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在內部審計應用中的探索
一、社會審計(獨立審計)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思路和上風風險導向審計是當今主流的審計方法。是以審計風險模式為基礎進行的審計。它是指注冊會計師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治理、戰略目標及其內部控制。評估被審計單位的風險程度,確定剩余風險,明確審計重點,執行額外審計程序。將剩余風險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一種審計方式。
注冊會計師財務報表審計中。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存在著重大錯誤而注冊會計師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審計風險模式以為,審計風險取決于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而重大錯報風險又是固有風險與控制風險的綜合,重大錯報風險以固有風險為主要內容,同時由于固有風險并不是孤立的,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經營環境、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內部控制等緊密相關。故以“重大錯報風險”涵蓋包括固有風險在內的諸多因素,即“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重大錯報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該模式的出現,從理論上解決了以制度為基礎采用抽樣審計的隨意性,又解決了審計資源的分配題目,要求注冊會計師將審計資源分配到最輕易導致財務報表出現重大錯報的領域,這成為注冊會計師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核心內容。
風險導向審計重心在源頭,由于現代公司治理的缺失抑或不到位以及治理舞弊是風險的集中來源,它從全局的觀點出發,從戰略風險進手,通過“經營環境——經濟產品——經營模式——剩余風險分析”的基本思路,克服了制度基礎審計簡化主義的認知模式,在源頭和宏觀上判定和發現會計報表存在的重大錯報。在將環境變量引進審計風險模式的同時。也將審計的觸角擴展到對非財務信息的分析,通過多樣化的風險評估分析,將審計的重點定格在重大風險區域,并設計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審計程序,既降低了審計風險,又節約了審計資源。
二、內部審計中風險導向審計的內涵
現代內部審計理論以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與咨詢活動。它的目的是為機構增加價值并進步機構的運用效率。它采取一種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來對風險治理、控制及監管過程進行評價進而進步它們的效率,幫助機構實現它的目標。為實現企業增值目標服務,內部審計必然要關注風險,因此,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成為內部審計職能發展的必然要求。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指在內部審計的全過程中自始至終都要關注風險,并根據風險度選擇項目,以降低風險為導向,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測試、實質性測試,并進行監視和評價,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現階段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將審計計劃與風險相聯系。即內部審計部分的計劃應該反映機構的風險戰略。機構的風險治理與內部審計程序之間應該協調一致,使這兩項工作產生協同增效的作用。在制定內部審計計劃時,應該在對可能影響機構的風險進行評估的基礎上,確定審計計劃的范圍、從而確定審計項目,并對審計范圍適時更新,以反映風險治理過程的結果,以風險因素來確定審計業務工作重點。二是指內部審計在風險治理過程中的作用。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在《內部審計實務標準》指出,內部審計師應該通過檢查、評價、報告風險治理過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進建議來協助治理職員和審計委員會的工作。
三、將社會審計的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引進內部審計的必要性和上風
不論是獨立審計的風險導向審計模式還是內部審計風險導向審計的第一種內涵,其精華都是:以風險為導向,確定審計重點,降低審計風險,進步審計工作效率。但由于獨立審計的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形成早,且理論體系相對完善,將其思路引進內部審計風險導向審計中,將有利于促進處于摸索階段的內部風險導向審計工作的開展。內部審計職員可以通過比對、求同存異的方法,更好地適應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方法的要求。公道規劃內部審計工作,將審計資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區域。為企業增值服務。四、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在內部審計中的應用
(一)多渠道獲取信息,辨認風險
一是參加企業的相關例會,以獲取相關領域的控制關鍵點和風險因素;二是利用基礎審計中得到的線索發現風險點。整理分析;三是參與相關的決策過程,比如重大的投資決策,及時獲知風險;四是積極利用企業治理部分征集的年度公道化建議的信息,建議中必有可靠的控制弱點和失控環節;五是認真聽取各主要職能部分聯合大檢查的講評,仔細搜羅治理中的風險信息;最后是通過新聞媒體關注企業的政策風險和行業風險。
(二)采取科學方法進行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對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或事件進行評價和綜合的一個專業判定過程。風險評估,包括識別可審計的活動,有關的風險因素和評價它們相關的重要性。風險評估的步驟是:(1)識別可審計的活動;(2)分析可審計主體會給組織帶來的風險;(3)對風險進行排序,確定審計先后次序。
內部審計師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應考慮以下各種風險因素:金額的重要性;資產的變現能力;治理水平和能力:內部控制的質量;變化或穩定性程序;上次審計的時間:復雜性等。在對風險高低程度進行確認和排序之后,審計主管應當對高風險的活動優先考慮實施審計。
(三)以風險為導向、以企業增值為目標,公道安排審計項目計劃
根據企業經營目標和發展戰略及風險狀況,公道配置審計資源,制定科學的中、長期審計規劃和年度審計項目計劃。
1、以內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完備性為基礎開展治理審計工作,為治理的“高壓線”設防。
2、以開展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為載體,為優化考核指標體系提供建議,引領企業價值取向。
在開展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時,利用交換審計意見等審計環節多渠道搜集考核指標的信息,在年終綜合考核時與責任人、相關考核部分探討考核指標體系的規范與公道性,逐步細化和完善考核指標體系,既減少審計評價中的分歧,又嚴密公司經濟責任考核體系,為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3、嘗試進行風險治理審計。目前,固然大部分非上市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因沒有系統的風險治理過程,不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風險治理審計,但在重大項目決策中嘗試進行風險治理審計,既為以后的風險治理審計積累經驗,又能經過事前評估、事中監控、事后考核,幫助企業評價重要的風險因素,防范失誤減少考核,幫助企業評價重要的風險因素,防范失誤、減少損失。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在重大項目決策中嘗試進行風險治理審計仍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在內部審計應用中的探索】相關文章: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發展及在我國的應用03-22
風險導向審計在高職院校內部審計中的應用03-23
論風險導向審計在風險管理框架中的應用03-22
審計風險模式的演變及風險導向審計的新發展03-21
論風險導向審計的實際應用03-21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及其應用03-21
淺談風險導向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03-01
淺析內部審計新模式-風險導向內部審計01-13