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人員健康管理模式運用的論文
血脂異常(Dyslipidemia)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基礎,是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發病危險因素[1],血脂異常的早期綜合防治是國內外研究的重點。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飲食習慣與運動方式的不合理,血脂異常人群呈逐年增長趨勢,隨之而來的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不斷升高。我國居民對血脂異常的重視度還遠遠不夠,多數確診患者的血脂控制并不理想[2]。隨著健康管理在我國的開展,對血脂異常等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干預研究成為關注熱點。本研究以2009年在我院進行體檢的5706例行政管理人員為對象進行橫斷面調查,通過對該人群血脂異常流行病學狀況及其伴發疾病的調查,分析探討血脂異常的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模式的可行性與實踐應用,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預防、干預提供實踐基礎。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本研究采用模斷面研究方法,隨機抽取2009-2010年在我院體檢中心參加體檢的行政管理人員數據完整者共5706人,其中男性4062人,女性1644人,年齡最大89歲,最小20歲,平均年齡44.8±13.1歲,其中男性平均年齡為44.49±13.04歲,女性平均年齡為45.48±13.22歲。
1.2研究方法檢查項目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收縮壓(SBP)、舒張壓(DBP),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空腹血糖(FPG)、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
1.3診斷標準
1.3.1血脂異常判定標準依據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3],分類包括高膽固醇血癥、高TG血癥、低HDL血癥和混合型高脂血癥(血清TC與TG水平均增高)。1.3.2高血壓診斷標準SBP≥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DBP≥90mmHg,或近2周內未服用降壓藥物[4]。
1.3.3高血糖按照2007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診斷標準[5],FPG受損:6.1mmol/L≤FPG<7.0mmol/L;糖尿病(DM):FPGr≥7.0mmol/L和/或既往有糖尿病病史,以上兩種情況統稱為高血糖。1.4統計學方法將研究對象按年齡、性別、血脂異常類型進行分組,應用SAS9.2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情況體檢資料齊全者共5706人,血脂異常共檢出1633人,患病率為28.62%。年齡最大86歲,最小24歲。平均47.30±12.30歲,其中男性平均年齡為45.91±11.82歲,女性平均年齡53.82±12.42歲。男女比例為10.22。
2.2不同年齡和性別人群血脂患病率情況共檢出血脂異常者1633例,其中男性1346人,患病率為33.14%;女性287人,患病率為17.58%。年齡分布以50-69歲為主。60-69歲年齡組所占比例最大,占總例數36.34%;其次為50-59歲年齡組,占34.47%。表1結果顯示,按年齡、性別分層后,血脂異;疾÷示S年齡增加而增加,其中男性在40-49歲年齡組最高,患病率為39.71%,女性在70歲以上年齡組最高,患病率為35.42%。男性組高脂血癥患病率在30-39歲組開始明顯增高,到40-49歲組達高峰;而女性組于50-59歲組開始明顯增多,直到70歲后仍保持較高的檢出率。各年齡組比較,男性高脂血癥患病率除70歲以上年齡組外均高于女性,除60歲以上年齡組外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各組分高脂血癥患病率比較血脂異常分類情況及不同類型高脂血癥高BMI、高血壓、高血糖發生情況見表2。由表2可見高TC血癥共405人,高TG血癥共534人,低HDL血癥共401人,混合型血脂異常共293人,其中高TG血癥發病人數最多。3種類型的血脂異常都有非常高的BMI,其中以混合型血脂異常者高BMI率最高。高TG血癥中高BMI患病率較高,混合型血脂異常者中高BMI、高DBP、高FPG患病率較高。
3討論
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心血管疾病在我國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6],因此積極對血脂異常早期的干預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對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員人群血脂異常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了血脂異常的發病情況。
3.1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員人群血脂異常流行病學狀況分析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5706例參加體檢行政管理人員人群中,血脂異常共檢出1633人,患病率為28.62%。接近2011年衛生局發布的北京市18至79歲常住居民血脂異;疾÷实34.7%。這與行政管理人員人群以靜坐為主要工作方式、缺乏運動、飲食、起居不規律等生活方式關系密切。表1顯示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員群體隨著年齡的增長,血脂異常的發生率呈上升的趨勢。30歲以下血脂異常的患病率為14.10%,男性在40-49歲年段血脂異常患病率最高,高達39.71%,提示血脂異常有年輕化趨勢,應該重視早期干預,以有效干預而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其中男性血脂異;疾÷势毡檩^女性患病率高,這與男性吸煙、飲酒過量、工作壓力、社會壓力較大等危險因素較女性多有關。而女性在50-59歲年段血脂異;疾÷书_始增高,主要與絕經期后激素水平下降有關系。研究結果提示男性在40歲以上年齡段更容易發生血脂異常,女性在絕經期后血脂異常發生率較高,對血脂異常的早期干預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方法。
3.2血脂異常分類與高BMI、高血壓、高血糖分布情況血脂異常分類顯示,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員人群中主要以高TG血癥為主,這與飲酒及行政管理人員工作性質有一定關系,血脂異常患者通常都伴有高BMI,其中以混合型血脂異常者高BMI率最高,高達79.18%,且多同時伴發有高血壓、高血糖。在對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員進行健康管理過程中,對高BMI、空腹血糖升高、高血壓、30歲以上男性行政管理人員群體應加強對血脂的'監測,及早發現、及早實行健康干預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3.3血脂異常早期健康管理干預的問題與現狀健康管理是指對個體或群體的健康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它是變被動的疾病治療為主動的健康管理,達到節約醫療費用、維護健康的目的,幫助、指導人們成功有效地把握與維護自身的健康。國內外已先后開展了心血管病及血脂異常防治的健康管理干預研究。美國在過去20年利用健康管理的辦法使冠心病死亡率降低了2/3[7]。因此對高脂血癥的干預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的重要因素。我國也先后開展了對心血管病、高脂血癥等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干預研究。有研究對休養員血脂異常健康管理療效分析顯示:健康管理2個月后試驗組的血脂達標人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健康管理對血脂異常的有效率達到96.15%,從而降低血脂異常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8]。目前,盡管血脂異常早期干預做了大量研究,并證實強化生活方式為有效手段,但許多患者不能長期遵從標準的強化飲食運動方案,依從性差。且降脂藥物治療不但副作用大、不能長期服用,且費用較高,停藥后復發率高。其次,由于血脂異常多無臨床癥狀,大多數患者對血脂異常的危險性沒有足夠的重視,往往等發生了心血管疾病才開始干預治療。因此,對血脂異常的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及相關的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3.4行政管理人員人群血脂異常早期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模式應用血脂異常的早期干預是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方法,當前我國健康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不少問題,如服務形式單一、手段落后、缺乏針對不同群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和運營模式等。我院經過多年健康管理經驗的積累,逐漸形成了對血脂異常等慢病獨有的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模式,采用飲食、運動干預結合中醫體質干預的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方案進行早期干預治療,為早期診斷、早期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提供了實踐基礎。
我院作為國內最早開展健康療養、健康體檢、健康管理的專職機構,作為第一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積累了豐富的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經驗。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年體檢量3萬余人次,自2010開展中醫體質評估的中醫體檢項目以來,共進行4895人次中醫體質評估與體質干預工作。并對其中30例血脂異;颊哌M行隨訪觀察,血脂指標均有明顯改善,F我院已成功開發中醫體質評估、慢病中醫健康管理的相關軟件,針對血脂異常建立了個體化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模式。主要由健康體檢、體檢報告分析結合中醫體質評估指導,給予飲食、運動處方、藥膳處方、中醫24節氣養生調理處方等模塊組成,實現了健康管理與個體化中醫體質調養的有效結合,有效提高了健康管理的效果,形成了對血脂常的相關危險因素的科學的綜合干預方案,以達到有效預防血脂異常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
通過兩年來結合我院集健康體檢、健康療養、中西醫健康管理的資源優勢整合,將中醫傳統醫學的養生保健康優勢充分融入到慢病健康管理體系中去,形成了獨特的針對血脂異常等慢病的個體及群體的分層、個體化中西醫健康管理模式。并結合我院獨有的自然環境、優質的溫泉水療及藥浴、專業藥膳餐廳,提供了更利于慢性病健康干預的自然與環境資源。由中西醫心血管、內分泌、營養、運動領域專業團隊組成的健康管理團隊,保證了個體及群體血脂異常人群在按受專業、科學、有效、高質量的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干預措施過程中,不僅有效預防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也在同時達到心理調適的療養目的,最終獲得生理、心理健康的目的。
【行政管理人員健康管理模式運用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