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小論文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物理的小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物理的小論文1
論文摘要: 淺談物理新教材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論文關鍵詞: 物理新教材 探究式教學 探索 實踐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以探究為基本特征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符合教學改革的實際,能使班級教學煥發出生機勃勃的活力,能破除"自我中心",促使教師在探究中"自我發展"。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結論幾乎總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現在讀者的面前,讀者體會不到探索和發現的喜悅,感覺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動過程,也很難達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況。"這段話深刻切中目前基礎科學教育的要害,傳統的傳授式教學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新教材教學中,我們要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注重科學探究精神,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
一、物理新課程探究式教學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對物理規律的探究。
科學的過程是探究,也就是科學家運用科學方法,通過探究的途徑去發現人們尚未認識的科學事物及其規律。初中生學習 物理需要了解科學的發現過程,掌握一定的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對物理規律的探究可根據問題——猜想——實驗——討論——評價的過程進行。例如研究導體中電流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可先根據生活體驗讓學生猜想電流強度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再由學生設計實驗,提出實驗方案,在學生分組實驗中進行實驗探究,運用控制變量法分析論證,再進行交流評價,最后得出導體中的電流強度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的規律。
2、對開放性問題的探究。
對開發性問題的探究一般采用多端性、變通性、獨特性為特點的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可通過實驗——原理——問題——發散——創新——評價的過程展開,以求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分析,在求知中產生創新和突破。例如,用實驗方法辨別兩個標記模糊、外形相同、額定電壓相同但額定功率不同的燈泡,可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A、觀察燈絲,燈絲較粗的額定功率較大;B、將兩燈并聯起來,觀察兩燈并聯在額定電壓下的亮度,燈絲亮度較大的額定功率較大;C、將兩燈串聯起來,觀察兩燈串聯在額定電壓下的亮度,燈絲亮度較小的額定功率較大;D、用伏安法測定燈絲的額定功率;E、用伏安法測定燈絲的電阻。
3、對學科滲透問題的探究。
注重物理與其他學科的滲透,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沖破封閉的單科教學模式,建立人類與自然、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意識,可以通過問題——觀察——重組——分析——綜合的過程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例如,探究自然界中的水: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與人類和生物生存、工業生產等息息相關,對以下有關水的認識或觀點,讓學生分小組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出正確的結果是四項中的哪一項:A、水分子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到;(試用光學顯微鏡看能否觀察到水分子);初中物理論文B、水的比熱比砂石、泥土大得多,所以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氣溫變化顯著(用混合法測定水和沙石的比熱);C、在淡水缺乏的海島上,可用蒸餾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用沸騰一冷凝法從食鹽水中提取蒸餾水)D、向自來水中滴入硝酸銀溶液,沒有白色沉淀產生;盛開水的熱水瓶底?床坏匠练e一層水垢,這些都說明地表水是純凈物(用硝酸銀溶液滴入自來水中觀察有無沉淀物)。
二、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地位的轉變。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是知識的權威人士,由于教師對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早已知曉,對教師來說,這些知識是非常容易的,但對于學生,他們作為初學者,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可能很容易被老師忽略。這就使得教師和學生很難產生同樣的感受,這種師生之間不同的心態往往會對學生學習產生不良的影響。
在新教材的學習中,由于主要是以探究式學習為主,為了避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心理差異,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共同去探究新知識,為此,教師應與學生有同樣的渴求知識的心理,和學生一起參與新知識的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把自己當成一名初學者,退到和學生在同一起點線上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共同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因此,在探究式教學中,要求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者變為學生知識學習的參與者。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根據教材,照本宣科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分析,學生做筆記,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一種主動與被動的關系。
而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和指導學生去獲取知識。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教師要能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對問題進行猜想和假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思路的構思,讓學生通過自己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主動地獲取知識,在學生得到結論后,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分析和總結,最后教師對學生的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結論。因此,在探究式教學中,還要求教師要從知識的傳播者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指導者。
在教學中,要將學習的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獲取知識。
三、對探究式教學的思考和總結。
探究教學的實踐,改變了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作為教師,我接受了以誘導為主、以學生為主體,重學習過程的新的教學理念。同時伴隨著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方式也產生了變革。即變被動接受為積極探究;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封閉、靜態的講授過程為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動態教學;變學生呆板消極的學習行為為主動的動手、動口、動腦的靈活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信心、主動精神明顯增強,促進了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在討論交流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物理的小論文2
一、創設生活情境,聯系生活實踐教學
物理知識比較抽象、理性,學生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物理課堂教學要結合教材知識,聯系日常生活創設情境,讓學生明白物理現象及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從而以強烈的好奇心、高昂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機械效率》的教學中再現生活場景:從水井中提水,工人用口袋背水泥上樓,農民用滑輪組往屋頂吊糧食,起重機提升重物等,讓學生明白,為達到目的做的功叫做有用功,而任何機械在做功時都要克服摩擦和自身重力做功。這部分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就是額外功。接著講解什么是總功,進一步分析三者之間的關系,這樣水到渠成的得出機械效率的概念,完成了新知識的學習。又如速度的教學,我們播放運動員百米賽跑的視頻,跑到中途暫停,此時比較哪位運動員跑得快,用什么方法比較出來的?得出結論后繼續播放視頻,到達終點的時候提問:哪位運動員是冠軍?用什么方法比較出來的?接著出示一些不同競速項目運動員的成績,針對材料提問:如何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在學生的強烈需求下引出速度的概念,再結合列車時刻表計算列車的速度,這樣一系列的生活化問題,讓知識的建立有了依托,不再是空洞的說教。這種開放式教學情境的創設,把教學目標隱含在生活情境中,學生學習起來既不枯燥又非常感興趣,學習效果好,而且課本知識與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明白了物理學科的實用性,讓學習熱情化為持久學習的動力,提高了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
二、加強實驗教學,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開放式教學強調以人為本,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努力超越,積極參與實驗教學,養成獨立探索、研究的習慣。
1、變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
教科書中安排了許多演示實驗。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作為旁觀者,如同看影視節目一樣,觀察教師把這些實驗按照嚴格的步驟和要求,演示一遍,只看個熱鬧場面,對于概念的建立和規律的形成缺乏主動性的探索。所以在開放式教學中把一些現象明顯,不利于大多數學生觀察的演示實驗變為分組實驗。液體內部壓強的實驗由演示改為分組,把學生5~6人分成一組,共同設計步驟,親自參與,分工協作,以積極的態度主動探究,既觀察到了清晰的現象,又鍛煉了操作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2、加強分組實驗的探究性。
分組實驗教學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調動主觀能動性,在興奮的狀態中探索,有強烈的求知欲,教師要抓住時機,適時引導,讓探究向深處發展。如學生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在他們順利完成實驗操作及規律的總結,認為實驗已經結束的時候,適時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凸透鏡殘缺不全,還能得到完整的像嗎?你如何進行實驗?學生的思維頓時又被調動起來,他們積極的討論,最后想出了方法,用一張白紙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來觀察現象,他們驚喜地看到了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變暗。學生對凸透鏡成像的認識又上升了一個高度。這種開放式的實驗教學,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激發了他們的熱情,主動參與探究,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培養創新能力。
三、開放教學手段,拓寬課堂教學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采用傳統教學方法,還要與時俱進,結合實際的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素質教育的水平。
1、注重學科滲透。
如《樂音的特征》教學采用控制變量法,結合樂器來進行音調的教學,改變二胡、小提琴弦的長短、粗細、松緊振動發聲,判斷音調的高低;通過學生吹奏長笛、簫等樂器,讓學生思考,音調為什么發生了變化,決定音調變化的因素是什么;對于響度的教學,通過改變敲擊大鼓的力度,鼓上碎紙屑、粉筆頭跳動的幅度,讓學生領會振幅決定響度的大;音色的教學,采用分別敲擊鼓、鑼,吹奏笛子,讓學生閉著眼睛猜是哪種樂器發聲,掌握音色的概念。這樣,一堂枯燥的講授課變成了一節聲情并茂的欣賞課,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興趣。
2、利用網絡學習。
在信息高速發達的今天,網絡成了人們學習的另一個陣地。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喜歡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的特點,適當引導,讓網絡輔助教學。如在講授《升華和凝華》時,提問電冰箱中的霜是如何形成的,讓學生上網搜索無霜冰箱是如何自動除霜的,并觀看利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的視頻。
3、加強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繼續,是課堂教學的深化,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的空間探索學習。如在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后,發動學生自制針孔照相機,懂得了杠桿的原理后,回家自制桿秤。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聯系日常生活和科技發展,使課堂教學具備鮮明的時代氣息,充滿生機與活力?傊谖锢斫虒W中運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模式,服務于教學,為新課程的改革做出自己的貢獻。
物理的小論文3
【摘要】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針對大學物理內容模塊化明顯的特征,結合自己的授課體驗,建議在大學物理授課過程中加入模塊性小緒論,讓學生盡早對對應模塊內容有整體把握,并充分認識重難點、關鍵點,從而既可以使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又能督促他們盡早對難點下手,逐步解決問題。
【關鍵詞】大學物理;模塊;緒論;重難點大學
物理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相互作用和物質最基本運動形式以及相互轉化規律的科學,是科學與工程技術應用的基礎,是各工科院校本科各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也是工科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基礎。但是大學物理也是學生覺得很頭疼很難學的一門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學習的扎實程度對后續課程的學習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大學物理教師想盡辦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力求學生學好大學物理。本文筆者針對大學物理內容模塊化明顯的特征,建議在大學物理授課過程中,巧花心思,短時高效地加入模塊性小緒論,讓學生盡早對對應模塊內容有整體把握,并充分認識重難點、關鍵點,從而既可以使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又能督促他們盡早對難點下手,逐步解決問題,使學生學習是做到心中有數,信心十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大學物理內容模塊化明顯,各模塊之間關聯性不是很強
大學物理的內容體系和知識架構模塊化明顯,通?梢詫⒋髮W物理粗分為六大模塊:力學模塊、靜電學模塊、磁學模塊、熱學模塊、波動與光學模塊、相對論與量子物理模塊。各模塊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但關聯性不是很強。比如力學模塊是后續各模塊的基礎,靜電學和磁學模塊在處理問題的方法上有很多的相似性,但也有很大的差異。而電、磁學模塊和熱學模塊、熱學模塊和波動與光學模塊、電、磁學模塊和波動與光學模塊之間的關聯性就不是很強,甚至有些模塊之間幾乎無關聯。因此每一個模塊的內容和方法都相對比較獨立,這就為進行分模塊緒論、分模塊授課提供了方便。
2缺少模塊性小緒論,突兀開講,學生對內容的總體性把握不到位
目前在大學物理的.授課過程中,大家總體上比較重視單元及模塊的總結與習題處理,并且在總結的時候都會關注到各部分的關聯性,但是往往缺少模塊開頭的小緒論,其實就是過分重視總結,不太重視開頭。但是缺少了模塊性小緒論,突兀開講新內容,學生就不能對本模塊內容有總體性把握,很難做到心中有數,往往是學完了也搞不清重難點究竟在哪里。
3巧花心思,短時高效上好模塊性小緒論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模塊性小緒論能夠使學員對本模塊的授課內容有總體把握。在學完一個模塊進入下一模塊時,老師可以巧花心思,針對新一模塊的特點,對相關內容做形象概述,對新模塊的方法做適當的交代和點撥,做一個短時高效的小緒論,對學生做合理的引導。下面筆者以磁學模塊為例,談談磁學模塊小緒論的重要性。
1.學習內容上解惑翻看大學物理課本的目錄,大概有百分之五十的內容學生都很熟悉,因此有些學生就會覺得大學物理似乎沒啥學的。在小緒論里我們可以帶領學生梳理中學物理中關于磁學的內容,學生能夠記得的大概是洛倫茲力,勻強磁場里導線切割磁力線運動時受到的安培力以及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事實上他們對磁學的了解非常有限。那么在大學物理里我們還將學習哪些內容呢?可以簡單概述,比如說:我們將會學習關于磁場的性質,磁場的計算方法,這里主要涉及的是比奧薩法爾定律和安培環路定理(PPT展示圖片和公式),學懂了這些內容你不僅能夠對磁場有更深的了解,而且還會設計制造你所需要的磁場,可以設計消磁甚至電磁干擾等。當我們對磁場熟悉后就要學習磁場對物體的作用了,比如,點(運動電荷)、線(載流導線)、圈(載流線圈)在磁場的受力及運動情況,列出公式,這些也是磁學的重點內容。另一個內容就是關于電磁感應了,其實就是磁生電的問題,牽扯到感生電動勢和動生電動勢,簡單展示圖片及公式。
2.加強方法引導,及早把握重難點在內容展示的整個過程中相信學生都在為叉積及叉積后的積分感到頭疼。電學和磁學是大學物理非常重要的兩個模塊,但是學生普遍覺得磁學比電學要難得多。學生說他們是被比奧薩法爾定律嚇倒了。比薩定律在磁學中的地位等同于電學中的庫侖定律,是磁學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定律,但在它的身上非常完美的聚結了磁學的幾個困難:畢薩定律中要先叉積,叉積之后是一個矢量,要矢量積分呀,方向怎么辦?然后在對dl積分,但是r和夾角都隨著dl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這是個多個變量的積分,怎么辦?事實上,不管是比奧薩法爾定律、磁力、磁力矩,還是動生電動勢都離不開叉積,叉積及叉積后積分貫穿整個磁學部分。這是不可以逃避,與其讓學生學到的時候覺得困難甚至放棄,不如在小緒論里就充分展示出難點問題,并在授課過程中信心十足的引導學生逐步解決這些困難,從心理上消除畏難情緒。
在小緒論里讓學生對本部分內容有整體把握并對認識重難點、關鍵點,這些對他們后面的學習很重要,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又能督促他們盡早對難點下手,逐步解決問題。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師在小緒論里就應將大學物理和中學物理的區別,內容深入的程度,學習大學物理的目的,學習內容和方法等告知學生,最好能讓學生對這些變化能從內心里有些體會,從而從一開始就注重對本模塊特有的學習方法的掌握。
4小結
大學物理的模塊性小緒論是必要的,通過大概二十分鐘左右的概述把本模塊要學習的內容、順序、思路、重難點等問題與學生做好交流與溝通,讓學生在學習中做到心中有數,既能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巧花心思上好這堂課,吸引學生,帶領學生跟隨你的腳步開始新模塊內容的學習,輕松的學好大學物理。
【參考文獻】
。1]康穎,《大學物理》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xx.
。2]彭振生,王桂英,王聞琦,物理學的育人功能[J],物理與工程,20xx,12(2):40.
物理的小論文4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在兩個物體接觸面會產生一種阻礙運動的力叫摩擦力。例如:日常生活中汽車在公路上行駛是靠汽車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向前行進的。摩擦通常分為滑動摩擦、滾動摩擦和靜摩擦幾種。
我們知道踢出去的足球會慢慢停下來,是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匠在把木板磨光滑的工作中,是用砂紙在木板上靠砂紙和木板產生的摩擦力將木板打磨平滑的;汽車發動機靠與皮帶的摩擦力將動能傳給發電機發電;人們洗手時雙手摩擦把手上的灰塵洗掉;洗衣機洗衣時轉動使衣服和水產生摩擦;吃東西時牙齒和食物發生摩擦;用拖把擦地;用布擦桌子;用板擦擦黑板都會產生摩擦力。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物體相互接觸且有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都會產生摩擦力。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
1. 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有關,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常識,當自行車車胎氣不足的時候,騎起來更費力一些。
2. 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如何增大摩擦力和減少摩擦力
1. 物體的接解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比如鞋底和輪胎的花紋。汽車在路面行駛時,輪胎與粗糙的柏油路面接觸,這樣摩擦力就能增大。汽車行駛在雪、水的路面,摩擦力就會減小。所以雨、雪天就要注意安全。
2. 減小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風扇轉軸要做得很光滑。鐘表加油可以減少摩擦力,使走時更準確;鶊錾希ぷ魅藛T經常打掃冰面使它平整,可減少摩擦,加快滑冰的速度。
拔河比賽比的是什么?很多人會說:當然是比哪一隊的力氣大嘍!實際上,這個問題并不那么簡單。
對拔河的兩隊進行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只要所受的拉力小于與地面的最大靜摩擦力,就不會被拉動。因此,增大與地面的摩擦力就成了勝負的關鍵。首先,穿上鞋底有凹凸花紋的鞋子,能夠增大摩擦系數,使摩擦力增大;還有就是隊員的.體重越重,對地面的壓力越大,摩擦力也會增大。大人和小孩拔河時,大人很容易獲勝,關鍵就是由于大人的體重比小孩大。
另外,在拔河比賽中,勝負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人們的技巧。比如,腳使勁蹬地,在短時間內可以對地面產生超過自己體重的壓力。再如,人向后仰,借助對方的拉力來增大對地面的壓力,等等。其目的都是盡量增大地面對腳底的摩擦力,以奪取比賽的勝利。
通過以上的學習觀察總結出,摩擦力的大小取決兩物體壓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文:漫步云端
物理的小論文5
人類能在地球上自由自在的生存,重力是前提。有了重力,我們才能夠穩定的居住在地球上,才有了這山青水秀的自然風光。
假如有一天,重力真的消失了,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么樣的'呢?想象一下,沒有了運動,世界上的萬物都不能固定,處于飄浮之中。再也沒有了生活的情趣。世界就會變得雜亂無章,不是像現在這樣,井然有序。想想,太可怕了。
假如重力突然消失,那么河水將不再流動,人將不能走動,車子不能再奔馳,飛機也不能飛上天空,藍藍的天空下再也沒有飛翔的小鳥,綠綠的草原上再也沒有奔騰的駿馬及羊群,世界將變得無味。也許,所有的生物都會死去,因為沒有動了水,飯也不能咽下去了。
這些可怕的景象出現,足以說明重力對我們的生存是多么重要。正因有重力的作用,我們被引力吸引住,可以自由自在地走路、開車等進行一切我們想要做的事,這個力一旦消失,我們的生活將不能正常進行。想一下,當你和同伴開心的在街上散步時,來了一陣風,假如沒有了重力,你可能已在天空中飛翔了。就這樣,地不停地漂游,到時候,我們都可能成為游泳的人了,無家可歸。
重力消失后的世界是不美的,重力消失后的我們是不可能正常生活的。世界因為有了重力,才變得如此美好,我們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
物理的小論文6
我筋疲力盡地癱倒在床上,剛才那一場自行車比賽支透了我全部體力,“這該死的摩擦力!”我罵道,心里想:要是這世界上沒有了摩擦,該有多好,想著想著,我進入了夢鄉……
“叮鈴鈴……”鬧鐘聲不識時務地響起,我從睡夢中驚起,糟糕!要遲到了,我趕忙豎起,抓著衣服,卻發現衣服像泥鰍似的,怎么也抓不牢,原來沒有了摩擦力。好不容易穿好衣服,正要去刷牙洗臉,還未邁出幾步,就和大地來了個熱情擁抱,原來沒有摩擦力的阻礙,走路也是困難的。這一跤,我摔得不輕,可也顧不得那么多,拿著牙膏往牙刷上擠,可牙膏像著了魔似的,論怎樣都不肯和牙刷配合,往常像這樣的小事情,今天仿佛都變得特別困難,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事情擺平。
當我連滾帶爬走到街上時,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驚呆了,只見各種汽車都橫七八拐地撞成一團,有的撞在房屋上,有的沖進了行人道上,還有的“騎”在別的車上,司機死的死,傷的.傷,汽鳴聲到處響起,交通亂作一團,路上的行人也無法站穩,只好貼在地上,警察、醫生都無法趕到現場,因為沒有了摩擦力,他們無法行動自如,街道上,哭聲、喊聲、叫罵聲響成一片,簡直像發生一場災禍一樣。
更糟糕的是,生產車間的流水線上,貨物都無法正常運輸到箱子里,而是集成一堆,使機器無法正常運轉,建筑工地的滑輪也不起作用了,向上運輸的水泥、磚塊都從半空中落下來,飛機無法正常降落,火車無法正常運行,就連樹上的小鳥因沒了摩擦力而抓不牢樹枝,拍著翅膀“嘰嘰喳喳”亂叫……
眼前的這一切,讓我目瞪口呆,叫苦不迭,這時,遠處一輛汽車向我沖了過來,“不要……”我嚇得大叫,連忙轉身逃走,……“撲通”一聲,我睜開雙眼,卻發現自己摔在地上,才發現這一切都是夢,然而想想夢境,仍然是心有余悸。
看來,摩擦力的作用還真不小,我們的日常生活可不能少了摩擦力,雖然它阻礙了物體的運動,消耗了能量,可是它起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它的缺點,我們可不能忽視它!
物理的小論文7
題目: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
摘要: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驗中學生可以更深刻、更透徹地理解物理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高中物理更是如此,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借助實驗的力量可以使理論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實驗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但是當今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師不能在實驗教學中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新課標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形中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在實驗教學中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那教師應該如何做呢?下面的內容會做出簡要解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具體策略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更深刻地理解理論知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所學知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物理知識。下面通過四個方面介紹一下教師如何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的具體策略。
。奔ぐl學生實驗興趣,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主要為了完成實驗任務讓學生進行實驗,不太注重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認為學生只要按教材內容完成了實驗,就可以提高實驗水平,實驗興趣是次要的,這種想法忽略了興趣在實驗中的作用,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采取合適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行實驗,對實驗產生極強的好奇心,進而對實驗進行探究,培養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這個實驗,教師可以問學生“打點計時器同學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如何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在紙帶上的點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通過教師的問題,學生會思考打點計時器和紙帶的作用,探究小車速度的.變化規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舶l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如何進行實驗都由教師決定,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只是跟隨教師的思路學習實驗原理和步驟,在教師的引導下觀察實驗結果,很少對實驗內容進行思考,這種做法忽略了學生主體作用對實驗中的作用,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實驗的主角,在實驗中積極思考,進而對實驗進行探究,培養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這個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他們思考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可以給學生準備幾個彈簧,針對實物進行研究,學生會想到彈性勢能可能與形變量和勁度系數有關,學生再把想法展示在實驗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尺\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主要運用講解和親自演示的形式給學生展現實驗器材和實驗過程,由于講解的抽象性和演示的局限性,導致實驗缺乏一定的規范性,實驗過程不規范,學生在實驗中的收獲就很小,這種做法忽略了多媒體在實驗中的作用,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采取多媒體技術展示,多媒體中規范的實驗過程和優美動聽的解說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展示過程中對實驗進行思考和探究,培養自主探究能力。比如:“研究平拋運動”這個實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平拋運動的實例,例如扔出的鉛球、瀑布的水流、投出的籃球,讓學生觀察這些運動的特點,并根據展示設計一個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過程,學生設計完畢之后,再給學生展示實驗器材和步驟,讓他們發現自己的不足,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床扇⌒〗M討論方式,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提倡學生獨立學習的方式進行實驗,認為在獨立學習中學生可以靜心思考實驗的原理和過程,更好地進行實驗,但是在獨立學習中學生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維,遇到問題不容易解決,這種做法忽略了小組討論在實驗中的作用,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采取小組討論方式,學生在討論中可以汲取其他同學思維上的優點,拓寬思維范圍,進而共同對實驗進行探究,培養自主探究能力。比如:“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這個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步驟、注意事項及結果,利用重力勢能和動能的轉化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以上內容通過四個方面闡述了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的具體策略,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實驗水平,不要因為自身水平的不足影響了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教師更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不斷研究、不斷總結,找到更多可以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的具體策略,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郏保葜黧w性物理探究演示實驗教學策略的建構[J].葉歆,李春密.課程.教材.教法.2007(08)
。郏玻葜袑W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D].吳新華.山東師范大學2007
。郏常莞咧形锢碚n堂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實踐研究[D].王文梅.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
。郏矗莞咧行陆滩碾S堂實驗開出率的調查分析及對策[J].楊化明,陳延.物理實驗.2007(09).
物理的小論文8
《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要立足于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掌握有價值的物理知識,并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一要求與有效教學的實現是不謀而合的。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要從學生的發展入手,然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的自主參與中獲得有價值的物理知識和物理學習方法,借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本文中,我主要談一談采取何種方式實現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一、課堂導入,激發思維
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其實就是師生進行雙向互動的過程。在傳統的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常常會在課堂導入環節就將師生互動扼殺,在教學之初,課堂就成為教師一人表演的舞臺。課堂導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對此,有效教學理念要求我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從導入環節入手,以多樣化的導入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借助有趣的導入活動活躍其思維。我在組織“測量物質的密度”這一內容導入活動的時候,會采取“提出問題”法來激活學生的物理思維。在課堂教學之初,我向學生展示事先準備好的形狀不同的兩件首飾呈現在學生面前,其中一枚首飾是純金質地,一枚是銅鍍金質地。在直觀的實物展示下,我會向學生提出與這兩枚首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你們知道如何鑒定出這兩枚首飾中,哪一枚是純金質地、哪一枚是銅鍍金質地嗎?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調動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對其進行探究,在小組合作中,他們分享自己所知道的鑒別純金和銅鍍金的方法。由于學生所提出來的方式屬于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我會詢問學生:“你們想不想知道科學的鑒別方法呢?”大部分學生在討論下,其思維已經活躍起來,很想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如此新知內容———測量物質的密度自然而然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了。在這一導入活動開展中,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會發散思維,猜想各種可能性,在小組討論中實現思維的碰撞,為其物理思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新知講授,提高課堂質量
在上文曾提及,傳統的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不僅無法使學生獲得有價值的物理知識,甚至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削弱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降低物理教學質量。對此,在多年的新課改歷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樣化的豐富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動參與中自主探究新知。
(一)開展學生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與實驗是密不可分的,倘若缺乏物理實驗的參與,物理教學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既然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參與的主體,那么,在組織物理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妨組織一些學生實驗,將抽象的物理新知內容寓于實驗之中,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主探究新知。我在組織“聲現象”這一新知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現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畫面:向暖水瓶中倒熱水的時候,會聽到聲音。根據這一畫面,我引導學生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說一說其聲調是如何變化的。由于一些學生在家庭生活中沒有接觸過向暖水壺倒水這一情況,此時,我會直接向學生提供一個暖水壺,一瓶子熱水,請一名有經驗的學生到講臺來做這一實驗。其他學生在觀察這一實驗的過程中會發現,隨著保溫瓶中的水越來越多,它所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來越高。在實驗直觀的現象下,我會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學生會采取多樣化的途徑,諸如,小組合作或者閱讀新知內容來探究原因:在向暖水瓶倒水的時候,暖水瓶里的空氣會發生振動,振動產生了聲音,這部分空氣其實就是聲源。在還沒有倒水的時候,暖水瓶里的空氣有很多,空氣柱也很長,由此其振動的頻率會比較低,所發出來的聲調自然會很低,但是隨著暖水瓶里的中注入的水量越來越多,空氣被擠壓地越來越少,空氣柱的長度越來越短,短的空氣柱相較于長的空氣柱,其振動的頻率會比較高,由此使得聲調變高。通過這種學生課堂實驗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直觀的實驗現象中自主總結出物理結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豐富教學語言
物理作為一門極具抽象性的學科,倘若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仍采取較為高大上的語言表達形式來組織教學活動,學生只會在抽象的物理世界里迷失方向。為了降低物理的抽象性,教師可以借助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將抽象的理論、概念等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以此使學生在淺顯的語言表達中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我在組織物理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借助打比方的方式來降低物理語言表達的抽象性。我在組織“熔化和凝固”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一名學生向我提出了這樣一道問題:“為什么晶體有一定的熔點,而非晶體卻沒有熔點呢?”為了使學生能理解這一抽象的問題抽象的原因,我會采取打比方的方式來向其解釋:“晶體的內部都含有特殊的分子結構,在熔化的過程中,已經發生熔化的晶體不著急升溫,他們會慢慢地等其他還未熔化的晶體全部熔化之后,再一起升溫。這其實和我們放學之后打掃衛生一樣。當你需要放學之后打掃衛生的時候,和你關系好的同學,會等你打掃完衛生再一起回家是一樣的!痹谶@生動形象的描述中,該學生會對這一問題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在我的解釋下,學生會舉一反三,想到凝固,實現知識的遷移?傊诔踔形锢斫虒W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從課堂導入、新知講授等環節入手,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諸如提問、實驗或者語言描述等多樣的活動,借助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活動參與中發展物理思維、掌握物理學習方法,借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物理的小論文9
大家好,我是圍繞在原子核外高速運動的帶質電粒子——電子,在這個物質質的世界,最多、最廣的恐怕更數我們電子家庭了吧,正因為我們無所不在,無所無能,電子家庭有一句名言:我是電子我怕誰。
論速度,我們電子家族是是首屈一拍的,人的步行速度約每小時16千米,自行車大約40千米每小時,飛快的火車有每小時76千米速度,汽車及私用小轎車能達80—100千米每小時,世界上最快的'陸上交通工具縣浮列車也只不過50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而我們電子每秒鐘便可以飛30萬千米的路程,是它們的的數百萬倍,即使世界上最快飛行器之一的超五倍音速飛機,據說連導彈也追不上,也只有每秒1700米的速度,相當于我們速度的幾十萬分之一,我們可以瞬間環繞地球幾周,去月球來回趟只需8秒鐘左右,如果人類能創造出速度哪怕只有我們十分之一的飛行器,星際旅行便能成為現實。
原子的質量十分小,一個極其微小的原子中,我的史北在數量上與質子是一樣的。但我們的總質量只有一原子的一個質子的幾千分之一,以致于我們的重量被人類所忽略了,當然,由于我們的質量十分小,我們的速度才如此的驚人,并且必須依附于原子核外,在它周圍高速度運轉,它就像是我們電子的家一樣,一旦脫離了她,我們就一個個異地游子一樣只能到處飄蕩。
我們的原子是不帶電的,質子帶正電,我們帶有與質子等量的負電,由于正負相吸,我們就能獲得一個引力來圍繞原子高速運動,像一群群保護家園的戰士一樣,如果我和我的伙伴們按一定的方向運動,而這個速度并沒有先前我吹的那個速度大,相反,它比較小,大約7.5×10-5m/s,就能產生電流,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家用電器,農用機器以及生產、運輸等機器都離不開電,人類還利用靜電原理,制人了吸塵器、刷漆器、操作方便,效率又高。
其實,我們電子家族還有許多秘密呢。我們十分期待人類能更好地了解我們。
物理的小論文10
一、初二學生物理和心理特征
初二學生大多處于十四歲左右,正值青春期,生理上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由于生理上變化,也開始導致了學生心理上也產生著巨大變化。這一時期,學生對任何求知事物都具有旺盛求知欲,對各種新鮮事物特別感興趣,好學好問并富有幻想,但是他們高昂學習熱情往往是短暫,對任何事情都只是“三分鐘熱情”,缺乏毅力。而且現在學生許多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庭過分溺愛,致使學生面對困難,面對失敗,面對冷落時,極易“崩潰”。耐挫性較差,當然他們也有許多優點,比如個性張揚,有自己個人見解,創新和拼博精神較強,充滿活力。這些正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所必需精神元素。
二、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特點
“物理乃萬物之理”,這些道理有深有淺,而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歷經數次教育改革,特別是現在如火如荼開展新課程改革,使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難度一降再降,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是一門以觀察與探究實驗為基礎、增強學生創新精神為主旨,培養學生能力素質為目標學科。物理研究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初二物理經過教育專家認真編排后,從科學之旅講起,從人們生活中最簡單聲現象、光現象、熱現象導入,再進一步講解近現代功勛卓著電和磁,九年級再講解力學和現代物理常識,這樣精心編排使初二學生對物理認知,從生活中最簡單最常見事物開始學習,完全符合學生由易到難認知規律。在聲現象、光現象、熱現象中有許多智趣實驗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興趣,使學生建立學習科學,熱愛科學,使用科學,創新科學宏偉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科學發展與和諧發展。
三、物理教師切實做好觀念轉變,認真履行主導作用
農村物理教師要認真深入學習新課程改革精神,認真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不要加重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難度,認真全面做好學生減負工作,但是我們農村物理教師應當把初二學生減小包袱,要自覺自愿背到自己肩上,通過不斷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博覽最新物理科技動態,增長豐富自己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做到“學生減負,老師增富”。在教學中緊緊抓住新課程標準,農村物理教師充分發揮物理科實驗豐富和貼進生活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興趣,我們廣大農村物理教師積極轉變教師職能,做好主導工作,做好服務工作,切實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不降反升!坝腥W就是玩,有益玩就是學”。針對初二學生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特點。我就多年來物理教學中體會及做法簡單講解一下,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作用。
(一)認真做好演示實驗,開發智趣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玩中學,學中樂”一直是我們教育改革追求目標。開學伊始初二第一節課物理教師通過演示幾個有趣實驗,從而激發學生強烈求知欲,引起學生濃厚興趣,演示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有極其重要地位,丁肇中曾說:“自然科學理論不能離開實驗基礎,特別是物理學,它是在實驗中產生!币粋好物理演示實驗可使學生終身不忘。
(二)把握課堂提問方法
“中小學教師若不諳熟發問技術,他教學是不易成功!背醵䦟W生剛剛接觸物理這門新課程,自身年齡較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是三分鐘熱度。提問過程中應該怎樣把握是我們初二物理老師應該注意一個重要方面。
1.從生活中點滴進行提問
在講解聲音產生時,可以讓全班同學用一只手輕輕摸在自己聲帶附近,然后讓學生朗誦一首小詩。學生朗誦完后,進行提問:“同學們朗誦得真好,那你們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嗎?”(學生回答什么都有)然后先不要給出正確答案接著提問:“我想知道你們放在脖子上手有什么感覺?”通過學生平時發生在身邊但又沒注意波浪層層深入提出問題,讓初二學生深切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同時,還讓學生逐步掌握探究基本方法,使學生自己去探索物理知識,獲得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積極性。
2.從有趣事物中進行提問
例如在學習壓強時候,老師可以提問:表演氣功大師,為什么在胸前放一塊石板后,再用鐵錘敲打?或躺在布滿鐵釘木板上睡覺,這時可讓學生想,若是一根鐵釘,這位大師他還敢睡在上面嗎?……。這些問題,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把學生思維及進帶入活躍狀態,使學生迅速地進入角色。
(三)對學生學習科學評價
“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探究活動中所表現出來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睂Τ醵䦟W生科學評價尤為重要,初二學生剛接觸物理這一新學科,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影響,他們對物理有著強烈求知欲和興趣。他們會有許許多多老師認為奇怪荒誕想法,甚至是錯誤觀點。我們物理教師對初二學生評價時應多用賞識眼光看待他們,誠懇話語引導他們,在批改作業時常加入激勵字詞,不要挫傷他們學習物理積極性,使學生逐步樹立學好物理信心。對于他們錯誤觀點我們也要加以循循善誘,切不可一斃了之,更不可不了了之,對于一些較復雜問題可以用簡練語言進行講解。物理是一門嚴謹科學,不可任意胡為,從開始就要讓學生求知真理,避免以后學生死鉆牛角尖,延誤了學生科學發展和全面發展。
物理是一門智趣橫生科學,它充滿了智慧和樂趣,讓我們充分感覺物理和生活中樂趣吧;物理是一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或缺科學,沒有物理學發展,今天世界就不會如此豐富多彩;物理是一門極富人生哲理科學,學好物理有利于學生建立唯物論觀點,破除封建迷信活動,樹立科學世界觀。讓學生成為農村學科學、除迷信、用科學、促生產生力軍,這對農村孩子來說尤為重要,這對提高我國農村文化素質有重要意義。我們廣大農村物理教師通過各種途徑一定要緊緊抓住初二學生心,使他們愛物理、學物理、用物理,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全面實現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增磚添瓦。他們是未來、是希望,抓住他們就是抓住未來,抓住希望。
物理的小論文11
摘要:家庭物理小實驗指那些材料易得,簡便易做,趣味性強,效果明顯的物理實驗,在農村學校與家庭更容易取材與開展.開展家庭物理實驗是在教師指導下,根據教材內容相應的增加一些課外小實驗,讓學生在家庭中進行,它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很大,能激發學生的愛好和學好物理的愿望,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能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它還能將課內和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驗技能,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目的.因此,物理教師要充分發揮家庭實驗的功能,正確引導學生開展家庭小實驗.
關鍵詞: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家庭小實驗;作用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是獲得知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結合農村家庭特點,取材渠道廣,家庭小實驗簡單易做,開展家庭小實驗很有必要.從物理教學過程來看,在抓好課本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的基礎上,結合教材有關知識,通過布置家庭小實驗是培養學生能力和加強物理學習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家庭小實驗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家庭小實驗也是傳統課堂實驗教學向課外的延伸.
一、通過家庭小實驗去驗證教材中的重要原理或結論
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原理或結論是經過多次實驗得出的,但是學生對其印象不深或難以理解.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盡可能地設計一些家庭小實驗,讓同學們通過家庭小實驗再發現這些知識,使知識在頭腦中印象深刻,易于理解和記憶,并能靈活運用.如在學習“大氣壓與人類生活”后,讓學生做一個易拉罐自動變扁的.實驗:取一空易拉罐,內裝少量水,瓶底涂上酒精,將易拉罐中的水燒開,然后讓它倒扣在裝有冷水的盆中,你會聽到“嘭”的一聲,易拉罐好像被一只魔手壓扁了.由此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大氣壓強的厲害.另外如不下落的乒乓球、研究自行車的構造與各部分的作用等等,做好這些小實驗能鞏固知識,使學生充滿信心,激發學習物理的欲望,促進目標教學的完成.
二、通過家庭小實驗突破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可能會對某些章節知識的認知發生困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對這些知識沒有感性認識,很難透徹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對學習物理會缺乏興趣和喪失信心.例如電學中“短路”的理解,對學生來說是難點,在教學中我讓每個學生用兩手指將導線的兩端緊壓在一節電池的兩端,時間為5秒鐘,結果還未到時間,就有學生感到燙手而把手甩開了,并引導學生思考,如果長時間會導致什么后果?盡管對電池造成了小小的“傷害”,也足以讓學生對短路的危害有了親身的體驗,這是任何語言都起不到的效果.
三、通過家庭小實驗把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
物理與社會、生產、生活是融為一體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家庭小實驗可以使物理教學與生產生活聯系得更為緊密.例如,在學習到“生活中摩擦”后,布置學生研究“筷子的神力”.引導學生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裝滿米的杯子中,然后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起嗎?材料:塑料杯一個、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提示:1.將米倒滿塑料杯;2.用手將杯子里的米按一按;3.用手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4.用手輕輕提起筷子.這些小實驗最突出的特征是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使學生認識到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摩擦,生活中處處有摩擦,物理知識真正在生活中找到落腳點,讓學生真正體會學以致用.
四、通過家庭小實驗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探索
新課程重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創新的一種途徑.家庭小實驗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鞏固課堂知識,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驗技能,從而培養學生科學態度、意志品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指導學生進行家庭實驗要擬好實驗計劃,突出家庭小實驗的趣味性,充分挖掘家庭中的學習資源,突出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同時要對物理小實驗及時進行總結和評價,不斷提升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如在研究“帶電的氣球”時,引導思考:兩個氣球什么情況下會相互排斥?取材簡單: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操作提示:1.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并封口;2.用線繩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3.將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4.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通過這一活動的研究,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摩擦起電現象的存在及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五、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指導
初中生畢竟剛剛接受物理知識,且物理知識相對較抽象,沒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單靠實驗也無法說明問題,所以教師對物理學習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這里強調的是引導作用,不應該是教師主動的傳播知識,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在實驗中只有教師細心地輔助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才不會只停留在表象.教師在布置家庭小實驗時,要注意提醒學生實驗的注意事項,特別是安全注意事項,對實驗原理進行講解,還要對實驗所用材料進行提示,幫助學生更好的選擇實驗材料,實驗結束后記錄下實驗現象和實驗需要觀察的要點問題,并整理好實驗器材.教師可以先展示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領會實驗原理,然后設計自己的實驗方案做實驗,但是不能照抄照搬,要有所改進,這樣可能實驗效果會更好.同時,每次家庭小實驗后,適時鼓勵做得好的同學,特別是有進步的同學,還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實驗過程和方法,拓展他們的思路,培養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的學習氛圍.
通過多次實踐,筆者體會到開發和利用好家庭物理小實驗,讓學生多利用家庭里的生活常見廢棄物品,探究驗證物理學科知識,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很有實用性.同時符合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的:“物理應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亦能提高物理教學效果,實現教與學的雙贏.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它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提高了物理教學的總體質量.
參考文獻:
[1]尹海峰.《新課程改革與實踐》[J].20xx:169-169.
。2]譚小明.淺談初中物理家庭小實驗的合理開展[J].科學咨詢,20xx,05:105.
物理的小論文12
“物理”不僅僅有著物質客觀世界許多絕妙的必然,也蘊含人類社會的諸多道理。曾有報道說,有生命的植物擁有人類一樣敏感的情感!那么,作為物理的研究對象——客觀世界的物質,“物”所體現的“理”,又是怎樣凸現萬物的情感世界呢?
力的定義是:“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典型特點是“相互性”。換而言之,一個物體是無法產生力的作用的。成語,“孤掌難鳴”,就生動地形容了力產生的條件!只有學會合作,學會團結才能產生力量,對一個國、一個家都是這樣,“團結就是力量”、“家和才會興旺”。如果我們理解了概念的真正內涵,就能體會到物質世界與人類社會的總是相通的道理。也就不會覺得物理它是那么地“高深”,也會懂得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怎樣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怎樣為人處事了。
彈力乃產生于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之間。我們通常會以彈簧的彈力作為典型案例,當增大拉長或壓縮的'程度時,可以增大彈力,但超過了某個限度,彈力隨之消失。物質世界是多么準確地反映著我們的生活和處事啊。古人云“物及必反”就是如此道理呀。緊張和放松,追求和淡然,嚴肅和輕快,太多太多,都得有個度啊。我們的執者你可知道這個道理嗎?不要吧你的下屬看成自己的下人,對他們要懂得用情來柔化施壓,在一個限度內,有張有弛,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最好的“彈力”。其實這樣的物與理又何止于此呀。
總之,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很嚴謹和嚴肅的學科。它告訴人們在人生處事時要注重情感價值,世界是大家的世界,地球屬于我也屬于他,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只有萬事萬物和諧地生存自己才會快樂,和氣生才、平安是福、健康才是福!
物理的小論文13
隨著學習化社會的到來,學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自主的學習者,使學生能夠不斷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應對挑戰。那么在物理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自主創新學習呢?
一、加強直觀教學
學生認識事物是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形象的感覺和知覺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程,教學要適應和促進這個過程,就要加強直觀教學,例如:在教學生“功”這一章,對功、功率和機械效率三個概念容易混淆。我設計了一堂比賽形式的實驗課;比比誰做的功最多,誰的功率最大,誰的機械效率最高。每個同學都把五塊磚以最快的速度從一樓跑到四樓,測出自己的做功、功率和機械效率。實驗由學生自己設計案,自己進行測量、記錄、計算、設計表格填數據。學生通過對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確鑿數據進行回憶、對比、聯想、分析,終于明白了道理。這比我在課堂自己演示,枯燥講學要好得多。這樣,在教師演示的同時,學生也可以自己動手操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認識更加具體化
盡量聯系學生身邊的實物,如“摩擦”一節,教材用推大衣柜的方式導出,教室里沒有,但有電視柜,因此,讓學生推電視柜來說明,學生用親眼見到的實驗現象總結規律 ,記憶勢必深刻,又如“杠桿”一節,可利用教室中的掃把,請幾位同學上講臺扛起來,然后改變掃把的不同位置放在肩上,讓其感受用力大小變化,增強了實驗的真實性和機動性,這就很能說明問題。
三、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很多,提倡多觀察、多分析,對學習和鞏固物理知識很有必要,這也能時時記起,不會遺忘,自然界的電閃雷鳴,雨后的彩虹,太陽光的色散,冬天人們呼出的“空氣”,汽車的發動,發光的電,照相機照相,工人利用杠桿把很重的`東西滾上去,都離不開物理知識。我叫學生多觀察,隨時聯系所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問題,讓學生主動探索其中的道理,這樣,既能讓他們掌握課本知識,又能讓他們開闊眼界,還能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何樂而不為呢?
四、正確的肯定和激勵學生的回答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回答問題不可能都是正確的,也不可能與你的標準答案一字不差,因此,我總是先肯定他們回答正確的一部分,再幫他們分析不足部分,或經過學生討論共同分析學生為何錯的那部分,而不是一概否定他的答案。這樣,他們就有勇氣回答下一個問題,積極參與老師的教學,不懂就問。老師做到上課隨和但不隨便,學生也能在老師的肯定和贊許中自主學習,學習積極性就會更高。
總之,讓學生自主學習,不但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老師減輕了許多困難,改善了教學中那種以教師為主的課堂中一堂死水的教學模式,培養的不是死記硬背的書呆子,而是二十一世紀的創造型人才。
物理的小論文14
實驗該如何設計呢?分析實驗的目的,我們一是想證實自由落體運動的初速度為零,這個很簡單,可以通過對下落初始狀態的控制來實現;二是想證明其加速度為g,這要通過定量計算才能得到;三要證實自由落體運動的兩個規律:這也不難,在第二個的基礎上可以推理得到。顯然第二個目的是實驗設計的重點。
而從學生角度來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自由落體運動是不是勻加速直線運動難以有直接的感受,因為這已經超過直覺的范圍。因此,本實驗設計的思路應當是為學生搭建認知的階
梯:1。自由落體運動有沒有可能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如何證明?2。一種運動如果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則必須具備什么條件?這種關系用數學關系式又該如何描述?基于以上思考,實驗設計的脈絡基本清晰思路一用多媒體演示物體自由下落的頻閃照片,然后直接提供測量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得出自由落體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這種方法簡便而易用。但學生未有親身經歷,說明力不強。
思路二可以將一重物與紙帶連接,然后借助于打點計時器,使得重物自由下落時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然后通過用刻度尺測量點之間的距離(位移),進而用計算結果證明物體自由下落時做的是勻加速運動。但由于摩擦等因素,測下來的結果未必準確,尤其是影響加速度大小,某種程度上講已經不是自由下落,因此也容易形成一些疑問。
思路三借助于DIS等現代技術來完成本實驗。但由于多數學校不具有這樣的條件。思路四作為一般學校比較可行的措施是結合上述思路一與思路二,先完成思路二的實驗,再提供思路一的多媒體展示,這樣學生可以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去感受頻閃的結果,一方面可以消除懷疑,另一方面數據相對準確。因此,得出的規律既準確又有說服力。
例析二逐步證明眾所周知,證明包括/證實0和/證偽0兩大內涵。對于證實,課堂上的例子非常多,而對于證偽則比較少見,因為其對于得出正確結論似乎不太起作用,而事實上并不是如此,科學史家認為證偽與證實的意義相當,應當在物理教學中予以高度重視。
在高中物理教學教學中,對于相當部分科學探究而言,學生提出的猜想中往往有多個因素,這些因素中往往是有的是真因素,有的是偽因素,這時就必須逐一證明。例如,/簡諧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0探究中的實驗設計。在利用彈簧振子、單擺、沙漏擺等進行初步演示之后,認識了什么是簡諧運動,然后自然提出待探究的問題:簡諧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是怎樣的?
根據教學實踐,學生結果一般的猜想有三種:一是認為簡諧振動的位移—時間圖象是/折線型0的,如圖1;二是認為圖象是/半球型0的,如圖2;三是認為是正弦曲線,如圖3。猜想一,他們多是從彈簧振子振動為直線軌跡的實驗得出的直覺;而猜想二,他們多是從單擺類的簡諧運動做部分圓周運動得出的直覺;而猜想三,那也是在一定思維基礎上提出的,雖然是科學結果,但卻并不能說明理由。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本探究的要點就在于三點:一是提供能做簡諧運動裝置;二是要能顯示簡諧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三是要能驗證圖象的性質。
考慮到這一難點,實驗的設計分兩步完成:第一步,用簡易沙擺作簡諧運動,用一張紙放在沙擺下面,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當紙不動時,沙子在紙上會形成一條重合的'/線0,而這,顯然不能顯示擺作簡諧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再進一步分析,其實是因為其沒有能顯示出時間的變化。那如何顯示時間的變化呢?可以拉動紙?為了顯示探究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可以設計讓學生來拉,結果必然是出現不勻速拉動的情況,于是紙上出現的圖象便是不規則的。擺的振動是有規律的重復運動,為什么出現的圖象卻是無規則的呢?帶著這個問題便容易分析出是由于拉時不勻速造成的。于是/勻速拉動0的條件便自然得出。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此處實際上就是以紙帶移動的位移來表示沙擺擺動的時間,因為由于公式s=vt,當v(拉動作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為定值,則s與t就是一個簡單的正比關系,因此s的變化可以反映t的變化。
實驗設計的第二步:沙擺作簡諧運動,拉動紙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用電動機拉動),得到沙子在紙上的圖象之后,在紙上建立坐標軸。此時學生便會利用視覺對上述三個猜想進初步的證明,并否定猜想一和猜想二。在此基礎上,可進行實測驗證。
自從伽利略將實驗引入科學研究以來,實驗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在科學探究中研究實驗設計,尤其是基于學生實際,瞄準教學需要進行實驗設計的思路更是必須的,以上所述為筆者的一點淺見,希望得到高中物理同行的批評指正。
物理的小論文15
物理教學要將物理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緊密的聯系,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物理小實驗教學. 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引入生活小實驗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讓學生了解到物理生活的本質,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要積極地引入生活小實驗教學,使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充當儀器,讓學生獨立或者是合作完成小實驗,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教學中,很多的知識規律都是經過物理實驗總結出來的,初中生在學習物理的時候只有認識到物理實驗的重要性,才會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學習. 初中生的好奇心非常強,教師在課堂中進行一些小實驗,他們的興趣非常高漲,總是盼望著小實驗的到來. 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精心地設計物理實驗,增強物理課堂的新穎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在感官的刺激下增強自我意識,提高學習的熱情. 教師要合理地設置物理課堂實驗,合理使用物理實驗突破物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
例如,在講“大氣的壓強”時,教師可以進行小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一個大試管中裝滿了水,將口徑相對較小的試管壓入在大試管中倒過來,觀察小試管是否會掉下來. 同學們經過觀察之后發現,小試管不但不會掉下來,反而還會不斷地上升. 學生觀察到這個實驗之后,就會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再加以引導: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實驗的應用原理嗎? 接下來,我們學習壓強. 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迅速提升.
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物理小實驗是課堂知識的延伸,也是物理教學課堂的重要組成,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教師做好了物理課堂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培養出來優秀的科學能力.物理小實驗的側重點不同,有的小實驗著重設計的難度,有的小實驗側重實驗動手操作能力. 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些簡單的實驗,讓學生在動手中加強思維能力.對于要求比較高的`物理實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和討論,讓學生配合著完成物理實驗. 在物理小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和教材緊密的聯系,讓學生既能夠在教材的指導下完成物理實驗,又能夠領悟物理實驗的方法.教師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關鍵,所以教師要認真地探究教材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符合要求的物理實驗,保證智能和水平一同提高.
教師要組織物理教學實驗,做好實驗形式、時間、地點的安排,讓學生能夠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若是物理實驗的材料容易收集、設備簡單、沒有操作危險的話,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完成實驗. 教師要定期地檢查學生的物理實驗和實驗的效果,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合理的評價,讓學生充滿學習的熱情.例如,在講“聲音”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自制土電話; 在講“照相模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制物理相機; 在講“汽化和液化”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個“紙鍋燒水”的實驗; 等等. 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迅速提升.
三、有助于進行物理思維發散
初中物理的知識很難理解,教師在講解公式定理時若是單純的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就會感覺到厭煩和枯燥,若是結合著物理實驗,就能夠提高物理知識的理解. 教師可以使用生活實例,讓學生主動地發現有挑戰性的問題,引導著學生主動思考,完成物理理論知識的學習. 物理實驗教學必須要和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在物理實驗的時候能夠對生活加深感悟,了解到更多的物理知識. 為了讓學生加強對物理實驗的理解,教師可以在進行物理實驗的時候加強生活應用的支撐,讓學生能夠通過表象看本質.
例如,在講“力的相互作用”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入: 我們在溜冰的時候向前推別人,自己就會后退; 在劃船的時候用船槳向后劃,船就會向前走.又如,在研究“力和哪些因素有關系”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塊橡皮泥,親自動手選擇一條小船,將沙粒、圖釘等作為貨物,看看哪條小船裝的貨物多. 在動手實驗的時候,學生能夠理解浮力和排開水體積之間的關系.教師還可以將物理小實驗和家庭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進行家庭實驗,提高對物理的認識能力.
因為有的物理實驗在課堂上很難完成,因此教師就可以和家長緊密聯系,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環境. 家長要保護學生實驗的人身安全,主動地提供物理實驗的材料,并且能夠配合著學生一起完成實驗. 家長要主動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了解物理實驗的方法,盡量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更好的環境. 家長陪伴著學生進行物理實驗,能夠讓學生更加投入的進入到物理實驗中,還能夠在同學中展示物理實驗的成果,提高自信心.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恰當地引入小實驗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物理應用能力,因此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做好小實驗教學.
【物理的小論文】相關文章:
物理小論文范文12-06
物理實驗小論文(通用13篇)08-01
物理科技小論文1500字12-17
高中物理科技小論文(精選15篇)08-20
物理建模論文11-21
物理教學論文11-19
物理小論文-飛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其作用03-19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1-01
論文:學好物理的方法11-24
物理初中小論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