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談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學生畢業實習的現狀與對策
摘 要:畢業實習是大學生在校最后一個學期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對于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畢業實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階段。學生通過畢業實習,要把幾年來學習的知識和專業技能應用于實踐,解決生產或社會中的實際問題,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使自己的專業技術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因此研究他們畢業實習的心態、實習效果、實習對工作的影響程度,以及實習對學生能力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通過搜集第一手資料和其他相關信息,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實踐性教學;畢業實習;實習效果
一、畢業實習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 調查樣本的分析。為了比較系統全面地了解工商管理本科畢業生實習的狀況,我們對調查問卷進行了劃分,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已經畢業的學生,正在實習的畢業生,實習單位,實習指導老師。在此基礎上我們采用相互控制配額抽樣的方法,其比例具體情況如表1 所示:
樣本分布情況類別已畢業學生實習畢業生實習單位實習指導老師樣本數80 120 50 50樣本比例26. 6 % 40 % 16. 7 % 16. 7 %在確定樣本的時候,主要是對正在實習的畢業生進行調查,同時也選擇26. 6 %已經畢業的大學生進行了調查。采取調查人員到學生宿舍、實習單位、學生工作單位等地方,以填寫調查問卷這種方法完成調查。本次調查從2007 年6 月15 日持續到9 月5 日,共發放問卷300 份,回收243 份,回收率為81 %。經過對問卷的嚴格審核,有效問卷238 份,有效回收率79. 3 %。對調查樣本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被調查者大多數是正在實習的畢業生,已經畢業的學生有80 人,實習單位有50 份,實習指導老師有50 份。從實習結果來看,這樣的分布比較合理,因為正在實習的學生感受最深,對實習的過程了解比較透徹,所以具有代表性,分析結果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下面我們主要從正在實習的畢業生入手,對他們實習的過程、實習的效果、實習的感受進行全面的分析。
(二) 調查研究方法。為了全面地了解畢業生實習的情況,主要以實習單位的地點、實習的時間與步驟、實習的能力要求、實習的效果等方面為基礎,分別從實習單位、實習當中遇到的問題、實習效果評估等方面用SPSS 統計軟件、EXCEL 繪圖軟件等進行處理,采用頻數分析來總結實習過程中的問題,改進和完善實習管理,為工商管理本科畢業實習質量監控與評估體系的建立奠定基礎。這些方法具有實用性、簡潔性等優點。
二、調查內容的分析
(一) 畢業實習生的基本信息。
1. 實習單位的地點。首先我們從實習單位位置入手,具體分析畢業實習生實習單位的分布情況。其實,實習生在市區進行實習占了少部分,其所占百分率為26. 60 % ,而在市區以外地方的實習生占了42160 % ,其他市區占了30. 80 % ,說明大多數學生還是在學校相對較遠的地方實習,集中度相對較低。這樣不太利于學校、老師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指導,實習的效果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2. 實習單位的性質。據了解,實習生所在單位的性質,企業占了76. 6 % ,事業單位有16. 00 % ,其他的7. 40 % ,由此可見,企業在所有實習單位當中占據比例最高,說明學生愿意到企業中去進行鍛煉,企業也愿意接受學生的畢業實習。間接地說明了學生將來的工作方向將定位于企業。
3. 實習單位得到的途徑。從路徑看,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有54. 3 %,占了絕大部分。通過家里關系聯系的有24. 5 %,這一部分所找的實習單位大多數是離家比較近的。老師介紹的只有18. 0 %,占到很少一部分。可見,學生找實習單位大多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意愿去找,這會對實習管理和指導帶來很大的困難,學生與老師面對面的交流機會也會因此而減少。
(二) 實習問題的分析。
1. 實習指導。我們從老師對學生指導情況以及學生向老師匯報兩個方面來分析。老師對學生的指導次數,我們可以看出每個月指導一次占了48. 90 % ,幾乎沒有指導的有40. 40 % ,這兩者之和為8913 % ,占了絕大部分。說明老師對學生的指導還是比較少;從圖2 學生向老師匯報實習情況的頻率來看,1~4 次/ 月有58. 50 % ,沒有匯報的有27. 70 % ,而4 次以上只有占到總數的13. 80 %;可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信息互動交流是比較少的,對學生的實習過程了解不是太多。
2. 實習時間。從畢業生反饋來看,有58. 5 %的認為實習的時間應該三個月,36. 2 %的人認為實習期應該兩個月,只有5. 3 %的人認為實習一個學期比較好。從這里不難得出,實習的時間為三個月比較恰當,這樣可以讓學生有較長親身體驗的經歷,并且能夠應用所學的書本知識。
從圖3 我們可以發現,有59. 6 %的人認為實習安排在大四第二學期,40. 4 %的人認為安排在大四第一學期,而恰當的實習時間為三個月,由此可以得出,大四第二學期一開始就讓學生去實習,實習完了之后再回來做論文,是比較好的一種安排。
3. 實習管理(實習單位、學校)單位對實習生的管理,有63. 8 %的認為是按照單位規章制度管理,隨自己行動的只占到4. 3 % ,說明單位對學生的管理還是比較嚴格的; 從圖5 學校對實習生的管理情況來看,有5212 %的學生認為有指導老師過問,基本不過問的有29. 8 %。由此可見,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不是很多,今后要加強學校對實習生的管理。
4. 學校實習計劃的作用大小。通過表2 不難看出,學校實習計劃有一定參考作用的占到了48. 9 % ,有明確具體的實習步驟,指導作用很大的有23. 4 % ,不起什么作用的只有27. 7 %。從這里可以看出,學校的實習計劃與指導還是有很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指導學生的實習工作。但是也有人認為沒有什么作用,可見學校的實習計劃還應該完善和改進。
表實習指導作用作用大小百分率累計百分率不起作用27. 7 % 27. 7 %有一定參考作用48. 9 % 76. 6 %有明確具體的實習步驟,指導作用很大23. 4 % 100 %
(三) 實習效果的評估。
1. 知識的應用性。為了了解學生在實習過程對知識的靈活運用程度,下面我們對實習內容與所學知識的聯系進行統計分析。 可以看出:認為實習內容與所學知識無關的占了總人數的8. 5 % ,有一定聯系、但所學知識運用不多的占了38. 3 % ,而認為所學知識運用較多的有27. 7 % ,只有25. 5 %的學生認為聯系密切,經常會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由此我們不難得出,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應用所學專業知識較少,實習內容與所學專業緊密性不是很強,需要在實習過程中慢慢獲取。
2. 技能的提高程度。從實習期間學到的技能情況來看,有43. 6 %的學生認為實習對技能的獲取有很大的幫助,27. 7 %的人認為有一定的幫助,有24. 5 %的學生認為學到不多,只有4. 3 %的人認為什么提高。
從這里不難得出,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還是能夠學到較多的實際技能,對今后的工作將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3. 實習與畢業論文的關系。從畢業實習對論文寫作的幫助來看,有13. 8 %的學生認為實習對論文寫作有較大的作用,30. 9 %的認為一般,只有2. 1 %的人認為有很大的幫助。由此可見,實習對論文寫作的幫助不是很大,大多數學生的論文都是參考期刊、數據庫的資料,而真正來源于實習過程中的確實很少,論文與實習出現了一些脫節,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
通過對工商管理本科畢業實習的調查,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由于社會的不斷改革和發展、高校不斷擴招和畢業生擇業自主化,工商管理專業發展快,學生數量急劇增多,加上就業壓力大等因素,近年來畢業實習面臨著不少新的困難和障礙,甚至在還出現了實習質量的滑坡。
三、畢業實習存在的問題
(一) 實習地點散遠,監控難。調查顯示,學生沒有固定的實習基地。在市區以外地方的實習生占了42. 60 % ,其他市區占了30. 80 %。學生找實習單位難,一般都利用寒假時間,在自己有關系的地方聯系實習單位,這些地方往往在自己的老家,這樣就使學生實習單位多,地方分散且遠,使教師走訪困難,弄不好就成了放羊。
(二) 畢業實習的管理不完善。調查發現,每個月指導一次占了48. 90 % ,幾乎沒有指導的有40. 40 % ,這兩者之和為89. 3 % ,占了絕大部分,說明老師對學生的指導還是比較少。當前,畢業實習方式日趨多樣化,這為學生的畢業實習提供了許多選擇的余地,但卻給學校的管理增加了難度。在高校持續擴招的情況下,學校指導教師的數量不足,學校對各學院(系、部) 、各學院(系、部) 對指導教師的監督難度也大幅度提高。在制約不足的情況下,作為市場經濟中理性人的指導教師就會把主要精力放到寫文章、評職稱,或做項目、抓經濟效益上去。同時指導教師不是停課專職做指導,教學忙,實習指導教師在承擔大量的教學任務的同時,沒有多少精力指導實習,無暇顧及所負責的畢業實習工作,甚至在主觀上能躲就躲,難以起到指導的作用。學校對學生畢業實習的認識也不是很到位,實習經費少。加上學生分散等情況,指導教師如果要實地考察學生實習情況,有諸多不現實之處。
(三) 實習學生反饋差。學生往往在找到工作后,簡要地向指導教師匯報后,就會中斷聯系,中途換單位也不及時反饋,甚至不再匯報,玩失蹤。實習企業也對學校的實習認識不足,不會主動與學校聯系,這樣就很難了解學生的實習現狀。
(四) 畢業實習效果不好。在這次調查中,有59. 6 %的人認為實習安排在大四第二學期,40. 4 %的人認為安排在大四第一學期。大四第二學期正好與找工作存在時間沖突。對多數學生來說,為了找到一個地理位置好、福利待遇高、有發展前途、符合自己愿望的工作單位,就不得不放棄實習。一般招聘會,多在12月至第二年2 月,而此時大多數學生都在實習期中。這樣一來,許多學生都會去參加招聘會,而且有的同學是全國各地到處跑,加上途中耽誤的時間,就占用了實習的大部分時間。再者由于用人單位一般只參閱畢業實習之前的考試成績和思想品德表現,這樣,就出現了畢業實習成績和表現對學生擇業影響不大的現象。所以真正實習時間較短,且學生要將相當一部分時間用于熟悉環境、了解情況,所以真正用于開展具體工作的時間較少,一般難以完成一項完整的工作項目。因而實習單位往往很少給學生安排具體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有機會去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不能通過實習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 實習與論文相關性不高。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畢業論文資料有58. 5 %來源于網上期刊、數據庫資料,有21. 3 %的來自于圖書館的書籍資料,只有11. 7 %的來自于實習過程中。此外,有26. 6 %的學生認為實習對論文寫作有很小的作用,26. 6 %的學生認為幾乎沒有作用,還有30. 9 %的認為一般。表明學生的畢業實習對論文幫助的作用比較小。可見學生對實習的認識,也往往只是走過場,或者只是想謀求到一個職位,基本上不考慮論文,而且實習前論文也沒有定下方向。這樣論文與實習就成了兩張皮。實習完了之后,匆匆忙忙寫論文,應付了事。這樣就造成畢業論文質量不高,風氣不好,因此現在有專家建議干脆取消畢業論文。
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消極的思想,是沒有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而是在逃避問題。
四、關于提高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實習質量的建議為了提高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實習質量,解決上述問題,我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 校企協作,建立長久穩定的實習基地。學生實習地點散遠,為了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學院要創建了多個各具特色的校內實習基地,充分發揮實習基地在人才培養中的載體作用。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與應用是解決實習地點散遠的有效途徑,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學院要通過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和不斷完善,建立符合本學院特色的校內實習基地。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這是社會、經濟、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在《2006 年國際競爭力報告》中,將芬蘭的產學研結合成效評為世界第一。芬蘭的科學園,都建在高校或研究機構附近,在科學園中,企業的目標非常明確,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密切合作,為科研成果尋找商業出路,加速科技成果向產品轉化。芬蘭經驗告訴我們,高等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參與和支持,學院需要建立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與我市的機關、企業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讓學生在畢業前相對集中三個月左右的時間迅速接觸社會,可大大增強學生就業擇業的自信心和競爭力。
(二) 加強對學生實習的監督和管理。加強對學生畢業實習的管理工作,使實習學生能夠始終與指導老師保持聯系,接受學院的教育、監督和管理。為了確保實習的質量學院必須制定出一系列規定,使外出實習的畢業生從實習前、實習中、實習后全面加強管理,確保實習成效。比如,學生到實習單位之后,在規定時間內,要把寫有單位的地址、單位負責人、聯系方式、實習項目的《實習報到回執卡》郵寄或者傳真到指導老師處,方便指導教師了解實習單位和熟悉情況;實習完了之后,需要填寫《實習鑒定表》,并要加蓋實習單位公章和指導師傅的簽字。畢業實習過程中可以通過信息平臺管理,就是把學校指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放到網上進行。學生與指導教師之間,可以在網上通過郵件和QQ 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地進行交流。
這樣的方式,既可以克服地方分散、距離較遠的困難,又不會增加多少管理的成本。同時,學院也能加強與實習單位的聯系,掌握實習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的真實評價,保證實習教學健康有序開展,全面提高學院實踐教學管理水平。
(三) 不斷探索完善實習考核體系。通過畢業實習之前的實習動員報告會,讓每個實習學生明確畢業實習的具體要求和目的,提高對畢業實習重要性的認識。完善實習考核體系,不斷創新考核思路,是確保畢業實習工作順利完成的重要途徑。實習考核不應停留在一般的理論知識考核上,而應根據各專業畢業實習的特點和要求,采取多樣化的考核方式,使考核成績真實客觀的反映出學生實習的實際情況,達到考核目的。指導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實習考核(實習紀律、工作態度、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對實習任務的理解、實習過程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收獲和體會等) ,如畢業論文及實習總結撰寫、實習日志、完成作業等。
(四) 規范畢業實習時間,使實習與就業有機地結合起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安排畢業實習工作,要采用假期實習與畢業實習相結合的辦法,采取實習與就業相結合的原則。首先,大學生可以利用假期進行社會實踐,既能在實踐中砥礪意志、錘煉思想,促進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又能更好地認識和了解社會,縮短適應期,對于畢業后尋找工作有莫大的幫助,是應該鼓勵的。如此一來,大大緩解了實習基地建設不足而無法安排集中實習的問題。其次,畢業實習應考慮到市場需求、學生就業等方面因素,在實習時間上靈活安排。適當提前畢業實習時間,將畢業論文總體進度提前,激活畢業論文、畢業實習和就業整盤棋。畢業實習從第四學年第一學期起進行,使學生能夠參加較長時間的實習,將實習與就業真正地結合起來。調整后的安排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更為透徹,增強了實習的效果,是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五) 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的有機結合。畢業實習是工商管理專業教學計劃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為完成畢業論文撰寫的前期調研活動,但根據以往的經驗,如果不將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會影響論文的質量,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論文才能言之有物,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
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應提早確定論文選題,針對自己的選題收集有關信息資料,對論文課題進行分析論證,提出自己富有新意的見解,并及時與指導老師匯報情況,溝通信息,以便指導老師向學生介紹參考書目,進行文獻檢索指導;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在單位實習的結果再擬訂論文題目,做到知行一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真正做到與社會需求接軌。其中課題來自實習單位的研究,可聘請實習單位的技術人員擔任指導教師,同時由學院指定校內指導教師,可以經常了解課題的進展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的有機結合,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學院自從實行導師制之后,導師安排學生實習,并且結合畢業論文題目有針對性地安排企業進行實習,這樣做到了學生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連貫進行,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黎東升. 面向新世紀的農林經濟管理實踐教學體系改革〔J〕.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3 (1) .
〔2〕李炳蓮,黎東升. 經管類專業開放式畢業實習模式構建〔J〕.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 (6) .
〔3〕白忠喜,朱小芳,溫軍. 提高畢業設計(論文) 教學質量的舉措〔J〕. 中國大學教學,2005 (8) .
〔4〕汪衛琴. 高校畢業實習工作的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 (9) .
〔5〕李文紅. 淺談高等學校畢業實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 (1) .
【談談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學生畢業實習的現狀與對策】相關文章:
高校工資治理題目與對策06-03
國有建筑企業人力資源現狀與對策06-02
論社區護理現狀及其發展對策05-03
績效管理實施現狀應用對策思考論文05-28
工商管理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6-08
湖北外商直接投資現狀、影響與對策05-30
中國鑒定人制度之現狀及對策05-31
淺談企業績效管理的現狀、問題及解決對策09-16
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現狀、原因與對策06-02
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現狀與對策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