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環境藝術設計在教學中的實踐論文
摘要:摘要:鄉土文化是由地域自然環境條件和傳統文化積淀融合所產生的,是當地居民長期適應自然環境以求得最理想生存條件的結果,值得被繼承發揚。本文深入探討了在信陽師范學院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鄉土文化;環境藝術設計論文;教學改革
一、鄉村景觀設計的歷史
“小城鎮建設的城市化,大城市建設的歐美化”的美好現象,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而出現的。導致造成了大量城鎮、鄉村的自然風貌遭到破壞,鄉土人文特色也漸漸消逝。因此,對于地方鄉土景觀的發掘、保護和利用,以及對地方鄉土景觀設計的探索就變得至關重要。高等院校是培養和輸送各類各級高層次專業人才的搖籃,其以人才集中、知識水平高及技術力量雄厚為優勢與特點。大多地方高等院校目前都在秉承“立足本地、積極參與、全面深入地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著力研究鄉土文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作為高校結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著繼承傳播人類優秀文化、創造宜人生活環境的重要社會任務,無疑會在“鄉土文化復興之路”上擔當重要角色。所以說,將鄉土文化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實踐研究中是時代的必然選擇。
二、改革的方法策略—以信陽師范學院為例
信陽行政區包含2區8縣:浉河區、平橋區、羅山縣、潢川縣、固始縣、息縣、淮濱縣、光山縣、商城縣和新縣。自古是南北過渡地帶,東鄰安徽,南接湖北,為三省通衢,地貌以山為主要形態,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向東傾斜,獨特的地質條件,特殊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孕育了燦爛的城市和地域文化。信陽師范學院坐落在信陽市賢山北麓、浉水之濱,西臨“長淮明珠”南灣湖,南望“云中公園”雞公山。師院一直堅持科學研究與促進教學相結合、積極主動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指導思想,近年來在地方資源的開發利用上取得了顯著成就。師院優越的地理位置、優厚的科研政策、豐富的文化積淀,為環藝設計專業的鄉土化教學改革提供了沃土。
1.信陽的鄉土文化特色首先是茶葉文化,信陽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素有“茶葉之鄉”之美譽,它的茶俗文化、茶館文化、禪茶文化、茶藝茶道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目前,信陽地區通過茶產業、茶葉觀光園建設,打造了一批生態茶葉觀光園和景觀帶,實現了現代農業與休閑旅游業互促發展。其次是紅色文化,信陽屬于大別山區,是鄂豫皖蘇區的首府所在地,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在革命根據地發展時期,紅軍隊伍達到近50000人,地方游擊隊伍達到20萬人,是當時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其紅色革命遺存數量眾多,分布較為廣泛。第三是民俗文化,信陽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如地方特色濃郁的皮影戲、花鼓戲、嗨子戲、灶戲、推劇、光州大鼓等戲曲種類;玲瓏剔透、栩栩如生、寓意吉祥的剪紙藝術;采擷北汴南蘇藝術之長的淮濱繡品;兼具中原、荊楚特色的飲食風俗等。第四是建筑風水文化,信陽有“背山面水”“水聚明堂”“隔河望虎”“陽不對頂,陰不對岙”“歪門斜道”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選址規劃方法;有排架、龍門架、五架、七架、九架、八字架、七字架等多種傳統民居木構架形式,地域特征極為顯著。
2.信陽師范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信陽師范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互動與課下獨立探索兩個層面開展教學改革活動。
。1)調整授課思路,將信陽鄉土文化滲入課堂教學之中在課堂導入環節使用典型的信陽鄉土文化知識作為素材,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講紅色旅游景觀設計時,可以利用紅軍長征故事作為新課的導入素材,這樣不僅可以增添學生的學習樂趣,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在課堂授課過程中,可穿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鄉土文化小知識,例如講到建筑規劃設計時,適時講述信陽傳統民居所具有的“背山面水”“水聚明堂”“隔河望虎”“歪門斜道”等有趣現象,并講清楚這些外部表象背后所隱藏的科學依據,從而使學生能夠了解信陽傳統建筑特色,并對信陽鄉土文化產生客觀的認識。在考試時,將信陽鄉土文化知識以名詞解釋、論述題等形式加入其中,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學習鄉土文化的積極性,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利于教師及時改進教學方法,逐步提高教學質量。
。2)組織課外活動,激發學習信陽鄉土文化的積極性除了課堂知識傳遞外,也鼓勵學生走出課堂,積極主動的獲取新知。主要通過組建科研小組、設計實踐小組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課題”為核心組建研究小組。第一,通過團隊成員的合理搭配,實現優勢互補。第二,選定適當的研究題目,如信陽的傳統民居藝術研究、鄉土植物研究、民俗藝術研究等主題鮮明、目標明確、有利于學生深入探討的課題類型。第三,設計恰當的調研計劃,通過合理安排調研時間、明確調研任務、著力運用先進調查手段,挖掘鄉土文化資源,掌握第一手素材。第四,歸納總結調研成果,最終形成完整的研究報告;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將優秀研究成果開發成教學課件、音像、視頻等制品,以實現信陽鄉土文化的廣泛傳播。以“鄉土設計”為主題開展設計實踐活動。通過對信陽地區自然景觀和民居建筑、民間風俗等人文景觀構成要素的發掘和研究,提煉出最具地域特色的鄉土元素符號,并將其應用于具體設計項目之中,通過不斷實踐,探索出信陽鄉土景觀設計的具體方法。
三、小結
闡明了鄉土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重要意義,著重分析了信陽的茶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鄉土文化特色,將信陽鄉土文化應用于信陽師院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需要從實際出發,將鄉土文化視為教學資源,以恰當的方式植入實踐教學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利于文化的傳承創新,同時也為其他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新的設計思路。
參考文獻:
[1]于蘭蘭.信陽茶文化旅游深度開發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張曉峰.信陽市紅色旅游開發現狀與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5,39:202-203.
[3]郭瑞民.豫南民居[M].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4]樊瑩,呂紅醫,史巖.“南源北轍”——豫南山地傳統民居木作技術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建筑學報,2009,S2:63-67.
【環境藝術設計在教學中的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實踐課程教學環境藝術設計論文05-15
實踐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分析論文10-19
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論文09-09
實踐教學下的藝術設計論文09-30
形成性評價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9-23
互聯網+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7-23
淺談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實踐教學方法論文10-02
環境藝術設計中竹資源的運用的論文10-07
竹資源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論文07-03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分析論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