合的精神境界。“仁”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社會的存在方式。四川大學的余平賦予中國的“神仙觀念”與“神仙信仰”以生存論意蘊。他認為,作為信仰的神仙不是思想觀念而是人作為能在釋放出來的,啟示中臨在的再生方式,即一種獨特的生存方式。
還有一些學者從文化哲學的角度,對生存方式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衣俊卿教授對人類思想史上關于人對自己存在的各種界定做了詳盡分析,以古希臘哲學為典型的理性主義傳統把人界定為理性的存在;自然主義哲學則把人視作大自然的物種之一,認為是自然的存在;以存在主義為代表的非理性主義或人本主義思潮傾向于把盲目的生存意志或權力意志理解為事物和人的存在的本質,即自為的存在;現代文化哲學堅持從人的文化創造和生活世界來理解人的存在,即人是文化的存在。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畢業論文論文網
南京大學的林德宏教授將生存劃分限定在了人的物質生存上,以物質生存系統各要素所起到的不同作用,確定某個歷史階段人類生存方式及特征。他認為,人類的生存分為自然生存和技術生存,自然生存是“人類主要依賴自然界所提供的自然物質資源和自身自然能力的生存方式”,技術生存即“人類主要依賴近代技術和技術物而生存的生存方式”。但這是傳統技術生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必將進入新技術生存。林先生將新技術生存這一生存方式界定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階段人的生存方式。陳彬和常立農先生把人類的生存方式劃分為三個階段,即自然態生存、機械式生存、技術化生存。其分別對應著人類歷經的農業經濟社會、工業經濟社會和知識經濟社會。自然態生存中人類處于農業經濟社會,科學知識及干預自然的能力較低。這一階段,人與自然均合乎各自目的而存在和發展,是和諧和統一的關系。機械式生存是指三次工業革命后開始的人類生存方式。人類在感受機器征服自然的勝利感的同時,陷入機器異化和大自然的報復之中。技術化生存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科技迅猛發展,技術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生產方式以及思維方式之后的技術化社會中,現代人的生存新方式。
而馬克思明確提出,人類生存方式的演進與人類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不可分的。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提出了“前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共產主義”三大社會形態的劃分思想。以人的依賴性關系為基礎的人的非獨立性是最初的社會形態;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形態;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階段。根據馬克思的三個階段的哲學思想,結合國內外學者的分析,人的生存方式應劃分為自在生存、自為生存和自由生存三個階段。
自在生存主要是農業社會時期人類的生存方式,是原始社會時期也就是馬克思所界定的“人的依賴”的自然經濟為特征的人類社會最初的社會形態時期人類的生存方式。自在生存階段人們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原始共同體的,人的發展取決于生產力,經濟發展形態處于農業文化的自然經濟時期。自在生存的主要特點是憑借經驗生存,對技術的依賴程度相對較小,技術異化還沒有達到對人的全面異化。自在生存階段,人的生存相對自由但不安全。
自為生存是農業社會后期,主要是商品經濟、工業社會時代、技術時代人類的主要生存方式。隨著交換和分工的出現及擴大,共同體內部出現了私有制,商品經濟逐漸代替了自然經濟,此時人進入獨立性階段,經濟形態是工業文化的商品經濟時期,人的孤立化和人對物的依賴性逐漸表現出來。自為生存與自在生存的區分并不是絕對的,二者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生產工具對人的生存的影響程度以及人類在生存中對工具技術的依賴程度。比較而言,自為生存階段,人類生存對工具技術的依賴相對較大,其程度可以從最初的人的腦力、體力的延伸的前工業社會生存狀態,直至技術異化日益嚴重的工業社會的技術化生存狀態。自為生存階段,人的生存相對安全但不自由。
在這個階段,技術化生存是人類自為生存方式的一種表現形式。技術化生存特指工業社會時期科學技術高速發展階段,人類對近代技術和技術產品高度依賴狀態下的人類生存方式。技術化生存作為技術時代人類的生存方式,具有生存時代的近代工業化、生存基礎的技術依賴性、生存狀態的技術意識形態化和生存活動組織方式的“非理性”等特征。技術化生存中人類生存面臨著困境,從本質上說技術生存中人類的生存困境是文化的困境。擺脫人類生存困境,需要人類的生存方式從技術化生存向創造性生存的轉向。
自由生存是馬克思所概括的第三階段,即人的全面發展和產品經濟的自由王國時期。在人的第二大形態中,貨幣形成了對人的控制,勞動的二重性屬性不僅表現充分,而且開始分裂,人與人的社會關系變成了物與物的關系。勞動矛盾的解決只能依靠“異化的揚棄”,從而人才能進入到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階段——第三階段。自由生存階段人獲得全面發展,人的生存既是安全的也是自由的。
在這個階段,創造性生存成為自由生存的生存方式。創造性生存是朝向人的全面發展目標的生存,是人的主體性的充分展開,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存,而全球化則為人類生存方式向創造性生存轉向準備了時代條件。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畢業論文論文網
【人類生存方式的理論意蘊及階段性特征分析】相關文章:
淺論新媒體視覺傳達的特征理論分析03-24
工商管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式分析11-14
采礦塌陷災害特征與治理方式04-21
淺談社會建構主義的理論特征03-07
審判方式改革的“一二三四五”理論03-18
網絡信息傳播的總體特征分析03-26
會展物流特征分析與體系構建03-21
傣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分析02-24
圖像紋理特征的分析方法研究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