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虛擬與現實:對“網戀”現象的理論分析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日益普及,使現代社會越來越進入“網絡時代”。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作為人類以往從未體驗過的一種新的生存模式,打開了“虛擬世界”的大門,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和實踐活動本身。就婚姻、愛情而言,隨著網絡成為新的戀愛載體或者工具,“網戀”,不僅成為“E時代”的時髦話題(例如,“網戀,你今天談了沒有?”,“愛情也可以下載,網戀是下載來的異性朋友”等),而且直接沖擊著傳統的“面對面”互動的戀愛方式,對人們的生活方式、道德觀念、制度倫理造成深刻的影響。
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對“網戀”現象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吳淑鳳,2000;陳露,2000;伍一俊,2000;朱家驄,2001;楊國華,2001;周麗,2001等)。概括地說,前人的研究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文學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對一些“網戀”故事進行感性的描述分析;二是哲學角度的研究,主要從“網戀”對傳統道德倫理的沖擊方面進行分析;三是心理學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對“網戀”者精神、心理需求的分析;四是犯罪學角度的研究,主要對發生在“網戀”過程中的越軌、犯罪行為進行分析;五是社會學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對“網戀”者人際互動關系方面的分析。
前人的研究在對“網戀”現象進行分析時,往往較多地傾向于案例和數據方面的實證性研究,較少理論分析。即使有理論分析,其理論也往往顯得不夠明確和沒有形成系統性。另外,前人的研究大多對“網戀”持道德評判的立場。本文試圖通過跨學科的角度,綜合運用社會學的“戲劇論”和經濟學的“對稱交易論”,對“網戀”現象進行理論分析,而且盡量爭取做到不帶感情色彩、保持理論分析中的價值中立。
“網戀”的定義與類型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九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01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的連網計算機已達1254萬臺,上網人口達3370萬人。據21CN的網上調查顯示,近40%的網民有過“網戀”的經歷。盡管21CN的調查數據可能不能完全科學、客觀和準確地反映現實生活中“網戀”者的數量,但是作為伴隨互聯網而迅猛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社會現象——“網戀”,越來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卻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形成一個有關“網戀”的權威的、受到廣泛認同的定義。筆者認為,要想對“網戀”進行相對科學、客觀和有效的定義,首先需要明確“網絡”、“戀愛”及其之間的關系。
“網絡”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電子信息傳輸網。其本質是一種更廣、更快、更豐富、更互動、更低成本的信息交流工具。網絡在把人類生存的范圍和深度從物理世界向一種網絡化的虛擬世界加以極大地伸延和擴展的同時,也縮短了人們相互之間交往的時空距離,從而把世界連接成一個前所未有的“地球村”。網絡使得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輕松地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迅捷方便地交流思想和情感,交換信息、商品和服務(馮鵬志a,2000)。
“戀愛”簡單地說,就是異性之間進行愛情、情感和精神交流的過程。一般來說,隨著時代的變化,戀愛的方式也在發生著相應的變化:從封建時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革命年代”的“紅色戀人”、“愛人同志”,再到改革開放初期的“廣告征婚”、“婚介熱線”(周宛潤,2000),一直到目前網絡時代的“網絡戀愛”、“E代情緣”。
至于“網絡”與“戀愛”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戀愛的方式因時代、觀念和技術的變遷而異。在現代網絡社會,現代人往往面臨著“兩難”:一方面,激烈的競爭(巨大的工作壓力、快節奏的工作方式和高流動性的工作職業等)往往使得他們筋疲力盡,無暇顧及其“終身大事”;另一方面,基于生理本能需求和心理歸屬感,往往又使得他們火熱、瘋狂地追求愛情、情感。而網絡作為最新的交流技術,以其信息傳遞的瞬時性、廣泛性、超時空性、虛擬性、符號互動性等特點,極大地滿足了現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需求,成為現代人交流、戀愛的“理想”工具或載體。由此,“網戀”可分為兩類:
1、將網絡作為載體(例如“虛擬社區”和聊天室等)的“網絡的戀愛”:在網上認識,在網上戀愛,甚至在網上“結婚”,組成網上“家庭”,在現實生活中雙方是完全不接觸的純精神性的“柏拉圖”式的“網戀”。
2、將網絡作為工具(例如QQ和E-mail等)的“網絡+戀愛”:首先在網絡上認識,雙方都有進一步交流了解的愿望,這種交流了解慢慢發展為戀情,然后再通過見面形式,從網絡走下來開始傳統的戀愛過程。
基于此,筆者認為,“網戀”就是有愛情意向的年輕男女,以超越時空限制的網絡作為載體或者工具,對情感對象進行虛擬性或者虛擬性和現實性兼而有之的理性選擇的“交易”過程。
“網戀”的基本特征
一般而言,同一般的社會交往行為相比,作為特殊的社會交往行為的網絡交往行為,有著四個方面的基本特征(馮鵬志b,2001)。由于“網戀”是典型的網絡交往行為,所以“網戀”也具有網絡交往行為的基本特征。
1、虛擬性。所謂“虛擬性”,并不是說網絡交往行為不構成為人們的一種特殊而真實的社會交往行為方式,而是指網絡交往行為得以依附的空間是一種不同于現實的物理空間的電子網絡空間或“賽伯空間”(注:賽伯空間,原意是指經由網絡相連的電腦使用者所體驗到的一種共感幻覺。但是從目前的發展來看,賽伯空間的涵義已經延伸到既包括由網絡所形塑出來的那個看不見摸不著但卻體味得到的虛擬空間,也包括通過“虛擬現實”這種人工技術所創造出來的情境。)。與人類的具有實體性和可感知性的一般社會行為不同,網絡交往行為只存在于以數字化的形式而存在的信息關系結構之中,它既不依附于一般的社會交往行為所必需依附的特定的物理實體或時空位置,也不存在于物質生產或能量流動的過程之中,而是奠基在以光速運動的比特及其特殊的數字化的運動組合方式或過程之中。在這樣一種數字化世界的環境之中,網絡交往行為也就成為了一種虛擬的交往行為。網絡中沒有人知道你究竟是男人還是女人。網絡的天空任你幻化、“包裝”和偽裝,給你彌補在現實生活中所不能體會到的“缺失”的“快感”。
2、交互性。所謂“交互性”,是指網絡交往行為主體在網絡上所形成的一種特有的信息、知識和情感之間的互動關系,它包括了網絡交往行為主體之間,以及網絡交往行為主體內部,圍繞著信息和知識之生產、傳遞、交換、流通、競爭和沖突等環節,而產生出來的一種相互參與和相互操作的性質。網絡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化生活空間,它的特征不是電子通信,那只是一種附屬物,相反,是交互的性質標志著電腦空間的特性。與此同時,網絡交往行為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交往行為,實際上也是網絡空間中一種特殊的社會互動。但是,與人們現實的社會交往行為所具有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線性的互動特征不同,網絡交往行為的交互性特征在于它不僅包括了不同網絡交往行為主體之間多維度、非中心化的互動關系,而且也包括了網絡交往行為主體自身不同角色扮演之間的變動性和多樣性,F代社會壓力大、節奏快和流動頻繁,給人們的生活造成時間上的緊迫。網絡擁有交互性強的特點,可以使人們在很短的時間內結識很多朋友,為相識、相戀創造機會,節省了寶貴的時間,而且讓交流變得更加自由、自然和充分,選擇的余地很大。顯然,這是其他媒介所難以比擬的優勢。
3、超時空性。所謂“超時空性”,是指在人們的網絡交往行為過程中,由于信息能夠以光速在網絡上進行傳輸,從而在極大地延伸了人們網絡交往行為或網絡互動的交往行為空間的同時,也使得在現實的人際互動過程中所必需的時間和場所被大大地壓縮甚至取消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而延伸出來的網絡交往行為,則把人類在其交往行為過程中對時空界限的超越性質推進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在網絡交往行為中,人們借助于大量的信息不但可以足不出戶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而且人際之間的網絡互動在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網絡的支撐下,也開始發展到不再需要時間和空間的支持,而總是必須面對面地進行了。“網戀”的出現與興起,大大減弱了現實生活中時空距離給人們的婚戀所帶來的種種限制,使得愛情能夠通過網絡傳遞得以迅速實現。
4、符號互動性。所謂“符號互動性”,是指人們的網絡交往行為必須依賴于各種各樣的網絡圖標或象征符號,作為其交往行為的中介乃至互動對象的性質。網絡空間作為一種符號化的圖像和信息的存儲庫這樣一種最基本的特征,實際上也就決定了人們在網絡空間中的交往行為在本質上就是一種符號性或以符號為中介的互動。在網絡交往行為中,各種各樣的信息圖標和象征符號不僅構成了人們網際互動的必不可少的交往行為中介,而且更進一步構成了人們可以與之直接進行互動的對象,人們的網絡交往行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奠基在并依賴于由這些信息符號及其相關的知識系統所構筑而成的一個虛擬性的抽象王國之中。與傳統婚戀方式中的“身體語言”接觸、現實視聽交往不同,“網戀”中戀愛雙方大多是通過文字性信息進行彼此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尋找虛擬的感覺,拓展充分的想象空間。
基于社會學“戲劇論”的“網戀”現象研究
1、“戲劇論”與“網戀”
西方著名符號互動論社會學家戈夫曼通過將“戲劇比擬”引入社會學分析,開創了社會學理論中的戲劇分析范例。戈夫曼的“戲劇論”認為,個體在特定時間內交往活動的場域總是可以分為“前臺”和“后臺”!扒芭_”作為一種“集體表象”,構成了表演得以社會化、模式化和限定化的方式,使得表演與社會期望相符合。這是一種“理想化”的表演,即當在他人面前呈現自己時,個體的表演往往會是體現和例證社會公認的規則,掩飾與社會公認的標準、價值和規范不一致的行為。而在“后臺”,所有在“前臺”中隱藏的事實,或是各種非正式的舉止都會出現,個體在其中所展示的大多都是自我沖動、自發和具有人性的成分。因此,盡管“后臺”通常與“前臺”相互為鄰,但是彼此之間卻涇渭分明、相差甚遠(蔡禾,1991)。
借用戈夫曼的“戲劇論”,筆者認為,“網戀”也有“前臺”與“后臺”之分。按照前文中對“網戀”類型的兩種劃分,就前者而言,由于雙方在現實中完全不接觸,他們之間僅僅是一種純精神性的“柏拉圖”式的“網戀”,姑且可以認為其“表演”極端地表現為僅僅局限于“前臺”。至于后者,只不過是把“前臺”搬到了網絡中進行,借助網絡為工具或快或慢、或完整或跳躍地完成傳統戀愛模式中從相識到相知、相愛的過程。而一旦雙方“見光”(注:“見光”,是一種網絡用語,意思是現實見面接觸。)后,“前臺”的“談婚論嫁”往往最終會重新回歸到現實的“后臺”中進行。
2、“網戀”的“前臺”
一般來講,網絡交往會有幾種表現形式:一是真實自然地表現現實中的自我,二是在網絡中隱瞞真實的自我;或者是在網絡上突出其次要性格,或者是在網絡上變成其“希望”成為的那種人,或者是在網絡上變成其“不可能”成為的那種人。
在“前臺”中,“網戀”雙方借用文字性的信息交流,可以隨便地隱藏自己想隱藏的任何東西,可以隨便地表達自己想表達的任何東西,但是對方卻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所思所想“一無所知”。
下一頁
【虛擬與現實:對“網戀”現象的理論分析】相關文章:
從現實生活中分析奇妙的物理現象11-26
談期權理論的現實應用03-28
圖書群體化出版現象分析03-21
“80后”作家的創作現象分析03-06
公允價值變遷:理論與現實的博弈03-01
杜夫海納審美深度理論的現實啟示03-06
公共選擇理論分析框架解析03-18
企業并購行為、動因的理論分析03-02
創業投資風險分擔理論分析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