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探析古漢字指事字的表義功能
指事字是一種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當沒有、或不方便用具體形象畫出來時,就用一種抽象的符號來表示。大多數(shù)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添加、減少筆畫或符號。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探析古漢字指事字的表義功能,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探析古漢字指事字的表義功能 1
文字學上有傳統(tǒng)“六書”之說,指事是引起頗多爭議的造字方法,以往研究多側(cè)重指事字的定義、界說、結(jié)構(gòu)等方面,很少涉及指事字的表義功能。本文在前人諸多研究的基礎上,分析指事字的概念、結(jié)構(gòu)、類型等方面,并以此探索指事字的表義功能。漢字是表意文字,了解指事字的表義功能,對漢語文字學習有很大作用,了解指事字的表義功能,可以更好地理解漢字、記憶漢字。
一、指事字概述
許慎:“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視而可識”就“事”而言的,“事”應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是指示符號,指示符號表達的是相對抽象的概念。“察而見意”的“察”是解釋“指”的,“指”可通“稽”,有“審察”之義。通過對比指事字與象形字的區(qū)別,指事字與會意字的區(qū)別,我們能很容易地為指事字做個界定,指事字是那些記錄抽象概念的、易識易解、筆畫簡單的漢字。
二、指事字的結(jié)構(gòu)類型
一是由純粹符號構(gòu)成的以表示抽象概念的指事字,以抽象符號表達詞義,不表示任何具體事物,而是表示一些抽象難以象形的概念,為數(shù)很少。如“上”、“下”。
一是在象形基礎上加注指示符號以表示抽象概念的指事字。指示符號在這里不獨立使用,只參與構(gòu)字,發(fā)揮兩種作用:在整體中標明特定部位或標明難于表現(xiàn)的事物、屬性,這種指事字的數(shù)量相對較多,例如“刃”、“甘”、“寸”、“本”、“末”等。
三、指示符號是指事字的根本標志
兩種指事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包含一些特殊符號,我們稱為指示符號。
指示符號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純粹抽象的符號,我們可以稱之為抽象符號,用抽象符號來表示概念或意義有一定難度。一是起標記作用的指示性符號,這類指示符號一般都是添加在象形字基礎之上,數(shù)量較多。
指示符號的演變與人們的書寫工具、書寫習慣、漢字形體規(guī)范等諸多因素都分不開。指示符號形體的統(tǒng)一,方便了人們的溝通與交流。
四、指事字的表義功能
漢字有不同的表義手段,指事字的表義手段大體可以分為三種:
一是相同符號的累疊,漢語漢字中只限于“一”、“二”、“三”、“四”里四這幾個數(shù)目字, 它們是用“一”合格筆畫累疊起來表示1、2、3、4數(shù)的概念的。
二是利用兩個符號之間的空間關(guān)系來表示概念的指事字, 漢語漢字也只限于“上”、“下”、“八”三字。
三是添加指示符號即是在所勾勒的具體事物的形體上加注指示性符號,這類指事字為人所熟知,數(shù)量較多。
結(jié)合指事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和表義手段,指事字的表意功能分析如下:
一是純指示符號構(gòu)成的指事字,也就是說非字部件構(gòu)成的指事字,通過抽象的指示符號之間的某種關(guān)系來表達字義。如“上”“下”,通過指示符號表示出上下這兩種位置關(guān)系。
二是在象形字基礎上添加指示符號的指事字,象形構(gòu)型基礎就是該種類型指事字表義的基礎,指示符號不能獨立存在,而是附加在象形構(gòu)件基礎之上起標示功能,標示出意義所在。承擔標示功能的部件一般為非字部件。指示符號在漢字構(gòu)形中,本身只具有指示作用而沒有指代意義,那些添加的書寫符號,它們的指示作用或指代意義完全只是在特定的指事字里,借助它所依附的形符即象形字基礎而臨時獲得的。
由此可見,指事字表義都離不開指示符號,指示符號的構(gòu)字及表義作用就更加突出。
五、指事字表義的局限性
指事字用象征符號表示詞義,依賴具體字形,添加上指事符號表義,或直接組合抽象的指示符號來表達概念。運用這種簡單符號表示抽象的、復雜的、不能象形的意義是相當困難的,何況真正抽象的意義,既然無形可象,那就難以“指點”出來。指事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絕大部分字都不需要用指事來表示,要說明客觀物體,可用象形來表示,要說明抽象概念,可用會意來代替。因此,指事字在漢字中所占的數(shù)量并不多,《說文解字》中指事字只有125個,漢代以后基本上沒有再造過指事字。
綜上,指示符號是指事字表義的關(guān)鍵,抽象概念用這種指示符號表示出來,顯得具體生動。由于指事字的形體一部分還有象形字基礎的存在,所以其表義性還是比較直觀的,具有一定的直接性。雖然指事字在表義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但指事字彌補了象形字不能表示復雜事物或抽象含義的缺點。漢字是為了適應交際需要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書寫符號系統(tǒng),研究作為造字方法之一的指事的表義功能,將對文字學習有很大的作用,了解指事字的表義功能,可以更好地學習漢字、理解漢字、記憶漢字,從而更好地發(fā)揮文字的作用。
探析古漢字指事字的表義功能 2
指,就是手指在指向。“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就是當你搞不清方向時,經(jīng)人輕輕一指,就知道了。我們在生活中,常常看到墻上、路上畫的一些箭頭,打開電腦,移動鼠標,也出現(xiàn)一個箭頭,這都是指示方向的。要人們在一個較大范圍內(nèi)注意到一個小局部,就需要用特別標志指出。這種指點的辦法現(xiàn)在是太平常了,但是在古代人造字的時候,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象形字是描述一種東西的圖形,但是有時候碰到你想要表示的.東西不好用圖形來描述,象形字就用不上了。
比方說,你要有一個字來表示一把刀的鋒利部分,就是刀口,這個部分怎么畫?刀口是刀的一部分,要畫出刀口就得畫出整把刀,人們一看,知道是刀,怎么讓人知道是指刀口呢?如果能在刀字的一撇上加個箭頭成了“刃”,告訴人們,我是指這個地方,那就好了。不過在一個字上畫箭頭實在麻煩,我們的老祖宗實在太聰明,用筆在刀口上點一點,代表了箭頭。老祖宗用這個辦法創(chuàng)造出的字就叫指事字。解決了象形字不能解決的問題。
表示樹的根部怎么辦?“木”的本義是樹,用指事字的辦法,在它的根部畫一個箭頭就行了,這個字就是“本”字,“木”字下邊的一橫就代表箭頭,那意思是說,我指的是這個地方。要表示樹的頂部也是這個辦法,反過來在“木”字上畫個箭頭,也就是加一橫,這個字就是“末”。有個成語叫“本末倒置”,就是說把樹根當成樹梢,把樹梢當成樹根,引申為把事物搞顛倒了。
現(xiàn)在要一個字表示人的腋部,也就是圪肢窩,怎么辦?不畫身體而光用幾筆畫出腋部,恐怕畫家也會傷腦筋的。但是我們的老祖宗很聰明,就畫出一個人,用箭頭指他的兩腋。這個字就是“亦”,它原先就是“腋”字,當中是人,兩邊是兩個箭頭,表示:我指兩個地方。
“甘”的原意是“含”,口里加一橫,表示含著東西;“之”字的原意是指草的破土而出,下面一橫代表土地,上面是草。
“上”和“下”這兩個字,上的一短橫和下的一點就是箭頭,因為沒有上顯不出下,沒有下顯不出上,中間就畫一橫線,箭頭在上就指上,箭頭在下就指下,讓人看了清清楚楚。
探析古漢字指事字的表義功能 3
指事字的類型
指事字分為以下幾種:
1、獨體指事
凡是獨體的文字,在形體上沒有經(jīng)過后來的增減或變更,用來表示抽象事類的叫作獨體指事,也就是指事正例。這類獨體的文,通常都是以線條符號來指明抽象事物的意象。獨體指事字例:上、一、二、下、丨、丩、爻。
2、合體指事
當已有的文字形象或符號不足以表達抽象概念時,就在這成文的形象上,加些點畫以引出概念的.方法,亦即以一個文為主體,附加不成文的符號,二者相合而成的文字,叫做合體指事。合體指事字例:元、示、中、屯、牟、牽。
3、變體指事
為了要表達抽象的意念,往往把一個成文的形象加以變化或減省一個成文形象的部分筆劃,透過這種變化,使人領(lǐng)悟到另一層相關(guān)的概念。這種變易,通常是指位置上的變易,如有的左右相反,有的上下相倒。變體指事字例:ㄩ、乏、廷、逆、世、臣、幻、夏。
指事字的特點
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符號進行提示,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加表意的標志;象形字重在象原物之形,是照葫蘆畫瓢。
四大造字法
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漢字的四大造字法。
指事字是用象征性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號來表示的造字法,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是指事字。指事字分兩種:一種是純象征性符號構(gòu)成的,例如:一、二、三、四、上、下等,這類指事字很少;另一類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增加提示性符號構(gòu)成的,如“刃”在“刀”加一點,表示刀口;“甘”在口內(nèi)加一點,表示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使文字更加生動,一目了然;
【探析古漢字指事字的表義功能】相關(guān)文章:
聲樂藝術(shù)的功能美學探析論文09-13
探析電影歌曲的功能及審美08-01
探析音樂教育的和諧功能08-06
探析“孔子學院”的文化外交功能10-11
新時期的體育教育功能探析論文07-17
探析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的功能10-10
分析漢字文化信息改進漢字教學運用策略探析05-19
漢語歇后語理解中同音字的功能探析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