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全球化陷阱下的當代中國文化博弈之路初探論文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發展中國家遭遇了與西方文化的博棄危機,當代中國同樣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分析了當代中國的文化博弈現狀和不足,根據我國在全球文化博棄中的優勢所在,提出了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國文化博弈策略。
關鍵詞:珍球化;中國文化;博弈
1、概述
進人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化浪潮已經席卷了世界的每個角落,并且深刻地影響到世界的發展版圖。然而,另一種聲音也開始出現在我們面前,那就是“全球化陷阱”。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全球化帶來的更多的是危機。這一危機不僅表現在經濟上,而且已經滲透到文化層面,使其文化遭受破壞,喪失自身發展能力,變得受制于人。
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這種文化危機,實際上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與西方國家進行文化博弈失去優勢的結果川。當前,我國正處于國家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經濟高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我國的文化在于西方的博弈過程中卻處于一個不容樂觀的境地。西方國家一方面宣揚全球化理念,一方面其謀求遏制中國,在文化上也積極推進文化包圍與滲透。這種文化包圍的惡劣后果目前已經顯現出來。喪失文化自信力,盲目跟風西方的價值理念等等現象普遍存在,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的國家競爭力、國家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文化博弈的戰略地位
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對于國家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將文化作為一種戰略力量,以文化博弈作為一種國家博弈的重要手段,是西方國家長期以來的國家戰略,這一戰略在冷戰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在這一點上,美國將文化作為武器,在國家整個戰略利益的層面上安排國家的對外文化工作,以文化和意識形態“演變”作為美國冷戰政策的核心內容。而蘇聯的最終失敗,也很大程度上歸咎于在這場文化博弈中的失敗氣。
冷戰結束后,西方國家的這種文化先行的擴張戰略并沒有告一段落。相反,在高舉全球化大旗的背景下,加緊了向發展中國家推行文化滲透,企圖建立以西方文化為基準的全球化意識形態價值體系,作為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影響力和控制力的重要武器。這一現狀已經對發展中國家的國家利益造萬如西重威腳翅。其主要表現為所謂普世價值體系已經成為妨礙國家主權的重要手段,成為挑起民族矛盾的重要不穩定因素;使得發展中國家喪失民族自信力,成為西方的文化殖民地,對民族工業造成了沖擊。
3、當代中國的文化博弈現狀與不足分析
當前中國在全球文化博弈中同樣受制于上文所說的種種不利條件,處于相當不利的境地,并且造成了許多惡劣影響。主要表現為:
3.1對西方價值觀念的盲目跟從
一百余年來,中國一直是向西方學習的局面。改革開放后,新一代的知識分子對西方價值的重新發現,贏得了當代青年的認可和追隨,并迅速占據了主流文化的地位。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有相當一部分青年對于西方價值觀念的盲目跟從閻。這主要表現在不考慮中西方的歷史文化差異,對西方的.各種帶有政治色彩的文化宣傳不加鑒別,全盤接受。
3.2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下降
文化的重要價值即在于能夠形成高度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而在當代中國,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文化人侵已經使得相當一部分國人喪失了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認知度。在他們盲目鼓吹所謂普世價值的同時,實際上是對本民族共同價值的拋棄,這已經造成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下降的危險。
3.3價值觀念的缺失,惡俗文化抬頭
由于文化博弈造成的民族文化萎縮,傳統價值觀念缺失,造成了文化價值的真空地帶,從而引起了大量惡俗文化的抬頭。諸如低俗搞笑、拜金主義、黑厚學等充實文化領域,并正在影響一代中國人的價值取向。
4、中國文化的博弈條件和優選策略
在全球文化博弈中,首先要明確我們自身的優勢,這一優勢主要表現為:我們有五千年的文明沉淀,文化傳統優秀而深厚;沒有強大的宗教文化,對外來文化具有開放和兼收并蓄的優秀傳統;有著悠久的人本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理念;有著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發揮上述文化優勢,制訂文化博弈的優選策略,是我們進行全球文化博弈的緊迫要求。 4.1搶占文化的道德制高點
西方國家一直宣揚其文化具有道德上的優勢,諸如自由、平等、人權等口號也確實具有道德上的迷惑性。然而,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揭露了西方道德虛偽的一面。西方社會多年對全球環境破壞造成的惡果,卻試圖強迫其它發展中國家來承擔。人們不僅要問,這就是西方價值觀念所宣揚的平等和人權嗎?實際上西方道德是在基督教傳統上發展起來,以個人主義為基礎,最終目的是達到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眾人只是在神的面前是平等的,而人與人之間則存在著殘酷的競爭關系。所以,其自由、平等、人權等口號具有很大的道德虛偽性,往往是實現利益制衡的手段。
在這一點上,我國的儒家文化則更具有道德優勢。儒家文化強調悲天憫人的濟世情懷,主張積極人世,兼濟天下。同時在善待他人,眾人平等的問題上,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一建立在俗世基礎上的和諧清感為基礎的,從而更具有人情意味,也顯得更為真實。與此相對應,西方文化中的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則具有先驗性和強迫性。
4.2擺脫西方所謂的全球化的普世價值理論和觀點,提出符合中國自身發展需要的文化、經濟發展目標
西方的所謂的全球化的普世價值理論和觀點,如低碳排放、環境保護,雖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但本質上還是實現其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盲目追隨則無異于為自己的發展道路加人了一道緊箍咒。因此,我們需要擺脫其影響,提出符合中國自身發展需要的文化、經濟發展目標,這一目標必需考慮中國自身的現狀,為我們在全球博弈中起到積極作用。
4.3弱化文化的政治色彩,從文化本身出發,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我國長期以來文化宣傳中的政治色彩較濃,這就給予了西方進行文化攻擊的口實,也不利于文化自身力量的發揮。因此,弱化文化的政治色彩,從文化本身出發,大力發掘和倡導我國的傳統優秀文化,注重傳統文化教育,這對于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4.4大力培養文化產業,以經濟杠桿作用推動中國自身文化產業的發展
在經濟社會中,經濟的杠桿作用對于文化自身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西方文化的全球強勢是與此文化產業的發達是分不開的。因此,要想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就必需大力培養我們自己的文化產業。必須要借重經濟杠桿作用,即使將文化產業的投人作為一項經濟活動,進行良好的管理,以期取得有效的市場回報,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文化產業能夠良性發展。
5、結束語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人們也越來越感受到全球文化博弈帶來的緊迫感和沖擊力。國家之間的文化博弈不僅僅是文化的較量,也將最終影響國家之間的利益格局、力量對比和發展道路。對于中國而言,要想在文化博弈中取得優勢地位,就必需發揮我們自身的文化優勢,搶占制高點,從文化、社會、經濟等各方面進行資源整合,提高我們的文化競爭力。這是一場長期而艱巨的博弈之路,也需要各方面力量的通力協作。相信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必將擺脫在文化競爭上的劣勢地位,使得中華文化重新煥發新的光彩。
【試析全球化陷阱下的當代中國文化博弈之路初探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