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論環境陶藝中的自然意識

        時間:2024-09-13 07:30:26 藝術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環境陶藝中的自然意識

        摘要:文章針對當前城市建設以及環境陶藝存在的問題,論述了自然意識在環境陶藝創作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中的自然觀,提示出自然意識將有助于環境陶藝更好地把握人文與生態的關系。

        關鍵詞:環境 陶藝 自然 自然意識
         
          
          21世紀是一個公共藝術到來的時代。隨著公眾參與到公共事物中去的主動性大大加強,藝術與公眾的距離也將越來越近,F代陶藝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正積極參與到公共藝術建設中。藝術理論家皮道堅先生在《拓展眼界的當代陶藝》中指出:“在當代藝術的諸多方式中,現代陶藝是唯一具有原始性、現代性和公共性的一種方式!边@是一個重要的觀點,他在文中還指出,由于陶藝語言的“天然公共性”,使陶藝成為當代藝術聯系社會和公眾的一個重要通道。由于陶藝在歷史上具有的“天然的公共性”如普及性、日常生活化,以及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與公眾所產生的親和力,使它更容易地介入公共空間,介入環境藝術。
          隨著中國城市建設的熱潮,公共藝術呈現出相當活躍的態勢。陶藝由于材料的獨特與藝術語言的多樣化,使它更容易參與到公共藝術中,并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碍h境陶藝”也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環境陶藝和環境雕塑一樣成為目前公共藝術中,運用較多的藝術形式。然而環境陶藝的出現與其他環境藝術形式一樣,由于受到創作者現代主義觀念以及城市建設中決策者公共意識等因素的影響,環境陶藝并未像想象的那樣健康的發展。審視當前的環境陶藝的現狀其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自然意識,有些決策者和創作者多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缺少對城市的人文、歷史、生態等多方面考慮。一些景觀的設置完全屬于權宜之計。在公共藝術中增強自然意識是時代的呼喚,是中國社會人文精神的延續。
          
          一、自然意識在現代環境陶藝創作的重要性
          
          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它是在西方現代陶藝的影響下產生的,因此,它也具有明顯的現代主義特點,F代主義崇尚科學與理性,張揚了人作為世界主宰的“主體性”價值和意義,在承認現代主義對于推動文明進步和創造舒適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現代主義在不懈的創新激情支配下,在不斷地向自然攫取的過程中,使自己陷入重重的自然危機和社會危機之中。自然與生態問題越來越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當下中國的城市環境建設正進行著破舊立新的發展過程,有些城市在幾年之間就面目全非讓人來不及適應,過去樹立的不銹鋼雕塑等街頭景觀慢慢地在消失,換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樹木、草地。人們在擁擠的城市空間中,更渴望貼近自然。自然意識在現代人們生活中變得越來越強烈了。環境陶藝的創作者多數從事現代陶藝創作,在他們藝術創作中都有較明顯的現代主義表現色彩。過于注重個人風格的表現,過于強調作品形式趣味,忽視了作品與環境的聯系,甚至形成較強烈的視覺反差,就不能起到美化環境的目的。比如,景德鎮就是一個較典型的城市。景德鎮歷史文化悠久,彰顯其文化個性的陶瓷成為城市公共藝術的重要材料和手段。這有著特殊的意義,在這里陶瓷絕不僅僅是一種材料,它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情感化的歷史符號。將陶藝這種藝術語言引入到城市公共空間,對于形成景德鎮特殊的城市面貌和獨特城市文化個性方面是極為有利的。這本是件好事,但當你發現街頭巷尾到處是景觀陶藝,或者在破爛不堪的一堆建筑物前放置一組環境陶藝,甚至連交通工具紅綠燈柱都用青花來裝飾時,你會覺得這些景觀并沒有讓你感到視覺的愉悅和神情的安寧。這大概就是城市建設決策者和環境藝術設計者自然意識淡薄的綜合表現。
          事實上,作為構成人類精神寄托和文化審美的環境陶藝,是城市文化生態的有機組成部分。戶外大型陶藝及其景觀陶藝的設計,應該考慮到對城市生態自然環境的適應與愛護,盡量避免對生態和土地的任意占用、改變和破壞。只有人們能從城市長遠的、健康的生態理念出發,在陶藝的形態及其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上進行變革的思考,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多的與自然生態環境相互交融和共生的陶藝形態。
        近些年,國家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發展方針,就是提倡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城市是為人而設立的,人為了美好生活而聚集在城市,但長期的以物質生產為核心的城市生活忽視了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如今,以人為本的問題已提到了當代城市文化發展的中心地位,這是當代城市文化的最廣大受眾為主體的城市建設的自覺。在這個時代主題的要求下,增強自然意識對當下環境陶藝創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自然觀對環境陶藝創作的啟示
          
          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自然觀來源于老莊的道家思想。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章二十五》),并不是說“道”之上還有“自然”,而是說“道”之法是“自然”,就在于“自然”。這樣,“自然”就作為道的根本法則,根本性質確定下來了。莊子對天道的種種追問,如“天其運乎?地其處乎?”“云者為雨乎?雨者為云乎?”都在于揭示“道法自然”的宗旨。以境界為美,以體驗為審美,以自然為美的極致,這是道家的美學體系,其實也就是中國古代的美學體系。顯然,道家不僅是奠定了中國傳統美學的哲學基礎,而且也確定了中國傳統美學的思想體系。道家美學的自然觀的最基本含義是反對雕琢造作,提倡化工成物。這層意義上,可以說中國古代一切有見識、有貢獻的理論家和藝術家無不以“自然”為美。傳統美學思想構筑了中國古典園林和環境的審美理念,它體現出來的親近自然,以自然中的山石花木撫藉心靈的審美思想是值得傳承的,F在,城市建設越來越強調生態性,城市規劃留有大片綠化用地、景觀用地、自然生態區等,這既給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創造了更大的舞臺,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代環境陶藝藝術應該從傳統美學思想中得到啟示,因地制宜,順物自然,使藝術作品更好地融入到環境和空間中。
          中國古代造園法則中有“相地”“因借”的概念,造園必先相地,只有“相地合宜”才能“構園得體”,這種觀點對環境陶藝創作是有啟發意義的。環境陶藝要與環境充分地結合,只有在對環境有了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夠提出環境陶藝的規劃和設想。“因借”是指造園要因地制宜,依所在的地理、地形、地貌、地勢而設計園林。“相地”和“因借”的法則都體現了順應自然,融入自然的審美理念。這一審美法則對于當下環境陶藝創作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當前的環境陶藝創作與環境的分離是有些嚴重的,如某些城市街頭景觀陶藝就是一件較失敗的環境陶藝。首先,在設計時沒有從“相地”角度去考慮,它周邊都是建筑物,是一個比較擁擠的空間,在這里進行景觀設計時應該考慮使景觀小而簡潔一些,藝術語言也盡可能單純些。然而這件景觀陶藝卻占據了很大的空間,使這一環境顯得更加擁擠。再者,由陶藝墻組成的景觀陶藝是幾位作者合作創作的,每位作者都極力表現自己的藝術個性,而使整件作品顯得非常零亂?梢韵胂,在一個交通擁擠的街頭放置這樣一組景觀陶藝會給市民帶來怎樣的視覺感受。相反,在該城市另一大道上的一些景觀陶藝就顯得很得體,在連綿的山林和寬大的馬路當中放置了幾件具有典型景德鎮文化特色的景觀陶藝,這既使整個環境顯得格外幽雅,又提升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

        論環境陶藝中的自然意識

        【論環境陶藝中的自然意識】相關文章:

        論《閨閣記》《金鎖記》中的女性意識03-06

        論包裝設計教學中市場意識的培養03-18

        網絡環境中的個體潛意識現象11-18

        論秘書意識與氣質的修養02-27

        《周易》憂患意識論析12-24

        論中國原始神話的宇宙意識03-06

        論杜甫詩歌的憂患意識03-12

        陶藝在建筑裝飾中的應用03-16

        論網絡環境中的圖書館藏書發展03-1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