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園文化建筑的綜合體設計分析的論文
摘要:隨著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廣大市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高,對公共文化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民教育文化的成熟發展以及大量外國留學生選擇中國作為交流學習的國家,大學校園內需要一個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用以滿足學校內的國內外師生以及城市市民進行文化交流、分享自己看法以及共同娛樂休閑的場所。本文將從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的研究目的、研究意義、創新點以及與灰空間的連接方式等方面進行淺析,并在本文結語部分對校園文化綜合體進行展望。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文化建筑綜合體;灰空間
隨著中國讓人民的公共意識以及文化水平的增加,同時隨著文化全球化,更多的外國學生選擇來中國進行學術交流,他們有一項共同點就是:樂于分享交流自己對政治,文化,經濟,藝術等文化領域的思維觀念。人們渴望有公共的精神家園并通過各種形式展現給大家。因此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在當代校園文化生活起著不可小覷的地位。它給校園內的中外師生,以及校外來學校休閑感受學術氣氛的群眾提供了一處自我開拓,交往與創造的良好物質文化基礎。如何將校園建筑綜合體融入到校園生活乃至影響到校園周圍的市民對文化交流的熱情,是一個值得思考分析的問題。筆者試圖在建筑設計方面,探討校園建筑綜合體的設計策略,旨在將中外文化交融,促進師生溝通并將校園文化類建筑綜合體嵌入市民的生活中。
1研究目的
校園文化綜合體是文化類公共建筑的發展趨勢,是以服務交流為主體,體現著文化平等,宗族平等,社會地位平等的價值觀。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使校園內的國內外師生以及城市中的市民的到相對公平的機會進行文化交流以及自我完善。文化教育不應是僅限于校園內書本上的學習,還要通過校園文化建筑中的文化交流活動來豐富自身。目的在于引起相關設計者對校園類文化建筑綜合體的進一步重視,進而探究校園類文化建筑綜合體對校園內師生以及城市的市民的重要價值。營造開放、平等、包容的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將校園生活以及文化生活融入于公眾的生活中,為校園內師生創造出更加積極開放的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
2研究意義
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在校園乃至一座城市中起著無比重要的作用,他的存在為校園內的中外師生以及市民們提供了文化娛樂交往的空間,同時滿足人們的心理要求。校園文化綜合體作為城市公共建筑的一個分支,它的城市公共性主要體現在文化交流為目的,多種參與人群的聚集以及娛樂休閑住宿等多種功能的復合。并且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會在公共文化生活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與以往的文化建筑綜合體不同,校園文化綜合體主要圍繞校園文化交流來展開的,在建筑尺度、設計思維、空間模式都有更加新穎的發展!耙粋良好的市民空間設計應從某種程度上通過建筑形式表達出包容性、批判性、多元化的印象,給人留下親切感”[1]一方面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可以將中外、南北文化進行交流,通過文化空間的穿插滲透來減少大空間的冷漠感,讓各類文化交融,真正符合以人為本的要求。另一方面,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將成為具有吸引力的場所,充分融入市民的文化生活,充分發揮其文化建筑的社會職能,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同,從而更好地塑造人類的精神家園,體現了校園文化綜合體的本質意義。
3研究創新點
本文在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的校園文化的文化交流視野下,以一個全新的角度研究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的空間設計,以整體的觀念分析校園綜合體以及文化綜合體的設計方法,得出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的設計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運用何種空間表現形式來展現不同文化的穿插滲透是一項值得研究的問題,經過大量的文獻的閱讀以及文化類建筑調研發現,灰空間能夠很好地表現不同文化的交融。從文化角度來講,無論是站在我們中國學生的角度還是外國學生的角度乃至市民的角度,國外文化都是我們不夠了解的,較為模糊的一種文化形式。從空間角度來講,在眾多空間形式中灰空間可以體現出空間的模糊性以及空間的無限定性;铱臻g可以同其他空間進行交融、滲透就像不同種文化的交融與滲透;铱臻g可以促進內外空間的相互交融,磨平了室內外空間的生硬連接,同時磨平了建筑與城市之間、建筑與校園之間的生硬連接,具有城市與建筑、校園與建筑、室內與室外的雙重的空間屬性;铱臻g的概念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師黑川紀章提出的,所謂“灰”是指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利休灰”,利休灰是一種高級優雅的灰,來源于茶道高僧千利休因而得名,是日本文化多義的象征。[2]它所表達的是一種模糊的特性,是多種顏色低調的融合,人們可以從中捕捉到各種微妙顏色的變化。用黑川紀章的原話來講就是“這種空間已經被看作為一種重要的手段,用來減輕由于現代建筑使城市空間分離成私密空間和公共空間而造成感情上的疏遠!币虼,灰空間可以看作為可以使多元空間融合的第三種空間。
4研究建筑與灰空間的鏈接形式
4.1邊緣式
邊緣式顧名思義就是在建筑的邊緣設置一些灰空間,這種灰空間形式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灰空間處理方式;铱臻g依托于建筑,將建筑外圍邊緣不同程度的對外開放,形成多層次豐富的復合空間。這種灰空間處理方式最為常見,眾多建筑的主入口大多采用這種處理形式。這種灰空間的作用就是形成一種緩沖空間,一種建筑與外部的緩沖。這種空間形式較為隨意,可塑性較強,廣泛用于各種建筑之中。
4.2包容式
包容式是將灰空間作為一個大空間,這種空間具有較強的開放性,便于各種空間的穿插于整體建筑之中,從而將功能整合到一起。這種空間的好處就是可以很好地將校園、城市的公共性生活引入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達到文化建筑與校園與城市的共生的目的。并且可以在灰空間內布置一些構筑物、景觀等作為裝飾,點綴文化交流空間,使文化交流空間充滿生機與活力。并且這種包容式的灰空間處理手段,還可以整合交通提供交流場所。
4.3自由式
所謂自由式就是打破原有的秩序感,重新根據功能流線安排調整安排灰空間的位置。這種打破原有秩序的手法,會呈現出靈活自由豁達的平面形式。并且由于自由的布置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引入陽光,通過自然光的滲入,會形成不同交流滲透的半室外空間,無高差的不同空間體驗,很好地消除了建筑的體量感。空間沒有主次之分,讓使用者們選擇自己覺得最舒適的空間去自由的使用文化設施進行文化交流。同時可以將灰空間下沉,創造出豐富的流線層次,也可以與地下步行系統整合設計,使流線復合化,提高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與城市的交流與互動。
5總結
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將會是未來的一種校園類建筑以及文化建筑綜合體的一種整合的趨勢,將校園文化綜合體進行推廣,可以使現在的綜合類多元化大學校園文化交流更加便捷,方便國內外師生、國內南北同學以及城市中的市民皆感受到文化的交融。建筑設計中采用灰空間的空間處理手法將這種文化交融空間化、實際化。正是這種校園文化建筑綜合體的積極合理的設計,才能使整個社會民主、健康的發展,這才是公民社會逐步成熟的表現。
參考文獻
[1](美)彼得G羅伊,李健譯.市民社會與市民社會設計[J].世界建筑,2000(1).
[2]劉夢昕.“灰空間”在建筑建筑綜合體中的應用研究[D].2013,12.
【校園文化建筑的綜合體設計分析的論文】相關文章: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分析論文11-24
建筑立柱裝飾造型設計分析論文11-26
美觀實用的建筑設計分析論文11-11
綠色建筑節能設計要點分析論文11-25
關于給住宅建筑排水設計分析的論文11-28
人居建筑與環境設計精準性分析論文11-26
高層建筑安全疏散設計方式分析論文11-23
綠色生態下建筑設計的策略分析論文11-26
建筑設計論文10-18
建筑設計論文【經典】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