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語言與電視語言的區(qū)別和聯系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而發(fā)展起來的網絡語言,逐步適應了網絡這一特殊交流語境,下面是小編搜集的一篇相關論文范文,歡迎閱讀借鑒。
媒體語言可以分為報刊語言、廣播語言、電視語言、網絡語言等。在這四大媒體語言中,報刊語言以文字為媒介將信息傳遞給讀者,廣播語言以聲音的形式把信息傳遞給受眾,電視語言傳遞的媒介則是聲音與字幕。網絡作為新的信息平臺,其語言與報刊、廣播、電視這三大媒體語言相比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本文主要探討網絡語言與電視語言的區(qū)別和聯系,對報紙與廣播暫不涉及。
一、網絡語言與電視語言的差異
網絡語言與電視語言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1.受眾群體。電視媒體主要以聲音為媒介向受眾傳遞信息,強調語言嚴謹規(guī)范、結構合理流暢,強調現場的關鍵鏡頭和經典瞬間,尤其強調畫面與聲音的精確對位。網絡語言作為語言的一種新的變體,發(fā)展迅猛,以其簡潔、新奇、微妙受到大眾的青睞。美國著名媒介理論家保羅·萊文森認為,“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問題,操槳手越多的人群決定著航船的方向,就是說,人數眾多的消費者決定著媒介進化的方向!彪娨曋猿蔀橛惺芬詠泶蟊娀潭茸罡叩拿浇椋W絡次之,顯然它們都服從了這樣的選擇過程。
2.語體特征。毫無疑問,電視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應當追求語言的豐富變化,更為重要的是在當今電視的主流節(jié)目形態(tài)即現場直播時絕不允許出錯,否則將會造成不良后果。比較而言,網絡語言屬于口語化的書面語體。與電視等媒體語言相比,網絡語言具有相當的開放性、自由性。
3.新詞熱詞。網絡出現之前,許多新詞熱詞通常都來源于影視熱門用語,網絡出現并普及之后,它開始成為新詞熱詞的主要誕生地。如“犀利哥、章魚哥、醬油男、醬油族、潮丐、慢城”等,尤其是微博這一新興事物出現之后,隨之出現了很多新詞,像“微民”“微世界”“微時代”“微文化”“微投訴”“微博控”“微博游”“微情書”等。而且熱詞不斷出現,如“給力”.熱字和流行語從現實世界到虛擬空間,幾乎覆蓋了社會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在新時代背景下,“草根”特點突出,人人都成了造詞家。網絡語言和電視語言中的新詞熱詞相比,不僅產生速度較快,數量較多,而且其表達形式也更為豐富。例如,網絡語言中的“灌水”,指發(fā)表沒有實際閱讀意義的水文;“打醬油”,指在網絡上不談政治,不談敏感話題,與自己無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用此話回帖,相當于“路過”.這些詞語比較鮮活有趣,易于被廣大網民接受并推廣。此外,網絡語言中存在著大量英漢混合的所謂“洋涇浜”語,這是其他主流媒體語言中所沒有的現象。
4.時尚性。相比之下,網絡語言更具有時代氣息,是當今社會年輕人所喜愛的,它比電視語言更幽默、詼諧。多數網民為了充分張揚個性,展示自我,所運用的言語都比較新穎、獨特,具有超強的游戲色彩和戲謔風格,如:漂亮的'女孩稱為“美媚”,“丑女”稱為“恐龍”,相貌俊俏的男女分別稱為“菌男”“霉女”,發(fā)表不同見解稱為“拍磚”,精心寫作的文章稱為“造磚”,一見面就結束的網戀稱為“見光死”等等,這些新穎、獨特的表達,將交際雙方的距離縮短了,吸引了網民的眼球,增強了網民的閱讀興趣。
二、語言滲透性
語言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而發(fā)展起來的網絡語言,逐步適應了網絡這一特殊交流語境,在豐富網絡語體的表達方式的同時,也開始進入電視這一主流媒體,對其不斷進行滲透。網絡語言對電視語言滲透的方式主要是加合式滲透,即主要是一些網絡語體色彩濃郁的詞語滲入到電視語言中。例如:
1.業(yè)內人士認為,在供求缺口因素的作用下,流動性充裕帶來的游資炒作使得農產品價格輪番瘋漲。從此前的“蒜你狠”“豆你玩”再到目前的“蘋什么”,今年農產品牛市行情呈現品種輪動態(tài)勢,資金炒作極為活躍。(中央電視臺《新聞20分》2010-10-26)2.北京今天沒堵車,這是一個奇跡,但它就是發(fā)生了。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鳳凰衛(wèi)視:2011-07-27)3.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訛你,北大法律系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敗訴了,北大替你賠償!(黑龍江電視新聞2011-10-25)4.事實上無人撫養(yǎng)的兒童主要是指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放棄了監(jiān)護責任,或者父母一方服刑,另一方離異,放棄對兒童的監(jiān)護責任等。這部分人在學術上被稱為亞孤兒。“爭取把這部分孩子納入到國家的保障中來!彼f。(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2013-12-05)5.考場就是戰(zhàn)場,考風連著作風。該團黨委按照能打仗、打勝仗要求整肅訓風、演風、考風,引導官兵樹立“寧愿輸在考場,也不能輸在戰(zhàn)場”的觀念。(中央電視臺《軍事報道》2013-12-08)6.對電子與衛(wèi)星數據的機密分析顯示,失聯的馬航370航班可能墜入了孟加拉灣或印度洋其他海域。(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2014-03-15)上面6例分別是網上頗為走紅的句子,例1的“蒜你狠”“豆你玩”“蘋什么”,例2的“這是一個奇跡”和“至于你們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被稱為“高鐵體”),例3是一段被署名為“北大副校長”的段子,例4“亞孤兒”、例5“演風”、例6“失聯”,等等。而電視節(jié)目則對其進行了采納和吸收?梢姡@些滲透都是把來自網絡的語言經過功能改造,包含在電視語言中,這既適合電視的語體表達,又保留著網絡語言的自身特征。滲入的語言以一種有別于電視語言的鮮明特征,在電視語言中產生一種極度不協(xié)調的語體色彩,在這種不協(xié)調中求得幽默詼諧的表達效果,從而更加吸引廣大電視受眾的注意。
不過,語言滲透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積極影響是豐富了漢語的詞匯系統(tǒng)和表達方式,提高了語言的表達效果,增強了親和力;消極影響是一味地求新求異而不顧語境,不顧受眾,從而造成了負面影響,尤其是有些網絡語言的滲透,用得過濫,以至于有些受眾不明其意。
由此,電視對網絡語言的滲透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要把握好尺度,要吸收那些有生命力的語言。那種為了競爭收視率而故意求新求奇、唯收視率的做法要堅決取締。
三、結語
媒介是人身體感官的延伸,媒介系統(tǒng)也像生物進化一樣,有一個新老交替、優(yōu)勝劣汰的演進過程。不過,與生物進化“物競天擇”不同的是,媒介在進化的過程中受制于人類的選擇。在當前的信息社會中,網絡與電視都遵循了這一選擇,使二者成為常見的信息平臺和娛樂工具,成為極具影響力的大眾媒體。相應地,網絡語言和電視語言也備受世人關注,但目前對其比較研究還較少涉及。筆者通過兩種語言的比較研究,更加凸顯了網絡語言的特點,對網絡語言向電視語言的滲透,提出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規(guī)范,利用其正面影響促進當代漢語的發(fā)展以及中國電視行業(yè)朝著更加積極、更加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本文系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電視新聞語體‘被’字句研究”(項目編號:2014-Ib-064)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張頌。廣播電視語言藝術。中國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研究[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2]姚喜雙。加強媒體語言研究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J].語言文字應用,2005(3)。
[3]崔林。電視新聞語言:模式·符號·敘事[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
[4]皮埃爾·布爾迪厄。關于電視[M].徐鈞,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5]大衛(wèi)·麥克奎恩。理解電視[M].苗棣,趙長軍,李黎丹,譯。香港:華夏出版社,2003.
[6]保羅·萊文森。手機[M].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網絡語言與電視語言的區(qū)別和聯系】相關文章:
公司解散與清算的聯系和區(qū)別11-13
C語言中break與continue的區(qū)別12-23
出國留學的語言班和預科的區(qū)別10-26
爵士舞與街舞的聯系和區(qū)別01-25
普拉提和瑜伽的聯系與區(qū)別11-21
澳洲留學讀預科和讀語言的區(qū)別11-11
舞蹈動作和舞蹈語言的關聯和區(qū)別09-22
口譯與筆譯的區(qū)別與聯系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