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建筑設計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建筑設計論文1
[摘要]這篇文章由建筑設計、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出發,探究生態文明視域下建筑的觀念、選擇建筑設計的路徑與類型。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筑設計;路徑
1生態建筑設計的概括
1.1探究生態建筑的理念。生態建筑是一個綜合性非常強的概念,在各個領域都有發展;生態建筑要想快速地發展離不開社會群眾的高度重視與積極參與。生態建筑最初的設計理念是人、建筑與自然的關系,是為了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但是生態建筑設計需要大量的時間,工程量也非常的大,建筑設計師也要投入非常多的心血。生態建筑設計目的是要找到人、建筑和自然存在的一個平衡點,設計師所設計的不僅僅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建筑空間,還要將建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怎樣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施工時要盡量減少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是要減少施工時廢棄物的排放量。在建筑的體量比較小的時候,要盡量避免推倒重建,但是可根據建筑物本身的特點和所處環境來改造。同時,生態建筑在設計以及規劃時還要顧及從國情出發立足于本土,將可以持續性發展當做指導,把人、建筑與自然以及社會社會的協調當做發展的目的,運用當地的自然環境,選擇相應的生態技術,進行合理地安排并且組織建筑與其他領域有關因素的關系,創建一個利于人們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1.2生態文明建筑設計的價值。生態文明建筑設計對于施工是有約束的規范意義的。假設在施工時出現了破壞生態文明的行為,造成環境被污染以及能源被浪費,就會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造成嚴重的威脅,從而生態文明也遭到了破壞,我們有義務阻止這種這樣的行為,還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目標將建筑重新設計與改造,將建筑設計的質量與功能性提高,推進建筑行業發展。生態文明還有能給建筑設計和設計師提供指導的作用,還給設計師創造方向以及目標,使我們能夠達成建筑工程的完善與可持續性的發展,指明了建筑行業將來發展的方向。
2建筑設計的類型
2.1節省能源及占地的建筑。節能建筑指的是遵守氣候設計以及節省能源的基本策略,將建筑劃分區域,建筑的朝向、距離、群體與單體、風向、太陽的輻射和外部的空間環境進行研究后,設計出來的低能耗建筑。節地建筑主要指的是運用陸地和海洋等所有土地資源創建能夠適合人類居住還不會違背自然發展的生活空間。節省能源以及節省占地的建筑設計原本是為了節省物質以及土地的資源,讓物質資源能實現循環使用,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廢棄物進行發電或者給天然氣提供能源,但是達到這些目的還需要非常高新的技術,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研究廢物利用以及開發全面科學,使用更加安全及衛生的新能源,盡可能的節約現有的能源。
2.2使用生土建筑。生土建筑是傳統使用夯土建筑的方法,主要是運用焙燒但是只簡單加工的原型土當做材料制作主要結構的建筑,運用覆土完善建筑原本的熱工性能,來減少能源的浪費。在人們廣泛關注生態和能源危機以及環境污染的今天,我們從人類居住環境可以持續發展的觀念和生態文明社會的層面上,改變對生土傳統的認識就會意識到生土是地域性非常有發展前途的綠色建筑材料。
2.3運用生物建筑。生物建筑是在建造時從整體上看待人和自然以及建筑的關聯,將建筑看待成一個附有生命的機體。在設計時主要將采暖與通風的的技術進行完善,運用自然的能源代替以往的方法,并且在建筑設計和規劃等方面更多地體現出建筑與自然的關系,把建筑設計的更加的溫和,最后就是使用更加科學的方法識別建筑的材料有沒有跟生態文明相符合,并且引導使用者更加重視生活態度與方式。
2.4自維持的建筑。自維持的.建筑是完全能夠獨立運轉的建筑,指的是不依賴除了建筑附近自然資源之外的任何能源,只靠自己來維持各個設備的正常運行;不連接任何城市中的電水氣能源以及排水的管道,全部都依賴自然資源維持運作,將建筑的廢棄物進行處理或二次利用,可以說相當于一個獨立且封閉的自然生態系統。
2.5新陳代謝般的建筑。城市以及建筑物并不是靜止的,而是像新陳代謝一樣動態的過程,城市的新陳代謝表面是建筑,但是建筑新陳代謝卻在空間功能上,怎么讓建筑的空間功能變得多元化,并且要具有可變性,成為我們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我國對于舊建筑物的改造性還使用在節約造價,將工期縮短和將城市肌理保存的方面漸漸被建筑界重視起來,突出地表現在利用廢棄的廠房與學校公寓的改建方面,出現了些許優秀的工程實例,經過研究和發展,對舊的建筑改造以及再利用的方法也越來越多。
2.6少浪費多使用的建筑。少浪費多使用建筑的核心思想是以少浪費多使用為目的,運用理性地思考和優化,使用科學手段的幫助,讓最后實施方案的建設投入最少以及消耗量最少,將能源使用變的高效,從而達到建設低耗能、低投入、高舒適的目的。不但體現了綠色節能、高效使用能源的生態文明理念,還表達了生存環境極大地改善生態的追求。
3建筑設計選擇路徑
3.1建筑設計更人性化。人是所有活動開展的根基,因此,現代建筑的設計變得更加的人性化,強調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核心;人性化的建筑是為了保障人類的身心健康,符合人類的活動所設計的建筑。3.2建筑設計生態化。生態的建筑設計指的是以生態文明的角度設計能源的使用,將建筑的資源以及能源的流動方式改變,變得更加科學且合理。3.3建筑設計一體化。建筑設計一體化指的是把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更加的和諧統一的管理,讓居住的環境不光是適合人類居住還要對自然環境的發展有利,在時間上建筑一體化滿足建筑可持續發展。
4結束語
全球的經濟科技都在能源消耗的基礎上迅速的發展,給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帶來了威脅。要想更好的處理建筑、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就必須從生態文明的建筑方面下手,這篇文章分析了生態環境文明視域下建筑設計的用處,種類以及建筑路徑,給生態文明建筑的建設及發展提供了些許參考。
參考文獻
[1]萬艷蓉.關于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建筑設計[J].江西建材,20xx(23):12+20.
[2]李睿揚,陳曉蔓,衣慶泳.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建筑設計[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xx,33(03):53-55.
建筑設計論文2
摘要:在目前的建筑設計領域中在目前的建筑設計領域中,智能建筑設計思路成為了未來建筑行業首當其沖的設計理念。在探索如何更好的發揮智能建筑設計的同時智能建筑設計的同時,首先要正確理解智能建筑的含義,掌握智能建筑的特點及優點,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廣泛地開展智能建筑設計工作計工作,通過相關的理解和解釋問題,開展智能建筑設計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著力于控制智能建筑設計問題,并且很有必要采取相關的解決措施取相關的解決措施,探尋出智能建筑設計工作的新方向。
關鍵詞:智能智能;建筑設計;思考
1引言
現階段現階段,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科技信息技術使人們的生產科技信息技術使人們的生產、生活和日常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的變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了很多高科技的事物;譬如雙方或者多方通訊的智能手機譬如雙方或者多方通訊的智能手機,還有豐富了現代青年人業余生活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業余生活的計算機和互聯網,各種技術和設施都開始逐漸向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進展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進展,形成這一局面是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來的必然結果。建筑行業作為一個時代進步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標志,是否能適應現代科技信息化所帶來的重大改變,智能建筑的產生筑的產生、推廣以及普及相關過程的發展是必然趨勢。本文結合智能建筑的特點結合智能建筑的特點,簡單對智能化時代建筑設計探索。
2實施智能化建筑的意義非同一般
我們進行智能化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給用戶提供一個安全全、舒適便捷的生存空間和工作環境,在建筑物內置辦的任何設施和系統必須都要符合這一設計理念設施和系統必須都要符合這一設計理念,否則建筑智能化就會失去它本身的價值會失去它本身的價值。因此,充分理解建筑智能化的概念,是設計一個高品質的智能建筑前提設計一個高品質的智能建筑前提。業主方面,設計院,施工承包商是三個相關實體的建設包商是三個相關實體的建設。業主應充分認識智能建筑的概念念,對項目提出合理的智能化要求。設計院則應與時俱進,對項目的可操作性和信息科技發展的前瞻性作出充分的預估項目的可操作性和信息科技發展的前瞻性作出充分的預估,使系統的功能設計恰到好處使系統的功能設計恰到好處。施工承包方則應從系統規劃合理性的角度出發理性的角度出發,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圍繞以下原則協調統一設計思路一設計思路:智能建筑設計,應符合先進技術,經濟合理的施工原則工原則;綜合布線系統必須與建筑物的主體,盡可能同時設計計,同步施工;明確承包商的工作范圍和各自的職責;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應遵循相關標準線系統設計應遵循相關標準;系統設計不僅能滿足目前使用各種功能的所有者各種功能的所有者,同時考慮到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需要做出適當的改變和擴展要做出適當的改變和擴展。
3智能化建筑設計實施中遇到的幾個問題
建筑設計人員設計的方案要想保留智能建筑的特殊性建筑設計人員設計的方案要想保留智能建筑的特殊性,設計者首先要保持與各環節工作人員相互協調設計者首先要保持與各環節工作人員相互協調,并且在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問題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設計者由于很難全面地掌握建筑智能化技術和設計方法方法,或者因為業主往往期望值過高,希望自己擁有的建筑物在本地區范圍內成為亮點在本地區范圍內成為亮點,從而提出過高的建筑需求,而設計者又不能正確地理解業主們的設計要求者又不能正確地理解業主們的設計要求,不能按照業主們的要求進行設計要求進行設計,也不能合理地進行配置,所以這就需要設計者不斷的增強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的增強自身的業務水平,密切關注科技的發展,不斷擴展知識領域知識領域,提高自身素質。
。2)供應商供應貨物方面問題供應商供應貨物方面問題。硬件方面的技術指標沒有具體說明有具體說明,或片面強調硬件要求,以及其軟件要求的疏忽,導致設計師在整體設計思路上的設計導致設計師在整體設計思路上的設計,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的問題。
(3)智能化的設計通常是在建筑主體設計完成后開始的智能化的設計通常是在建筑主體設計完成后開始的,往往留給智能化各子系統的設計空間相當有限往往留給智能化各子系統的設計空間相當有限,進而給每個子系統的設計要求和建議帶來不便子系統的設計要求和建議帶來不便,這就需要設計者更加注重與主體設計的.相互溝通重與主體設計的相互溝通,對智能化各子系統進行充分地布局局,從設計上避免與其他系統之間的相互阻礙。
4未來智能化發展領域
中國建筑業是未來智能建筑發展的主流中國建筑業是未來智能建筑發展的主流,現代智能建筑發展方向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發展方向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向專業智能型發展向專業智能型發展。智能學校、智能醫院、智能工廠、智能圖書館智能圖書館、智能銀行、智能住宅等更加專業化的新型智能建筑肯定能夠更好的滿足人們對未來建筑物功能的高要求筑肯定能夠更好的滿足人們對未來建筑物功能的高要求。
。2)全面發展全面發展。娛樂,美容,購物,健身,醫療,餐飲,住宿,育兒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樓宇也將成為智能樓宇未來的新寵寵,特別是在辦公樓和商業樓宇成為各種輔助空間,一定會更全面的滿足居民生活的需要全面的滿足居民生活的需要。
。3)向區域性發展向區域性發展。智能建筑將向區城市系統域和管理系統發展系統發展。
5創造智能化住宅小區創造智能化住宅小區,為用戶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
我國已經步入科技信息化時代的行列我國已經步入科技信息化時代的行列,依賴科學技術創造舒適的生活空間造舒適的生活空間。智能社區的提出是科技信息化主導人們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現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現。推行智能社區建設符合目前的中國國情情,這樣做既可以節省土地資源,同時也加強了城市規劃管理理。相比較發達國家中的一些智能社區的建設,我國社區智能化建設發展還處于萌芽階段能化建設發展還處于萌芽階段。從切合實際的使用角度考慮慮,社區網絡的建設為未來真正的智能小區創建了基礎平臺臺。
要建立實用的智能化住宅,首先要保證工程質量,加強物業管理的規章制度業管理的規章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科學管理體系。想要創造出完美的智能社區造出完美的智能社區,就要關注以下兩點:
①市場定位市場定位:由于智能小區提供的是商品化住宅智能小區提供的是商品化住宅,入住人群是社會上各類人士,所以要符合大眾化的需求所以要符合大眾化的需求。智能社區與智能大廈相比,市場化特征較為明顯化特征較為明顯。
、诮洕m用性經濟適用性,智能社區的建設必須是經濟適用濟適用,安全可靠,高效舒適,開放和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其中經濟適用性最為重要其中經濟適用性最為重要。
因為人們能夠接受的是比較實用型的智能化住宅型的智能化住宅,一些沒有實際功能的設施及設備不受人們的喜歡的喜歡。建筑工程智能化和智能化建筑系統賦予了建筑在信息化化、科技化的社會中全新的內涵了。但是,在管理投入不夠的國內大環境下國內大環境下,智能系統的許多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這個問題制約了建筑智能化的進一步發展題制約了建筑智能化的進一步發展。當今社會生活追求是是綠色綠色、環保、節能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智能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將成為這一行業的重要使命將成為這一行業的重要使命。使用資源和信息共享的集成化的管理手段可以節約資源的管理手段可以節約資源、降低成本、提高運營質量,設計出客戶滿意的智能化建筑客戶滿意的智能化建筑。
6結束語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智能化將越來越規范化越來越規范化。智能建筑這一高科技產品將會為建筑業創造更好的發展前景更好的發展前景,也為現代建筑行業在各方面發揮了一個人的智慧和創造力的智慧和創造力,為中國智能建筑的快速發展提供科學有序的標準化健康中國路的標準化健康中國路。
參考文獻:
[1]陳愛國.淺析智能建筑設計及施工水平提升[J].科技致富向導,,20xx(10):62.
[2]王振.智能建筑設計及施工水平的提升[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016(1):62~63.
建筑設計論文3
摘要: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加強發展和環境之間的協調性,可持續建筑的實現需要從建筑的不同環節出發加強建筑資源的有效利用,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從土地開發、建筑布局到后期的建筑使用都遵循環境效益的最大化原則,才能夠促進建筑和環境之間的融合發展。本文從可持續建筑的內涵分析入手,探討可持續建筑的設計重點以及設計方法。
關鍵詞:可持續;建筑設計;方法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在建筑設計中,設計出可持續發展的建筑可以使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得到充分的發揮,最大程度減少建筑物對人們生活環境造成的影響。就我國現在的建筑來看,資源型和生態型的建筑占據很小的一部分,可持續建筑受重視的程度較低,所以,需要在建筑施工中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增強人們對可持續建筑的認識,引導并且鼓勵建筑單位進行可持續建筑施工的試點工程,進一步完善國家的建筑法律法規,利用政策指導可持續建筑向著更好地方向發展。
一、可持續建筑的內涵分析
傳統建筑施工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對我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造成了一定的阻礙。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出現,人們對建筑節能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我國的建筑能耗占據全國能源總消耗的13%,其中生物能源的消耗量占商業用能總量的52%。不僅如此,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質,對環境造化嚴重的污染,針對建筑本身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可以通過加強建筑設計的方法來減少這一影響因素。因此,在建筑設計中可以將建筑和環境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從建筑施工的不同環節減少工程施工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推動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沙掷m建筑的設計要求走能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的道路。建筑材料的選擇盡可能使用綠色建材產品,使用可以循環再利用的材料,從而減少建筑材料生產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加強綠色能源的利用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建筑物內部的能源使用綠色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的使用,其次,將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可以借助于自然風光和通風條件為建筑物營造良好的環境。
二、可持續建筑的設計重點及方法
。ㄒ唬┛沙掷m建筑的設計重點分析
可持續建筑在設計過程中應該堅持四個設計重點,首先是堅持重點目標,當今社會發展中,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是人類發展和環境的主要矛盾,因此,可持續建筑建設過程中應該堅持高效利用潔凈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的設計重點;其次是堅持重點部位,通過對建筑室內設計目標和室外設計要求的平衡,加強建筑內外空間維護結構的分割成為建筑施工中的關鍵問題,所以,可持續建筑設計的重點部位是對建筑外圍結構的研究和設計;緊接著是重點方式,建筑設計中以被動設計方式為主,機械設計方式為輔,最終促進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資源節約目的的實現;最后一個是重點內容,可持續建筑的重點內容就是加強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潔凈能源在采暖、制冷以及通風方面的使用。
。ǘ┛沙掷m建筑的主要設計方法
1、加強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綠色建筑設計需要堅持土地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原則,強調土地資源的集約化利用,建筑設計人員要充分利用周邊環境的配套設施,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在不增加土地利用的前提下,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加強地下空間的有效利用。建筑施工單位在開發土地資源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地下空間的微氣候穩定對防風暴和防塵的作用,意識到微氣候對生態平衡的保護作用。通過對地下空間的合理開發利用能夠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增強城市的環境質量。建筑設計需要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優先發展地下車庫以及地下商場等。
2、選擇生態材料作為建筑的基礎材料
生態材料是生態建筑的物質基礎,生態建筑材料主要是指環保性材料、安全性材料等。生態材料的利用對地球的負荷最小,同時對人們的身體不會造成傷害,一般情況下,將生態材料主要分為天然建材和人工材料兩種形式。生態建筑建設在材料選擇上沒有統一的標準,需要在選材的過程中充分了解材料的使用目的。建筑設計中采用對環境污染較小的材料可以增強生態效益,同時也可以加強現有資源的使用,利用地方資源來取代外來的特殊資源。
3、建筑設計中加強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材料的再生和循環利用可以增強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時還能夠降低建筑生產中的相關處理程序。建筑構造中可以使用鋼材、鋁材等一些可循環利用的`材料,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建筑物垃圾。此外,新型材料的生產、使用和回收過程不會對環境產生較大的影響。增強材料的可循環利用性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不僅如此,建筑設計中還應該加強自然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能的使用。在建筑物布局設計中,充分利用自然通風的效果能夠增強建筑內部能源的消耗量,自然通風可以解決建筑內部空氣流通問題,確保建筑氣候的良好,從而增強建筑內部的空間質量和舒適度,住戶無需增加投資改善建筑內部的小氣候,使整個建筑的環境更加協調舒適。
結束語:
隨著建筑規模的擴大和建筑數量的增加,當前的建筑設計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可持續建筑設計也成為建筑發展的主要趨勢。考慮到可持續建筑設計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不僅涉及到建筑的所有環節,同時也涉及到建筑的使用者以及建筑內外部環境之間的關系,需要建筑工程設計人員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加強能源的有效利用,利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建筑建設中的不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循環利用的材料取代不可循環利用的材料,增強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同時減少建筑施工中因為材料使用問題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樹立科學的建筑設計目標,確定建筑設計的重點,將建筑藝術和人類的發展相結合,從而促進建筑施工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姚侃.可持續發展建筑設計的地域性策略初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xx,(20):2412-2413.
[2]褚冬竹,魏書祥,塔戰洋等.可持續建筑計IMGESB方法的建立與實驗[J].新建筑,20xx,(4):20-26.
[3]趙彥佳.可持續節能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實踐[J].房地產導刊,20xx,(18):343-343.
建筑設計論文4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綠色環保已成為人們建筑設計的主題,就建筑設計而言,滲透綠色環保理念不僅可以保護人類生存環境,也可以有效提升人們生活質量。本文基于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深入分析了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和必要性,并對公共建筑設計中實施綠色建筑設計提出一系列優化路徑,希望對公共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價值參考。
【關鍵詞】公共建筑;綠色建筑設計;原則;必要性;路徑
1前言
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和經濟水平提高,人口對建筑物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愈發嚴格。公共建筑是民用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備公共性、開放性等特點,在設計過程中,需積極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為人民群眾努力建造低碳、綠色的建筑產品,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一般來說,建筑工程的污染極大,不過,建筑行業對人類而言是極為重要的行業,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其環保意識也得到一定增強,現階段將綠色環保理念滲透至公共建筑勢在必行。本文筆者結合多年的公共建筑設計經驗,分析了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和必要性,并提出一系列優化策略,以期為實現公共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幫助[1]。
2認識綠色建筑設計
2.1內涵
綠色建筑設計指的是在建筑設計時結合綠色環保理念,在不影響建筑正常建設及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把資源消耗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從而有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盡可能使用綠色環保材料,最大程度減少施工給環境造成的污染,實現工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雙向發展。綠色建設設計理念不僅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同時可以提高建筑物建設質量,切實提高舒適度,有效降低化學材料對人體損害,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2]。
2.2原則
1)生態性。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積極融入對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盡可能降低使用不可再生資源,從而促進環保型建筑的可持續發展。2)效益性。在設計過程中需充分考慮周邊要素,如環境、自然資源和人文要素等,努力設計出可將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融于一體的建筑。3)實用性。綠色建筑設計需融入更多的便捷性和實用性,為人們提供較為舒適的環境,充分發揮建筑的實用性。
3公共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必要性
3.1有助于身體健康
綠色環保設計有助于人的身體健康,綠色建筑要求設計師在設計時選取對人體無傷害的裝飾材料,從而有效保證人體健康,同時注重對室內通風的設計,確保室內外氣體的正常交換,保障人體健康,有效提高人們生活質量。
3.2有利于減少環境負擔
在建筑施工中會產生危害環境的廢水廢料,這需建筑設計師在選擇材料和施工方法時科學選擇,選擇那些污染少或無污染的材料,努力將污染降到最低,有效減少對環境的負擔;同時,注重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采取資源利用率較高的方法進行施工,加大對工地管理人員的監管力度,確保施工隊員嚴格按照操作流程施工,可以最大限度上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3.3有益于延長建筑使用年限
依據綠色設計理念,選用質量較好的建筑材料,所建造的建筑比較耐用,有效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從而減少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
3.4有效降低能耗
綠色建筑設計采用先進的設計技術及節能環保材料,因此,可有效降低建筑設計中的能源消耗量,節約大量的能源資源,給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公共建筑設計中實施綠色建筑設計的優化路徑
4.1積極改善門窗系統
建筑門窗及玻璃幕墻作為耗能較大的環節,致使建筑施工中浪費大量資源,為此,應當合理改善門窗系統,具體可通過以下方式予以改善:1)選用新型門窗材料。隨著技術的進步,新型門窗材料逐漸增多,產品優點充分滿足現代設計及使用理念,特別是新型高性能玻璃以其防輻射性能好和良好的保溫效果得到廣泛應用。2)應用新結構形式。在新型材料和技術的支持下,建筑門窗系統的安裝結構隨之發生變化,門窗的熱工性能和氣密性得以顯著提升,在其功能方面可充分發揮其防護功能。
4.2注重施工過程中的降污染設計
由于建筑工程的需要,難免會在施工過程中產生施工污染。因此,在公共建筑施工設計過程中,應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合理設計:1)預先考慮可能出現的污染。在公共建筑設計環節,需事先考慮可能出現的污染,如廢棄物污染、灰塵及噪聲污染等等,最大程度上避免建筑污染對周邊環境的影響。2)合理控制施工時間。應當對施工時間進行合理控制,盡可能減少擾民概率,降低施工過程中的污染狀況。
4.3合理設計采光和通風
風能、光能屬于自然因素,作為當今最受歡迎的新型能源,因此,在綠色建筑設計時需注重對自然因素的使用,采光及通風設計與公共建筑正常使用的關系密切,為了實現公共建筑設計朝向綠色建筑方向發展,需認真落實建筑內部的采光及通風工作。1)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太陽光作為可再生能源,因此,可充分利用太陽光是一種高效節能方式,不僅能夠有效節約能源,還可以實現殺菌目的,對室內空氣質量有明顯提升。2)充分利用自然環境通風。良好自然通風有助于室內空氣的凈化,同時對于改善室內熱環境有著促進作用,明顯提升居住舒適度?傊,在進行室內設計時需將采光設計與通風設計有效結合在一起,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具體體現之一便是加大自然通風及自然采光的使用,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實現室內環境得到最合理的優化。
4.4科學使用土地資源
公共建筑設計中,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作為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工作,這需要設計人員在公共建筑設計時需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將集約利用土地貫穿于整體規劃始終。同時,對土地資源的使用進行有效控制,避免土地浪費,此外,著力提升周邊交通系統,注重公共建筑功能與周圍建筑的協調統一,這也是實現綠色環保設計理念的有效途徑。
5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居住環境和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建筑設計人員在公共建筑設計過程中有意識的體現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通過引用新型材料和新技術盡可能減少公共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資源浪費及生態破壞,減低建筑施工所帶來的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因此,在公共建筑設計及施工過程中務必要堅持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實現公共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任華榮.芻議公共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J].建筑節能,20xx.100.
[2]張文靜.公共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xx,(30):90.
建筑設計論文5
導讀:尤其是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的深入發展,建筑人員在方法、工作手段、創作思維等方面都進入了計算機時代。
關鍵詞:計算機建筑,設計技術
1 引言
計算機及其網絡的出現標志著信息技術革命的來臨,它們不僅改變了傳統產業的發展模式,同時也給傳統產業帶了創新革命。尤其是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的深入發展,建筑人員在方法、工作手段、創作思維等方面都進入了計算機時代。這就更加促進了建筑設計業新的設計和表達工具的發展,引發了幾百年的設計媒介和設計手段的革新,同時也為建筑師提供了新的設計分析和研究手段。
2 現今主要技術
2.1 CAD技術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是信息技術在工程設計領域的一種應用技術,而計算機輔助建筑設計(CAAD)則是CAD技術的一個分支,是信息技術在建筑設計領域的一種應用技術。
近年來,我國建筑結構的計算軟件與CAD制圖軟件取突飛猛進的發展,已經比較好地解決了平面和空間結構析計算問題。絕大多數的分析計算程序都設有CAD接口使計算結果圖形化,將結構設計人員從繁重的結構計算中解脫出來。目前,國內已開發了建筑工程各專業的
CAD制圖軟件,借助制圖軟件,設計人員可以輕松地完成施工設計。CAD即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圖,是指運用計算機系統輔助一項設計的建立、修改、分析或優化。CAD系統由硬件和軟件組成。硬件包括數據圖形輸入輸出設備以及有關的硬件平臺設備;軟件包括系統軟件、支撐軟件和專業應用軟件。CAD軟件是一個功能強大、易學易用,具有開放型結構的軟件,不僅便于用戶使用,而且系統本身可以不斷地擴充和完善,因而廣泛地應用于微機及設計工作中。
2.2 TB-CAD技術
“建筑信息技術”對計算機輔助建筑設計來說,在詞義的涵蓋范圍有了較大的拓展和延伸。CAAD嚴格來講只是局限在輔助工程設計的范圍之內,而建筑數字技術還應該包括: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網絡通信(Network)、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產品數據管理(PDM)等諸多方面,以上這些信息技術正在建筑設計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中,TBCAD系統是一套面向建筑結構的計算機輔助優化設計和成本控制的軟件系統。
TBCAD致力于用優化的設計理念來解決傳統的結構設計問題,例如指導結構的方案設計,優化和評估一個已有的設計方案等,務求得到最優的解決方案,取得土建成本以及人力、物力和時間最優。而且用TBCAD優化的結構方案可以自動滿足規范的所有要求。另外,TBCAD的'建模功能可以直接從一個CAD矢量圖形的建筑平面轉換成一個結構平面布置模型,同時會自動搜索CAD矢量圖中的建筑墻線,并將它們轉換為結構墻,并且TBCAD系統還會根據結構墻的平行關系,自動在所有可能的位置加上連梁。
2.3 建筑施工動畫
建筑施工動畫可以不受時間、地點、時機及社會因素的限制。它的超現實功能,可以任意選擇所需要的視角,甚至物體的內部,在教學中可以更醒目的用動畫的方法指示場景中人們應注意的地方。它可以使要表現的物體周圍物體變得半透明,可以表現施工工藝的原理,可以顯示物體內部的液體流向,表現物體內部發生眾多細小的甚至分子級別的化學、物理變化。
在建筑行業、建筑設計投標動畫、房地產促銷動畫,多采用3DsMax軟件制作,這將對施工動畫的使用產生很大的影響。發表論文。事實上現在已有眾多優秀施工動畫是由3Ds Max軟件制作的。發表論文。
3 新興技術
3.1 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又稱靈境技術,是近十幾年悄然興起的高新技術。它是一種可創建三維虛擬世界的計算機系統。這種由系統創建的虛擬環境,作用于用戶的視覺、聽覺、觸覺,使用戶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用戶很自然地通過計算機進入這個環境并操縱系統中的對象進行交互,進而沉浸其中。虛擬現實具有三個最突出的特征,即交互性、沉浸感和構想性,虛擬現實技術作為一項實用技術,在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領域有著廣泛應用前景。首先虛擬技術能夠展示建筑物的整體信息。傳統階段的二維、三維的表達方式,只能傳遞建筑物部分屬件的信息,并且只能提供單一尺度的建筑物信息,而使用虛擬技術可以展示一棟活生生的虛擬建筑物,并且可以往里面漫游,體驗身臨其境之感。建筑設計不僅僅是設計者的事,住戶、管理部門都可起到輔助決策的作用,而虛擬現實技術在設計者和用戶之間起到一種溝通的橋梁作用。同時在過去的建筑設計過程中,一般都會對設計的建筑物提出不同的設計方案,對未來建筑物的形象作多種設想,在虛擬的建筑三維空間中,可以實時地切換不同的方案,在同一個觀察點或同一個觀察序列中感受不同建筑外觀,這樣有助于比較不同的建筑方案的特點與不足,以便進一步進行決策。事實上,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不但能夠對不同方案進行比較,而且可以對某個特定的方案做修改,并實時地與修改前的方案進行分析比較。
北京CBD規劃設計就是在三維的環境中產生的,它允許一種“完全”的設計探索,從任意角度和方位觀察設計本身。在虛擬現實的設計環境中,組成一幢建筑的各個部分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在設計過程中予以改變和發展的。墻壁可以被建立和刪除,開闊的廣場可
以被穿越,地板可以改變尺寸和式樣。觀察者能以一種比查看平、立、剖面圖紙遠為直觀的方式在作為設計對象的建筑空間進行想象的漫步。就這一點而言,虛擬現實也有可能成為設計者之間,以及設計者與客戶之間有效的交流工具。
3.2 協同設計技術
眾所周知,傳統的產品設計是在圖紙上手工設計為主,設計周期長,質量不能保證,設計成本高。而現今常用的CAD技術目前基本限于平面和單人作業。隨著并行工程的廣泛推行與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CSCW)領域研究的迅速發展,人們正在尋求將建設設計技術與CSCW技術結合起來的方法,以開發計算機支持的協同設計系統。發表論文。到目前為止,協同設計主要應用在CAD/CAM/CAE集成化、遠程計算與設計、工作流管理與PDM、虛擬產品設計與可視化等方面。
4 結論與展望
總之,在新時期下,計算機技術已被全世界公認是本世紀最主要的科學技術,因此,計算機技術的大力發展必然會加速建筑業的大力發展,為建筑業提供更多更好的技術。
參考文獻:
[1]鄭光復.建筑的革命[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2]呂列克,張富文,陳樺.計算機輔助建筑設計的思考[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xx,5(4):11-13.
[3]楊宇振.從概念草圖到計算機建模[J].新建筑,20xx,3(5):
[4]尚守平.土木工程C A D,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20xx.
建筑設計論文6
當前,由于城市文化的發展,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的腳步,與此同時,也極大地影響著生態環境的發展,引發了一系列的生態失衡現象。諸如全球經濟變暖趨勢、氣候不穩定、空氣污染嚴重等等。面臨著頻發自然災害事件,國家提出實現可持續發展策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環境的協調發展。建筑行業作為高耗能行業,推進生態發展勢在必行。因此,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態、綠色建筑觀念尤為重要,保證建筑工程的經濟利益的同時,保證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
一、將生態觀融入建筑設計的意義
1.將生態觀融入建筑設計的必要性
綠色、可持續發展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則,而將生態觀念科學、有效地融入建筑事業中,將為整體的綠色發展機制帶來巨大的生機與活力。因此,將生態觀念引入建筑設計之中,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建筑行業的創新。節約能耗,實現合理利用資源,減少了建筑工程所需的成本,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建筑企業的競爭壓力。有助于建筑企業的發展,同時實現綠色的生態建筑觀念,極大程度上消減了建筑過程中的不利因素,減少了危險發生的可能。建筑企業充分融合自然環境的設計理念,減少了植被及原生土壤的利用,能夠促進生態建設的順利推進,實現經濟利益與生態效益的共贏局面。反之,會加大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力,致使生態體系失去原有的平衡,進而促使環境不斷惡化,最終又會反作用于人類,環境的惡化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影響人類的正常生活。
2.將生態觀融入建筑設計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眾多的企業單純地注重經濟效益,缺乏生態觀念,但是眾多的人卻忽視了重要的發展原則,科技可以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但是人類卻不是依靠著科技才得以生存,科技只是改進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科技卻不能代替自然,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不可替代的[1]。因此,面對高耗能的建筑業,我們應合理改進,善于利用,將生態環境科學合理地引入建筑設計中,既有利于實現生態效益,又有利于美化室內的環境,隨著社會快節奏的發展,導致眾多的人忽視身體健康問題,致使眾多的人存在著疾病隱患,因此,將生態觀念引進建筑設計理念中,既美化環境,又有利于居民的身體健康,從而促進建筑行業的優化。
二、實行生態建筑的原則
1.低能耗原則
生態建筑的主要目的是在滿足建筑所具備的功能以及實現資源的集約,要善于節約能源,減少一定的消耗。也就要求建筑設計要科學融入生態建筑理念,保證在建筑周期內資源的合理利用與高效搭配,注重建筑設計的合理性,保證為居住者營造健康、舒適的環境。從另一角度講,規避了能耗問題,將環境污染降到最低,也減少了成本壓力,是促使建筑物的功能與質量的統一,進而也為建筑企業自身帶來經濟效益,節約了營銷成本,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競爭壓力。
2.效益最優化原則
建筑師在建筑設計之前應充分考慮建筑所在地的`周邊環境,譬如氣候因素、日照強度、空氣濕度以及風向等問題,對建筑所在地的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性分析。將所有因素進行整合,充分考慮建筑物的朝向、地勢的高低,以及空氣流動性,甚至是每天的陰影面積,進而保證建筑物的質量。其次,建筑師在進行優化設計、綜合性分析各種因素后,尋找節約能源的契機,爭取實現自然能源與再生能源合理利用。譬如,以房屋的朝向為依據,進行太陽能的有效使用,以風能為依據,決定門窗的朝向,以確保冬暖夏涼,進而減少空調的使用時間。還可以根據氣候因素、空氣的濕度等進行科學、高效的利用,從而實現建筑工程的利益最大化。
三、生態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1.強化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度
在建筑設計中,不能僅僅注重綠化功能與美觀功能,建筑設計師在建筑設計中,不僅僅要側重建筑本身的特點與結構,更應該注重建筑物周邊的環境,這對建筑過程及建筑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運用生態建筑觀念尤為重要。根據建筑物對周邊的實際環境因素判斷,首先要處理好建筑與建筑之間的間距,考慮空氣的流通以及日照的強度等因素。其次,建筑物的選地很重要,要充分考慮于建筑所在地動工是否會影響周邊的生態環境,注重建筑設計與生態理念的協調性,較大的建筑工程盡量要做到依山選址,最大限度上減少對生態的破壞[2]。
2.尊重個性化發展
建筑設計中不僅僅可以考慮節約能耗的問題,還要尊重設計理念的發展,單純考慮節約能耗問題,會促使建筑物的形式趨向單一化,使得建筑設計體系固化,由此得出,尊重建筑設計個性化發展尤為重要,積極納入創新性因素,凸顯生態健康理念的同時,注重建筑設計的多樣化需求,充分考慮環境因素融合生態理念的發展優勢,針對建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促進創新理念的有機結合,譬如,建筑物的所在地位于平原,地勢比較平坦,在結合周邊的氣候條件,由此,可以考慮實行高層建筑,融入現代建筑的審美理念,即達到美化的效果,又減少了占地面積,節約了對土地資源的使用。
3.實現空間一體化
針對建筑物的結構、特點,充分擬定建筑空間的一體化設計,這就要求建筑設計師要嚴謹把握建筑物的室內外結構,從而實現室內空間的最大化,同時,運用科學的信息技術手段,為室內營造較好的溫度與濕度,保證居住的舒適感。其次,是在建筑墻體的選材上,選擇密度適中的建筑墻體,保證室內的空氣流通,同時,還利于節省空間,保證建筑物的安全,科學進行室內外一體化建設,進而增加建筑物的室內使用面積。
4.室內外裝飾一體化
將室內外的裝飾實行一體化,不但可以提高建筑的美觀,同時,由于裝飾一體化,會涉及室內外諸多建筑材料的統一,可以將兩者的材料互為補充,從而減少資源的浪費。實現建筑材料利用的最大化,實行室內外建筑一體化原則,使得建筑物的室內、室外形成和諧、統一的畫面,為建筑物增添了美感,并營造典雅的氛圍,使居民心情愉悅,通過一些壁畫、綠色植被等小的飾品為建筑物增添一些趣味。
5.引進高效的生態技術
積極利用信息技術以及數字技術,一定程度上會減少建筑過程的失誤,保證建筑的每個環節能夠得以順利實行,從而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在建筑設計中,大力提倡引用可再生能源,確,F有資源的有效利用。其次,結合數字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促進對一些天然資源的利用,將景觀的設計與建筑設計有效結合,促進建筑技術的快速發展[3]。要促進建筑生態化的切實有效的實行,融入現代的數字信息技術是必要的途徑,利用數字信息的合成技術,將預設的建筑物的結構特點進行整合,使得初級的建筑物畫面快速形成。進而凸顯建筑物的結構、特點等條件,使建筑物的優缺點比較明了,進而可以在建筑施工之前進行建筑設計的優化整合,有效規避建筑施工過程的反復性。同時,還可以結合現代的科技,將建筑資源整合化,充分利用天然資源。譬如,可以依據地形以及地勢結構,縮短取水的路程,節約相應能源的消耗,促進良好的水循環,進行資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實現天然資源利用的多元化,減少能源的消耗,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四、結語
將生態觀合理適度地引進建筑設計中,建立健全綠色生態環境建筑體系,加大對高能耗的建筑行業革新力度,有效化解能源緊張、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促進建筑行業的經濟利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格局。將生態理念科學、合理地引進建筑設計中,結合現代的數字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充分利用自然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同時,注重建筑物的室內外一體化建設,既提高建筑物的美感,又減少資源的浪費,進而極大程度上節約能耗,實現綠色的生態建筑理念。從企業的發展角度講,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對建筑行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積極引入生態理念,節約了建筑企業的運行成本,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競爭壓力,優化了建筑工程的經營體制,有利于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
作者:許杰青 單位:安徽建筑大學
參考文獻:
[1]胡佳.論建筑設計中的生態策略滲透[J].門窗,20xx(10).
[2]何慶.生態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山西大學環境科教樓方案設計有感[J].山西建筑,20xx(18).
[3]景濤,程娟.建筑設計課程的生態觀念體現[J].大學教育,20xx(10).
建筑設計論文7
摘要:在全球能源告急的大背景下,我國雖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作為煤炭、石化能源的消費大國,過渡依賴煤炭能源使得能源利用效率相對低下,環境污染嚴重,能源儲備也日漸枯竭,節能減排勢在必行。本文通過闡述在住宅建筑設計當中存在的一些節能誤區及改進做法,以期為住宅建筑設計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建筑設計;耗能應用;節約措施
1引言
建筑業一直以來都是能源消耗的大戶,隨著建筑產業的迅猛發展,人們對于室內舒適度要求的不斷提高,建筑能耗將持續增加,從建筑材料生產到后期使用、拆除回收的全壽命周期中,浪費的問題在建筑設計行業當中很常見,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節能措施,對環境的影響勢必更加嚴重。
2建筑設計中常見誤區帶來的耗能問題與解決辦法
在進行住宅建筑節能設計中的常見到一些問題和誤區,有時單純從一方面考慮是有些節能效果,但整體來看,一些措施可能引起其他的能耗浪費,針對這些常見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相對應的措施。
2.1片面追求通透使空調采暖能耗激增當今在一些“時髦”的建筑設計潮流的引導下,許多住宅建筑設計片面地追求通透性,落地的窗戶,占用的面積大,然而開啟部分的面積卻非常小。因為自然通風不暢,空氣不流通,大多數時間都要開空調,使室內空氣質量差,不但浪費能耗,也危害到健康。然而這個環節在居住區設計中常被忽略,片面追求通透帶來的能耗激增。因此在設計時應做到因地制宜,控制合理的開窗面積和朝向。對于自然通風優良的居住區,開空調的機會和時間都會減少,空調的能耗自然會減少。
2.2遮陽使用不當帶來的照明能源浪費對于住宅建筑出現東西向窗口,設計者第一時間想到的節能設計辦法定會是采用遮陽的方式。的確,遮陽板在住宅建筑中得到廣泛使用和普遍的認可,尤其是擋板式遮陽的設計方式更是常見,但大部分建筑師只憑感覺來設計遮陽板,如果尺寸位置設計不當,除了遮陽效果不佳,還很容易存在的一些不良影響:如遮擋視線、遮擋間接散射光導致室內照度不夠、影響房間自然通風。針對這些問題可以根據當地太陽方位、日照情況進行計算,也可采用活動式遮陽板,通過自動調節裝置根據太陽方位角隨時改變偏移尺寸,就可以完全消除太陽直接輻射的影響,而且可以把百葉寬度和百葉間距的尺寸和其負面影響減到最小。
2.3部分節能技術及材料存在隱患由于我國建筑節能技術起步相對較晚,發展程度還不夠完善,許多的技術沒有通過系統的檢測,并沒有在實踐中完善和應用到建筑的設計施工中,另外個別技術還可能隱藏著安全隱患,可能影響房屋的耐久性、結構的穩定性,導致房屋的壽命縮短,有外墻內保溫、外墻外保溫和夾芯保溫等很容易導致一些問題產生,并且也增加了建筑垃圾產生的數量和速度。
2.4建筑表皮材質及色彩的使用不當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夏季炎熱,高氣溫和太陽直接輻射熱,使外圍護結構外表面溫度最高可達到60℃以上,東、西墻的外表面溫度最高可達到45℃以上。如果沒有有效的隔熱措施,會導致室內表面溫度極高,阻礙人體散熱,讓人感到有極不舒適的烘烤感。因此從節能的角度講,在住宅的東、西墻和屋頂最好選用太陽輻射熱的吸收系數小或者說外表面材料反射系數大的淺色或有適當反射性的外表面材料來降低太陽輻射熱的等效溫度。但住宅建筑形式受戶型及造價等多重因素影響,建筑立面基本大同小異,較難有所突破,建筑師為了豐富立面效果,于是在立面色彩上多采用棕紅色、咖啡色、灰綠色顏色,屋頂多采用紅色、黑色、綠色,但這些色彩往往熱吸收系數較大,大面積使用增強了太陽輻射熱對外墻和屋頂影響,進而影響到空調能耗。為了避免由于白色或淺色墻面過大而引起的形式單調,可以通過小面積有顏色的線腳或色帶來豐富墻面的外觀形式,或采用立體瓷磚,利用砌筑的凸凹及陰影產生的光影效果豐富建筑立面。住宅屋頂的經濟適用的節能方式主要有將平屋頂改為坡屋頂,并內置保溫隔熱材料,不僅可提高屋頂的'熱工性能,還有可能提供新的使用空間,也有利于防水。還可以增加屋頂綠化種植隔熱層,典型的不需要很厚的種植土的植物有佛甲草等,佛甲草采用無土栽培技術,30~40mm的特殊生長基質。僅增加屋面質量10~20kg/m2,減輕結構層的荷載,管理也較為方便,可在屋面板上直接種植,不需施肥,利用雨水澆灌,也可以在基地培育,待草長成后搬上屋頂即可交付使用,且不同季節均可栽培,生長期長,具有很好的隔熱效果。
2.5利用平面凹凸求造型近年來,不少由大戶型拆分的小面積住宅出現在市場上,為了滿足大進深住宅所有房間都能獲得必要的自然通風和采光要求,戶型平面不可避免地形成凹凸,增加了建筑的體形系數。還有一些住宅設計為追求立面的效果可以在平面上做凸凹變化。雖然最佳節能體型不只是以外表面積為標準,而是以熱工特性的比例為準的,但畢竟體型系數是控制建筑節能的一個重要指標。應該認識到,宜盡量減少戶型平面不必要的凹凸變化,尤其是不是為了滿足房間自然通風和采光要求的凹凸變化。
2.6防止自然通風失控帶來的能耗自然通風雖好,但開窗自然通風適宜的月份集中在過渡季,過熱或過冷時只需滿足基本換氣量,過量的通風反而不利于節能,因此在進行自然通風設計時應注意其本身可能帶來的問題,要特別避免自然通風的失控帶來的大量空調能耗的損失。因此建筑設計中不應盲目強調自然通風,應以辯證的態度來看待。
3結語
住宅建筑節能工作,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系統工程,一定在從政策法規、監督管理、設計施工、技術材料創新和合理使用設施等等一些相關方面實行研究控制,對于建筑設計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除了建筑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節能,在使用過程中更是要加強行為節能的控制,供暖、制冷系統的效率是降低能耗的主要途徑,從設備自身的效率、管網傳送的效率、室內環境的控制裝置的效率再到設計、安裝、運行質量、節能系統調節和和經營管理模式等每一個環節都應兼顧才能切實提高節能效率。
參考文獻:
[1]袁志華.價值工程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20xx.
[2]王蔚.模塊化策略在建筑優化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湖南大學,20xx.
[3]張怡.論環保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武漢紡織大學,20xx.
[4]張輝.建筑設計中的節能方法及應用研究[J].裝飾裝修天地,20xx(04).
建筑設計論文8
摘要:如今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相互之間的競爭問題不斷加劇和提升,這成為了我國各個單位以及企業共同關注的話題,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建筑行業的進步,在建筑項目開展中設計工作至關重要,一個優秀的建筑設計能夠幫助企業獲得非常好的經濟效益,也對人們的居住情況有很好的享受,當然設計工作還在不斷發展和進步當中,必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尤其是在當前和諧社會和可持續性發展的背景下,很多建筑師對環境以及人文的關注度不夠,導致設計中很多工作無法更好的與城市發展相協調,下面文章對此內容進行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規劃;建筑設計;關系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城市生活中很多需求度有所增加,不僅僅需要提供給人們居住的場所,更是需要保證其舒適度,生活環境的優美度,形成與周圍自然環境相互協調統一的形勢,而在建筑工程項目設計的工作人員中,更需要對此方面的問題加以關注和統一化,保證建筑物與城市發展相統一,進一步促進我國的城市化進程。
1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
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①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與可持續性發展相統一,將人以及環境和建筑之間的關系予以積極處理,保證能夠滿足物質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②將生態環境的保護充分關注,避免出現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情況,對能源以及土地、水源、材料等加以節約,與當地的城市規劃要求相符合,保證與環境的和諧發展。③建筑設計中充分考慮抗震、防洪以及防火安全措施。④設置殘疾人以及老年人的基礎無障礙設施。⑤加強對文化歷史名城以及文化保護區的建設,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開展此項建設工作。
2建筑設計過程當中應該遵循的幾個原則
2.1應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建筑工程的建設過程是在具體的施工環境中而形成的,因而想要更好的體現出建筑設計的.人性化特點,就需要將因地制宜的原則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去,具體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安排,制定出最為符合城市發展的方案和計劃,不能夠直接抄襲其他城市或者是國家的建筑物設計,就算是一些先進的設計理念,也只能夠去借鑒,不能盲目的引進和生搬硬套,設計之前對當期的環境以及生態予以充分考慮,充分完成建筑物與城市環境的適應性發展。2.2遵循節能和節約的原則。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建設,我國的特色市場經濟制度不斷成熟化。在建筑物的設計工作中,對當地的良好經濟以及社會環境要充分予以考慮和建設,并且重視建筑物的節能技術,控制建設中形成的成本以及能源消耗度,并不是只是對建筑物的外形進行設計,導致忽視環境形成浪費情況,在新時代的建筑物設計工作中,設計要求更高,因此保證建筑物質量的同時,還需要提升建筑物的節能、經濟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夠完成企業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共同實現,這也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都有非常好的推動和發展。
3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之間的關系
3.1建筑設計遵循城市規劃設計。隨著城市的不斷建設完善,在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功能性上都有所提升和改善,但是從我國的當前城市規劃以及建筑設計工作實際情況來看,更多的是采用傳統規劃設計方案,與新時代下的城市建設需求沒有更好的滿足,建設過程中一些設計人員沒有與城市發展的個性化特點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城市建設千篇一律的形勢,因此針對這些問題,設計工作人員應該從自身做起,加強對自身所在城市景觀、人文、地理情況和自然環境的認識和了解,針對性的采用設計方法和方案,使其不僅能夠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還能夠充分體現出城市的個性化特點,設計工作中要嚴格關注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發展,以達到整體建設的美觀性與協調性。3.2城市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相互聯系。城市的規劃以及建設設計之間是相互依存和相互發展的,如果僅僅是將建筑設計工作追求,那么將無法形成更好的城市規劃協調性,而如果只是對城市規劃予以關注而沒有關注建筑物本身的功能建設就會導致城市規劃發展存在巨大的滯后性,因此城市規劃以及建筑物設計中需要保證其兩者同步統一化發展,另外城市規劃工作中對建筑物之間存在的共性以及個性予以關注,從整體上對城市以及建筑物進行設計,保證整體設計工作的協調發展,設計中個性化的特點要以城市作為基礎,在體現城市個性化的同時促進城市整體功能的建設。3.3鞏固建筑規劃為設計提供參考。建筑物進行規劃和設計工作要對所在區域的發展和功能實際需求進行提升,對此發展情況加以預測和分析,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建筑物介入到城市規劃中提供了更好的基礎,保證了建筑物規劃的科學合理性,更是能夠將建筑設計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加以預測和控制,形成最為優化的控制對策,提升了建筑物的空間規范和設計質量。建筑規劃工作作業的保障和提升,還需要嚴格關注建筑規劃的理念與規劃水平的全面提升,將有關于建筑規劃的知識了解清楚,最大限度的實現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的統一性,形成質量、性能以及特色上的協調。例如我國四川省成都市對下屬五城區及安徽省巢湖市對市區所采取的統一規劃建筑色彩的辦法,通過建筑規劃的指導作用實現,提供給了建筑物設計的思路和理念,也顯現出了城市的規劃魅力。
綜上所述,在實際城市發展和建設中其是能夠與建筑物相輔相成的,從實際的建設和規劃工作中,要不斷提升對建筑物的個性化功能的實現和應用,保證其在建筑物設計中能夠提升城市規劃水平,在建設建筑物的過程中,保證功能與個性化建筑之間的聯系和協調,避免對城市發展形成更大影響,同時設計建筑物的過程中保證其公平性,促進城市整體發展的平衡性,最終建設出一個充滿個性又富有活力的美好城市。
參考文獻:
[1]趙馨.新形勢下的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J].住宅與房地產,20xx(36):251.
[2]陳可佳.探析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J].江西建材,20xx(23):34.
[3]苗曉霞.探討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J].現代國企研究,20xx(12):111.
建筑設計論文9
摘要:邏輯思維能力是建筑設計的基礎。理性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提高建筑物的空間美感,感性的形象思維能力卻創造出打破常規的建筑設計作品。只有把理性邏輯思維能力與感性形象思維能力相結合,才能創造設計出適應市場作品。建筑設計作品的核心就是創造性想象性的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對建筑藝術性和獨特性的設計與完成。本文通過對國家體育館和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等建筑設計杰作的對比分析發現,形象思維在建筑設計領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建筑設計在邏輯思維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產生靈感,發揮想象力都要依靠形象思維來完成,才能創造出人類建筑設計學的杰出作品。
關鍵詞:中西合璧;現代建筑設計;邏輯思維;形象思維
一、引言
建筑設計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設計門類,在特定的環境及空間內,運用建筑設計中既定的藝術語言來營造出整個建筑的空間感與通透感,從而使建筑物與周圍的環境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這就需要建筑設計者本人運用理性的邏輯思維去思考整個建筑設計方案的諸多方面。建筑設計的基礎是建筑設計者的邏輯思維能力,理性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提高建筑物的空間美感。然而,當建筑作品需要更深層次的含義來體現其藝術價值時,建筑設計者就要具備感性的形象思維能力去創造出打破常規的建筑設計作品。邏輯思維是建筑設計的重要工具,貫穿于整個建筑設計的過程。建筑設計要求設計師善于思考,提升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充分考慮建筑設計過程的諸多因素。形象思維(發散性思維)表現為頭腦中的想象與假設。在建筑設計領域占據很大的比重,建筑設計師在邏輯思維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產生靈感,發揮想象力都要依靠形象思維來完成。
二、建筑設計中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相互關系
。ㄒ唬┻壿嬎季S與形象思維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抽象的邏輯思維是形象思維具體化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這樣形象思維才會出現,藝術設計的靈感也會應運而生。日本風聲劇院觀眾廳的創作過程說明了創作過程中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是如何互相滲透和相互作用的。所以,設計師對捕獲的信息分析研究時絕不是單純地進行抽象的推理,邏輯和形象思維在藝術設計中相輔相成,緊密聯系。建筑設計師應努力尋求感性和理性的最佳結合,從而設計出滿足受眾的產品。
。ǘ┻壿嬎季S的三種命題與形象思維的藝術性和獨特性
一件建筑設計作品是需要充分考慮市場的適應性與受眾的接受度,它既具有商業價值,也是建筑設計師嘔心瀝血的一件藝術作品。由于受到某種需求的局限性和驅動性,必須運用一定的邏輯思維對諸多因素做出合理的推論,從而達到受眾需求的統一。如一把椅子的設計首先要通過邏輯思維推論出應該設計出一種有多支撐體的造物;再推導出了需要一種符合人體工學的承重面支撐體,從而進一步使推論走向對造型和色彩以及心理因素的思考中去。這種三階段命題的邏輯推論最終結果必然會要求一種實用性、功能性和文化內涵性的產品。由此,建筑設計作品的核心就是創造與想象,即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對建筑物藝術性、獨特性的設計與完成。建筑設計師發揮自己的發散性思維,將整理歸納好的理性因素轉換為感性因素,從而生成感性素材。形象思維是人的情感力量和形式意志的外在體現。
三、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ㄒ唬┖諣栕舾瘛⒌旅仿∨c國家體育場
國家體育場(鳥巢20xx)的整體結構形式以孕育生命的鳥“巢”作為雛形,象征著人類對美好未來世界的憧憬和遐想。赫爾佐格、德梅。1950;1950)等建筑師把國家體育場主體鋼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觀。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建筑設計師需要穩固的地基來支撐國家體育場這項弘大的建筑物?紤]到普通樁基無法提供穩固的支撐,地基工程師決定采用在樁里面埋上壓漿管再灌注水泥的沉降發以加固周圍的土壤,從而大大增加了地基的強度。這也是通過理性的思考將一個特色鮮明的建筑物設計轉換為實際的項目工程,調動所有建筑設計人員及施工人員的邏輯思維來完成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非凡龐大建筑。接著,在整個外觀圖設計完成后發現鳥巢的設計為鏤空式設計,滿足建筑物的穩定性的合金鋼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師需要理性思考的結果,是通過工程師的設計經驗、理論知識和實地考察調研后的邏輯思維的具體體現。在邏輯思維領域,頗為重要的一項設計便是經費預算。由于國家體育場設計用到的鋼架材料的價格十分不菲,如何縮減費用又不會影響鳥巢的外觀便成了設計中的一大難題。金屬管構架之間距離為3米,形成跨度達48米的沒有任何支撐的自由空間,創造出巨大的可供受眾展覽和表演的通用室內空間。設計修改的鳥巢取消了開合屋頂(圖略),采用中空屋頂大大縮減成本費用就是運用新的理性思維創造新形象的實際案例,也反映出了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相結合的`典范?梢钥闯,國家體育場的設計正是建筑設計師的理性思考結晶,反映出建筑物設計中邏輯思維的重要性。它能夠幫助建筑設計師讓設計變為滿足社會需求的有價值的建筑作品。
(二)倫佐皮亞諾與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倫佐皮亞諾,1937)的最大特點體現在暴露的鋼架結構形式以及復雜多變的管線。建筑完工后,引起極端了的爭議,由于違背了巴黎的傳統建筑風格,完工后的建筑曾招致許多巴黎市民反對而無法接受,但也受到許多大眾文化藝術家的大力支持。被巴黎人民戲稱為“市中心的煉油廠”。但我們認為這種建筑隸屬于“高技派”的風格。可以看出這些外露復雜而多變管線的色彩(藍色的空調管路、綠色的水管、黃色的電力管路和紅色的自動扶梯)是有一定的規則序列的排列。倫佐皮亞諾在“蓬皮杜中心”的設計思路上采用了門格林豪森發明的由標準構件等組成的“MERO”結構系統,形成跨度達48米的沒有任何支撐的自由空間,為受眾提供了展覽和表演的空間?紤]到建筑物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利用理性思維最大程度節約建筑物的空間占用,讓受眾能夠更加自由地享受博物館內部的藝術氣息。手稿中考慮到聲音在建筑物中的混響等,效果設計師與聲學工程師進行了多次探討,也反映出了建筑物設計與聲學之間的邏輯關系。皮亞諾運用邏輯思維中的人機互動來實現建筑物對于人的求異和獵奇心理,同時又是通過理性思維來滿足形象思維的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
四、結語
我們在建筑設計藝術中應該借助人類的邏輯和形象思維尋求感性和理性思維的結合點,才能體現出建筑設計既嚴謹、理性,又輕松、活潑和豐富的雙重性。只有將邏輯和形象思維有機地融合起來,才能在建筑藝術設計中體現它們獨具特色的一面。因為建筑設計中人們首先是對獲取的信息要素以形象思維的模式進行加工處理,然后再進行邏輯推理假設,從而形成建筑設計者各種信息的交融。邏輯和形象思維在藝術設計中既相互統一,又相互對立。只有在建筑設計中運用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才能設計出符合受眾的理想產品。
參考文獻:
[1]趙亞,鐘意.中西合璧的近代天津建筑環境設計及現代啟示[J].規劃與設計,20xx(10).
[2]張偉毅.藝術設計心理學在建筑環境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xx(20).
[3]尹雪嬌,向馗.關于城市建筑環境設計的思考[J].現代裝飾(理論),20xx(3).
[4]趙晨梅.談古為今用的建筑環境設計觀[J].山西建筑,20xx(13).
[5]潘浩磊,張麗.建筑環境設計手法及思路分析[J].建材與裝飾,20xx(9).
建筑設計論文10
摘要: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地下車庫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因為設計條件的限制、設計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對規范的理解深淺不同或者是設計周期限制在地下車庫的設計中往往存在設計不當或是失誤的問題,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
關鍵詞:地下車庫;建筑設計;分析
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使城市用地日趨緊張。政府和相關部門開始對縱向地下空間進行考量。地下車庫已成為現代化城市中的常態。同時,也可以在車庫頂板上種植綠植,提高城市空氣潔凈度,提升小區整體設計品格。地下車庫設計和規劃中,既要滿足地下停車訴求,又要避免上部建筑結構受到干擾,降低其安全系數。
1地下線車庫結構形式的選擇
板柱結構和梁板結構是主要的地下車庫形式。其中又以梁板結構的應用尤為普遍。它既能夠與強度、撓度和裂縫等節點性要素相契合,又能夠減少頂板厚度。設計人員可以在該結構背景下,結合實際工程要求,應用梁板形式或者反柱帽形式的底板。該種結構形式在應用過程中包含許多注意事項:地下車庫對埋置深度要求較高,且上部覆土荷載比較大,需要對頂板沖切進行考量,此刻無梁樓蓋形式并不具備適用性。設計人員要增加頂板厚度,使其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
(1)梁板式車庫。設計人員可以在撓度限制背景下,增加扁梁寬度,以提升地下車庫的凈高,減少埋深。同時,設計人員也可以應用加腋型的框架梁形式,增加與梁的剛度及承載力的匹配度,并實現后期機電、通風和通訊等空間布局的簡便性。該形式應用過程中,要與通風專業及其他設備工種進行溝通和協商,在梁中部截面高度較小的地方為管道預留空間,使其通過,最大程度對空間進行合理利用,有效降低成本。
(2)無梁樓蓋車庫。常規情況下,無梁樓蓋的柱網以正方形或矩形的形態存在。正方形布局具有經濟層面的優越性,在鋼筋混凝土墻上對底下車庫周邊進行支撐。確保無梁樓蓋每個方向都超過三跨,以確保充分的側向剛度。借助豎向荷載,從縱橫兩個方向分別將無梁樓蓋分為跨中板帶和柱上板帶,進行計算。工程項目執行過程中,借助等代框架法對頂板內力進行計算,然后對跨中板帶和柱上板帶進行合理分配,進而將變形和強度作為主要要素,進行配筋計算。經驗系數法應用背景下的計算結果,與等代框架法計算結果存在偏差。設計人員要結合具體工程情況,對計算方法進行合理選擇。
2地下車庫的建筑設計
(1)地下車庫出入口防火卷簾門。在地下車庫出入口設置防火卷簾門的根據是GB50067-9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5.3.3中明確規定:在坡道的出入口應該運用防火卷簾、水幕和設置甲級防火門等對策,達到和停車區的隔開。在汽車坡道上和汽車庫都設置自動滅火系統的時候,可以不受到這個限制。GB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3.3中明確規定:防火分區間應運用防火墻進行分隔,如果發生困難,及時應用防火卷簾對其進行分隔。一般地下車庫汽車出入庫兩側的防火分區數量為2個,而地下車庫汽車出入口與室外暢通,汽車開出地下車庫之后,呈現的是開闊性的外部空間。設計人員要避免將該出入口定義為防火分區間的間隔。設計人員不要在地下車庫汽車出入口進行防火卷簾門設置,應用具有防風、防寒和防盜功能的折疊型速降門對其進行替代。如果發生火災,要將其聯動升起,將火災損失降到最低。
(2)地下車庫柱網。在進行地下車庫設計的時候,應該對與上部建筑功能結合布置選擇柱網進行考慮,就是對地下車庫的停車進行考慮,也要對上部建筑功能的適用性以及經濟性進行考慮。要對地下車庫柱網進行確定,首先要對汽車的尺寸和停車位的尺寸進行認真的分析,從目前有的資料分析,高檔車(車長大約是4.8m,車寬是1.8m)的車型所占小型車比例只是少數,中檔車(車長低于4.5m,車寬大約是1.7m)是比較大的`。所以,小型車的尺寸是1.8m×4.8m,根據規范規定,車與車橫向間大于0.6m,墻間和車縱向的間距大于0.5m,能夠對停車位的尺寸進行確定:停車位后側無墻2.4m×5.05m,停車位后側有墻2.4m×5.3m。按照停車位的尺寸,能算出通常停3輛車柱網凈距=車柱間距0.3×2+車寬1.8m×3+車與車間距0.6×2=7.2m。通常高層和多層建筑柱子截面尺寸是0.6m到1.2m,所以通常地下車庫柱網選取是7.8m到8.4m。超高層建筑因為柱子截面尺寸大,也可運用9.0m的柱網。
(3)行車通道。行車通道寬度主要是對停車形式和車型進行考慮,規范規定單行車道的時候是最小寬度為3m,不過這僅僅對行車需求進行考慮,沒有考慮由車道進入停車位,所以車道兩側增加500mm,最小寬度為4米,這是比較科學的。規范規定雙行車道最小寬度是5.5m,5.5m為垂直式后退停的時候的最小尺寸,不過只對防火要求進行考慮的時候,一次出車的車道寬度是6.0m,這是比較科學的。
(4)主體建筑與地下車庫間的連接方式。為了滿足城市居民日益更新的生活訴求和環境訴求,住宅小區多在地面進行庭院綠化,地下進行停車庫構建,呈現多樣化特征。設計人員要結合具體工程背景,對地下車庫的設計模式進行綜合考量,進而決定其與主樓之間是否設計為沉降縫分開。設計人員如果不進行沉降縫設置,就要對上部樓房和地下停車庫之間的差異沉降和超長問題進行著重考量和解決。地下車庫的基礎埋深和基底壓力都比較大,如果在不設置沉降縫的背景下與樓房連成整體,很容易導致車庫和樓房之間的地基差異沉降。
3地下車下車庫外墻結構設計
(1)荷載。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是地下車庫外墻的主要荷載形式。水平荷載的主要元素是側向土壓力、地面荷載、人防等效靜荷載;豎向荷載是上部及地下車庫結構的樓蓋自重與傳重。在進行工程設計的時候,無法對風荷載、豎向荷載、地震背景下的內力進行控制。垂直墻面的水平荷載彎矩是墻體配筋的主要考量要素。設計人員要結合墻板彎曲情況對其配筋進行計算,可以忽略其余豎向荷載組合的壓彎作用。
(2)靜止土壓力系數。通常來說,靜止土壓力應該對試驗進行確定。不過若不具有試驗條件,砂土能夠是0.34~0.45,黏性土能夠是0.5~0.7。
(3)地下車庫外墻的配筋計算。地下車庫設計背景下,進行外墻配筋計算的過程中,如果外墻帶有扶壁柱,要以雙向板為前提,進行配筋計算。扶壁柱就是要求根據地下室結構的整體電算分析結果進行配筋。外墻和扶壁柱變形協調原理應用背景下,會導致外墻受力配筋不足、外墻水平分布筋多余、扶壁柱配筋不足。
4結束語
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和車輛的增多,對地下車庫設計和建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當前,地下車庫設計是城市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傳統的設計要素和施工工藝已經不能夠滿足地下車庫的設計需求。設計人員要結合具體工程情況和地下車庫設計要求,在其設計過程中,對各項要素進行綜合考量,確保整體設計與停車訴求相匹配,為人們提供良好的停車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寶豐.關于提升地下停車庫經濟性的設計要點分析[J].住區,2012(2):77-78.
建筑設計論文11
1環保節能型建筑的重要性
隨著地球化石能源的逐漸枯竭,近年來人類不得不考慮用各種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去替代現有的化石能源。全人類都在注意能源的合理有效的利用,人們開始關注生活的各個方面的節能,與此同時,環境的污染也隨著化石能源的利用和人類對于資源的極大浪費而誕生。建筑,一個長期存在的實物,人們也開始聚焦到建筑的環保節能上。全國的建筑在建設中和建設完工后的能源消耗、能源重復利用、環境的保護中都存在很多不足。建設中能源和資源的無法合理有效的利用,極大地浪費了很多自然資源;使用中的建筑由于很大程度上的依賴于能源來提供照明、通風、溫度控制,無法利用現有的自然條件;由于全國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建筑的修造,而且耗能占用了全國能源消耗的1/3之多,這不得不提醒我們注意建筑的環保節能。由于我國人口眾多,還存在著能源危機,人均資源占有量很少,環境問題也不容忽視,所以就有必要從這一個能源消耗大戶上著手去實施環保節能。人類生存發展的歷史中,很多事情會影響到自然環境的變化,人與自然有著一種很不一般的關系,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必須要有節能環保的精神才能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才能在節約資源的基礎上建造一個舒適可靠地建筑。設計的同時必須充分的認識到建筑是為了舒適、簡約的,能提高人的素養,提高生活質量,不求奢華浪費,這樣給人一種很淡然的感覺,F在我國提倡精神文明,就要從建筑的根本開始,不能過度的污染浪費,去除掉多余的部分,以使用的原則去設計,認識材料的本質,充分發揮材料的作用,用有限的資源和精湛的`技藝去創造。簡單的造型、純凈的材料、柔美的線條,能給人一種很輕松愉悅的感覺,不會掩蓋建筑本身的美感,在空間上有一種和諧美深入其中,不會使人有產中的感覺,恢弘大氣的手法去設計不見得有這種效果,這種講究實用性的方式更加體現出建筑的靈魂。
2建筑設計中的環保節能理念
2.1認識設計的意義
在設計建筑的時期,要充分把握建筑的環保節能,不能為了建筑的時尚、大氣、奢華而設計,而要認真去思考如何為社會服務,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困難,讓建筑在使用的過程中凸顯安全、簡約、舒適,充分反映出自然,突出建筑的實用性。環保節能建筑的設計靈魂就是要在材料的使用節制、生活空間的舒適、空間上的限制上實現材料的價值,設計一種融合與自然,能利用廢棄的材料或很少的材料。在生活中可以利用可再生資源為人類服務的建筑。
2.2本土化
本土化不是建筑的外表和本地的建筑類似,是包括它的實際應用、內部裝飾、內部空間的利用、室內環境的本土化。建筑在節約環保的基礎上和本地區的風俗習慣、地域色彩想融合,所謂因地制宜,設計應該利用當地的資源,設計出符合當地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的建筑去為人民服務,盡可能減少附加的裝飾和刻意的添加修飾部分,突顯出地域特色的同時,彰顯建筑的環保節能。
2.3設計中要倡導簡樸
簡單的建筑設計不會給人一種很單調感覺,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設計的同時,注意環境的安靜寧和、建筑的簡約樸素,充分發揮人類想象去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簡樸的設計思路不僅僅要體現在建筑設計中的建設階段,還要貫穿建筑在長期使用中的可再生能源的回收再利用、能源的節約、使用中的環保等思想。我國資源并不充裕,很多自然資源和能源越來越少,只就要我們節約,在建筑設計中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2.4建筑設計中的減法設計
現在的建筑設計中存在很多不必要的添加成分,包括在室內室外的裝潢中浪費了很多自然資源,我們就要在設計中減少不必要的鋪張浪費,去除多余的結構和裝飾,讓建筑自身有一種干凈、寬松的氛圍。在設計中空間的利用要合理,采用較少的建筑用材,凸顯建筑的環保節約。
3建筑在建設中的環保節約措施
3.1減少能源的損耗
建筑在建設中要確保建筑的本身能源的損耗不能太大,建筑本身能量的散失也可以有很大影響,要采用經濟的保溫材料和利用當今先進科學技術手段來塑造建筑本身,保證建筑的整體使用效果,達到保溫、通風、密閉的作用。在建筑的使用中要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回收利用資源,讓室內的能源盡量少的散失。
3.2建筑外墻的設計
建筑的主要結構就是建筑的外墻,建筑外墻的材料使用和設計風格決定建筑主體的能源消耗水平。建筑外墻要考慮到保溫,保溫材料可以有效地減少建筑在使用中的能源消耗。很多保溫墻的利用不僅美觀而且更加實用、耐用。住宅的保溫墻設計分為室內保溫墻和室外保溫墻,保溫墻不但施工方便,對于保溫的效率也更加高,對于室內的保溫起到很好地作用。外保溫墻還可以使室內的裝潢更加方便,保護保溫材料的外露、增加室內面積、增加室內保溫性能等。
3.3建筑外窗
外窗的設計關系到室內能耗問題,外窗關系到室內的冬季保溫、夏季散熱、室內通風、室內自然照明,如果不合理的設計外窗必然會導致建筑能源的大量損耗。外窗應該采用雙層玻璃或者鍍膜玻璃為基準,增加外窗的保溫性能,減少玻璃面的散熱問題,為冬季的供暖節約資源。外窗的框架應該采用耐用、耐火、隔熱的材料,現在很多建筑為了節約木材都采用鋁合金或塑鋼等材料作為建筑外窗。
3.4節能新風系統
在節能環保建筑中,外窗的通風效果得到了很好地利用,人們在設計新風系統是注意到了這一點,讓新空氣的走向和污濁空氣的走向成為室內舒適中必然考慮。當下環保節能中流行自下而上的方法來進行室內的空氣流通方式,讓污濁的氣體從上方排除,新鮮的氣體從下方流入,同時根據了熱氣體的熱力上升原理,對于人體很有好處。這種方式很節能,減少的新風系統的能源損耗,是室內的熱量交換很好地運轉。
3.5新能源的利用
在建筑的環保節能設計中,新能源的利用很重要。節能型建筑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新能源概念,不僅要減少能源的損耗,還要充分利用建筑內部的剩余熱量、太陽能、地熱、風能等自然資源為室內的熱水供應、電器用電、供暖提供支持。太陽能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很多家庭的太陽能熱水器,減少了電熱水器的能源消耗;太陽能電池板的利用,減少了室內照明用電,也很方便、安全、清潔。這種新能源的利用充分的發揮了可再生能源的用途,堅持了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3.6節水
建筑在雨水利用和生活用水回收方面也要充分考慮到環保節約,用水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建筑的水龍頭用節水龍頭,生活用水排入指定地點進行回收再利用,雨水收集起來進行綠化、廁所沖洗等。
4結語
環保節約性建筑的設計是當今建筑的主題概念,我們要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全社會的綠色、節能、環保,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做出努力。在建筑的設計、建設中和使用中要充分發揮材料的特點,考慮到節能和環保,真正做到建筑的節能環保。
建筑設計論文12
摘要: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企業發展模式的重組改革,使得能源消耗問題成為各國尋求經濟快速發展的路途中不可逾越的阻礙。當面對不可再生能源不斷枯竭這一不可忽視的窘迫境況時,如何利用不可再生資源來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來滿足社會需要,成為了當前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尤其在以能源消耗大戶著稱的建筑行業,如何利用不可再生能源滿足建筑設計過程中的大批量能源損耗成為了影響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太陽能;建筑設計;創新化
近幾十年來,國家的鼓勵政策為原本以傳統工藝為主、發展遲緩的建筑行業注入了一股強心劑,F如今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使其成為國家重工業產業中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告訴我們,要想保證建筑行業的發展勢頭,必須不斷尋求資本的精簡化、產業結構的合理化、行業技術的創新化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最優化。建筑企業如果繼續將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作為建筑設計消耗建材的主導,那么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企業將逐步喪失競爭力,無法搶占市場份額。企業占據的市場資源減少,對于企業的生存及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研究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行業的利用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1建筑設計中可再生能源的應用與現狀
1.1將可再生能源高效應用于建筑領域
當前的建筑領域中,人們開始更多的著眼于建筑設計的精準化、人性化。同時,也更多的要求在設計中能體現低耗能,環保綠色等特點。將科學合理的建筑美學同低能降耗的優化力學相結合形成了創新建筑學發展的新方向。在經濟市場迅猛發展的前提下,建筑企業應合理調配資源,用經濟環保的可再生資源,取代傳統高耗能的不可再生資源。這樣一方面可以調配整體建筑資源,淘汰能源損耗嚴重的冗余項目,優先將資源提供給低消耗低成本的高效項目,實現資本配置的最優化;另一方面,從基礎建設環節入手,確?稍偕茉锤咝褂,可以實現企業產業的發展模式由傳統落后的高耗能經濟結構轉化為綠色環保的健康經濟結構,減少建筑行業防治環境污染的經濟支出。
1.2建筑領域可再生能源在實際中的應用
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建筑企業在市場占有率方面的競爭尤為激烈。激烈的競爭方式一方面為企業實現自身發展,加強競爭力提供了充分的助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建筑企業的發展空間受到影響。現階段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專業人士正在不斷研究新的利用方式,以期達到使用效率最優化這一目標。通過更加簡單的使用程序,實現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的廣泛適用。與此同時,盡快加強法制方面的建設、完善監督機構、制定更加明確、嚴謹的法律法規等從制度方面入手為可再生能源在法律層面上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3可再生能源的應用發展
有的地區對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已有明確的規定,這對建筑綠色化發展有著很大推動作用,在能源節約方面也有比較大的輔助作用。在當前的社會發展環境下,建筑綠色化的發展趨勢逐漸形成,對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就比較關鍵。而從實際的可再生能源應用的現狀來看,占有的比例上還相對比較小。對影響建筑設計中可再生能源應用的問題方面,一些政策的實施沒有和實際緊密相結合,從而不能良好地體現經濟激勵的效果。由于受到技術標準的限制,在建筑設計應用中,可再生能源的應用難度較大。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集成度相對比較低,產品的質量水平也比較低,不能滿足建筑一體化發展的需求。除此以外,對可再生能源應用的宣傳工作沒有做到位,這就必然會影響到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推廣。
2建筑設計中可再生能源的應用與發展
2.1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設計中應用的策略
以可再生能源中的太陽能為例,在建筑工程的實際應用中,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考慮到建筑的設計方式、建筑構成中使用的材質、房屋朝向、附近的建筑等一系列可能影響太陽能使用的因素。作為在普遍領域廣泛適用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主要是以集熱的方式儲存熱能并加以運用。在建筑內部設置保溫墻板,當外部的集熱器對太陽光進行一定程度的收集時,建筑內部的保溫墻壁對通過熱管傳輸進來的熱量起到儲存的作用,如我們日常中經常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就是這種典型的集熱蓄熱墻設計。與此同時,太陽能的使用還有另一種較為常見的方式:光伏技術。我們所常見的光伏技術更多是和集熱器相互配合使用,以期達到遮陽集熱的'雙重功效。這兩種裝置的結合使用多常見于高層建筑,為住戶提供滿足生活工作需求的能源。太陽能熱水系統以及光伏技術的應用,對建筑能源的節約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是建筑設計中比較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建筑用能結構優化以及環境污染的減少等方面都有著積極作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應用,主要是對溫室原理加以應用,把太陽能輻射變成熱能,從而向冷水進行能量傳遞。在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構成中,主要有貯水箱以及集熱器和支架等,在這些構件下進行結合作用,就能將熱水系統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還有是在光伏技術的應用下,將建筑和光伏系統進行結合,也能在能源的節約層面起到積極的作用?稍偕茉磻迷诮ㄖO計當中,其中的地熱能可再生能源是也比較重要的應用形式。地熱能是通過地源熱泵技術來進行呈現的。在進行建設設計中,將選址以及場所的規劃和機房位置等設計結合實際進行優化。在選址以及規劃環節,由于地源熱泵系統的交換方式比較多樣化,在設計前就要在加強水文地質的勘察工作,還要對地熱資源的實施狀況進行充分地預先調查。
2.2設計中要充分重視建筑的整潔度,以及對建筑美觀度的影響
2.2.1地源熱泵系統沒有冷卻塔,機組是在室內的,這就對整體造型設計比較有利。在進行末端的裝置設計過程中,主流的地源熱泵末端裝置中,風機盤管和輻射吊頂是比較常見的類型,在安裝中就要結合實際嚴格地按照要求安裝。2.2.2風能的使用對于維持建筑整體的美觀性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發電方面,風能發電的應用取代了傳統煤炭發電的方式,節省了煤炭資源,也更加的清潔環保。風力發電區別于以往的發電方式,其最突出的特點是主動發電,風力在速度方面達到一定的數值,風力發電裝置就會自動運行。在部分風速平均數值較高的地區采用風力發電,充分的利用了自然資源,在降低能源損耗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卓越的功效。2.2.3生物能利用發展的潛力比較突出,將城區廢物垃圾加以利用,進行科學地處理就能產生熱量,在熱量的收集下能將其轉化為電能。對沼氣進行應用也能起到能源的再作用,將動物的糞便以及植物的秸稈等進行處理產生沼氣,再轉化為電能或者熱能等,這樣就能方便人們的日常應用,在能源上就可以大大地節約。在未來的世界發展中,能源的消耗有一半是來自生物質能的,尤其是住宅能源的利用上,對生物質能的應用可能會普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的應用,要將目光著眼于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法律角度確實完善各種法規制度,保障可再生能源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大力開發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努力構建綠色低耗的建筑新模式。
參考文獻
[1]王建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設計中的利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xx(8).
[2]倪昌劍.論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設計中的利用[J].四川水泥,20xx(6).
建筑設計論文13
論文摘要: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建筑設計技術專業“雙師型”教師內涵特征的解讀,結合本院該專業的“雙師型”教師現狀,分析了高職院校建筑設計技術專業“雙師型”教師培訓中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對策。
論文關鍵詞:建筑設計技術專業;“雙師型”教師;培養途徑
一、高職建筑設計技術專業“雙師型”教師的內涵特征
。ㄒ唬┚邆涓呗毥處熑谓袒緱l件
高職建筑設計技術專業“雙師型”教師,首先要取得高等教育法定的教師資格證書,具體到各省是通過職業道德、心理學、教育學、教育法規考試,取得高校教師資格證書。其次,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有奉獻精神,既能教書更要育人。第三必須具有扎實的建筑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廣博的知識結構(如城市規劃、建筑經濟、建筑結構、建筑設備、社會學、心理學),了解建筑設計領域的發展動態和最新技術成果,有一定的理論水平。
(二)具備高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主要體現為有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能力、教學研究能力、課程建設能力、專業建設能力等四個方面。教學設計能力主要包括:教學內容設計能力、教學過程設計能力、教學情境設計能力等;教學組織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方案運用能力、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教學場面控制能力、專業操作教學指導能力、學生學習評價能力;教學研究能力主要包括:專業教材編著能力、發表教研教改論文能力、立項教研教改課題能力、形成并推廣教研教改成果能力、團隊合作共同研究的能力;專業建設能力主要包括:專業人才市場需求調查能力、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能力、精品課程建設能力、實驗實訓基地建設能力、學生就業與職業指導能力、對學生課外實踐活動指導能力等等。
。ㄈ┚邆湎鄳慕ㄖO計實踐能力
建筑設計是實踐性要求較高的工作,一般來講需要5年以上的成長鍛煉。高職建筑設計技術專業“雙師型”教師必須熟悉建筑項目從立項至投入使用過程中的管理、設計實踐要求,并能從事建筑設計中的技術開發和技術服務工作(如建筑策劃、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房地產咨詢等),具有國家注冊執業資格要求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理論和實踐的綜合能力,并能及時掌握本專業方向的最新技術。
二、當前高職院校建筑設計技術專業“雙師型”教師培訓中的主要問題
。ㄒ唬┡嘤柲繕瞬幻鞔_,培訓內容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脫節
高職建筑設計技術專業“雙師型”教師的培訓應該是與教師的實際工作緊密聯系,能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困難,提升其教學水平,促進其專業發展。但是,很多建筑設計技術專業教師對所培訓的內容沒有自主選擇權,很多培訓是作為任務、考核條件、評價標準必須完成的,至于每位教師各自需要什么內容的培訓很少有人關注,甚至教師本人也逐漸淡漠了對自身專業發展的自覺性。教師進修的課程內容一方面存在著陳舊落后、缺乏新穎性的問題,另一方面還存在著盲目超前的問題。由于培訓內容與教師工作實際脫節,導致教師缺乏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培訓效果也很不理想,存在重形式、輕實效的傾向。只有通過自我參與等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的制定,才能真正起到服務教育、服務教師的作用。
。ǘ┡嘤栃问角缝`活,培訓途徑受限制
根據與各兄弟單位相同專業的交流,我們發現教師培訓通常的形式為:一是到普通高等院校接受脫產教育。許多高職院校為了提高本學校教師的知識層次和業務水平,都積極的創造條件送本校的教師到國外、綜合類或師范類高校進行脫產教育。但是由于高職院校教師的`數量本來就不足,教學任務相對繁重,要使大量的教師都進行脫產教育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二是到培訓基地在職進修。目前高職院校更多的是利用假期和節假口等業余時間,派教師到我國重點職教師資培訓基地進修,進行補償性教育。但是由于這些師資培訓基地主要采用班級制組織形式,以課堂講授方法為主,教師的學習機械、被動,并且很少聯系高職院校和教師自身的需要,教師在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難以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三是進設計院、地產公司業余鍛煉。高職院校將教師派到專業對口的企業參與生產過程的管理和設計,希望利用業余鍛煉的機會來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技能和實踐教學能力。但由于客觀條件受限,企業不一定積極配合,教師往往不能在實際崗位上工作,同時建筑項目往往周期較長,或工作時間過于集中,教師本人也難免有臨時觀念,較難深入實際,達不到預期效果。
。ㄈ╇p師型教師接受培訓的難度大,培訓經費難以落實
為提高現有教師的學歷和專業技術水平,各高職院校都強調了對現有教師的培訓,但是在現實執行中困難很大。
1、從上述我們對高職師資隊伍現狀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高職院校教師?萍耙韵聦W歷的占14.9%,大部分教師的學歷已經達到了國家高校教師任職資格的要求,但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偏低,高職教師的更深層次的缺陷還在于教師雙師素質的嚴重缺乏,也就是專業技能知識的嚴重短缺。雖然國家教育部已經批準部分高校對高職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培訓,但是對全國新成立的那么多高職院校來說,要參加培訓的教師人數太多,而繼續教育體系建設還剛剛起步,覆蓋面不夠廣,使得教師繼續教育的難度加大。
2、在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推動下,許多高職院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師資緊缺,同時多數由中職升格而來的高職院校還保留著中專教育或繼續招收中專學生,這就造成了大多數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每周都有20多節課的教學任務,業余時間很少,要脫產培訓的可能性很小。 3、我國的多數高職院校都面臨著經費短缺的問題,經費問題是制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又一個關鍵。高等職業教育由于其職業性的特點,培養的是與社會經濟建設、管理、服務直接相關的應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因此,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高消費的教育。與此恰恰相反,國家和地方政府對高職院校的經費投入相對于普通高校少之又少,學生的學費成為大部分高職院校經費的主要來源。全國職教工作會議后,國家開始對部分高等職業技術院有所投入,但仍是杯水車薪,高職院校無力承擔教師知識更新的任務。這種經費短缺的局面必然會造成教師培訓經費難以落實的問題,目前經費的落實成為高職教師繼續教育中一個突出的問題。
三、改進和完善高職院校建筑設計技術專業“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對策
。ㄒ唬┬1九嘤
1、通過引進職教專家講座、開展職教理念大討論等方式,組織教師學習和研究高職教育理論,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樹立屬于高職教育的人才觀、質量觀、教學觀。引導教師學習和借鑒國際先進的高職教育理論和經驗并逐步內化。
2、定期開展專業技術學習,邀請業內專家舉辦各類專業講座,及時了解行業內新技術的發展動向和工程實踐推廣經驗,引導教師在某個研究方向的深入和不斷提高。
3、以加強科研工作為推手,組織專業教師對高職教育實踐中出現的新課題進行攻關,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形成濃厚的研究氛圍。以理論研究為先導,深化教學改革,提高辦學質量。培養一批教育理論扎實,掌握專業前沿學術動態的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培養具有較高教育理論水平,在相關課程領域具有一定建樹的骨干教師,形成教育教學研究的基本隊伍。引導和幫助教師樹立現代教育和開放教育的全新觀念,推動高職院校教師樹立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4、以精品專業、精品課程等項目建設為載體,形成各種教研教改團隊,建立激勵機制,營造濃厚氛圍,發揮優秀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激勵中青年教師通過項目建設提高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根據工作性質和任務的不同,對教師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結構提出要求,促進教師自我教育、自主發展。比如:通過組織教師聽課說課、評課和撰寫教研論文等活動,強化教師的教研意識和反思教學的能力(包括對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整體行為、教育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評估方式的反思等),為他們在教學領域的自主發展提供有效支持。
5、合理構建高職院校產學研體系。通過院辦產業、系辦產業和教師專業工作室,搭建面向產業市場的產學研結合平臺,鼓勵教師在進行專業教學的同時,能面向市場從事技術開發、技術改造、技術推廣、技術服務等工作,使教師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ǘ⿴熗街婆嘤
“師徒制”長期以來是以技能為主的行業培養、傳承技藝的典型模式。結合建筑設計技術專業技能要求,針對初任教師專業成長是一種簡單、高效、經濟的培訓途徑。系部要為初任教師安排指導教師,給予其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提供有序、有力、有效地指導和引領。尤其在實際地教育教學情境中,指導教師幫助初任教師通過觀察、學習、實踐逐步理解、反思自己的教學,進一步豐富實踐性知識,增強教學技能,盡快勝任教學工作,提高教師參與課程改革的知識和能力,為可持續成長奠定基礎。同時指導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并對舊有的經驗進行加工提煉,使自己在教學上有更精細的設計,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更多的教育機智!皫熗浇Y對”促進了指導教師與初任教師雙方對教育教學進行思考和研究。
(三)(設計)院系合作
如何構建雙方合作平臺是院系合作的關鍵。從近幾年學院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的實踐探索中,我們得到了點滴經驗。
1、學校要根據教師的年齡、學歷、經歷制訂出具體的培訓計劃,加強教師實踐活動的計劃和組織安排,有計劃、有步驟、分批次地對教師進行實踐輪訓。與合作企業簽訂共同培養師資的協議,采用崗位培訓、下廠鍛煉、掛職頂崗、跟班研討、導師帶徒等方式,定期派專職教師到社會第一線了解生產設備、工藝技術和科技信息。鼓勵教師利用寒、暑假時間參與行業、企業的各種活動并到行業或企業中去兼職,參與企業的項目研發和生產工作,參與企業的工程項目。熟悉現代企業的運作現狀,強化專業技能。參與行業、企業培訓及職業技能等級鑒定等工作;拜行業、企業專家為師,以提高行業職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縮短學校與社會之間、教育教學與行業實踐之間的距離。這樣專業教師可及時得到新技術、新知識的培訓和實踐,獲得先進的管理理念,使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和增強。
2、主動與合作設計院接觸,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動手能力強,具有教師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加入專業建設工作,提升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促進學校與企業緊密交流及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3、積極尋找院系共同利益點,在技術與項目上互惠互利,一方面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另一方面為設計企業解決實際技術問題,達到雙贏目標。
四、結語
教師的成長主要受兩種因素的影響:一是外在因素,即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師培訓,它源于社會和教育發展對教師角色要求與期望;二是內在因素,即教師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師自我角色追求與期待。通過有組織的培養教師、合理選擇多樣的培訓途徑和教師個人不斷的學習,我們高職院校的教師將會更適應職業教育的要求。
建筑設計論文14
摘要:建筑學的發展及專業教育都要與時俱進,面對當前新的時代特征與需求,建筑學教育的設計主干課程更應該與實踐接軌。具體體現在設計主干課程的選題、設計主題導向、植根不同背景等方面的改革與策略。希望通過對建筑設計課程的改革,探討適宜于新時代、新需求、適應力強、多元化的建筑設計課程,為社會培養實踐能力強、知識儲備更加完善的新時代人才。
關鍵詞:地域文化;建筑教育;建筑設計課
1研究緣起
關于綠色生態城市的討論逐漸深入經濟社會生活,其強調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一時增長,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買不到綠水青山。隨著建筑業的飛速發展,建筑學專業正在面臨劃時代的改革。以往一味地談城市發展,研究城市的建筑與設計已經逐漸轉向鄉村。鄉村是集地域特色為一身的典型實例,任何地方的鄉村建設都極具當地特色,涵蓋了該地的建筑文化、地域特色、文脈傳承等地方特征。由此,鄉村建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時代機遇與建設高潮。面對新的形勢與特征,建筑學的設計主干課程面對鄉村,面對地域文化特色的課程少之又少,因此面對“地域文化特色”導向下的建筑設計課程改革已勢在必行。本研究結合浙江工業大學建筑學專業現有教學模塊中歷史與文脈模塊,擬對現有的教學進行改革,引入“地域文化特色”下的鄉村建筑設計與規劃的課程內容,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導向下,建筑設計課程面對地方鄉村的設計與規劃,對建筑學專業設計課程進行了有益的補充,并為建筑設計專業學生面對新時代、新形式、新對象的設計工作提供了更為全面的訓練。
2現行教學特色及核心問題
2.1教學特色
浙江工業大學建筑學教育的主要特色是教學模塊化。簡言之,即把五年的建筑學專業教育分成形態與認知、空間與環境、空間與行為、歷史與文脈、技術與建筑、建筑與城市、城市與文化七大模塊。其中歷史與文脈模塊是建筑學專業課程設計的第四個模塊,是面對建筑學三年級學生的設計課程。該模塊要求學生通過對城市歷史遺產的認識與考察,加強其對建筑的社會屬性、文化及歷史屬性的理解,對城市歷史文化資源保護進行思考與辨識,使學生初步樹立城市環境保護、更新與發展密切相關的意識,在設計過程中,訓練學生將城市環境更新納入到不斷生長的城市環境中統籌考慮的設計能力。
2.2核心問題
建筑學專業自20xx年專業評估通過以來,專家對于建筑學專業的“模塊化”教學特色給予了極高的肯定與評價,充分肯定了“模塊化”教學特色。本研究就是在此基礎上,針對“歷史與文脈”進行的深入改革與新的探索。然而,針對建筑行業近年來出現的建設量劇減、城市建設趨于飽和的現實問題,建筑學專業的設計課程并未給出及時的回應與調整,因此該模塊的教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2.2.1設計過程程式化
在教學調研中,我們發現高年級設計課到課率與低年級相比有明顯下降趨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從二年級開始一直延續著一草、二草、正草、正圖的設計程序,到高年級產生了厭倦與疲憊的情緒。假如遇到自己不感興趣的設計題目,就會產生被動應對的情況,訓練的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2.2.2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欲和個性
學生在經歷了前兩年的基本專業技能訓練后,多會不同程度地積累了創造的欲望和張揚個性的心理。而現在設計課,這種固定的訓練模式難以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有利的條件與探索。
2.2.3針對“歷史與文脈”教學模塊的題目設置過于單一與狹窄
2.2.4與建筑設計市場需求脫節
面對新時代背景下建筑行業近年來出現的新問題、新特征,單一只研究城市文脈與歷史的建筑設計已經不能適應適應市場需求。綜上所述,針對上述4個問題,本研究提出在三年級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中拋棄固定化的類型式教學方式,注入鄉村建設這一塊的設計主題,改變目前單一的設計課程選擇的現狀,并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導向下設計課程改革策略,探索適宜于新形式、新方向的課堂教學新類型,為建筑學專業設計課程做出有益探索。其目的是讓學生重視地域文化與鄉村建設,及時發現新問題,分析問題、歸納與總結問題并試圖用建筑的手段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3應對策略及關鍵問題
3.1基礎教學改革策略
3.1.1拓展“歷史與文化”教學模塊的`課程選題范疇
現有課程選題局限于杭州市內,主要面對的是城市問題,設計的是城市建筑類型,針對歷史與文化特色的詮釋較為狹隘。本研究將拓展選題類型,加入浙江省的鄉村類型題目,更全面的體現地域特色與文化的特征,科學的詮釋“歷史與文脈”的教學模塊,成為其有益的補充。
3.1.2體現地方性的地域建筑特征
地域文化特色的傳承與地域建筑設計和建筑業的發展休戚相關,面對鄉村建設的飛速發展,鄉村規劃與鄉村建筑設計的探索與研究遠遠落后。本研究立足于浙江省及全國各個地區,不同的地域均可以參考與應用,不斷深化地域特色的概念。體現不同地區鄉村建設的新特征,解決實際出現的鄉村建設新問題,傳承各個地域建筑特色與文化特色。
3.1.3拓展學生的設計視野
城市一直都是建筑設計與建設的聚集地,隨著城市建設量的逐漸飽和,建筑行業的轉型勢在必行。鄉村作為中國大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建筑行業未來所面對的主要戰場。建筑學的設計課程應針對這一現實趨勢,加強建筑學專業學生在鄉村領域的知識儲備與設計能力的培養。本研究能拓展了學生的建筑設計視野,面對城市與鄉村出現的新問題給予充分的詮釋,培養學生解決設計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的綜合能力。
3.2主要實施內容
針對現有課程僅局限于杭州市的歷史與文脈特征,進行以下內容的拓展:
3.2.1課程設計選題多元化
設計課程選題形成涵蓋杭州市地域文化特征、浙江省鄉土建筑地域文化特征、浙江省中國古典建筑地域文化特征的三大類型,并根據不同類型針對“歷史與文脈”教學模塊開設三個不同的設計題目,供學生選擇。有利于拓展文脈模塊的教學深度與廣度,更加科學的發揮地域文化特征在三年級建筑設計課程中的主導地位,促進“地域文化特征”與建筑設計課程的聯動效應。
3.2.2課程設計方式與評價標準多元化
針對以往的“歷史與文脈”課程設計題目選擇單一化、設計方式單一、評價標準較為混亂的現狀問題,開設多元化的題目選擇,例如城市特色博物館與文化紀念館設計、鄉土建筑再生設計、山地丘陵地區鄉村建筑設計等。針對不同的設計特點采用不同的設計進程與最終成果的標定標準,更為科學、全面的詮釋“地域文化特征”在建筑設計課程上的應用于實踐。促進建筑設計課程走向科學化、系統化。
3.3關鍵問題探討
首先,教師在教學內容設置上體現時代特征,且是當今的社會熱點的問題,這樣才能引起學生設計的積極性。例如:浙西南鄉村聚落更新,杭州市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問題等。其次,設計選題涵蓋面應多元化,包含城市、鄉村的地域文化問題,結合現存問題進行課程設計。第三,教師提出的策劃研究框架,每部分應有分值比重,使學生明確整體的目標和要求,同時也能讓教師控制進程安排。最后,教學成果評價應分階段進行,采用多人集體評圖方式,避免過去那種以“最終成果”論英雄的方式,或刻意去迎合教師個人的興趣愛好。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現今社會對于建筑學專業的需求傾向于多元化、全方位、精細化等。鄉村的發展、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地域的建筑建設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而建筑學專業教育不應只關注城市及高、精、尖的新鮮噱頭,而更應該腳踏實地地做好本民族、本地區的特色化建筑教育。針對建筑設計創作、設計管理能力的培養方面,可以進行更多的探索與嘗試。培養立足于國土、立足于民族、立足于地域特色的新時代的建筑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朱平.鄉村聚落的發展與保護[J].地理教育,20xx,(2):21-22.
[2]邢谷銳.徐逸倫.城市化背景下鄉村聚落空間演變特征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xx,35(7):20xx-2089,2159
[3]李立.鄉村聚落:形態、類型與演變一以江南地區為例[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xx.
[4]林文棋.試論新農村建設中的規劃創新[J].規劃師論壇,20xx,7(2):5-7.
建筑設計論文15
【摘要】為了解決我國高層建筑環保性差,能源消耗高的問題,引入綠色環保理念,開展高層建筑設計方案中綠色技術策略的優缺點分析,為我國高層建筑可持續性設計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綠色理念;高層建筑;設計方案;優缺點
隨著人口數量與社會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用地資源緊張成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國加大了高層建筑建設力度,用以解決這一社會問題。但是當前高層建筑設計依然存在較多問題,特別是其能源消耗較大、環保性能差等,嚴重影響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環保理念的實現。針對這一問題,建筑設計研究工作者利用綠色設計理念,開展了高層建筑設計方案的完善,將綠色環保理念落實到建筑設計方案體系中。其研究的重點在于如何在建筑設計中,落實幕墻、采光方位、制冷供熱系統、建筑材料、水資源再利用系統以及光伏建筑一體化等節能環保設計重點因素,確保達到綠色建筑設計要求。
1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理念發揮的作用與特征研究
1.1綠色理念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作用
將綠色理念融入高層建筑設計中,對于建筑整體質量以及社會功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可概括為以下幾點:①提高建筑節能環保效果。綠色理念引導下的建筑設計,首先具備較為清晰的節能環保體系。這一體系的建立,一方面有助于建筑水、電、暖等各項資源消耗的降低;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減少建筑對城市整體環境的影響。如高層建筑外立面采用吸熱性較強的采光玻璃,就可以在減少建筑室內環境電、暖資源的同時,很好地降低建筑外立面反光性,減少了建筑二次形成的光污染。②改善建筑使用者居住環境。在綠色高層建筑設計中,采用屋頂綠化、自然通風等技術,使建筑居住與使用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同時由于綠色建筑很好地減少了光、熱需求,提高建筑的隔音效果,進而造成了其周邊住戶生活質量的提升。③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綠色高層建筑設計在提高建筑環保性能的同時,還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務。如智能水系統的使用,一方面為建筑使用者提供了多樣化用水服務;另一方面很好地降低了使用者的生活成本。
1.2綠色理念高層建筑設計的主要特征
在綠色理念高層建筑設計實踐中,其主要特征概括為以下三點。①技術性。綠色環保理念建筑設計需要的新型技術包括了智能控制技術、資源再利用技術、環保材料技術、新型施工技術等多種技術內容。②節能環保性。節能環保是綠色建筑理念的基礎與主要目標。設計者必須將節能環保理念始終貫穿于設計過程中。如在設計方案制定中,必須對各類備選方案進行權衡,確保質量的前提下選擇最為環保節能的設計方案。③人文性。綠色設計理念還重視建筑使用者的感受,因此在設計中要貫徹人文性特點。重視屋頂、圍墻以及建筑周邊的綠化設計,進而為建筑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環境,體現人文性特征。
2高層建筑設計綠色技術策略優缺點分析
在綠色高層建筑設計中,設計者需要根據建筑使用需求(如居住、商業、辦公等)、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理等因素)以及客戶需求,制定合理的設計方案。下面針對設計中幾個綠色環保技術展開其優缺點分析。
2.1玻璃幕墻設計策略分析
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玻璃幕墻結構是其主要的設計環節。其設計質量對于建筑室內光熱聲環境及能耗都有著較大影響。由于傳統的單片玻璃保溫與隔音效果較差,因此并不適宜在高層建筑玻璃幕墻中使用。當前的建筑幕墻設計中,通常采用以下四種技術手段:①真空玻璃幕墻。真空玻璃相當于無氣體狀態的中空玻璃,成本較低,同時抗噪音效果較強,節能效果較好,但會產生一定的光污染問題。②鍍膜玻璃幕墻。通過在玻璃表面鍍金屬化學膜的'方式,改變玻璃的透射系數和反射系數。特別是近年來出現的鍍膜低輻射玻璃,不僅可以提高室內能見度,降低室內耗電量,還可以提高室內紅外光反射率,起到良好的節能保溫效果。但是鍍膜低輻射玻璃價格較高,而且這一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隔音效果低于真空玻璃技術。③綠化幕墻。綠化幕墻是在玻璃幕墻外種植綠色植物,起到降低噪音、保持空氣暢通與調節室內溫度的作用,符合綠色環保理念。但是這項技術也存在兩個問題。a.其采光性能有所降低;b.綠色植物生長受到季節與生長規律因素制約,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實現高層建筑物整體幕墻的覆蓋。④復合式幕墻結構設計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結合以上幕墻設計優勢,根據建筑實際特點進行組合,起到最好的設計效果,以保證建筑的舒適性和環保綠色理念的實現。
2.2建筑采光方位設計策略分析
建筑采光方位是否合理,決定了高層建筑節能效果。因此在方案設計中,設計者應注意以下問題:①確定合理的采光方位。高層建筑一般應保證南北朝向設計,避免建筑出現東照西曬情況,影響建筑采光。②針對氣候條件調整采光方位。我國氣候條件較為復雜,因而在設計中需要根據地區氣候特點,調節采光方位。如我國南方地區氣候較為炎熱,陽光照射強烈,應避免夏季光照過強,導致室內溫度上升過快,進而造成空調用電量過大的情況。③合理布置高層建筑空間。設計者應合理布置建筑與環境,避免建筑間相互遮擋、反光等問題,影響建筑節能。
2.3高層建筑制冷、供熱節能模式分析
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制冷與供熱系統設計是節能環保理念實現的重要因素。需要結合建筑使用特點做好制冷與供熱系統設計。在實際的系統設計中包括了以下內容:①選擇合理的空調系統。空調系統是當前高層建筑制冷與供熱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筑節能研究的重要內容。a.分散式空調系統,由于分散式空調能效低且影響建筑立面效果,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很少使用。b.集中式空調系統。集中式空調系統包括了全空氣系統、空氣-水系統以及制冷劑系統三種模式。實際應用中可根據建筑功能需求和后期運營維護等各方面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集中空調系統。②冷熱電三聯供分布式能源系統技術的采用。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采用冷熱電三聯供分布式能源系統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整體耗能,目前我國冷熱電三聯供技術所采用的能源系統包括了燃氣渦輪機、燃氣內燃機以及燃料電池系統等類型,設計者要對建筑系統整體要求進行全面研究,根據建筑負荷情況,合理選擇能源系統。為了保障系統運行達到設計效果,應遵守以熱(冷)定電的原則。同時燃氣內燃機在使用中的節能效果要好于燃氣渦輪機。
2.4建筑材料選擇分析
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設計方案中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在綠色環保理念設計中,建筑材料的選擇與應用,對于能否完成設計方案要求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設計中應秉承以下原則:①采用環保材料。為了實現綠色環保設計理念,應盡可能采用綠色環保建材,如環保涂料、可循環使用的鋼材等建筑材料。同時應避免使用不可降解以及有毒有害的材料。②盡量采用本地化建筑材料。綠色建筑理念不僅應存在于建筑使用過程中,還應貫徹在建設整體過程中。設計者在確保建筑質量的情況下,應盡量采用本地化建筑材料,以降低因材料運輸過程造成的資源浪費問題。設計者必須對工程周邊地區建筑材料生產情況有所了解,確保設計符合實際情況。③合理采用高性能建筑材料,確保建筑壽命。高層建筑設計中,建筑壽命與質量是體現建筑環保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建筑設計壽命的實現讓建設資源得到很好的保障。如設計者采用強度較高的鋼材,就是可行的方法。
2.5水資源再利用系統分析
水資源保護是當前環保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層建筑設計中應落實各項水資源再利用系統,降低水資源消耗。設計者一般會采用以下技術方案:①雨水再利用技術。雨水再利用系統是當前較為常見的水資源再利用技術,雨水經過回收、過濾過程后,可以為建筑綠化、水環境以及景觀建設提供水資源。②中水系統的應用。中水是當前水資源再利用中最為常見的技術手段。當前的中水資源利用技術可分為兩種形式。第一種是建筑內部的中水系統建設。其設計內容包括了廢水收集系統、中水處理系統、儲存系統以及中水使用系統。第二種是公共中水管線接入系統。即由公共中水管線接入中水,用于建筑中水系統使用。獨立的中水系統需要較多的資源投入,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其實用性與節能性低于接入公共管線的中水使用。
2.6光伏建筑一體化分析
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是將太陽能光伏發電板集成到建筑上的技術,既能產生電能,還承擔起建筑外圍護結構的功能,實現了建筑的完整性,是太陽能光伏系統與現代建筑的完美結合,其主要特點如下:①為建筑美學要求提供一種選擇。作為一種新型建筑材料,即能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侵蝕,同時光伏組件鋪設在建筑結構外表面與屋頂、天窗、幕墻等建筑構件融為一體,其多樣的形式成為建筑師營造建筑外觀的手段。②能滿足建筑物的采光要求。光伏發電板由超白玻璃和太陽能電池片構成,調整電池片的排布或采用穿孔硅電池片可實現部分透光。③安裝方便,安全性能高。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采用各異的安裝方式,用光伏組件取代普通鋼化玻璃,結構形式與傳統玻璃幕墻相通,能達到建筑物的安全要求。④高效、經濟、綠色環保。不需要另占土地,無噪聲,能為自身建筑直接提供電力,減少了電力輸送能耗,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但光伏建筑一體化目前仍未走入尋常老百姓家庭,這是因為其還存在建筑物造價高、太陽能發電成本高、發電穩定性受天氣影響大等缺點,解決發電的波動性以及如何儲電等科研技術都有待提升。
3結語
在綠色理念引導下,設計者應整合幕墻技術、采光方位、制冷供熱系統、建筑材料選擇、水資源再利用、光伏建筑一體化等節能環保技術,形成完善、系統的綠色高層建筑設計方案。在設計過程中應從建設地區實際情況出發,合理選擇與構建各項節能環保相關技術手段,將綠色理念貫穿于高層建筑設計的整個過程,使建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
參考文獻
[1]梁吶,戴復東.高層建筑的生態設計策略研究[J].建筑科學,20xx,21(1):6~13.
[2]王梓,尹寶泉.綠色超高層建筑被動式設計策略[J].城市住宅,20xx(11):16~20.
[3]杜蕭翔.綠色建筑設計的技術選擇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xx(18):8~9.
[4]黃世華.昆明超高層辦公樓綠色建筑設計策略研究———以云南省機械行業協會辦公樓設計為例[D].昆明理工大學,20xx.
[5]宋芳.淺談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中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xx(12):18~19.
[6]李寶鑫,劉軍.基于可持續理念的超高層綠色建筑實踐方法探討[J].綠色建筑,20xx(06):22~25.
[7]徐進,羅智星.超高層建筑的綠色設計對策初探———以廣州及其周邊地區為例[J].建筑與文化,20xx(01):65~67.
[8]何清,許武毅.光伏建筑一體化[J].城市住宅,20xx(08):58~59.
[9]莊大建,何清.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J].城市住宅,20xx(03):88~89.
【建筑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建筑設計畢業論文05-16
建筑設計畢業論文11-03
建筑設計論文答辯問題04-17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分析論文11-24
外墻外保溫建筑設計論文04-24
書畫藝術建筑設計的論文11-28
美觀實用的建筑設計分析論文11-11
談住宅中的生態建筑設計論文11-16
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的聯系論文11-22
農村社區綠色建筑設計論文推薦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